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第121章
李府門外聚集了好些個人, 有圍觀的鄰里,有過路的行人,對李家門前正在發生的事情指指點點, 都在說這幾天李家可是夠忙的,先是府里跟國公府結了親,如今又來了個清河崔氏, 那清河崔氏的名頭在一些讀書人耳中, 聽起來可不比國公府要差多少,紛紛猜測, 李家姑娘難道有傾城之色,竟讓這些名門之子們趨之若鶩。
但是也有那想的深遠的,知道李家八老爺之前休掉的便是這崔氏女,但大家都不知道真正休棄的原因, 還曾猜測過,是不是李家八老爺在外沾花惹草, 被夫人發現惱羞成怒才把崔氏女休棄出門的, 若真是那樣, 崔家還不得跟李家拼命老死不相往來啊, 怎麼還會容兒孫到李家門前求婚呢,再說崔家那求婚提親的小子,是負荊請罪來的, 那就正說明了,崔氏女被休一事,肯定崔家也知道是自己家的錯。
事情發展破朔迷離, 讓人摸不著頭腦,李家三老爺和五老爺出門,三老爺還算客氣,讓人把崔槐給扶了起來,五老爺就一般了,因為崔槐今天要求的是他的女兒。
李家的人既然從門內出來了,那就斷沒有讓人繼續跪著的道理,三老爺把崔家人迎進門,去了前廳中堂說事。
崔槐的父親崔大爺進了門之後,便羞愧的嘆了口氣,拉住三老爺和五老爺的手說道:
“之前的事情是我們崔家做的不對,多年前我那弟妹也是糊塗,竟容得那妖孽進了你李家的門,我們一直也沒有上門表過歉意,實屬不該,直到犬子回家說起想要提親貴府令嬡,想起從前種種荒唐,這才下定決心前來負荊請罪。”
崔大爺話說的很客氣,真心幾許不知,但至少姿態是表出來了。看著崔槐誠心誠意的樣子,三老爺和五老爺縱然心中還有怨憤也是說不出來的。
先有了崔大爺的請罪之言,李家自然不能失禮,請崔家人入座,說起了崔槐和李繡的事情,又是一番道歉,說自家兒子如何如何唐突,如何如何朝思暮想,如何如何意志堅定,這次負荊請罪也是他主動提起的云云。
說完之後,崔槐上前對五老爺拱手一揖到底:“我對繡姐兒真心實意,還望伯父成全。”
五老爺也是為難,因為事情來得太突然了,繡姐兒之前跟保定王家退親,那時候王家公子爛賭成性的事情就是崔槐首先發現的,後來他連夜急奔保定,把崔公子生擒過來,跟王家人當面來了個不可推脫的對峙,這才讓王家承認自己騙婚,解除了婚約。
所以對於崔槐,五老爺還是很有好感的,儘管後來崔氏事發,但那說到底都是崔家上一輩的事情,並沒有影響崔槐在五老爺心中的形象。
崔家今日是由崔槐和他父親前來的,卻未曾看見其他崔家人出現,所以有可能崔家其他長輩並不一定贊同崔槐跟李家結親,可崔槐又不管不顧負荊請罪,若說這還沒誠意的話,也太冤枉這孩子了。一時間,五老爺心底產生了極大的猶豫。
“你……先起來。”五老爺對崔槐說,他不開口,崔槐便一直彎著腰,背上白色中衣上確實已有星星點點的血跡出來,卸下來的荊棘看得出來絲毫沒有被修過,倒刺橫生,看著都叫人瘮得慌。
崔槐聽命起身,五老爺看著他和崔大爺,沉吟片刻,說道:
“賢侄這般誠心,我都瞧在眼裡,上回王家的事兒,若非賢侄出手,繡姐兒只怕早已嫁去那魔窟中,這輩子都難翻身,你的恩情,我們都記在心中。”五老爺頗有感觸的說道,可過了會兒,話鋒一轉:“然……恕我冒昧問一句,你想娶繡姐兒為妻,你家中長輩可全然同意嗎?”
