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處理好了宮裡的事,安插下了所有的人手,確定不會再有其他的變故之後,李修堯立時就抬腳轉身往宮外走。

  走到半路,就見有一個內監氣喘吁吁的從後面追上來,說他是李太后宮裡的,李太后請大都督現在過去說話。

  李太后就是李淑妃。二皇子登基,作為二皇子的生母,她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太后。

  但李修堯腳步不停,只匆匆的說道:“告訴她,有事明日再說。”

  說著,不理會一臉震驚的內監,繼續闊步的往宮外走。

  他知道沈沅肯定是擔心他的,他要早些回去見她,讓她放心。

  一路策馬疾馳回來,等到了府門口,他就翻身下馬,快步的進了大門,往靜園走。

  等進了靜園的院門,穿過前院,進了後院,一眼就看到沈沅正站在廊檐下。

  雖然是盛夏,但傍晚的日光褪卻白日的強烈,開始變得柔和起來。而沈沅就站在這一片柔和的日光中,身上都仿似帶著光。

  看到李修堯,沈沅面上先是震驚,仿似不敢置信一般,接著她回過神來,立時就飛快的朝著他跑了過來。

  李修堯也腳步加快的往前面走,一面伸開自己的雙臂,將跑過來的沈沅穩穩的抱進了懷裡。

  沈沅也緊緊的抱著他,頭靠在他的懷裡哽咽著。又急忙抬頭看他,急切的問道:“你有沒有受傷?”

  昨兒晚上他出去的時候身上穿的是一件墨藍色的圓領袍,但是現在,他身上穿的卻是玄色的戰甲。而且他腰間還佩了一把長劍。若細看,能看到烏褐色劍鞘上面已經乾涸的斑斑血跡。

  可以想像得到昨晚都發生了什麼事。

  “沒有。”李修堯握住了她的手,低頭看她,笑道,“我好好的,什麼事都沒有。而且,往後我們都會好好的。”

  他一直都知道自己的危險處境。但如騎虎背,已經到了這個境地,他想要脫身也難,唯有迎難而上。只是他一直擔心會連累到沈沅,還有他們的孩子,所以從不敢放鬆。不過現在好了,一切困難的事都已經解決掉了。

  皇上確實是防備他的,也深知他昨夜必然會入宮,於是一早就在宮裡設下了埋伏,就是想要當場誅殺他。不過好在他早就做了充分的準備,終於突圍而出,領兵衝進了皇上寢宮。

  接下來的一切就都容易的多了。皇上連驚帶怒,當時就駕崩了。那幾個皇上密召進去的大臣都是文臣,平日清高的看不起武臣,嫌棄他們粗鄙,不通文墨,但是這會兒看到李修堯和他身後侍衛手中還在往下滴著猩紅鮮血的刀劍,只嚇的雙股戰戰,面色都變了,李修堯說什麼他們敢不聽?有一個大臣倒是很有風骨,當場大罵李修堯逆臣賊子,李修堯看了他一眼,也沒有說什麼,只吩咐人拉下去,稍後處置。

  然後就是帶兵去後宮請二皇子。二皇子尚年幼,看到這麼穿戰甲,拿刀劍的兵士進來,只嚇的當場就大哭了起來,任憑李淑妃怎麼哄也不行。最後還是李淑妃親自抱著他到前面的大殿裡面去。

