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骨思存心試探,”崇慶帝道:“想要在渭水之泮,安營紮寨,邀請朕一同慶祝他們的節日。”

  彭城伯不由得大怒:“豈有此理!在大齊的國土上,過他們的節日?”

  “現在只有劉符生那裡取得結果,才能叫骨思知難而退,”崇慶帝忽然道:“長安有沒有奏報?”

  “沒有,”彭城伯道:“還沒有收到。”

  “再等等,”崇慶帝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再等等。”

  崇慶帝與楚嫣相約,每隔兩日便發一封奏疏保平安,他派去的軍士到現在還沒有帶著楚嫣的書信返回。

  此時的楚嫣,經過一夜奔襲,已經感到了長安城西南二百里的天壽山,此地是太、祖皇帝陵寢,至孝陵衛到陵墓西北所築的皇牆有綿延數十里,陵園內亭閣相接,享殿中煙霧繚繞,松濤林海,養長生鹿千頭,氣勢非凡。

  但楚嫣來到這裡不是為了欣賞悠悠鹿鳴的,她來是調兵的。

  太、祖孝陵有護陵駐軍三千人,自成一衛,稱為孝陵衛。

  “站住,什麼人擅闖陵寢?!”孝陵衛守備軍士看到楚嫣,厲聲道。

  “我等是天子近衛,羽林衛!”護送楚嫣的建章營騎下馬道:“你們指揮使在哪兒?”

  孝陵衛指揮使岳正面對楚嫣調兵的要求,很是嚴肅:“祖制孝陵衛守衛陵寢,不得踏出陵寢一步,哪怕是天子詔書,我等都不能擅離職守。”

  “如果連長安城都保不住了,孝陵哪兒還能獨存?”楚嫣道。

  岳正神色一變:“長安城發生了什麼事?”

  楚嫣抿起嘴唇:“……突厥大軍壓境,皇上御駕出城,對峙於渭水河畔,而長安城人心搖動,還有人趁機作亂!”

  “什麼人,趁機作亂?”岳正道。

  “丞相杜仲。”楚嫣道:“杜仲派兵包圍了皇宮,打算挾持太后,以太后懿旨扶立太子為帝,然後割地同突厥議和。”

  岳正倒吸一口氣,“這是犯上作亂,圖謀不軌!”

  “負責守衛皇城的龍驤衛已經叛變,皇上還並不知道情況,”楚嫣道:“杜仲扶持太子即位,就會把消息透露給突厥,他想借突厥的兵馬消滅皇上,卻不知道皇上的三萬兵馬是拱衛長安的最後屏障,突厥若是攻破這三萬兵馬,那長安也會失陷,屆時大齊國土不存,萬劫不復!”

  岳正緊緊握住了手中的腰刀:“我等守衛孝陵,若是大齊不存,孝陵焉存?”

  “犯上作亂,人人得而誅之,”他道:“願為夫人效勞!”

  長樂宮中。

  “找到了沒有?”杜仲問道。

  見軍士搖頭,杜仲惱怒道:“我讓你們一寸寸搜,長樂宮就這麼大地方,又沒有人進出,鳳印怎麼會找不到?”

  杜仲命令軍士搜查的便是太后的鳳印,鳳印即是寶璽和印綬,他之所以要這個東西是因為他需要這東西廢皇帝立太子。

  太后的懿旨當然比不上皇帝的詔書,一般也就是冊封嬪妃之類的,但在一件事上,它擁有無與倫比的權力,那就是廢立皇帝。

  因為太后可以主廢立,以皇帝“不賢”為名,廢黜皇帝而另立新帝,這是太后在法理上的優勢,有太后的懿旨,就是名正言順,可以擺脫犯上作亂的名聲。

  但現在的問題是,杜太后卒中昏迷,鳳印找不到,那懿旨不加蓋鳳印,也是發不出去的。

  杜仲不相信這東西會憑空消失,他眯起眼睛:“馬公公,你是太后身邊最得用的人,鳳印被太后放在哪兒,你怎麼會不知道?”

  “奴婢確實不知道,”馬全撿了一張杌子坐在一邊,心無旁騖地給太后熬著藥:“太后的鳳印,是先帝賜予的,太后一直珍藏著,平日裡也不叫奴婢們看到。”

  杜仲看著里里外外圍地嚴嚴實實的軍士,“老夫就不信,這東西還能自己飛出宮去?”

  “給我仔細搜,”他道:“挖地三尺,也要把東西找到!”

  杜仲府邸。

  承恩侯夫人臉色惶急,又驚又懼:“妹子……相爺這麼大的動靜,究竟是想要幹什麼啊?”

  陳國夫人一雙眼睛精光閃爍,臉色脹紅:“想幹什麼,自然是想著長長久久地富貴,只有太子即位了,大家都能富貴!”

  “太子……即位?”承恩侯夫人嚇得一哆嗦:“皇上還在渭水,太子、怎麼即位?”

  “只要太后一道懿旨,就能廢黜皇帝,立太子為帝,”陳國夫人哈哈道:“到時候你是新帝的外祖母,再也不用擔心皇帝會寵幸什麼妖女,威脅太子的地位了,你高興不高興?”

  承恩侯夫人瑟瑟發抖:“不、不不……”

  “自小你就是一坨爛泥,”陳國夫人啐了一口:“也就是在立皇后的事情上聰明了一把,光知道小算計,不曉得大富貴!如果老爺成事了,這天下都是咱們家的,你不是想兒子嗎,就讓太子召回來啊!”

  承恩侯夫人想起兒子,終於露出了遲疑之色,兀自掙扎,顯然已經是亂了主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