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真的是很有吃貨精神啊。
江凡詳細地了解了情況後,也很佩服苗三他們,估計現在人人都有一手好廚藝了吧。
苗三確實也很擅長做吃的了,見江凡對小龍蝦很感興趣,還特意跟他說,洗乾淨帶殼一起做熟,用手剝著吃最有感覺,還提醒江凡,做之前一定要先把尾巴上的蝦線給抽掉。
他們是真的琢磨出來了,苗三還跟江凡演示了一番怎麼抽蝦線,捏著小龍蝦中間的尾翼左右擰一下再一拔掉,一根髒乎乎的蝦線就出來了。
江凡看苗三一副獻寶的模樣,忍住笑地豎了豎大拇指:“厲害啊。”
苗三整了整表情,一臉謙虛。
江凡鼓勵他們:“這樣的話很不錯啊,你看這東西咱們大周沒有,現在被你們帶回來,既然你們都喜歡吃,我想大周百姓也會喜歡的。以後的很多東西,你們也可以像這樣,完全走在別人前面,先種或是先養出來賣嘛。”
苗三說:“倒是已經有兄弟會叫家人先養出來試試。”苗三孤家寡人一個,以前沒錢時,他肯定巴不得有這個門路來賺錢。但在海外飄了兩年,苗三現在兜里的錢是真不少,而且他現在見識多了,也自由慣了,再像其他人一樣平平靜靜地守著一個地方做生意,他還真的無法適應。
江凡道:“這東西長著倆大鉗子,和螃蟹一樣會打洞吧,叫你兄弟養的時候注意點,別全給逃出去了,到時空歡喜一場。”
這一點苗三他們還真沒注意到,他們在船上都一直養在水缸里的,哪有地方給它打洞。心道不愧是江先生,考慮的就是比他們這些人全面,苗三表示會提醒那個準備養殖的兄弟的。
江凡也打算自己養些小龍蝦,他就是純碎是為自己吃了。苗三走時,江凡問苗三知道怎麼分公母沒有,苗三還真知道,畢竟也是養了一段時間的,江凡便讓他給自己挑幾對出來,找了個水缸,扔了一把碧霧絲下去,有這東西在,不愁這幾對小龍蝦活不下去。
剩下的,江凡便叫張叔收拾出來,他鑽進廚房裡,指點著做了一回麻辣小龍蝦。
吃這東西,確實如苗三所說,得親自動手剝著吃才有感覺。關修謹還從來沒像這晚上一樣,一點斯文都沒有,擼著袖子滿手調味料,身前堆著一盤子的蝦殼。
他對小龍蝦的追求當然沒有江凡那麼熱烈,只不過江凡喜歡的,他也喜歡跟著參與,在江凡面前,他也從來不會講究這些。
不吃的時候還好,吃過之後反倒念念不忘了。幾十隻蝦江凡一個人吃都還覺得不夠,兩個人吃更是意猶未盡,這都還沒過年呢,江凡就盼著明年夏天快點來,那時候養起來的幾對小龍蝦,肯定都生好多崽兒了。
今年小皇帝不像去年那麼忙碌,關修謹就得回去過年了,這次江凡也要跟著回京,留在上京過年。
顧遠韜休假回來時知道了,隨意說了一句:“上京過年肯定很熱鬧吧。”
關修謹便提議,顧芳秋反正還沒回來,不若顧家也隨同一道,留京過年吧。
他不提還好,一提顧遠韜頓時就心動了。家裡的打算是明年開春,就讓他到上京去讀書了,上京什麼樣兒的,他纏著家姐和書墨小哥說了幾回,挺嚮往的。
江凡也覺得這個提議可行,便勸說顧長青夫婦一同進京,也省的顧芳秋每年都來回奔波。
長沅的棉花全部收穫後,顧長青就回來了。江凡以為還要多勸他幾句呢,沒想到顧長青聽了,只是略沉吟一會兒,就同意了。