崔槐看著五老爺,猶豫片刻後道:“不敢欺瞞伯父,家中長輩唯有父親支持。”
五老爺心道一聲:果然。
“那你可曾想過,若是繡姐兒嫁去你崔家,卻不得你家中長輩們歡喜,她的日子有多難過?恕我說的直白些,你在家中並不能說得上話,將來若是有人欺負繡姐兒,你當如何庇護?”五老爺直接把利害關係指了出來。
崔槐這孩子的誠心五老爺領受到了,可是兩家畢竟不太和睦,發生過一些不好的事情,更何況,從崔氏的事情上,李家也能大致了解一些崔家老一輩人的品行,都不怎麼樣。如果他現在答應崔槐把繡姐兒嫁給他,可將來到了崔家,崔槐還能成天看守在繡姐兒身邊不成?在那樣一戶迂腐又自私的人家過生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崔大爺有話說:“五老爺見諒,這孩子就是不會說話。確實家中有一些不贊同的聲音,但也沒有那般嚴重,五老爺只管放心,若是繡姐兒嫁到崔家,槐哥兒護不住,不還有我這個父親在嗎?今日我親自上門說親,也是為了消除李家諸位的疑慮與擔心,我保證,繡姐兒嫁到崔家……”
可誰知道崔大爺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一旁崔槐打斷:
“繡姐兒是嫁給我,不是嫁給崔家,崔家的那套入仕理論並不適合我,我善武事不喜文事,三年前我便脫離家中,自發入了北鎮撫司,如今已是百戶,京中有房舍七八間,奴僕三四個,確實比不上豪門大戶,但我能保證,只要繡姐兒跟著我,我絕不會讓她過苦日子。”
這番言論聽得五老爺直挑眉,往崔大爺看去,只見崔大爺臉上的表情也是無奈了又無奈,看來父子倆因為這件事,在家中也經過一番爭吵,崔大爺同意上門,想來便是拗不過兒子。
“你這孩子……那繡姐兒嫁給你,總不會就不回你們崔家了吧。若是回去……”
“若是回去,我定會護著她。平日裡,她便於我一同在京城,我能用命護她。”
五老爺的話被崔槐很快接了過去,說出‘用命護她’四個字,令在場所有人都為之動容。五老爺知道,這孩子都已經把話說到這份上,他若是再不同意就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了,可若就這麼答應,又總覺得崔家不是那麼回事,正猶豫不決的時候,只聽外頭傳來一聲嬌喊:
“爹,我願意嫁給他,您就答應了吧。”
中堂中人往外看去,只見一個妙齡少女,眼眶含淚,欣喜若狂的跪在了門外,先前那一聲便是有她口中說出,不是李繡又會是誰。
她被李莞拉著到中堂外偷聽,將崔槐那番話聽在耳中,讓李莞拖著門口守衛,自己溜了進來,跪在自家父親與崔家人面前,表達出自己的心意。
崔槐見了她,臉上一掃陰霾,整個人都陽光起來,從裡面走出來把她扶起,李繡含情脈脈看著他,兩人四目相對,一切盡在不言中。
曾經讓人產生懷疑的諾言突然兌現了,並且是這種方式,這一刻李繡再顧不得任何禮教與矜持,說什麼也要來與崔槐一同面對才行,不,不是他們兩人,而是三人,一家三口一同面對。
五老爺擰眉指責:
“這裡有你什麼事兒。快回去。”
李繡不走,再次在中堂外跪下,崔槐見狀,也在她身旁跪下,兩人誠心誠意的對五老爺磕了個頭。
李府門外聚集了好些個人, 有圍觀的鄰里,有過路的行人,對李家門前正在發生的事情指指點點, 都在說這幾天李家可是夠忙的,先是府里跟國公府結了親,如今又來了個清河崔氏, 那清河崔氏的名頭在一些讀書人耳中, 聽起來可不比國公府要差多少,紛紛猜測, 李家姑娘難道有傾城之色,竟讓這些名門之子們趨之若鶩。
但是也有那想的深遠的,知道李家八老爺之前休掉的便是這崔氏女,但大家都不知道真正休棄的原因, 還曾猜測過,是不是李家八老爺在外沾花惹草, 被夫人發現惱羞成怒才把崔氏女休棄出門的, 若真是那樣, 崔家還不得跟李家拼命老死不相往來啊, 怎麼還會容兒孫到李家門前求婚呢,再說崔家那求婚提親的小子,是負荊請罪來的, 那就正說明了,崔氏女被休一事,肯定崔家也知道是自己家的錯。
事情發展破朔迷離, 讓人摸不著頭腦,李家三老爺和五老爺出門,三老爺還算客氣,讓人把崔槐給扶了起來,五老爺就一般了,因為崔槐今天要求的是他的女兒。
李家的人既然從門內出來了,那就斷沒有讓人繼續跪著的道理,三老爺把崔家人迎進門,去了前廳中堂說事。
崔槐的父親崔大爺進了門之後,便羞愧的嘆了口氣,拉住三老爺和五老爺的手說道:
“之前的事情是我們崔家做的不對,多年前我那弟妹也是糊塗,竟容得那妖孽進了你李家的門,我們一直也沒有上門表過歉意,實屬不該,直到犬子回家說起想要提親貴府令嬡,想起從前種種荒唐,這才下定決心前來負荊請罪。”
崔大爺話說的很客氣,真心幾許不知,但至少姿態是表出來了。看著崔槐誠心誠意的樣子,三老爺和五老爺縱然心中還有怨憤也是說不出來的。
先有了崔大爺的請罪之言,李家自然不能失禮,請崔家人入座,說起了崔槐和李繡的事情,又是一番道歉,說自家兒子如何如何唐突,如何如何朝思暮想,如何如何意志堅定,這次負荊請罪也是他主動提起的云云。
說完之後,崔槐上前對五老爺拱手一揖到底:“我對繡姐兒真心實意,還望伯父成全。”
五老爺也是為難,因為事情來得太突然了,繡姐兒之前跟保定王家退親,那時候王家公子爛賭成性的事情就是崔槐首先發現的,後來他連夜急奔保定,把崔公子生擒過來,跟王家人當面來了個不可推脫的對峙,這才讓王家承認自己騙婚,解除了婚約。
所以對於崔槐,五老爺還是很有好感的,儘管後來崔氏事發,但那說到底都是崔家上一輩的事情,並沒有影響崔槐在五老爺心中的形象。
崔家今日是由崔槐和他父親前來的,卻未曾看見其他崔家人出現,所以有可能崔家其他長輩並不一定贊同崔槐跟李家結親,可崔槐又不管不顧負荊請罪,若說這還沒誠意的話,也太冤枉這孩子了。一時間,五老爺心底產生了極大的猶豫。
“你……先起來。”五老爺對崔槐說,他不開口,崔槐便一直彎著腰,背上白色中衣上確實已有星星點點的血跡出來,卸下來的荊棘看得出來絲毫沒有被修過,倒刺橫生,看著都叫人瘮得慌。
崔槐聽命起身,五老爺看著他和崔大爺,沉吟片刻,說道:
“賢侄這般誠心,我都瞧在眼裡,上回王家的事兒,若非賢侄出手,繡姐兒只怕早已嫁去那魔窟中,這輩子都難翻身,你的恩情,我們都記在心中。”五老爺頗有感觸的說道,可過了會兒,話鋒一轉:“然……恕我冒昧問一句,你想娶繡姐兒為妻,你家中長輩可全然同意嗎?”
