第4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時候倒是最好的時機,很多人都持著觀望的態度,此時插手,必定占儘先機。

  而且還可以在朝廷那裡,占個好名聲,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曾君輝此次過來,自然不是簡單的說說而已,而是想在紀修然這裡討一些方便,想到這,便面色正經的問道:「不知修然可有門路?」

  他們要想開通商路,自然是要組建自己的商隊,但商船買賣並沒有那麼容易。

  紀修然就知道他會有此一問,讓人拿來自己的名帖,準備好紙墨,當即修書一封。

  交給他,然後開□□待道:「你讓鄭大哥去找雲州香川船塢的主事者,把我的名帖和書信交給他,那人自然會幫你們。」

  關驍這些年還一直和他保持聯繫,每過一段時間還會寫信過來,詢問是否有新的設計。

  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曾君輝接過名帖和信,欣喜的笑了起來:「哎呀,修然果然厲害,香川船塢可是咱大夏最大的船塢。」

  有了這個關係,不怕組不出一支超強船隊。

  紀修然在信里要求多提供兩艘,配備了紅衣大炮的戰船,不過這些他並沒有特意的向曾君輝說明。

  等他們到了那裡,發現這個驚喜,想來那時的反應定然很有意思。

  曾君輝拿到了想要的東西,便起身告辭,鄭大哥還等著他回信呢。

  「修然,這次的海外貿易還是像之前一樣分利。」

  紀修然點點頭,這些身外之物他都不甚在意,不過有利可圖,他也不會推辭就是了。

  他們之間合作了多年,最基本的信任還是有的。

  紀修然讓人把曾家父子送出門,自己則來到閣樓上,舉目遠望。

  石靖琛走上來,看著他站在窗前有些寂寥的背影,走上前,扶著他的肩頭。

  紀修然自然的往後仰,靠在他的胸前,悵然的開口:「海外之地,倒是令人嚮往!」

  這一段時間,他都困在這青山村里,空閒時間頂多在周圍縣城走走,有近四年的時候沒有出過遠門了。

  但,學院裡的事,府里的事,還有各處的產業,處處都離不開人,他就這樣被絆住了,動不了身。

  石靖琛聽到他語氣裡帶出來的悵然若失,拍了拍他的肩頭,安慰道:「等過一段時間,我陪你出去走走。」

  紀修然聽到,便欣喜的笑開了。

  只是沒想到這個承諾,一等便是十年……

  第 225 章

  平坦的官道上,疾馳的馬車裡,一人靠在另一人肩頭,拿著手裡的書信看著。

  隨後便對著身邊人,語帶興奮的開口道:「公孫大哥終於捨得離開京城了!」

  他手中拿的信,便是公孫子瞻送來的。

  信中提到他已經辭去首輔一職,打算四處雲遊,現在正趕往麓州,希望能夠和紀修然一聚。

  可惜,他們二人現在正在去往靈州的路上。

  自從三年前,嘉寶二十歲考中探花,又成了親,紀修然二人便沒了什麼牽掛。

  又恰好,大青辭官回到青山村,入了書院。

  紀修然便果斷把院長一職扔給他,和石靖琛一起雲遊起來。

  這兩年,二青也考中進士,在外任職,三青果斷放棄科考,去投奔二哥。

  現在,過足了坑人的癮,便也回到青山村。

  紀修然便把手裡的產業交給他打理。

  紀父紀母兩人身體依然健壯,更有紀大哥他們照料。

  這樣一來,兩人更是沒有後顧之憂,便自在的在外面逍遙。

  這些年,紀修然和石靖琛從大夏的最西端開始,去過西北大漠,去過西南高原,看過雪山,趟過沙河。

  走遍了大夏西部的大|片土地,也記錄了各地的風情。

  現在正要去往最後一處,西南靈州。

  但,現在接到公孫子瞻的信,不得不暫停自己的旅程,調轉方向,快馬加鞭的往麓州趕。

  等兩人趕到麓州的時候,公孫的車架也恰好到。

  兩方人馬都默契的不想引人注目,便選擇了一處僻靜的旅館住下。

  安頓好之後,他們二人便去拜訪公孫子瞻。

  誰曾想,在公孫的住處見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

  紀修然二人面色恭敬的行禮問安,待聽到那人免禮的聲音,才直起身,恭敬的站在堂下。

  一臉漫不經心的斜倚在軟榻上的虞銑,看他們如此,便淡淡的開口道:「你們二人隨意坐吧,不用在意朕。」

  二人恭敬的應了一聲,在一旁的錦杌上坐下,但心裡忍不住腹誹:你這麼一個大佬杵在那,誰能不在意!

  不過面上都還是一片平靜。

  紀修然抬頭看了坐在皇上對面,面色淡然的公孫一眼,忍不住在心裡抱怨:這麼大的事,這人也不通個風!

  公孫接受到紀修然的眼神,淡淡的掃了他一眼,眼中也滿是無奈。

  本來出來之前,他還去向這人辭行,當時這人便痛快的應下,他當時還心中感覺奇怪。

  沒想到,出城不久,這人便追了上來……

  面對這樣任性的皇帝,他也很無奈!

  紀修然看他的臉色,便猜測個大概,對公孫,滿滿的同情。

  被這麼個狗皮膏藥黏上,打不得,罵不得,確實沒辦法。

  不過,他忍不住在心裡暗搓搓的八卦,如果不是兩人都各自娶妻生子,他都要以為兩人有私情了,跟的這麼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