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顧硯齡在此,代大興,代蕭家,代你們的父母兄妹們向你們行下一禮,今日我顧硯齡在此立誓,定與諸位勇士們共進退,共生死,哪怕是戰至最後一人,也要誓保我大興的江山,不為洛王一行叛軍荼毒,染指,保我大興的百姓永享安寧。”

  這一刻,顧硯齡再次莊重下拜,清泠而豪氣的聲音如轟轟擂鼓,震動了在場每一位將士的心,在他們的眼中,顧硯齡看到了士為知己者死的絕然,更有著躍躍欲試的嗜血和激動。

  “同進同退,誓保大興!”

  崔文程在震撼間,不由神情堅定,當即振臂高呼,在場的將士們聽得此言,也立即齊聲響應,這一刻,男兒們震懾山河的氣魄震動了整個皇城上空,久久迴蕩不絕。

  在兩軍疲憊休戰之時,顧硯齡走至城牆邊上,自上而下地看去,叛軍的鐵衣如同老鴰漆黑的羽翼,在這凜冽的寒冬之下,更添了幾分肅殺的壓抑,逼人的血腥味攜著凜冽的風雪刮過肌膚,微微有些寒涼的疼痛。他們每一個人臉上都帶著嗜血的目光,重重將皇城每一個門圍如鐵桶一般,莫說是一人,只怕是一片羽毛,也不能飄出去。

  “太孫妃,別來無恙。”

  城牆之下,一身雪白胄甲的蕭衍居於其中,文弱的身形少了幾分凜厲,眉眼隨和的笑意,更一如從前那般溫潤如玉,仿佛仍舊是閨閣女兒心目中那個翩翩皇子的模樣。

  可惜在那個溫柔的外表下,卻是一顆冷硬如石的心。

  “九皇叔,別來無恙。”

  蕭衍坐於馬上,抬頭間,看著城牆之上那身穿火狐斗篷的清冷身影,一如初見般絕世姣好,此刻在這皚皚白雪之中,更加灼目,引人。

  “如今京陵已是一座死城,紫禁城之中,在你的身後,也只有一群柔弱的婦人而已,太孫妃又何必這般執著——”

  說到此,蕭衍笑的雲淡風輕,雙手緩緩展開,抬頜間滿是勢在必得的氣勢。

  “死守下去,不過是白白斷送多少大興將士的生命罷了,如此固執,究竟是為了誰?是為了我那生死未卜的侄兒,還是這個與我而言,已經唾手可得的江山?”

  蕭衍的笑意未絕,眉目之中仿佛是一位體貼的友人,正在徐徐勸慰罷了。

  聽得此話,居高立於城牆之上的人唇角勾起同樣平靜的弧度,眉目挑然間,卻滿是冰冷。

  “我與諸位守城將士們所為都只一件,便是看著你洛王蕭衍兵敗身死,在後世的史書中,被釘上亂臣賊子的恥辱之名,遺臭萬年。”

  話音落下,蕭衍眸中微凝寒意,尚未開口,身旁便有一人不由譏諷出聲道:“你們竟是無人了?竟讓一區區婦人對陣軍前,還如此言行狂悖,如今死到臨頭了,還不速速將玉璽和晏清王雙手奉上,我們洛王殿下,還能留爾等一命。”

  話音一落,譏諷的笑聲在城牆之下的男人之間頓然傳開,鬨笑聲所帶來的恥辱頓時引來守城將士的憤懣,就在這電光火石間,城牆之上那看似柔弱的女子卻是唇間無謂一勾,下一刻,幾乎還在眾人譏笑之時,蕭衍便見那火紅的身影立然抽過身旁守衛的弓箭,搭箭引弦,所有的動作,幾乎是一氣呵成。

  在他瞳孔微縮之時,那箭頭正凜冽地對向他,下一刻,身旁的將士們頓時警覺地立起箭牌,將他牢牢擋在身後,而就在那一瞬,箭頭卻是陡然轉向,只聽得“嗖——”地一聲,仿佛凝結的寒冰陡然被穿破,一點一點碎裂開來,而就在下一刻,那迅疾如雨的箭矢便直直穿透而來。

