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頁
聽到腳下的哭嚎,馮唯唇角勾起,不緊不慢地側身站定,低頭溫和看著狼狽不堪的靈寶道:“當初你向為師亮出殺機之時,便該想到這一天。”
話音落下,靈寶怔然在那兒,臉色慘白,剛欲起身掙扎逃跑,卻是被陳良一手制服,幾乎是同時,利刃穿透皮肉的聲音悶然響起,下一刻,淋漓的鮮血一點一點滴落,敲打在地上,靈寶圓睜著眼睛,不可置信地低眸,看著那把穿透胸膛的匕首,鮮血下一刻便從他的嘴角溢出。
忽地,靈寶隨之倒在地上,猶如枝頭的枯葉,抽搐之下,化為平靜,連翻起的可能也沒有了。
馮唯的神情沒有絲毫的波瀾,只是默然從袖中抽出帕子,擦了擦手,轉而側身,一邊疊著手中的帕子,一邊漠然道:“燒成灰,扔入枯井去。”
出了房門,站在台磯上,看著沉沉的白雪,還有陰翳的天空,馮唯終於無聲地輕吐一口氣,這一刻的他,猶如從鬼門關走了一遭,只要半分的差池,死的,便該是他了。
終究,他命大,活了下來。
一切,也該結束了。
……
夜色之中,看著遠去的一雙兒女,蕭譯晦暗的眸子中多了幾分欣慰,下一刻,顧硯齡接過絳朱手中的羹湯,正要遞上前,卻是被蕭譯攬住了腰,將頭輕輕靠在她的懷中,仿佛是一個疲憊的孩子。
輕然間,顧硯齡將蓮口玉盞放在案上,伸手安慰地撫著蕭譯的後背,下一刻,她便能感覺到懷中人微微的聳動與沉抑。
“我終究,連皇爺爺最後一面也未能見到。”
男子哽咽而喑啞的聲音自懷中而起,顧硯齡默然垂下眼眸,眼中也多了幾分黯然,手中一下又一下,輕輕地撫著蕭譯的背,終究緩緩出聲道:“你替大興守住了江山,陛下就算是在另一方,也會欣慰的。”
話音落下,二人靜默相對,寂靜中,顧硯齡就那般攬著蕭譯,蕭譯也那般第一次依賴在她的懷中,久久才出聲,滿是繾綣。
“阿九,答應我,這一輩子也不要離開我。”
聽到這短短的一句話,顧硯齡的心中陡然一痛,不由含著淚意,卻是低身回抱住蕭譯,在他的耳畔輕聲道:“好。”
大行皇帝入陵前夕,皇城上下已然掛滿了白皤,在這雪白的天地里,更添了幾分蕭瑟。隨著華輦停在壽皇殿前,素衣銀簪的顧硯齡與同樣素服的蕭譯緩緩走下來,二人攜手,一步一步走進,一路的嬪妃,外命婦及宮人們皆尊敬地讓出一條路來,默然下拜。
這一刻,顧硯齡與蕭譯比肩而入,看著眼前大行皇帝的靈堂,顧硯齡感受到了身邊蕭譯的僵滯與沉默。
伸手間,寬大的袖籠下,顧硯齡輕然握住了蕭譯的手,微微觸動間,蕭譯側眸而去,對上了那雙溫柔而暖的眸子。
下一刻,蕭譯提步而去,夫妻二人莊重地上前,拈香而進,引著身後的眾人跪身下去,隨著雲板一拍,內侍聲起。
“舉哀——”
登時間,潮水一般的哭聲幾乎蓋過了一切,這一刻,顧硯齡側首間,看到了蕭譯臉上默然划過冰冷的淚水,不由默然。
放眼而去,在這靈堂之上,有幾人真的如蕭譯這般,是真的為親情而淚。
不過是為了哀而哀,為了自己浮萍一般的未來而哀罷了。
顧硯齡回過頭,看著黑沉沉的令牌,一時之間,有些悵然。
曾經的建恆帝,蕭譯的皇祖父,曾是那個手刃兄弟,坐上皇位的冷血帝王,也曾是為百姓晝夜伏案,夜以繼日的勤勞帝王,而在蕭譯與她的面前,也曾是一位慈愛的長輩。
不論從前如何的風光,哪怕是天子,也逃不過一個死字。
眼前的一切讓她不由自問,前一世她離世之後,又有誰會為她哭泣?
