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陸齊垣大義凌然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人在腦袋上狠狠敲了一記,擰眉回頭:“誰呀,誰敢打小爺?”
剛一回頭,整個人就蔫兒了,只見陸睿冷著一張臉,不知何時站到了他身後。
“你老子我。”
四個字瞬間讓剛才還霸王似的小爺縮了頭,不敢再支一聲兒。
李莞看見他回來了,才算鬆了口氣,陸齊垣就大氣不敢喘了,支支吾吾了好半天才說了一句:
“我,我去找祖父去。”
陸睿冷哼一聲:“好啊,你去把你祖父叫來,我倒要看看是不是他這麼教你們的。”
陸齊垣還想說點什麼,被從郝氏手上跳下來的陸齊瑞拉住,哥兒倆嘀嘀咕咕,只聽陸齊瑞道:“哥,你別害了祖父,回頭連累祖父過來給爹訓。”
就連個四五歲的娃娃都知道,這國公府里誰最凶。祖父平日裡在外頭人五人六的誰都不怕,可回到家裡,只要爹爹一開口,祖父就沒聲兒了。
兩個小子湊在一起長吁短嘆,倒是真老實了不少。
陸睿今天心情不錯,不打算跟這倆小子為難,讓人帶下去之後,就從李莞手裡接過空籃子:“得給倆小子找個嚴厲的先生了,成天這麼下去,將來還不知道是什麼混世魔王呢。”
夫妻倆往院子裡走去,陸睿遞給李莞一封信。
李莞擦了擦手,驚喜問道:“我爹的?”
這麼些年,李崇信倒是沒少寄回來,就是總不見人。
“哎喲,你說他這成天光寄信,也不知道回來看看咱們。”說著話將信打開,陸睿早已看過,從旁說道:“岳父這些年都在邊境遊走,看大漠黃沙,看長河落日,他說他在那裡找到了人生的方向,邊境居民因為他的到來,生活發生了變化,他覺得很有成就感。”
李莞有點不能理解:“唉,反正都是當教書先生,在京城教和在邊境教又有什麼區別呢。”
陸睿見李莞把信合上了,說道:“這封信是兩個月前寄出來的,你發現沒有?”
李莞不解,重新低頭看,信上的日期確實是兩個月前的。
“發現了呀,他不是總這樣嘛,而且信件在路上總有時間耽擱,沒什麼奇怪的呀。”
李莞還沒發現陸睿說這話的意思,陸睿拿過信封,指了指李崇信中署名的地方,說道:“兩個月前他在懷化,還說要一直南走,京城對他來說可不就是往南嘛。”
經由陸睿這麼一提醒,李莞倒是想起來了,驚喜的笑問:“你的意思是,他這是要回來嗎?”
陸睿還沒開口說話,嚴朝就過來了,說是李家派人來傳話,李家八老爺闊別多年,已經回府了。
第135章 番外2
李莞幾乎連衣服都沒來得及換,就趕回了李家。
松鶴堂里,李崇跪在正堂中間,寧氏歪著身子坐在一旁哭泣,桂嬤嬤和吳氏、羅氏就在旁邊勸她,寧氏卻仍止不住的眼淚。
“他這一聲不吭的把咱們的仍在京城裡,這麼多年過去了,他還知道回來呀。你們竟然還放他進門。”
當年李崇不辭而別,李莞倒是能理解他,可寧氏卻怎麼都難以理解。當年的事情,縱然寧氏知道對李崇是個很深重的打擊,也沒指望他能一下子就走出來,李崇會出門散心,寧氏是預料過的,可是寧氏怎麼也沒有料到,李崇這一走就是五六年。
李崇走了幾年的邊關,整個人身上雖還帶著書卷氣,可是黑了不少,健壯了不少,此刻正愧疚的跪在那裡,聽候母親的埋怨與責備。
李莞進門的時候李崇倒是想起來,寧氏一哼,李崇又嚇得跪了下來。
相比寧氏,李莞進門之後,一雙眼睛就盯著李崇,李崇抬頭和她對視一眼,還跟她眨了兩下眼睛,被寧氏看見了,恨鐵不成鋼,拉著李莞的手說道:
“你這孩子也是沒氣性兒,他丟下咱們走了五六年,他回來你就認他呀?”
李莞無奈一嘆,摟著寧氏的胳膊,說道:“祖母,咱不認他的話,回頭他再走個五六年可怎麼得了?”
