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啾啾:咦,我怎麼會這麼想呢?

  狐狸:沒關係,大家都想先把他投出去。

  啾啾:那好吧,我也跟狐狸一起投。

  狐狸:啊,開心到出現幻覺,啾啾真可愛啊,想……

  一旁陪同的惡犬偽薩摩,尾巴一掃一掃,忍耐到極致。

  惡犬偽薩摩站起來,一邊用尾巴掃開狐狸,一邊叼起啾啾就走。

  啾啾:生氣了?

  惡犬偽薩摩:我永遠不會生啾啾的氣。

  啾啾:可愛,我永遠喜歡薩摩~

  惡犬偽薩摩:嗚~

  第112章

  八月底,旭王上奏請求重查九年前廢太子巫蠱案。

  朝野譁然, 紛紛擔憂舊事重提, 再次重演當年慘案, 牽連無辜。

  經過朝堂之上諸方拉鋸, 最終於九月初九, 廢太子忌日, 皇帝下令由六扇門徹查此案。

  經此一事, 旭王賢德仁義之名更盛。

  王相一黨再提立儲之事, 吳副相一派難以抗衡,帝王不置可否, 倉促下朝。

  九月中旬, 多地相繼爆發出天災人禍,起義軍如雨後春筍冒出。

  民間歌謠傳唱, 龍王昏聵, 誤殺龍子, 天降惡兆, 人神共憤。

  坊間頻現謠傳,紛紛說當年巫蠱案乃子虛烏有之事, 是皇帝寵愛妖妃,又忌憚太子長大威脅自己的位置,坐視妖妃誣陷皇后, 使得太子惶恐,被奸人趁虛而入蠱惑,求助神靈, 因此,被東宮屬官誣告為行使巫蠱惑上。

  真真假假的話語,結合當時後宮之中,雲妃尚且還是雲美人,確有因為皇后善妒帝王專寵雲美人,而害得雲美人流產,落下病根,多年不能有孕之事。

  帝王亦因此遷怒厭棄太子,以至於巫蠱案發之後,連連陳書痛斥太子,拒絕面見太子,以至於,太子竟沒有機會為自己辯白,惶恐之中多次昏厥,最終罪名坐實,最下令囚於封莊陵園,名為守靈,實則是幽禁。

  再兩年後,太子發瘋陳書痛斥皇帝昏聵,帝王氣怒,言辭愈厲,甚至有父子緣盡,此生不復相見之語。

  太子接旨之後,當夜便含恨自裁而亡。

  但現在,廢太子一案重查,有棺槨之中的血書作為直接證據,表明兩年前,太子上書並非是痛斥帝王的忤逆不孝瘋癲之語,而是祝禱帝王生辰。憶及少年時候父慈子孝,悔過自己當年形跡不慎,平庸無能,不能擔當太子之責,且為小人所惑,做出讓父皇傷心之舉。請求有生之年,能再見父親膝下,哪怕作為一介庶民也欣喜安樂。

  然而,帝王得到太子陳書,卻說出如此絕情之語,叫太子絕望惶恐,最終以死保全父子之情分。

  雖然知情人都知道,七年前,老皇帝收到的太子陳書與廢太子血書出入極大,很可能是中途被歹人掉包,但民間傳言卻不信,只說這是皇帝推脫之詞。

  於是,各地天災人禍,便被謠傳說是皇帝不仁,天降神譴。

  甚至還有說老皇帝沉迷丹藥神異,故意害死妻兒,換來自己長壽。否則,他如此老邁昏聵,為何還遲遲不立儲君?

  謠言紛紛,皆認為老皇帝該下罪己書,早日退位讓賢。

  雖然是登不得台面的魑魅魍魎之語,但傳到了老皇帝耳中,卻還是叫他又病了一場。

  病中的老皇帝夜不能寐,喜怒無常,連雲妃也避而不見,唯獨小皇孫慕容辰羲,被斥責了,也不哭不鬧,避著那些看守的人跑進去,在老皇帝的斥責下,走過去抱住他。

  盛怒時候,面容威嚴駭人的老皇帝,天子一怒,便是雲妃也要小心屏息,但那小小的心智比同齡人晚熟兩年的小孩兒卻不怕。只當他是個傷了心被人欺負了的老小孩,軟軟瘦瘦小小的身子抱著他,靜靜地給他抹眼淚。

  老皇帝抱著他,哽咽出聲……

  不用說,搞出這些輿論謠言的,自然是旭王。

  至於諸葛霄在其中出了幾成力,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因為慕容辰羲,老皇帝好懸沒有被兒子的操作給氣死,病了也不至於起不來床。只是不見人,也不上朝。只讓副相傳達自己的旨意。

  如此,朝堂上王、吳黨爭愈發激烈。

  慕容辰羲和老皇帝在一起,晏無咎自然也就不用日日入宮了。

  就算去了,也見不到慕容辰羲一面。

  旭王這邊春風得意聲勢浩大,儼然民心之所向。

  他自然忙得緊,一面隨著六扇門的調查進度,不斷放出一些內幕消息,持續凌遲刺激老父親的心,一面叫謠言輿論朝著他的期望演變,一面利用各地零零碎碎不成氣候的起義軍,分散京中軍力布防,一面開始銳意進取。

  做這些的時候,旭王最防著的人不是死了崔權的崔家,也不是連皇帝面都見不了的雲妃,而是屢次三番欺騙背叛自己,但在關鍵時刻又助了他的晏無咎。

  老實說,若是換了任何一個人這樣幾次三番欺騙於自己,旭王早就不管不顧先殺了他。

  但是,晏無咎行事太邪,他雖然騙了旭王,最終結果卻是幫了旭王。雖說有他自己的心思在內,但這殺心也不得不減緩三分。

  更何況,此人現在是慕容辰羲的人,禁軍十二衛之一的指揮使,別說輕易殺不得,若是用好了還是一大助力。

  旭王的幕僚都因此爭執不下。

  有人認為就算現在動不得晏清都,起事時候也要先殺他祭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