想了許久,她也想不出一個人來,或許,在她死的那一刻,笑的人,遠比哭泣的人更多。
看著身旁的蕭譯,還有身後的一雙兒女,顧硯齡只覺得自己的一生才有了託付,這一世,她不是孤獨的,她也有著自己所要堅持的信念,那便是,不論未來如何,她都願站在蕭譯的身邊,牽著這一雙兒女,彼此陪伴,走到最後。
第三百三十四章 新朝
寒冬凜冽中,大行皇帝的梓宮浩浩蕩蕩地送入了乾陵,而這一刻也昭示著,嘉正朝正式落下帷幕。
起兵造反的洛王兵敗入獄,第三日夜,便死於獄中。
坊間百姓對於這樣的事情總是多了幾分好奇,茶餘飯後下,毒酒一,暴斃一,自裁一甚囂塵上。
直至一個冬日明媚的清晨,第一縷陽光照射大地,隨著莊重而渾厚的鼓樂聲響徹整個皇城的那一刻,嘉正朝的一切,都仿佛被覆上了一層幕布,被人遺忘在了腦後。
對於世人而言,新朝的天子登基,才是一件更加令人激動的事。
新朝的帝後引領朝臣百官,祭天地告太廟,自中極殿一步一步走入皇極殿,隨著禮官出聲,身著蟠龍織金冕服的蕭譯,攜著同著新後鳳冠禮服的顧硯齡緩緩拾階而上,而在他們的身後,便是連綿宏偉的江山和臣伏在他們腳下的朝臣萬民。
隨著首輔顧正德高聲宣讀新帝登基,以及立顧氏為後的詔令,顧硯齡與蕭譯並肩立在皇極殿前,在那一刻,山呼萬歲的聲音動地而來,腳下的朝臣百官齊聲撩袍,跪地,默契而整齊地行下三跪九叩之禮,敬畏之聲幾乎響徹整個皇極殿的上空。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這一刻,身旁的人微微側首,寬大的冕服下,是蕭譯緊握住她的右手,轉眸間,頭上沉重而華麗的珠翠鳳冠發出清泠而莊重的聲音,溫暖的光芒下,蕭譯久久凝望著她,許久,才滿懷情愫與她道:“這一世,你便註定與我綁在一起了。”
聽得此話,顧硯齡含笑間,唇角勾起道:“惟願如此。”
話音落盡的那一刻,握住她的那隻手更緊了幾分,下一刻,她便從蕭譯的眼中看到了雄心,還有更為宏偉的志向。
“阿九,待到天下富庶那一日,我便帶你,阿緯,還有安樂,走遍大興的每一寸山河,看一看屬於我們,屬於阿緯的江山。”
聽到耳畔的許諾,顧硯齡的眸中不由微熱,看著那雙熟悉而溫柔的眸子,那個字就那般自然而然的從唇邊溢出來。
“好。”
這一刻,山呼萬歲的聲音仍舊響徹廣場的上空,而蕭譯與顧硯齡攜手看向遠處,看著金色的光芒跳躍在飛檐之上,與那琉璃金瓦碰撞出金色熠熠的光影,而在那更遠處,便是屬於他們的江山。
……
新帝登基之初,便一道旨意,擢升刑部尚書謝昀為中極殿大學士,引入內閣,同時下詔,為謝昀之女謝疏南及當今的晏清王蕭緯結下姻親。
一時之間,謝家一躍而起,成了繼顧家之後又一個皇親國戚。
而同時,新帝也隨之著手剷除宮中不正之風,北苑歸元道的歸元真人,因煉製丹藥,損及大行皇帝聖體,被腰斬於午門之外。
