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頁
調回薊城之後,荀伯文沒事就往他跟前湊,請他指教,虛心好學。幾年下來,已然將手裡的事都處理得井然有序了,姜羽便把一些更複雜的事情,交給他做,荀伯文也做得很好。
荀伯文的官職一天天升高,可朝中卻並沒有不服他的。荀伯文這孩子比他父親會做人,處事更圓滑,事辦得好,還不得罪人。
姜羽每每看到他,便覺得後繼有人。
荀榮氏看到兒子爭氣,兒媳婦又孝順,慢慢從喪父之痛中走出來。她後半生都有了指望,每日都喜笑顏開的,沒事兒逗逗孫兒孫女,跟幾個好友時不時聚一塊兒聊聊天兒。
她甚至現在就開始物色自己的長孫媳婦兒了。
韋伯勇則替代戚然明成為了正式的司馬,掌管燕國軍事。
至於寧堅的次子,寧武那孩子,這些年在軍隊裡確實混出了個名堂,半點沒有落他父親的名頭。韋伯勇因為當年與寧堅的同袍之誼,一直很關照這孩子,如今天下和平,沒有戰事,就把寧武調到身邊來任職。
通過姜羽這些年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暗示,朝中大臣大多都接受了姬無愆這個新君——畢竟從出身來說,他是完全有資格繼任的。
姬春申無能,姬無愆通曉古今治國之策,又有德行,比較起來,姬無愆確實更適合成為一個君主。
再說,他們不同意也沒用。
兩年之後,姜羽見姬無愆已經掌控了朝局,便請求辭官,戚然明跟著遞了摺子。姬無愆和滿朝文武自然是不願意的,或真心或假意地挽留了一番,見兩人心意已決,姬無愆只得放他們走。
從薊城離開時是春天,現在是夏天,已然是一年多了。
姜羽站在船上,吹著海風,望著天際海天相交的一線,身側站著戚然明。
離開薊城時,姜羽除了戚然明誰也沒帶,不僅僅沒帶展夏,連公孫克都沒帶。姜羽覺得公孫克跟了自己半輩子,也是該過過自己的日子了。
而且,他也不希望有人打擾他們的二人世界。
這一年多,他們去了許多地方,北到狄人,南到楚國,東至齊國東海岸。
睢陽君有的是錢,馬車裡除了銀兩就是各種金銀珠寶,裝了一箱子。畢竟如今各國的錢兩並不一樣。但金銀珠寶是哪兒都要的。
兩個人藝高人膽大,也不怕人劫。
睢陽君過慣了好日子,如今遊山玩水,苦是半點不肯吃的,吃的穿的那都是錦衣玉食。
為此,戚將軍有時會責備他奢靡。
畢竟兩人帶的金銀珠玉雖然不少,畢竟是有限的。萬一哪一天他們花光了,那就沒有了。
姜羽便笑著說:「你家睢陽君生得這麼一副好皮囊,若是真的沒銀子了,就去出賣色相,彈一曲兒,肯定有人為我一擲千金。」
戚然明:「……」
和姜羽待得越久,戚然明就越是發現,姜羽真不能當做一般貴族來看待。他覺得自己已經習慣了,然而每每聽到這樣無厘頭的言論,還是有些無言以對。
他們在楚國過了冬,楚國地處南境,即使是冬日也氣候溫暖,跟薊城的嚴寒全然不同。不過,楚國未免也太潮濕了一些,而且蚊蟲多,這兩點兩人都不太適應。
姜羽想著,夏天楚國就熱了,於是趁著春天,趕著馬車,和戚然明一起離開了楚國。帶戚然明到齊國東邊兒來看海。
這也是他曾許過戚然明的,要帶他來看海。
如今兩人站在船頭,腥鹹的海風吹在臉上,蔚藍的天空映著蔚藍的大海,晴空萬里,碧波萬頃,不覺心胸舒暢。
這當然不是姜羽第一次看海,但戚然明卻是真真正正的第一次。戚然明雖然表面上冷靜,心底卻比姜羽更多幾分興奮。
姜羽看破不說破,又開始說他那些稀奇古怪的胡話。
譬如海水為什麼是藍色的,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為什麼遠處的船是帆先出現,諸如此類。
戚然明聽得似懂非懂,但他已經不會再去問,姜羽是從哪裡看到的這些。姜羽願意說,他聽著就是了。
有些事情,不需要問得那麼清楚。
不過,如果姜羽知道戚然明嚴肅地在心底里思考,他是什麼精怪啊神仙啊之類的,姜羽一定能笑上一年。
夜邑的海味也很好吃,很新鮮,做得又精緻,姜羽在這兒待了兩個月,深刻懷疑自己胖了幾斤。
兩人在齊國待了兩個月後,齊國發生了一件事,算不上大事,但讓戚然明有些在意。
當年被姜固幽禁於後宮的文姬,過逝了。
一個冷宮的女人死了,原也沒什麼好稀奇的。但年輕時的文姬美名傳天下,誰人都知道宋國有個文姬貌若天仙,中年時的文姬受盡齊侯寵愛,驕橫跋扈,權欲薰心。
她因奪嫡失敗而被囚,姜固也算仁慈了,沒直接殺了她。
幽禁冷宮多年,鬱鬱而終。戚然明在聽得坊間說起這事兒時,不由得又摩挲了一下那隻骨笛。
骨笛還是文姬給他的。
「怎麼,有心事?」戚然明的任何變化都瞞不過姜羽,摸了摸戚然明的頭髮問道。
戚然明抬眸笑了笑:「沒事,在齊國吃魚已經吃厭了,咱們換個地方吧?」
