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另外,這次戰爭也不是沒有好處,最起碼溫瑜明顯感覺到,城中人與人的關係緊密了不少,特別是那些後遷戶進來的難民們。老實講一開始溫瑜決定收留難民的時候,城中不是沒有異議,但畢竟都是蜀人,而且難民們進城後也幫著建設了新城,於是這些話就都隱忍不發。

  可現在這些新蒙陽人在保衛戰中貢獻了巨大的力量,溫瑜手中有一份名單,上面是在這次戰爭中立下功勞的百姓,其中一半都是難民。可能是由於他們其中大部分都是青壯,總之要是沒有這幫人蒙陽能不能保住還是另說。其中一位丁榮的人,曾經是個武師,在這短短十幾天的時間裡,他自己就殲滅了六七十人,著實了不起。

  還有之前蔣磊案中被誤抓的趙二狗,他這人本身就心眼兒多,只可惜沒用到正地方,經過溫瑜的規勸後打算洗心革面,看準蒙陽發展的好時機,跟小弟李鐵牛從外縣運了一大批建築工具,借錢租了個店面做起買賣。蒙陽工程多,他這兩年自然是賺的盆滿缽滿。此次守城,他不僅改良了一批工具幫助城裡打攻防戰,還帶著夥計身先士卒,看到他溫瑜總算是覺得自己這幾年沒白做,最起碼實實在在改變了一些人的命運。

  溫瑜挑了一個好日子,命手下搭了個簡易的台,在全城人面前給這些人頒發了勳章,還將他們的名字刻在一塊碑上供後世紀念,眾人感動得涕泗橫流,都覺得自己這輩子值了。

  雖然張平原等人身死,但還有許多叛軍餘孽沒有伏誅,不過如今這些事情跟溫瑜等人關係就不是太大了,朝廷的大軍已經趕到,對上本身就群龍無首的白蓮亂黨簡直就是以摧枯拉朽之勢取勝。

  這次帶兵的是吏部尚書之前的至交好友,打仗之前還特意來蒙陽找徐敬,表面上是向徐敬打探叛軍的情報,但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根本就是受其母親繼父之託來看看徐敬的。果然,幾句寒暄之後就開始旁敲側擊的對他說家裡有多麼想他,言下之意就是讓他回家看看。溫瑜看徐敬面無表情,想著他可能是依然過不了心中的坎兒,幾句話就將帶兵的將軍打發走了,然後擔憂的望著他。

  徐敬接收到他的目光,開始有些茫然,旋即反應過來,頓時哭笑不得:「正清多慮了,我是在想,此次回家後要怎麼跟母親解釋,要不然你跟我一同前去吧。」

  溫瑜大驚:「要將我們倆的事跟伯母坦白嗎?」他覺得有些為難,倒不是不願意,但這個時代,出櫃著實有些驚世駭俗。

  徐敬搖頭:「這倒是不急,但無論怎樣,我總想讓你見見我家裡人。」

  溫瑜聽罷心中一暖:「好,今年過年我跟你回京。」

  蒙陽城中溫情脈脈,朝堂之上風起雲湧。無他,朝中大佬們再一次因為蜀地吵起來了。要知道這次立功的溫瑜、宗一封無一不是跟萬指揮使直接亦或間接有過矛盾,而徐敬,經調查此人也跟吏部尚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吏部尚書可也是清流那伙!

  自己提拔的成都知府爛泥扶不上牆,對頭那邊的人卻一個接一個屢立奇功,萬指揮使表示心情十分暴躁!秉著損人不利己的原則,萬通充分發揮了自己無力也要攪三分的性格特點,在朝中清流們要求論功行賞的時候故意模糊那幾人的功績。

  清流們氣不打一處來,鬼都知道萬通這人打的什麼主意,那成都知府刑甫知情不報耽誤軍機,結果到了萬通嘴裡卻成了憂國憂民的大好官,明明是溫瑜的功勞此時全部嫁接到成都知府腦袋上。

  成化帝淡漠的看著下面的人吵作一團,頭疼的揉了揉額角,他本來年幼時遭人囚禁,就留下了病根,這些年身子愈發不舒服了。他也沒敢表露出來,只有幾個御醫和貞兒知道。想到萬貴妃,成化眼中不由閃過一絲暖意,這世間能得貞兒這樣一知己,他此生也足矣了。

  看了眼下面誇誇其談胡攪蠻纏的萬通,成化微不可聞的嘆了口氣,貞兒這兩個弟弟,真是連她十分之一的聰慧都沒有繼承到,罷了,蠢有蠢的好處,自己保他們一命還是不成問題。

  正當成化帝神遊天外的時候,下面的官員已經覺得吵不出什麼,於是讓皇上裁決。成化慢吞吞的開口:「那成都知府刑甫,尸位素餐,這些年毫無功績,如不是憐他年長,早就該讓他告老還鄉了,此次他這個官也就不用當了。」

  底下清流們各個面露喜色,就差齊呼陛下聖明了,而與之相反,萬通則心中忐忑,心想要不要下朝去找姐姐求助。

  誰知過了片刻,成化帝又道:「至於新任知府嘛,之前的章平丘不是留京待用嗎,讓他頂上吧。」

  清流們如遭雷劈,這章平丘可也是萬貴妃那邊的人啊!眾人剛要開口,成化帝繼續放雷:「此次平叛中,蒙陽知縣溫瑜、巡檢徐敬和宗一封居功至偉,守城有功,剛好成都同知致仕,就命他為新任同知,升徐敬為成都安撫司副使,隨其一同上任,宗一封歸京待命。」

  趁滿朝文武沒反應過來的時候,成化帝迅速溜之大吉下朝找萬貴妃說悄悄話去了。

  郭峻閉嘴一言不發的歸家,他已經夠小心結果還是被好友堵在路上了。戶部侍郎冷大人滿臉堆笑:「郭大人,這麼巧,我記得這也不是您歸家的路啊?」

  郭峻無奈的嘆了口氣:「冷兄,我知道你想問什麼,但此事我也沒辦法,只能說是聖意難測,我們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就可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