崔槐看著五老爺,猶豫片刻後道:“不敢欺瞞伯父,家中長輩唯有父親支持。”
五老爺心道一聲:果然。
“那你可曾想過,若是繡姐兒嫁去你崔家,卻不得你家中長輩們歡喜,她的日子有多難過?恕我說的直白些,你在家中並不能說得上話,將來若是有人欺負繡姐兒,你當如何庇護?”五老爺直接把利害關係指了出來。
崔槐這孩子的誠心五老爺領受到了,可是兩家畢竟不太和睦,發生過一些不好的事情,更何況,從崔氏的事情上,李家也能大致了解一些崔家老一輩人的品行,都不怎麼樣。如果他現在答應崔槐把繡姐兒嫁給他,可將來到了崔家,崔槐還能成天看守在繡姐兒身邊不成?在那樣一戶迂腐又自私的人家過生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崔大爺有話說:“五老爺見諒,這孩子就是不會說話。確實家中有一些不贊同的聲音,但也沒有那般嚴重,五老爺只管放心,若是繡姐兒嫁到崔家,槐哥兒護不住,不還有我這個父親在嗎?今日我親自上門說親,也是為了消除李家諸位的疑慮與擔心,我保證,繡姐兒嫁到崔家……”
可誰知道崔大爺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一旁崔槐打斷:
“繡姐兒是嫁給我,不是嫁給崔家,崔家的那套入仕理論並不適合我,我善武事不喜文事,三年前我便脫離家中,自發入了北鎮撫司,如今已是百戶,京中有房舍七八間,奴僕三四個,確實比不上豪門大戶,但我能保證,只要繡姐兒跟著我,我絕不會讓她過苦日子。”
這番言論聽得五老爺直挑眉,往崔大爺看去,只見崔大爺臉上的表情也是無奈了又無奈,看來父子倆因為這件事,在家中也經過一番爭吵,崔大爺同意上門,想來便是拗不過兒子。
“你這孩子……那繡姐兒嫁給你,總不會就不回你們崔家了吧。若是回去……”
“若是回去,我定會護著她。平日裡,她便於我一同在京城,我能用命護她。”
五老爺的話被崔槐很快接了過去,說出‘用命護她’四個字,令在場所有人都為之動容。五老爺知道,這孩子都已經把話說到這份上,他若是再不同意就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了,可若就這麼答應,又總覺得崔家不是那麼回事,正猶豫不決的時候,只聽外頭傳來一聲嬌喊:
“爹,我願意嫁給他,您就答應了吧。”
中堂中人往外看去,只見一個妙齡少女,眼眶含淚,欣喜若狂的跪在了門外,先前那一聲便是有她口中說出,不是李繡又會是誰。
她被李莞拉著到中堂外偷聽,將崔槐那番話聽在耳中,讓李莞拖著門口守衛,自己溜了進來,跪在自家父親與崔家人面前,表達出自己的心意。
崔槐見了她,臉上一掃陰霾,整個人都陽光起來,從裡面走出來把她扶起,李繡含情脈脈看著他,兩人四目相對,一切盡在不言中。
曾經讓人產生懷疑的諾言突然兌現了,並且是這種方式,這一刻李繡再顧不得任何禮教與矜持,說什麼也要來與崔槐一同面對才行,不,不是他們兩人,而是三人,一家三口一同面對。
五老爺擰眉指責:
“這裡有你什麼事兒。快回去。”
李繡不走,再次在中堂外跪下,崔槐見狀,也在她身旁跪下,兩人誠心誠意的對五老爺磕了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