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接著巫綺雅展開那份詔書念了起來,可說的都是遼語,我一句也聽不懂,只好暗中觀察別人的反映。結果我驚訝地發現,郎星翰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到最後居然是黑如鍋底,還沒等巫綺雅念完,他竟一個箭步邁了過去,伸手奪下了那份黃絹詔書,自己飛快地看了一遍,然後又對巫綺雅喊了兩句什麼。巫綺雅心平氣和地回了幾句,然後神色輕鬆地站在那裡,似乎在等回話。下面跪著的人當中,也有龐威和郭懷安。龐威是一臉震驚地神色,而郭懷安則雙眉緊鎖,臉色陰晴不定。唯一相同的,只是兩個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的掃到了我這裡。至於身邊的子軒,則滿臉笑容,似乎對目前的一切非常滿意。
郎星翰把那懿旨攥成了一團,手背上青筋暴露,他的目光狠狠地盯在了子軒那裡,聲音裡帶著明顯的憤怒:“你去上京,實際上為的是這個?!”
子軒依然態度恭敬,不慌不忙地說:“只是一點關於嵩政王的小小疑問,多虧娘娘幫忙,才得以圓滿解決。”
巫綺雅走到我面前,把我拉了起來,開心地笑道:“一眨眼我就比你大一輩兒了,以後你要我叫皇嬸呢。”
“荒謬!”郎星翰低喝一聲,手指著巫綺雅,而後者挑釁地看著他,毫不退縮。誰能看出來現在郎星翰正在盛怒之下,可片刻之後,他居然什麼也沒做,只是回頭看了我一眼,目光中滿含著憤怒、困惑、不甘、悲蒼,還有很多複雜難辨的情緒,然後他就一甩袖子出了大帳。
巫綺雅雖然一直很硬氣地和郎星翰對著幹,可見此情景,臉上不由自主地掛上了擔心,她對子軒說了一句“你把事情告訴她吧”,也緊跟著出了大帳。
我傻呆呆地站了起來,到此刻腦子還是沒轉過彎來。子軒則溫柔地拍拍我的手道:“走,先去換身衣服,我慢慢講給你聽。”
****************************************************
郎星翰曾跟我說過,我的祖父是先皇身邊的重臣,實際上並非如此。藍仲文的母親確是漢人女子,可父親卻是北遼位高權重的嵩政王,那人也是郎星翰的父親。當年嵩政王本是北遼繼承大統的熱門人選,但因他鍾情於漢人女子,且還曾拒絕皇上指婚,堅持要給她名分,朝中一直對他議論紛紛,譴責不斷。那名漢人女子在分娩時因難產而死,當時嵩政王公幹外出,並不在她身邊。嵩政王的謀士認為此乃擺脫朝中非議的大好機會,便先斬後奏,秘密將孩子寄養在了那名臣子的家中,對外就宣稱是那臣子的孩子,以掩人耳目。等嵩政王發現時,自己的兒子已經要不回來了。
這樣說來,郎星翰和藍仲文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只不過郎星翰是嵩政王最小的兒子,所以他們年齡相差很大罷了。所以巫綺雅才讓我叫她皇嫂,算起來我正好比郎星翰小一輩,我該叫他皇叔才是。
藍仲文在十六歲的時候知道了自己特殊的身份,他便主動請纓,要去天啟刺探敵情,若為北遼立下大功,既能平息朝中的的紛爭,又能堂堂正正地做回嵩政王世子,以後父王登位的阻力也會小很多。嵩政王雖然心中不舍,奈何身邊的親信謀臣反覆勸說,再加上當時皇族中兄弟們爭奪皇位的壓力,他最後只得同意藍仲文的提議,讓他去了天啟。藍仲文在天啟四處遊學,後來還參加了科舉考試,中了頭名狀元,接著就是做了沈家的入贅女婿。但後來不知為何,藍仲文就和北遼斷了聯繫。但嵩政王最終也沒能繼承大統,而是他的大哥登基,成為遼晏帝。嵩政王臨終前將這個秘密告知了他的大嫂,也就是遼晏帝的孝賢皇后,希望有朝一日,她能幫他把兒子找回來,但皇后一直將此事秘而不宣,所以即使郎星翰也對此事毫不知情。
