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到最後,甚至是如小兒般地尿在了床上,又捂著羞恥到快要哭出來的臉,被封晏舟抱去浴池,里里外外地清洗乾淨。

  封大攝政王雖是年長了他九歲,但到底是習武之人,身強體壯、特別能幹,別的面首什麼的,楚少帝還真是沒有餘力再多想了。

  818

  楚懷瑾尚未正式登基,還有十餘日的懶覺可以睡,不必考慮早朝。

  他第二日是直到日上三竿,才揉著還有些酸痛的腰與大腿起了床。

  封晏舟倒是一早就起了,繼續處理帝王更迭的諸多事宜,等得了侍人報信說陛下醒了,才又匆匆趕回來,與楚懷瑾一同在床榻上就著矮桌用了早,啊,不,是午膳。

  楚懷瑾等吃完了飯,咬了咬唇,就對封晏舟說道:「無論皇帝哥……楚懷宸這些年是如何行事,他當初畢竟曾經照顧我良多。我想在京郊選一處風水好的地方,將他的屍骸葬下,再在保國寺為他供上幾卷經書,也算還了他當年的情意。」

  封晏舟的眼神微動,先是嘆了口氣,然後又笑了出來,「我就知道,我家小祖宗是個心善的。」

  他說著,就將還下不了床的楚懷瑾打橫抱起,一路走向後宮深處,竟是直到被侍衛把守、不許閒人進出的萬慈宮前才停下。

  萬慈宮是歷代太后居住的宮殿,現在住在裡面的,自然是楚懷宸的生母,先帝在遺詔中下令要給他殉葬的皇后。

  楚懷瑾在見封晏舟帶他往萬慈宮的方向去時,就有所覺,但等他真的在朱紅大門打開,看到了那萬慈宮正殿中的人時,還是不由吃了一驚。

  那穿著一身藍色袍衫,扮做太監模樣守在太后身旁的男人,不是昨日已「自焚而亡」的楚懷宸,還能是誰?!

  819

  「我知你放不下這個『哥哥』,就讓還留在宮中的陳平救了他,又找了具屍體做代替。」

  封晏舟向楚懷瑾解釋完,就衝著楚懷宸又似保證,又似敲打地說道:「那偽帝楚懷宸已經在瑞陽宮大火中燒死了,你日後,不過是個出生於京中的普通人罷了。」

  楚懷宸與他相視了許久,終於還是彎下腰作揖道:「草民謝過陛下與封王爺。」

  封晏舟沒有上前去扶他起來,而是繼續說道:「你是有真才幹的人,若是一輩子都只做個平民百姓,未免可惜……」

  封晏舟面上露出一絲賞識,「柔蘭做了我大寧的屬國,便要以我朝為尊、學我朝的詩書禮儀,日後就是寧國人定也能在柔蘭為官。你若還有心,也有膽量為自己再博一條出路,我可以做一份通關路引,讓你帶著你母親去往西域。」

  楚懷宸萬萬沒想到居然會聽到這麼一番話,更沒想到,就連他的母后也能得了一條生路,不必真的為寧威帝殉葬。

  他便跪在了封晏舟與楚懷瑾的面前,深深地扣了三個響頭,「如此大恩大德,家母與草民此生難報,來世當結草銜環,以報君恩。」

  封晏舟把楚懷瑾放到了一旁有著軟墊的木椅上,這才轉身將楚懷宸扶了起來。

  「我今日放你一馬,全是為了陛下……」封晏舟說著,忽然臉色一沉,聲音轉重:「望你這次真能記得陛下的恩德,莫要再傷了他的心!」

  既然封晏舟說的是「這次」,那必定有所對應的「上次」。

  楚懷宸便恍然想起,五年前先帝在圍場要廢他這個太子時,眾大臣皆不敢再言語,是楚懷瑾毅然為他出言,更與封晏舟一同保下了他,才沒讓他在當時就背負了「謀逆」的大罪。

  而在之後,他卻是為了權勢與自保,就將這位九弟與南郡一起送予了封晏舟。

  他更是在一年前,聽到楚懷洲說出「你當你那個小九是什麼好東西?上一回做了最後贏家,登上帝位的便是他楚懷瑾!他可曾與你提起過半句?只怕他如今在南郡,正和鎮南王琢磨著要何時反你!」後,就對楚懷瑾生了怨恨,與時不時縈繞心頭的殺意。

  他先前被自己的身世蒙了眼,在黑暗中沉淪了太久。

  等如今清醒過來,方覺悟出,那一恩一怨相較,縱使是「上次」,也是他欠了楚懷瑾,而不是楚懷瑾欠了他的。

  楚懷宸走到楚懷瑾的面前,與他無言地對視了許久,幾次動了動嘴唇,最後才說道:「先前是皇兄的不對,負了小九。此次一別,你我只怕再無相見之日……草民祝陛下威加海內、河清海晏,創一代盛世,萬古流芳。」

  楚懷瑾看著這個曾給過他兄弟情意,卻又漸行漸遠、直至分道揚鑣的三皇兄,深吸了幾口氣,忍住了哽咽,露出了一個笑容來,「小九也祝皇兄此去能鵬程萬里、大展宏圖,做柔蘭與我大寧間的橋樑。」

  「小九此言,皇兄謹記於心,餘生必行之。」

  這便是,日後某位自異國出身,與國主巫淳一同在柔蘭推行寧化的宰相,在其一生當中許下的最真,也行得最切的諾言。

  820

  封大攝政王做事,素來有效率。

  第二日一早,楚懷宸這位新晉的「大寧行商」,就帶著他的母親與封晏舟賜下的侍人們上了路。

  與五年前他送別封晏舟與楚懷瑾時一樣,這次楚懷瑾也送他到了京城外。

  「皇兄路上多珍重。」楚懷瑾最後一次抱了抱楚懷宸,自此就真的要與這位三皇兄分別了。

  楚懷宸猶豫了良久,最終還是從懷中取出了一個淡青色的物件,交到了楚懷瑾的手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