  此時天已漸明,大臣前來早朝。不過等打開大殿的門,就看到二皇子坐在寶座上面,李修堯一身玄甲,持劍站在一旁。

  就在大臣面面相覷不知道這是什麼情況時,就見有一名內監手中拿了明黃色的聖旨過來,打開,宣讀了皇帝的遺詔。眾臣這才知道皇上昨夜已經駕崩,遺命二皇子為新帝的事。

  二皇子原就是皇帝唯一的皇子,皇上駕崩,他登基為帝也是再理所應當不過的事。更何況現在李修堯還一身玄甲,手持冰冷長劍,目光凜冽的站在殿中。外面還有層層的玄甲兵在把守

  一眾大臣都跪下來,對二皇子行三跪九叩禮。隨後又有新帝旨意下來,晉先帝宋皇后,李淑妃為太后,李修堯護駕有功,受封右柱國。至此才終於萬事皆定。

  不過這些驚險的事李修堯是不會告訴沈沅的,她只要好好兒的在他的羽翼下,每日高高興興的做她喜歡做的事就好了。

  “沒有事了。”他低頭親吻著沈沅頭頂的秀髮,輕聲的說道,“一切都過去了,往後我們都會好好的。”

  沈沅流著淚,在他的懷中不住的點頭。

  第168章 京郊山齋

  宋博簡正在說宋雲清。

  “皇上將京城二十六禁衛軍的調用權交給我,就是要我在關鍵時刻誅殺李修堯,你是我兒子,我相信你,才將調用的令牌給你。但昨夜那樣好的機會,你為什麼不誅殺李修堯,反倒任由他進到皇上的寢宮裡面去?若你當場誅殺了他,再誅殺了李淑妃,縱使二皇子登基為帝,但你姑母身為太后,同我們宋家一起監國,我們就能反客為主了,怎麼會落到現在這樣任人宰割的局面?”

  宋雲清低著頭,沒有說話。

  宋博簡氣不過,又罵道:“前幾日我說要扶持寧王,其實也是想要聯合寧王先除去李修堯。只要李修堯一死,局勢對我們總是好的,往後再慢慢的伺機行事,殺了寧王,扶二皇子上位。沒有李修堯在背後,二皇子一個小孩子,還不是任由我們怎麼說他就怎麼做?可是當時你反對,我想想你說的也有些道理,就沒有去扶持寧王。但昨夜你竟然聽李修堯的話,同他一起聯手誅殺了寧王。你這不是將我們宋家一家老小的性命都送到了李修堯的手裡去?”

  “將我們宋家一家老小的性命送到李修堯的手裡,總好過於送到寧王的手裡。”宋雲清抬起頭,唇角自嘲的微扯了一下,“而且,父親,您當真以為昨夜是我同他聯手一起誅殺了寧王?您也當真以為我能殺得了李修堯?”

  宋雲清昨日去找李修堯說要投誠他,其實也算不得是真心實意,不過是權宜之計。他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面說投效李修堯,好為宋家留個退路,但另外一方面,若可以,自然是殺了李修堯對他們宋家更有利。

  如父親所說,殺了李修堯和周淑妃,將二皇子牢牢的掌控在宋皇后和他們的手裡,往後他們宋家的權勢非但不減,只會越發的顯赫。但是

  宋雲清閉了閉眼。

  他想起昨夜看到李修堯手持長劍在寧王叛軍中進出的場景。月夜下的一匹孤狼般,所向披靡,眼神都是帶著森寒的冷光,出鞘的一把利劍,仿似這世間壓根就沒有什麼能抵擋得住他。

  忽然李修堯一回頭,目光凜冽的望著站在原地不動的他。宋雲清那一刻驚覺,若是他再不行動,只怕李修堯接下來也不會放過他的。

  於是宋雲清這才下令,讓禁衛軍加入圍剿寧王的戰事中。

  等到寧王伏誅,他一回頭,就看到李修堯正坐在馬背上,手中彎弓搭箭。箭尖可以說是對準了寧王,但只要李修堯稍微的動動手,其實也是可以對準他的。

  誰又曉得當時李修堯的目標到底是寧王還是他?

  宋雲清當時背上就出了一身冷汗。他意識到,其實就算沒有禁衛軍的加入,李修堯也能輕而易舉的將寧王誅殺。而李修堯現在這樣,也是心中防備他,想要看他到底會如何做。

  李修堯在試探他。剛才只有他有一絲要聯合寧王反撲李修堯的意思,只怕這會他已經被李修堯手中的那支箭給貫穿了身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