  “嘭——”

  悶然一響,那是箭矢穿透血肉發出的聲音,就在眾人驚異之時,周圍靜的似乎只聽到簌簌疾雪聲,而下一刻,那口出狂言之人便驚然地低頭,看著自己胸口的羽箭,再抬起頭看向城牆之上時,卻是不可置信地轟然倒在馬下。

  那一刻,驚訝之聲頓時揚起,就連此刻的蕭衍,也怔然看上去,而城牆之上的那個身影仍舊默然立在那兒,仿佛方才的一切,不過是個幻象罷了。

  “好一個聲東擊西。”

  蕭衍怒而生笑,竟是撫掌出聲。

  “侄媳婦兒,本王是小瞧你了。”

  聽得此聲,顧硯齡輕然一笑,隨即冷然揚聲道:“我蕭家的人,蕭家的將,蕭家的兵,便是戰死至最後一位婦孺,也非砧板魚肉,絕不會屈辱與爾等賊子之下。”

  幾乎在那一刻,女子眼角的冷厲與譏誚點起了他內心的火焰,只見蕭衍眸中一凜,額角的青筋幾乎暴起,下一刻,便怒而出聲道:“再攻——”

  轟然之下,叛軍們抱著粗壯的攻城木直直撞向城門,聲音猶如雷雨,似乎連整個京陵都為之震動,而腳下,都在顫抖。

  這一刻,顧硯齡看到腳下黑壓壓的叛軍猶如潮水一般團團湧上來,幾乎要將著一座小小的紫禁城吞噬。

  ……

  第三百三十二章 陡轉

  因著接連半月對城牆不間斷地澆淋冰水,紫禁城的城門及城牆之上早就隨著這一場如期而至的冰雪凝結成了滑而厚的冰層,因而對於蕭衍和叛軍而言,無疑又是一層艱難的障礙。

  接連七日,叛軍們一次又一次地攻城,爬雲梯,卻因城牆之上凝結的冰層而一次次失敗,落下,眼前的一切擊潰了蕭衍最後的耐心,就在這一日的清晨,隨著蕭衍冷厲的令下,城牆之下架起了火堆,展開了最後一輪猛烈的進攻。

  待到第八日,另一個消息如驚雷般傳來,叛軍鄭文攜大軍返京了。

  當顧硯齡登上城牆之時,便能清楚地看到一隻不同於京衛隊的軍隊整齊而攜著殺伐之氣,仿佛被熔煉湧入的鐵水,鐵蹄如雷聲一般凜冽逼來,這一刻,死守在城牆之上,一身血腥的守城將士們都默然了,斑駁的血跡沾滿了他們原本雪亮的胄甲,他們已然分不清,這些究竟是叛軍的血,還是同伴的血,抑或是,自己的血。

  漸漸地,顧硯齡看著一身風霜的鄭文率軍湧入蕭衍的軍隊之中,仿佛曆久在外的旅人,終於尋到了自己的歸處。

  “微臣鄭文,參加洛王殿下!”

  鄭文策馬於前,恭敬地停在蕭衍馬前,正欲下馬,卻是被蕭衍伸手扶住了。

  “孟仲,一路辛苦了。”

  說話的這一刻,蕭衍笑然抬頭,仿佛除去了眼前最後一道障礙,看到了大好河山一般,眸中,是從未有過的濃烈欲望與征服感。

  “死守至今,你們的背後只是一座孤城,何必,執迷不悟。”

  短短的一句話,看似是勸慰,卻是卸去了守城將士們那一層堅硬的盔甲,為這最後的壯烈一拼,平添了幾分悽愴。

  “太孫妃,你今日若開此城門,我蕭衍絕不會傷著城中任何一人,事已至此,識時務者為俊傑。”

  這一刻,凜冽的寒風攜著雪花掠過,四周寂靜無聲,所有人都默然看著眼前年輕的太孫妃,於他們而言,她便是他們要誓死保護的天家。

  倏然間,立在城牆之上的顧硯齡眉目間浮起淡而悠遠的笑意,下一刻,便見她凝眸而望,語中滿是深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