話音落下,靈寶怔然在那兒,臉色慘白,剛欲起身掙扎逃跑,卻是被陳良一手制服,幾乎是同時,利刃穿透皮肉的聲音悶然響起,下一刻,淋漓的鮮血一點一點滴落,敲打在地上,靈寶圓睜著眼睛,不可置信地低眸,看著那把穿透胸膛的匕首,鮮血下一刻便從他的嘴角溢出。
忽地,靈寶隨之倒在地上,猶如枝頭的枯葉,抽搐之下,化為平靜,連翻起的可能也沒有了。
馮唯的神情沒有絲毫的波瀾,只是默然從袖中抽出帕子,擦了擦手,轉而側身,一邊疊著手中的帕子,一邊漠然道:“燒成灰,扔入枯井去。”
出了房門,站在台磯上,看著沉沉的白雪,還有陰翳的天空,馮唯終於無聲地輕吐一口氣,這一刻的他,猶如從鬼門關走了一遭,只要半分的差池,死的,便該是他了。
終究,他命大,活了下來。
一切,也該結束了。
……
夜色之中,看著遠去的一雙兒女,蕭譯晦暗的眸子中多了幾分欣慰,下一刻,顧硯齡接過絳朱手中的羹湯,正要遞上前,卻是被蕭譯攬住了腰,將頭輕輕靠在她的懷中,仿佛是一個疲憊的孩子。
輕然間,顧硯齡將蓮口玉盞放在案上,伸手安慰地撫著蕭譯的後背,下一刻,她便能感覺到懷中人微微的聳動與沉抑。
“我終究,連皇爺爺最後一面也未能見到。”
男子哽咽而喑啞的聲音自懷中而起,顧硯齡默然垂下眼眸,眼中也多了幾分黯然,手中一下又一下,輕輕地撫著蕭譯的背,終究緩緩出聲道:“你替大興守住了江山,陛下就算是在另一方,也會欣慰的。”
話音落下,二人靜默相對,寂靜中,顧硯齡就那般攬著蕭譯,蕭譯也那般第一次依賴在她的懷中,久久才出聲,滿是繾綣。
“阿九,答應我,這一輩子也不要離開我。”
聽到這短短的一句話,顧硯齡的心中陡然一痛,不由含著淚意,卻是低身回抱住蕭譯,在他的耳畔輕聲道:“好。”
大行皇帝入陵前夕,皇城上下已然掛滿了白皤,在這雪白的天地里,更添了幾分蕭瑟。隨著華輦停在壽皇殿前,素衣銀簪的顧硯齡與同樣素服的蕭譯緩緩走下來,二人攜手,一步一步走進,一路的嬪妃,外命婦及宮人們皆尊敬地讓出一條路來,默然下拜。
這一刻,顧硯齡與蕭譯比肩而入,看著眼前大行皇帝的靈堂,顧硯齡感受到了身邊蕭譯的僵滯與沉默。
伸手間,寬大的袖籠下,顧硯齡輕然握住了蕭譯的手,微微觸動間,蕭譯側眸而去,對上了那雙溫柔而暖的眸子。
下一刻,蕭譯提步而去,夫妻二人莊重地上前,拈香而進,引著身後的眾人跪身下去,隨著雲板一拍,內侍聲起。
“舉哀——”
登時間,潮水一般的哭聲幾乎蓋過了一切,這一刻,顧硯齡側首間,看到了蕭譯臉上默然划過冰冷的淚水,不由默然。
放眼而去,在這靈堂之上,有幾人真的如蕭譯這般,是真的為親情而淚。
不過是為了哀而哀,為了自己浮萍一般的未來而哀罷了。
顧硯齡回過頭,看著黑沉沉的令牌,一時之間,有些悵然。
曾經的建恆帝,蕭譯的皇祖父,曾是那個手刃兄弟,坐上皇位的冷血帝王,也曾是為百姓晝夜伏案,夜以繼日的勤勞帝王,而在蕭譯與她的面前,也曾是一位慈愛的長輩。
不論從前如何的風光,哪怕是天子,也逃不過一個死字。
眼前的一切讓她不由自問,前一世她離世之後,又有誰會為她哭泣?
