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見馬全伸頭過來,便望定了他,偏偏面部又僵硬,只一雙眼睛瞪大又縮小,費力地表達著情緒,旁人看來,卻有如霧裡觀花。
馬全卻像是懂了似的,放下湯匙,道:“丞相密閉宮門,把太子帶到身邊,意圖廢立。”
杜太后張大嘴巴,喉頭翻滾,急急喘了幾口氣,似哭似笑。
“丞相搜查鳳印,沒有搜到。”馬全看著太后的神色,道:“奴婢知道太后的意思……”
他伸手在太后頭下的玉枕頭上輕輕一按,就見杜太后喉頭冒出一聲響,神色頓時鬆弛了下來,眼中神色變換,居然露出些感激來。
“奴婢知道太后一輩子看上去榮華已極,”馬全給她掖好被角,就坐在腳踏上:“其實從未順遂得願過。”
“也知道太后再說著恨先帝,”他道:“也都不忍壞了先帝的江山。是先帝,對不起太后……”
渭水河畔。
突厥可汗在河畔結帳,邀請崇慶帝欣賞他們的節日。崇慶帝欣然而往,兩邊都搭起彩棚,歡笑痛飲。
氣氛正酣,卻見可汗命人牽出一頭野獸,道:“此物乃是我打獵所得,模樣古怪,不知何名,聽聞大齊地大物博,想來應該知道。”
只見這野獸頭上一隻角,只有一隻眼睛,卻生在耳後,模樣萬分古怪猙獰。
突厥那裡哈哈大笑起來,誰知崇慶帝身後一個年輕人也哈哈大笑起來,挺身而出:“此物名叫羆九。”
“其狀如麋,其川在尾上,生於倫山,”陳修笑了一笑:“哦,也就是你們突厥的博羅山。”
突厥上下吃了一驚,因為這野獸的確是博羅山發現的,被當做是一種耀武的象徵,沒想到卻被趙安國一口道出來歷。
“大齊果然人物傑出,”骨思可汗眼睛一轉,道:“這位年輕人博學多識,讓人驚嘆。”
“可汗謬讚了,”陳修道:“在大齊,像我這樣的人物,車載斗量。”
“既然如此,”骨思可汗道:“這異獸的出現,有何象徵?”
“可汗問到點上了,”陳修道:“這羆九不出則罷,一出則天下大亂,兵戈競起,歲在饑荒,禍延五世。”
“什麼?”突厥大驚,面色大變,舞女也都識趣地悄然退下。
“此獸不是瑞獸,而是凶獸,”陳修嘆了口氣:“帶來的是詛咒,而且詛咒的不是一人,而是一個國家。可汗莫要以為言之不預,您興兵二十萬,南下侵略,非一城一地之爭,乃是想要亡一國,滅一族——我大齊自然是寸土不讓,誓死以待的。”
“兩國征戰,”陳修道:“死者百萬,流血千里,即使其中有一方勝了,也要付出想像不到的代價,難道這是可汗的初衷?到時候屍骨遍野,民不聊生,難道不是應了這羆九的現世?”
突厥人用聽不懂的突厥語議論紛紛,當然面色都不太好看。
骨思可汗叱了一聲剛要說話,卻見一個侍衛匆匆進入帳中,在他的耳邊言語了幾句。
只見可汗神色大變,鷹隼一樣犀利的眼睛裡露出驚訝和憤怒、忌憚的神色。
“我來中土,不過是想要和天子把酒言歡,”骨思可汗捏緊了酒杯,似笑非笑:“沒想到天子當了真,竟派兵包圍了達延城,這是什麼道理啊?”
崇慶帝笑了一笑:“可汗言重了,素來聽聞可汗喜愛達延城的美酒和馬肉,中土無此風味,朕便派人去達延城中取來,也是朕一片待客之心。”
骨思可汗一直將自己的行為解釋為會獵和遊玩,如今崇慶帝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說派遣劉符生去達延城的目的,是為了給可汗取來美酒和馬肉。
果然骨思可汗面色難看,等到第二名侍衛走進帳中的時候,他的面色就更不好看了。
“什麼事,說!”骨思用突厥語叱道。
“斡倫部和末哆反了,”這侍衛道:“想要立烏思做可汗!”
烏思是骨思可汗侄子的兒子,當初可汗的位置本該是侄子的,但骨思搶了侄子的汗位,又殺了侄子,以為高枕無憂了,沒想到跑了烏思,如今便打著旗號回來奪位了。
骨思可汗惱怒萬分,崇慶帝此時卻端起酒杯道:“不過幾日,便是大齊的端陽節,可汗請朕觀賞了突厥的節日,朕也要留可汗賞玩大齊的節日。”
骨思可汗哈哈笑道:“天子熱情好客,無奈何我家中有事,不能陪天子玩耍了……我此次來到長安,心情愉快,只不過長安雖好,並非久留之地。我看咱們明日便殺馬為誓,再次結為兄弟之國,你看如何?”
“可汗此言,猶如真金,兄弟之誓,猶如箭矢,”崇慶帝道:“不可更改。”
回到營帳之中,趙安國神色激動:“……劉將軍長驅直入,圍魏救趙,直接殺到了達延城,來了個釜底抽薪!”
陳修舒了口氣:“劉將軍真乃衛霍之才!”
崇慶帝心情不如面上的平靜,長吸一口氣:“……朕有衛霍之才,也有東方朔、主父偃這樣的人物,如何不能成就漢武之業,犁庭掃穴,勒石燕然?”