寧氏一時語塞,吳氏和羅氏從旁打圓場:
“老夫人快讓八弟起來吧,這大冬天的,地上涼啊。不管怎麼說,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嘛。”
在吳氏和羅氏的勸說下,寧氏的一口氣才稍稍緩和過來,把李崇給叫到內間去訓斥去了。
李莞在院子裡等了好一會兒,李崇才帶著抱歉的神色從松鶴堂走出來,看見在院子裡搓手等他的李莞,李崇笑著走過來。
“怎麼不到裡面等?世子呢?”李崇對李莞問。看著越發豐潤的女兒,從臉色和身形就能看出這些年,陸睿對菀姐兒很不錯。
李莞過來挽住李崇的手臂,仿佛怕他過會兒就會消失似的。
“他衙門裡還有事,知道現在您肯定在挨訓,他來也不能幫您,說不定還得一同挨祖母的訓斥,說晚點再來。”
陸睿話是這麼說,但還是希望給李莞和李崇他們一點單獨說話的時間,他知道李崇離開五六年,最想念他的除了寧氏之外,就是李莞了,只不過李莞不說罷了。
“聽他這口氣,竟沒有一點與我共甘共苦的心啊。怎麼過來要受訓斥,就乾脆不過來了?”李崇故意沒好氣的說道,李莞忍不住笑了:“就是,他這人最精明了。回頭我說他。”
父女倆挽手前行,李崇闊別已久,看院子裡哪裡都是新鮮,對李莞認真問道:“他對你很好,是不是?”
李莞嬌羞低頭,答案躍然於面,李崇放心了,又問:“聽說你生了兩個兒子,怎麼樣,皮不皮,像你嗎?”
提起兩個兒子,李莞無奈嘆息:“皮的沒影兒了,幸好還怕他爹,要不然我可真不知怎麼管教了。”
父女倆說著家常,李莞心裡是滿足的,對李崇問道:“對了,爹這些年在邊境過得怎麼樣?反正是教書,教邊民和教京城裡的人,又有什麼區別,您要不就留京城教,不也是一樣的嘛。”
對此李崇有自己的見解:“這可不一樣。京城裡不缺我一個教書先生,可邊境就不同了,沒了我他們哪兒懂什麼之乎者也。而且我喜歡邊境,那裡天高地闊,人心淳樸……呃,大部分人還是很淳樸的。”
李莞見李崇神色有異,不禁問道:“大部分人,那還有小部分人呢?就不淳樸了?”
提起這個,李崇有點不自在,在李莞的緊迫盯人下,耳廓居然還有點發紅,這個小細節李莞可沒放過,眯著眼對李崇問道:
“爹,你在邊境五六年都沒想到要回來,怎麼這會突然就想回來了?”
李崇眼神閃躲:“啊?什麼突然不突然的。這裡是我家,難不成我還不能回來了?你這孩子真是的,說,說什麼呢。”
“不對。”李莞堅持己見:“肯定有問題。”
李崇的性子如何李莞最了解,他執著的很,如果不是邊境有什麼他解決不了的問題,說不定他會為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一輩子都待在邊境。
剛一回頭,整個人就蔫兒了,只見陸睿冷著一張臉,不知何時站到了他身後。
“你老子我。”
四個字瞬間讓剛才還霸王似的小爺縮了頭,不敢再支一聲兒。
李莞看見他回來了,才算鬆了口氣,陸齊垣就大氣不敢喘了,支支吾吾了好半天才說了一句:
“我,我去找祖父去。”
陸睿冷哼一聲:“好啊,你去把你祖父叫來,我倒要看看是不是他這麼教你們的。”
陸齊垣還想說點什麼,被從郝氏手上跳下來的陸齊瑞拉住,哥兒倆嘀嘀咕咕,只聽陸齊瑞道:“哥,你別害了祖父,回頭連累祖父過來給爹訓。”
就連個四五歲的娃娃都知道,這國公府里誰最凶。祖父平日裡在外頭人五人六的誰都不怕,可回到家裡,只要爹爹一開口,祖父就沒聲兒了。
兩個小子湊在一起長吁短嘆,倒是真老實了不少。
陸睿今天心情不錯,不打算跟這倆小子為難,讓人帶下去之後,就從李莞手裡接過空籃子:“得給倆小子找個嚴厲的先生了,成天這麼下去,將來還不知道是什麼混世魔王呢。”
夫妻倆往院子裡走去,陸睿遞給李莞一封信。
李莞擦了擦手,驚喜問道:“我爹的?”
這麼些年,李崇信倒是沒少寄回來,就是總不見人。
“哎喲,你說他這成天光寄信,也不知道回來看看咱們。”說著話將信打開,陸睿早已看過,從旁說道:“岳父這些年都在邊境遊走,看大漠黃沙,看長河落日,他說他在那裡找到了人生的方向,邊境居民因為他的到來,生活發生了變化,他覺得很有成就感。”
李莞有點不能理解:“唉,反正都是當教書先生,在京城教和在邊境教又有什麼區別呢。”
陸睿見李莞把信合上了,說道:“這封信是兩個月前寄出來的,你發現沒有?”
李莞不解,重新低頭看,信上的日期確實是兩個月前的。
“發現了呀,他不是總這樣嘛,而且信件在路上總有時間耽擱,沒什麼奇怪的呀。”
李莞還沒發現陸睿說這話的意思,陸睿拿過信封,指了指李崇信中署名的地方,說道:“兩個月前他在懷化,還說要一直南走,京城對他來說可不就是往南嘛。”
經由陸睿這麼一提醒,李莞倒是想起來了,驚喜的笑問:“你的意思是,他這是要回來嗎?”