想了許久,她也想不出一個人來,或許,在她死的那一刻,笑的人,遠比哭泣的人更多。
看著身旁的蕭譯,還有身後的一雙兒女,顧硯齡只覺得自己的一生才有了託付,這一世,她不是孤獨的,她也有著自己所要堅持的信念,那便是,不論未來如何,她都願站在蕭譯的身邊,牽著這一雙兒女,彼此陪伴,走到最後。
第三百三十四章 新朝
寒冬凜冽中,大行皇帝的梓宮浩浩蕩蕩地送入了乾陵,而這一刻也昭示著,嘉正朝正式落下帷幕。
起兵造反的洛王兵敗入獄,第三日夜,便死於獄中。
坊間百姓對於這樣的事情總是多了幾分好奇,茶餘飯後下,毒酒一,暴斃一,自裁一甚囂塵上。
直至一個冬日明媚的清晨,第一縷陽光照射大地,隨著莊重而渾厚的鼓樂聲響徹整個皇城的那一刻,嘉正朝的一切,都仿佛被覆上了一層幕布,被人遺忘在了腦後。
對於世人而言,新朝的天子登基,才是一件更加令人激動的事。
新朝的帝後引領朝臣百官,祭天地告太廟,自中極殿一步一步走入皇極殿,隨著禮官出聲,身著蟠龍織金冕服的蕭譯,攜著同著新後鳳冠禮服的顧硯齡緩緩拾階而上,而在他們的身後,便是連綿宏偉的江山和臣伏在他們腳下的朝臣萬民。
隨著首輔顧正德高聲宣讀新帝登基,以及立顧氏為後的詔令,顧硯齡與蕭譯並肩立在皇極殿前,在那一刻,山呼萬歲的聲音動地而來,腳下的朝臣百官齊聲撩袍,跪地,默契而整齊地行下三跪九叩之禮,敬畏之聲幾乎響徹整個皇極殿的上空。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這一刻,身旁的人微微側首,寬大的冕服下,是蕭譯緊握住她的右手,轉眸間,頭上沉重而華麗的珠翠鳳冠發出清泠而莊重的聲音,溫暖的光芒下,蕭譯久久凝望著她,許久,才滿懷情愫與她道:“這一世,你便註定與我綁在一起了。”
聽得此話,顧硯齡含笑間,唇角勾起道:“惟願如此。”
話音落盡的那一刻,握住她的那隻手更緊了幾分,下一刻,她便從蕭譯的眼中看到了雄心,還有更為宏偉的志向。
“阿九,待到天下富庶那一日,我便帶你,阿緯,還有安樂,走遍大興的每一寸山河,看一看屬於我們,屬於阿緯的江山。”
聽到耳畔的許諾,顧硯齡的眸中不由微熱,看著那雙熟悉而溫柔的眸子,那個字就那般自然而然的從唇邊溢出來。
“好。”
這一刻,山呼萬歲的聲音仍舊響徹廣場的上空,而蕭譯與顧硯齡攜手看向遠處,看著金色的光芒跳躍在飛檐之上,與那琉璃金瓦碰撞出金色熠熠的光影,而在那更遠處,便是屬於他們的江山。
……
新帝登基之初,便一道旨意,擢升刑部尚書謝昀為中極殿大學士,引入內閣,同時下詔,為謝昀之女謝疏南及當今的晏清王蕭緯結下姻親。
一時之間,謝家一躍而起,成了繼顧家之後又一個皇親國戚。
而同時,新帝也隨之著手剷除宮中不正之風,北苑歸元道的歸元真人,因煉製丹藥,損及大行皇帝聖體,被腰斬於午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