顧長青遲疑了下,道:“之前沒與你們說,上個月我收到秋兒來信,說有男子想求娶她,我便想著趁此機會上京看看。”
第130章
江凡他們一行到上京時, 離過年還有好幾天, 顧芳秋帶著人親自到碼頭去接的他們。
顧家人跟著顧芳秋坐馬車離開,江凡則與關修謹一起回了王府。
今年江凡給小皇帝帶的禮物中,還有一袋子紅薯。
村裡的紅薯十二月時就全部挖了,今年產量就多很多, 江凡總算可以敞開肚皮吃了, 走之前還叫人把紅薯粉條琢磨出來, 也帶了些給小皇帝。
到京後, 江凡歇了一晚,第二天進宮和小皇帝一起吃了頓飯,談了談橡膠樹和棉花等。小皇帝還很喜歡吃江凡帶去的紅薯粉條, 對於紅薯的推廣種植,也是迫不及待地舉雙手贊成的。
飯後,小皇帝還提醒除夕宮宴那天, 江凡一定要到場。
每年除夕夜,一定品級的臣子要攜帶家眷進宮參加宮宴,這對他們來說,這代表著身份的象徵, 皇帝的信任。江凡這個無品級的商人出現在宮宴上,也不知道會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不過他和關修謹早晚會有場婚禮, 這場宮宴, 也算是小皇帝和關修謹向眾臣公開江凡的身份,讓他們知道江先生是何許人也。
不過在此之前,江凡和顧長青他們, 還是先偷偷去看了看那個想求娶顧芳秋的人。
想要求娶顧芳秋的男人,叫聶英珏,現年三十,未婚,在上京開著兩家比較有名的大酒樓。
火蜜果頭一次運到上京時,是在嬌顏閣門前隨便擺了個攤子賣的,當時聶英珏就以合作方的身份找到顧芳秋,希望顧芳秋能將她家的火蜜果以批發價大量批售給他,不過當時被拒絕了,後來他只能用原價格大量買下火蜜果到酒樓賣,但是也給他賺了不少錢,還吸引了一批新的顧客。
上京城有商會,但凡有點門臉的商人,都會加入,有時候會舉辦個什麼活動,不是這個圈子裡的人根本進不來,會錯失很多交流與機會。
在上京,顧芳秋就是嬌顏閣和百珍閣明面上的管理人,她來上京沒多久,就被邀請加入這個商會。
顧芳秋自然也不會拒絕。
聶英珏就是在這種場合里,對顧芳秋慢慢熟知起來的。
大家好奇嬌顏閣和百珍閣背後的主人,要探聽對方,自然也不會錯過對顧芳秋的打聽。於是顧芳秋是個什麼情況,凡是入了商會的,就沒人不知道的。
顧芳秋對她的過去從未遮掩,也並未感到羞愧。期間不是沒有人因為輕視她,卻又覬覦她的財富或是她背後的江家而別有用心的接近她,因為謹記父親說過的話,不能給江凡帶來麻煩,加上她自己也看得清,所以從未被迷惑過。
她為人處世十分有禮,卻又顯得漫不經心,舉手投足間剔透的淡然氣質,讓聶英珏十分欣賞,於是由最開始的好奇顧芳秋背後的江家,轉而開始好奇她這個人。
這種好奇在慢慢的了解遠觀中,不可避免地變了味。
他打聽過,顧芳秋近兩年每次回老家,都會相看男子,他覺得他也可以被顧芳秋相看相看的,那些人肯定都比不上他。他這人做事直接,不喜歡扭扭捏捏地慢慢試探,他直接上門,就在店裡,給顧芳秋數了數自己的條件,說了下他覺得可以拿出手的優點,缺點當然也沒瞞著。
說完後,在顧芳秋一臉茫然的神情中,正兒八經地問:“我想娶你為妻,你覺得我這人如何?”