陸睿還沒開口說話,嚴朝就過來了,說是李家派人來傳話,李家八老爺闊別多年,已經回府了。
第135章 番外2
李莞幾乎連衣服都沒來得及換,就趕回了李家。
松鶴堂里,李崇跪在正堂中間,寧氏歪著身子坐在一旁哭泣,桂嬤嬤和吳氏、羅氏就在旁邊勸她,寧氏卻仍止不住的眼淚。
“他這一聲不吭的把咱們的仍在京城裡,這麼多年過去了,他還知道回來呀。你們竟然還放他進門。”
當年李崇不辭而別,李莞倒是能理解他,可寧氏卻怎麼都難以理解。當年的事情,縱然寧氏知道對李崇是個很深重的打擊,也沒指望他能一下子就走出來,李崇會出門散心,寧氏是預料過的,可是寧氏怎麼也沒有料到,李崇這一走就是五六年。
李崇走了幾年的邊關,整個人身上雖還帶著書卷氣,可是黑了不少,健壯了不少,此刻正愧疚的跪在那裡,聽候母親的埋怨與責備。
李莞進門的時候李崇倒是想起來,寧氏一哼,李崇又嚇得跪了下來。
相比寧氏,李莞進門之後,一雙眼睛就盯著李崇,李崇抬頭和她對視一眼,還跟她眨了兩下眼睛,被寧氏看見了,恨鐵不成鋼,拉著李莞的手說道:
“你這孩子也是沒氣性兒,他丟下咱們走了五六年,他回來你就認他呀?”
李莞無奈一嘆,摟著寧氏的胳膊,說道:“祖母,咱不認他的話,回頭他再走個五六年可怎麼得了?”
寧氏一時語塞,吳氏和羅氏從旁打圓場:
“老夫人快讓八弟起來吧,這大冬天的,地上涼啊。不管怎麼說,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嘛。”
在吳氏和羅氏的勸說下,寧氏的一口氣才稍稍緩和過來,把李崇給叫到內間去訓斥去了。
李莞在院子裡等了好一會兒,李崇才帶著抱歉的神色從松鶴堂走出來,看見在院子裡搓手等他的李莞,李崇笑著走過來。
“怎麼不到裡面等?世子呢?”李崇對李莞問。看著越發豐潤的女兒,從臉色和身形就能看出這些年,陸睿對菀姐兒很不錯。
李莞過來挽住李崇的手臂,仿佛怕他過會兒就會消失似的。
“他衙門裡還有事,知道現在您肯定在挨訓,他來也不能幫您,說不定還得一同挨祖母的訓斥,說晚點再來。”
陸睿話是這麼說,但還是希望給李莞和李崇他們一點單獨說話的時間,他知道李崇離開五六年,最想念他的除了寧氏之外,就是李莞了,只不過李莞不說罷了。
“聽他這口氣,竟沒有一點與我共甘共苦的心啊。怎麼過來要受訓斥,就乾脆不過來了?”李崇故意沒好氣的說道,李莞忍不住笑了:“就是,他這人最精明了。回頭我說他。”
父女倆挽手前行,李崇闊別已久,看院子裡哪裡都是新鮮,對李莞認真問道:“他對你很好,是不是?”
李莞嬌羞低頭,答案躍然於面,李崇放心了,又問:“聽說你生了兩個兒子,怎麼樣,皮不皮,像你嗎?”
提起兩個兒子,李莞無奈嘆息:“皮的沒影兒了,幸好還怕他爹,要不然我可真不知怎麼管教了。”
父女倆說著家常,李莞心裡是滿足的,對李崇問道:“對了,爹這些年在邊境過得怎麼樣?反正是教書,教邊民和教京城裡的人,又有什麼區別,您要不就留京城教,不也是一樣的嘛。”
對此李崇有自己的見解:“這可不一樣。京城裡不缺我一個教書先生,可邊境就不同了,沒了我他們哪兒懂什麼之乎者也。而且我喜歡邊境,那裡天高地闊,人心淳樸……呃,大部分人還是很淳樸的。”
李莞見李崇神色有異,不禁問道:“大部分人,那還有小部分人呢?就不淳樸了?”
提起這個,李崇有點不自在,在李莞的緊迫盯人下,耳廓居然還有點發紅,這個小細節李莞可沒放過,眯著眼對李崇問道:
“爹,你在邊境五六年都沒想到要回來,怎麼這會突然就想回來了?”
李崇眼神閃躲:“啊?什麼突然不突然的。這裡是我家,難不成我還不能回來了?你這孩子真是的,說,說什麼呢。”
“不對。”李莞堅持己見:“肯定有問題。”
李崇的性子如何李莞最了解,他執著的很,如果不是邊境有什麼他解決不了的問題,說不定他會為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一輩子都待在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