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著最喜歡她的人。

  從來不會對她真生氣的人。

  曾在醉酒後她逼問,仍包容說想與她共度一生,說會陪她長大的人。

  明明所有人勸說她,卻仍堅持選擇了自己的人。

  流宛聽到過那些話,不只一次,不只一句。浮宵始終堅定地選擇了她,而浮宵泣問她時,她卻沒有回話,不曾堅定回答,甚至一句真心的喜歡也從未有過。

  她於她早已不是物件,不是花瓶首飾,是於生命中,最好的一次相見。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今夕何夕,見此邂逅。

  此時卻不知她身在何方,是否望著一樣的月亮。

  相望不相聞,相思不相見。

  可她會一直找下去,哪怕至垂垂老矣,步履蹣跚。哪怕這一生,要悉數還她為自己落過眼淚,甚至要償還到獨下幽冥。

  “我會一直找她,直到她回到我身邊為止。”流宛盡力抑止酸涌淚水,如今還算好,總不會提到浮宵就不成聲。

  未能珍惜的今世也好,虛無縹緲的來世也罷。

  她總會找到她。

  作者有話要說:

  (づ ̄3 ̄)づ2333感謝夕時雨小可愛

  來自夕時雨小天使的小劇場:

  流宛:慘遭浮宵屏蔽,被拖進黑名單而發表好友圈: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 我沒有珍惜,等到我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附圖:痛心疾首。jpg

  柳煙:嘲笑。jpg

  梧湘:冷漠。jpg

  瑤瑟:不聽。jpg

  媽媽:呵

  浮宵:朋友圈發表最新動態:愛過(附日常圖及自拍

  柳煙:鼓掌叫好。jpg

  媽媽:你開心就好。jpg

  瑤瑟:奔走相告。jpg

  梧湘:喜形於色。jpg

  第108章 不值

  流宛幾乎走過洛陽所有大街小巷。

  見過很多人,路過很多地方,卻仍未找到她想尋到的人。

  有時遠遠見到一個背影似她,她便會望眼欲穿,魂牽夢縈,急不可待地追去,哪怕次次落空失望,落空等待。

  她已尋了她一年,整整一年,日日心慟思念,無時不刻地想念,後悔亦愈發深重。

  想她,念她,思她,憂她,月好長夜總難眠,只因總會想起和她看過的每個夜色。

  地圖上的痕跡也愈發細密,北角尋了,東郊尋了,城邊的池塘柳色看過了,巷中的最好酒家嘗過了,最好的素食她知道在哪了,最不膩的葷味,她也知曉在哪了。

  城裡城外,大大小小的樓台亭閣,她走了無數遍,望歸一年。

  三百多個日日夜夜,她覺得她就快瘋掉。

  碧青勸她不要找,柳煙諷她找不到,回來一次的梧湘更是攙扶著瑤瑟給了她一巴掌,紅著眼眶叫她別再打攪浮宵,就算她自己也無比擔憂,就算所有人都擔憂找不到浮宵。

  可她怎能不找?

  早已做好尋上一生的打算,而現今區區一年,她就已快被折磨瘋掉。消瘦得形銷骨立,從前覺浮宵纖瘦,就算同為女子亦能余懷擁緊這個人,貼補心中空缺,如今抱不了了,更是抱不到。

  這日如常在尋人路上,洛陽大小地方她都熟悉,卻是第一次到這庵寺一類。

  是聽關月無意中說起,她認識這庵中師太。浮宵兒時聽關月說起庵寺,聽說了尼姑和尚,生怕出家枯燥戒律,抹著眼淚抱住梧湘便不撒手,說老了後去哪裡都好,只是要同梧湘一起。

  流宛不覺一笑,卻又立刻一霎落寞起來,本是抱著萬一的僥倖心思,庵內庵外都快逛了個遍,別說熟悉身影,就連年紀相似的女尼都未見到一個。

  其實也是預料中罷。

  浮宵怎會在這裡,她真是魔障了。

  又走幾步,穿過後門,是一片樹林,鬱鬱蔥蔥,綠意盎然。

  流宛心口一直以來的悶意,難得散去一些,此時天色已快晚了,她卻鬼使神差地向深處走去。她確定不是錯覺,她聽到林深處有細碎聲音。

  遠遠見有人背簍拾柴,穿著潔舊緇衣,卻簡單挽了一頭長髮,隨動作飄晃,流宛想看仔細些,始終卻只能望見清瘦背影。

  不知為何,她莫名心悸起來。

  她毫不猶豫地走近,踩得落枝呀響,使那人察覺回首,慢慢露出熟悉側顏。

  長久的沉默後,流宛止住眼中淚水,含淚笑道:“我回來了,跟我走。”

  那人神情始終平靜,眼中波瀾不起,回身合十道:“法號千華,近來可好?”

  流宛本見浮宵面貌怔住心痛,又聽浮宵從未對她用過的語氣,說出話語,更是不知所措,忍淚問道:“姐姐怨我?”

  浮宵依然毫無觸動,念道:“如人在荊棘林,不動即刺不傷,妄心不起,恆處寂滅之樂,一會妄心才動,即被諸有刺傷。有心皆苦,無心乃樂。”

  隨後淡然看流宛,又道:“不怨,不思,不妄,不傷。貧尼早已放下,還請施主也放下,早脫苦海。”

  流宛看那雙熟悉眼眸如舊,卻不再含清愁,亦不含情意,只剩一片無瀾靜流。幽深如古井,寧和似蓮湖,即便有風拂過,依舊難起波瀾。

  流宛艱難道:“我不信你當真放的下,姐姐敢說,你這一年從未想起我?”

  浮宵極為平靜,坦然望著流宛,溫和道:“想起過。”

  “出世先入世,想放下,需先拿起。因為拿得太久,放下倒也輕易。我已放下,施主無需再問。”

  “我放不下,除非你跟我走。”流宛堅持道。

  浮宵搖頭,平和道:“施主何苦痴妄,我已遁入空門,不會隨施主離開。”

  流宛道:“那我便等,等到你願意跟我回去,原諒我的那一天,一日也好,一年也罷,我已經尋了你一年,我不怕再等上一生。”

  “我總算找到你,再見到你,哪怕是等,也已經很好了。”

  浮宵無所觸動,只是解下手上佛珠,捻轉念了句佛號。

  隨後二人沉默又默契地一同邁開步伐,向庵中回去。

  浮宵熟悉繞走,不叫流宛離開,任她跟隨自己,只是始終一語不發,直到柴房前停下。

  回首道:“施主自便,恕不能陪。”再不看流宛,走進柴房,脫放背簍,堆放柴禾。

  “姐姐一年來……便都是做這等事體?”不知何時流宛跟進,喃喃問道。

  浮宵平靜道:“都是修行。”

  素白的手不斷拿放褐青枝椏,仍舊纖骨精緻,卻添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傷痕,燙傷、灼傷、劃傷、指尖刀傷。原來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手,添了太多俗世痕跡。

  “我幫你!”流宛再看不下去,上前幫襯。

  浮宵並不攔她,只低眉道:“勞苦施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