聶英珏的家庭成分有點複雜,算是。他是家中嫡子,母親去世,他父親盼著他讀書考科舉,但是他桀驁不馴,不受管束,扔下書本一頭扎進商海。他父親人發了活,要與他斷絕關係。
江凡詳細地了解了情況後,也很佩服苗三他們,估計現在人人都有一手好廚藝了吧。
苗三確實也很擅長做吃的了,見江凡對小龍蝦很感興趣,還特意跟他說,洗乾淨帶殼一起做熟,用手剝著吃最有感覺,還提醒江凡,做之前一定要先把尾巴上的蝦線給抽掉。
他們是真的琢磨出來了,苗三還跟江凡演示了一番怎麼抽蝦線,捏著小龍蝦中間的尾翼左右擰一下再一拔掉,一根髒乎乎的蝦線就出來了。
江凡看苗三一副獻寶的模樣,忍住笑地豎了豎大拇指:“厲害啊。”
苗三整了整表情,一臉謙虛。
江凡鼓勵他們:“這樣的話很不錯啊,你看這東西咱們大周沒有,現在被你們帶回來,既然你們都喜歡吃,我想大周百姓也會喜歡的。以後的很多東西,你們也可以像這樣,完全走在別人前面,先種或是先養出來賣嘛。”
苗三說:“倒是已經有兄弟會叫家人先養出來試試。”苗三孤家寡人一個,以前沒錢時,他肯定巴不得有這個門路來賺錢。但在海外飄了兩年,苗三現在兜里的錢是真不少,而且他現在見識多了,也自由慣了,再像其他人一樣平平靜靜地守著一個地方做生意,他還真的無法適應。
江凡道:“這東西長著倆大鉗子,和螃蟹一樣會打洞吧,叫你兄弟養的時候注意點,別全給逃出去了,到時空歡喜一場。”
這一點苗三他們還真沒注意到,他們在船上都一直養在水缸里的,哪有地方給它打洞。心道不愧是江先生,考慮的就是比他們這些人全面,苗三表示會提醒那個準備養殖的兄弟的。
江凡也打算自己養些小龍蝦,他就是純碎是為自己吃了。苗三走時,江凡問苗三知道怎麼分公母沒有,苗三還真知道,畢竟也是養了一段時間的,江凡便讓他給自己挑幾對出來,找了個水缸,扔了一把碧霧絲下去,有這東西在,不愁這幾對小龍蝦活不下去。
剩下的,江凡便叫張叔收拾出來,他鑽進廚房裡,指點著做了一回麻辣小龍蝦。
吃這東西,確實如苗三所說,得親自動手剝著吃才有感覺。關修謹還從來沒像這晚上一樣,一點斯文都沒有,擼著袖子滿手調味料,身前堆著一盤子的蝦殼。
他對小龍蝦的追求當然沒有江凡那麼熱烈,只不過江凡喜歡的,他也喜歡跟著參與,在江凡面前,他也從來不會講究這些。
不吃的時候還好,吃過之後反倒念念不忘了。幾十隻蝦江凡一個人吃都還覺得不夠,兩個人吃更是意猶未盡,這都還沒過年呢,江凡就盼著明年夏天快點來,那時候養起來的幾對小龍蝦,肯定都生好多崽兒了。
今年小皇帝不像去年那麼忙碌,關修謹就得回去過年了,這次江凡也要跟著回京,留在上京過年。
顧遠韜休假回來時知道了,隨意說了一句:“上京過年肯定很熱鬧吧。”
關修謹便提議,顧芳秋反正還沒回來,不若顧家也隨同一道,留京過年吧。
他不提還好,一提顧遠韜頓時就心動了。家裡的打算是明年開春,就讓他到上京去讀書了,上京什麼樣兒的,他纏著家姐和書墨小哥說了幾回,挺嚮往的。
江凡也覺得這個提議可行,便勸說顧長青夫婦一同進京,也省的顧芳秋每年都來回奔波。
長沅的棉花全部收穫後,顧長青就回來了。江凡以為還要多勸他幾句呢,沒想到顧長青聽了,只是略沉吟一會兒,就同意了。
顧長青遲疑了下,道:“之前沒與你們說,上個月我收到秋兒來信,說有男子想求娶她,我便想著趁此機會上京看看。”