馬全卻像是懂了似的,放下湯匙,道:“丞相密閉宮門,把太子帶到身邊,意圖廢立。”
杜太后張大嘴巴,喉頭翻滾,急急喘了幾口氣,似哭似笑。
“丞相搜查鳳印,沒有搜到。”馬全看著太后的神色,道:“奴婢知道太后的意思……”
他伸手在太后頭下的玉枕頭上輕輕一按,就見杜太后喉頭冒出一聲響,神色頓時鬆弛了下來,眼中神色變換,居然露出些感激來。
“奴婢知道太后一輩子看上去榮華已極,”馬全給她掖好被角,就坐在腳踏上:“其實從未順遂得願過。”
“也知道太后再說著恨先帝,”他道:“也都不忍壞了先帝的江山。是先帝,對不起太后……”
渭水河畔。
突厥可汗在河畔結帳,邀請崇慶帝欣賞他們的節日。崇慶帝欣然而往,兩邊都搭起彩棚,歡笑痛飲。
氣氛正酣,卻見可汗命人牽出一頭野獸,道:“此物乃是我打獵所得,模樣古怪,不知何名,聽聞大齊地大物博,想來應該知道。”
只見這野獸頭上一隻角,只有一隻眼睛,卻生在耳後,模樣萬分古怪猙獰。
突厥那裡哈哈大笑起來,誰知崇慶帝身後一個年輕人也哈哈大笑起來,挺身而出:“此物名叫羆九。”
“其狀如麋,其川在尾上,生於倫山,”陳修笑了一笑:“哦,也就是你們突厥的博羅山。”
突厥上下吃了一驚,因為這野獸的確是博羅山發現的,被當做是一種耀武的象徵,沒想到卻被趙安國一口道出來歷。
“大齊果然人物傑出,”骨思可汗眼睛一轉,道:“這位年輕人博學多識,讓人驚嘆。”
“可汗謬讚了,”陳修道:“在大齊,像我這樣的人物,車載斗量。”
“既然如此,”骨思可汗道:“這異獸的出現,有何象徵?”
“可汗問到點上了,”陳修道:“這羆九不出則罷,一出則天下大亂,兵戈競起,歲在饑荒,禍延五世。”
“什麼?”突厥大驚,面色大變,舞女也都識趣地悄然退下。
“此獸不是瑞獸,而是凶獸,”陳修嘆了口氣:“帶來的是詛咒,而且詛咒的不是一人,而是一個國家。可汗莫要以為言之不預,您興兵二十萬,南下侵略,非一城一地之爭,乃是想要亡一國,滅一族——我大齊自然是寸土不讓,誓死以待的。”
“兩國征戰,”陳修道:“死者百萬,流血千里,即使其中有一方勝了,也要付出想像不到的代價,難道這是可汗的初衷?到時候屍骨遍野,民不聊生,難道不是應了這羆九的現世?”
突厥人用聽不懂的突厥語議論紛紛,當然面色都不太好看。
骨思可汗叱了一聲剛要說話,卻見一個侍衛匆匆進入帳中,在他的耳邊言語了幾句。
只見可汗神色大變,鷹隼一樣犀利的眼睛裡露出驚訝和憤怒、忌憚的神色。
“我來中土,不過是想要和天子把酒言歡,”骨思可汗捏緊了酒杯,似笑非笑:“沒想到天子當了真,竟派兵包圍了達延城,這是什麼道理啊?”
崇慶帝笑了一笑:“可汗言重了,素來聽聞可汗喜愛達延城的美酒和馬肉,中土無此風味,朕便派人去達延城中取來,也是朕一片待客之心。”
骨思可汗一直將自己的行為解釋為會獵和遊玩,如今崇慶帝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說派遣劉符生去達延城的目的,是為了給可汗取來美酒和馬肉。
果然骨思可汗面色難看,等到第二名侍衛走進帳中的時候,他的面色就更不好看了。
“什麼事,說!”骨思用突厥語叱道。
“斡倫部和末哆反了,”這侍衛道:“想要立烏思做可汗!”
烏思是骨思可汗侄子的兒子,當初可汗的位置本該是侄子的,但骨思搶了侄子的汗位,又殺了侄子,以為高枕無憂了,沒想到跑了烏思,如今便打著旗號回來奪位了。
骨思可汗惱怒萬分,崇慶帝此時卻端起酒杯道:“不過幾日,便是大齊的端陽節,可汗請朕觀賞了突厥的節日,朕也要留可汗賞玩大齊的節日。”
骨思可汗哈哈笑道:“天子熱情好客,無奈何我家中有事,不能陪天子玩耍了……我此次來到長安,心情愉快,只不過長安雖好,並非久留之地。我看咱們明日便殺馬為誓,再次結為兄弟之國,你看如何?”
“可汗此言,猶如真金,兄弟之誓,猶如箭矢,”崇慶帝道:“不可更改。”
回到營帳之中,趙安國神色激動:“……劉將軍長驅直入,圍魏救趙,直接殺到了達延城,來了個釜底抽薪!”
陳修舒了口氣:“劉將軍真乃衛霍之才!”
崇慶帝心情不如面上的平靜,長吸一口氣:“……朕有衛霍之才,也有東方朔、主父偃這樣的人物,如何不能成就漢武之業,犁庭掃穴,勒石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