姜羽:「你想去哪兒?」
戚然明:「往西走走,看看西邊秦國以外,西戎以外,是什麼地方。」
荀伯文的官職一天天升高,可朝中卻並沒有不服他的。荀伯文這孩子比他父親會做人,處事更圓滑,事辦得好,還不得罪人。
姜羽每每看到他,便覺得後繼有人。
荀榮氏看到兒子爭氣,兒媳婦又孝順,慢慢從喪父之痛中走出來。她後半生都有了指望,每日都喜笑顏開的,沒事兒逗逗孫兒孫女,跟幾個好友時不時聚一塊兒聊聊天兒。
她甚至現在就開始物色自己的長孫媳婦兒了。
韋伯勇則替代戚然明成為了正式的司馬,掌管燕國軍事。
至於寧堅的次子,寧武那孩子,這些年在軍隊裡確實混出了個名堂,半點沒有落他父親的名頭。韋伯勇因為當年與寧堅的同袍之誼,一直很關照這孩子,如今天下和平,沒有戰事,就把寧武調到身邊來任職。
通過姜羽這些年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暗示,朝中大臣大多都接受了姬無愆這個新君——畢竟從出身來說,他是完全有資格繼任的。
姬春申無能,姬無愆通曉古今治國之策,又有德行,比較起來,姬無愆確實更適合成為一個君主。
再說,他們不同意也沒用。
兩年之後,姜羽見姬無愆已經掌控了朝局,便請求辭官,戚然明跟著遞了摺子。姬無愆和滿朝文武自然是不願意的,或真心或假意地挽留了一番,見兩人心意已決,姬無愆只得放他們走。
從薊城離開時是春天,現在是夏天,已然是一年多了。
姜羽站在船上,吹著海風,望著天際海天相交的一線,身側站著戚然明。
離開薊城時,姜羽除了戚然明誰也沒帶,不僅僅沒帶展夏,連公孫克都沒帶。姜羽覺得公孫克跟了自己半輩子,也是該過過自己的日子了。
而且,他也不希望有人打擾他們的二人世界。
這一年多,他們去了許多地方,北到狄人,南到楚國,東至齊國東海岸。
睢陽君有的是錢,馬車裡除了銀兩就是各種金銀珠寶,裝了一箱子。畢竟如今各國的錢兩並不一樣。但金銀珠寶是哪兒都要的。
兩個人藝高人膽大,也不怕人劫。
睢陽君過慣了好日子,如今遊山玩水,苦是半點不肯吃的,吃的穿的那都是錦衣玉食。
為此,戚將軍有時會責備他奢靡。
畢竟兩人帶的金銀珠玉雖然不少,畢竟是有限的。萬一哪一天他們花光了,那就沒有了。
姜羽便笑著說:「你家睢陽君生得這麼一副好皮囊,若是真的沒銀子了,就去出賣色相,彈一曲兒,肯定有人為我一擲千金。」
戚然明:「……」
和姜羽待得越久,戚然明就越是發現,姜羽真不能當做一般貴族來看待。他覺得自己已經習慣了,然而每每聽到這樣無厘頭的言論,還是有些無言以對。
他們在楚國過了冬,楚國地處南境,即使是冬日也氣候溫暖,跟薊城的嚴寒全然不同。不過,楚國未免也太潮濕了一些,而且蚊蟲多,這兩點兩人都不太適應。
姜羽想著,夏天楚國就熱了,於是趁著春天,趕著馬車,和戚然明一起離開了楚國。帶戚然明到齊國東邊兒來看海。
這也是他曾許過戚然明的,要帶他來看海。
如今兩人站在船頭,腥鹹的海風吹在臉上,蔚藍的天空映著蔚藍的大海,晴空萬里,碧波萬頃,不覺心胸舒暢。
這當然不是姜羽第一次看海,但戚然明卻是真真正正的第一次。戚然明雖然表面上冷靜,心底卻比姜羽更多幾分興奮。
姜羽看破不說破,又開始說他那些稀奇古怪的胡話。
譬如海水為什麼是藍色的,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為什麼遠處的船是帆先出現,諸如此類。
戚然明聽得似懂非懂,但他已經不會再去問,姜羽是從哪裡看到的這些。姜羽願意說,他聽著就是了。
有些事情,不需要問得那麼清楚。
不過,如果姜羽知道戚然明嚴肅地在心底里思考,他是什麼精怪啊神仙啊之類的,姜羽一定能笑上一年。
夜邑的海味也很好吃,很新鮮,做得又精緻,姜羽在這兒待了兩個月,深刻懷疑自己胖了幾斤。
兩人在齊國待了兩個月後,齊國發生了一件事,算不上大事,但讓戚然明有些在意。
當年被姜固幽禁於後宮的文姬,過逝了。
一個冷宮的女人死了,原也沒什麼好稀奇的。但年輕時的文姬美名傳天下,誰人都知道宋國有個文姬貌若天仙,中年時的文姬受盡齊侯寵愛,驕橫跋扈,權欲薰心。
她因奪嫡失敗而被囚,姜固也算仁慈了,沒直接殺了她。
幽禁冷宮多年,鬱鬱而終。戚然明在聽得坊間說起這事兒時,不由得又摩挲了一下那隻骨笛。
骨笛還是文姬給他的。
「怎麼,有心事?」戚然明的任何變化都瞞不過姜羽,摸了摸戚然明的頭髮問道。
戚然明抬眸笑了笑:「沒事,在齊國吃魚已經吃厭了,咱們換個地方吧?」
姜羽:「你想去哪兒?」
戚然明:「往西走走,看看西邊秦國以外,西戎以外,是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