第130章
江凡他們一行到上京時, 離過年還有好幾天, 顧芳秋帶著人親自到碼頭去接的他們。
顧家人跟著顧芳秋坐馬車離開,江凡則與關修謹一起回了王府。
今年江凡給小皇帝帶的禮物中,還有一袋子紅薯。
村裡的紅薯十二月時就全部挖了,今年產量就多很多, 江凡總算可以敞開肚皮吃了, 走之前還叫人把紅薯粉條琢磨出來, 也帶了些給小皇帝。
到京後, 江凡歇了一晚,第二天進宮和小皇帝一起吃了頓飯,談了談橡膠樹和棉花等。小皇帝還很喜歡吃江凡帶去的紅薯粉條, 對於紅薯的推廣種植,也是迫不及待地舉雙手贊成的。
飯後,小皇帝還提醒除夕宮宴那天, 江凡一定要到場。
每年除夕夜,一定品級的臣子要攜帶家眷進宮參加宮宴,這對他們來說,這代表著身份的象徵, 皇帝的信任。江凡這個無品級的商人出現在宮宴上,也不知道會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不過他和關修謹早晚會有場婚禮, 這場宮宴, 也算是小皇帝和關修謹向眾臣公開江凡的身份,讓他們知道江先生是何許人也。
不過在此之前,江凡和顧長青他們, 還是先偷偷去看了看那個想求娶顧芳秋的人。
想要求娶顧芳秋的男人,叫聶英珏,現年三十,未婚,在上京開著兩家比較有名的大酒樓。
火蜜果頭一次運到上京時,是在嬌顏閣門前隨便擺了個攤子賣的,當時聶英珏就以合作方的身份找到顧芳秋,希望顧芳秋能將她家的火蜜果以批發價大量批售給他,不過當時被拒絕了,後來他只能用原價格大量買下火蜜果到酒樓賣,但是也給他賺了不少錢,還吸引了一批新的顧客。
上京城有商會,但凡有點門臉的商人,都會加入,有時候會舉辦個什麼活動,不是這個圈子裡的人根本進不來,會錯失很多交流與機會。
在上京,顧芳秋就是嬌顏閣和百珍閣明面上的管理人,她來上京沒多久,就被邀請加入這個商會。
顧芳秋自然也不會拒絕。
聶英珏就是在這種場合里,對顧芳秋慢慢熟知起來的。
大家好奇嬌顏閣和百珍閣背後的主人,要探聽對方,自然也不會錯過對顧芳秋的打聽。於是顧芳秋是個什麼情況,凡是入了商會的,就沒人不知道的。
顧芳秋對她的過去從未遮掩,也並未感到羞愧。期間不是沒有人因為輕視她,卻又覬覦她的財富或是她背後的江家而別有用心的接近她,因為謹記父親說過的話,不能給江凡帶來麻煩,加上她自己也看得清,所以從未被迷惑過。
她為人處世十分有禮,卻又顯得漫不經心,舉手投足間剔透的淡然氣質,讓聶英珏十分欣賞,於是由最開始的好奇顧芳秋背後的江家,轉而開始好奇她這個人。
這種好奇在慢慢的了解遠觀中,不可避免地變了味。
他打聽過,顧芳秋近兩年每次回老家,都會相看男子,他覺得他也可以被顧芳秋相看相看的,那些人肯定都比不上他。他這人做事直接,不喜歡扭扭捏捏地慢慢試探,他直接上門,就在店裡,給顧芳秋數了數自己的條件,說了下他覺得可以拿出手的優點,缺點當然也沒瞞著。
說完後,在顧芳秋一臉茫然的神情中,正兒八經地問:“我想娶你為妻,你覺得我這人如何?”
聶英珏的家庭成分有點複雜,算是。他是家中嫡子,母親去世,他父親盼著他讀書考科舉,但是他桀驁不馴,不受管束,扔下書本一頭扎進商海。他父親人發了活,要與他斷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