遼晏帝很短命,又無所出,孝賢皇后就過繼了嵩政王的另一個兒子做為養子,就是後來登基的遼順帝。然後,不到一年,遼順帝下詔主動退位,讓賢給了郎星翰,而且據說這件政局更替的大事,還是得到了孝賢皇太后的支持,所以郎星翰對這位嬸嬸也是很尊敬的。這次就是皇太后親自下的懿旨,宣布了我的身份,還給了個“昭明郡主”的封號。至於藍仲文,懿旨中並沒有詳細描述,只是簡掠提了提,一筆帶過,但我這嵩政王后裔,皇室的出身已經是板上定釘,和郎星翰的也成了叔侄,他是再沒可能把我娶進門了。
“你是怎麼知道這些事情的?”我聽得目瞪口呆,看著子軒好半天,才問了一句。
“爹雖然一生都未能履行對嵩政王許下的諾言,但他並沒有把這秘密帶進棺材裡。”子軒的目光悠遠,似乎看向非常遙遠的地方,“他把可以證明自己出身的證據都保留了下來,董夫子就是託付後事之人。但天啟對藍家趕盡殺絕,董夫子來不及救我們,就逃出了國境,在北遼遊蕩了幾年,才找機會回到天啟,與我見面。爹當初的意思是,若天啟能容得下藍家,哪怕是用他的死換來你我兄妹一生的平安,那麼董夫子就不必再把這些往事告知於我,一切就都讓它煙消雲散。可若天啟要斬糙除根,就讓你我帶著信物逃回北遼,畢竟我們是皇族後人,嵩政王雖然過世,但在北遼的勢力和影響還在,朋友故舊也有很多,即使是當朝皇太后,也與嵩政王的淵源極深,只要咱們兄妹低調行事,必能找到容身之處,安享太平。”
子軒的話勾起了我的回憶,當年在藍府那快樂的時光和藍仲文對我的種種疼愛,我不由得幽幽嘆道:“爹有這樣的的出身,為何還要慷慨付死呢?有他陪在你我身邊,如今藍家畢定是另一番景象了。”我並沒有這裡的人根深蒂固地民族和地域觀念,在我看來,什麼北遼天啟,都是一樣的,雖然這裡的歷史與我知道的並不相同,但情況是大致相似的,也是中原的經濟和文化向周圍的民族輻she,所以我想,隨著時間的發展,民族融合的情況是無可避免的。所以互相敵對根本沒必要,為了一些原因而殺來打去的,更是愚蠢可笑。可這些事情都不是我能左右的,我也就不費神操心了。
但子軒聽了我的話,頗有些意外地看了我一眼,看來他應是沒想到我居然是這麼地沒有國家政治觀念。不過他對此並沒有評價什麼,反正我們本來的身份也很特別,北遼和天啟的關係都占著一份,有我這種想法也不算過分。但是他的目光在我的臉上轉了兩圈以後,還是輕聲道:“要想知道爹為什麼這麼做,只有去問你娘了。”我聽他語氣中帶了些許諷刺和挖苦,知道他也是想起了當年因為沈秀貞而使他母親失寵,後來連他也不那麼受藍仲文疼愛的往事。如今提起這些根本沒意義,所以我也就裝著什麼都沒聽出來,接著問他:“可你在天啟做官不是做得好好的?我也進了宮,董夫子為什麼還要告訴你這些往事?”
子軒也不再糾纏前面的事情,繼續耐心地解釋:“當初抄家時的架勢你又不是不知道,雖然穆容成現下對藍家很是優待,可有爹那個前車之鑑在那裡,他可是一輩子規規矩矩,低頭做人,最後還不是人頭落地、全家遇難?所以董夫子對天啟的穆家極度不信任,他怕哪天他們再把舊事翻出來,你我又要遭殃。而且他在北遼的時候,打探了許多嵩政王近支和舊臣,知道北遼對他的後人還是很友善的,所以就來勸我,還是儘早離開天啟地好。”
“你怕我不肯跟你走,才用計把我‘偷’出天啟。”我邊想邊說,“你為什麼不直接告訴郎星翰這些事情?即使說藍家是前朝先帝的重臣之後,郎星翰也應該能允許你去上京認親的。”
子軒神色有些無奈:“這些事情我剛知道的時候,也是非常震驚,雖然董夫子給了我證據很信物,可那些東西我並不認識,究竟有沒有用我也不清楚,除非親自到北遼去求證。可這些都牽扯到皇族的隱秘往事,若沒有個有分量的人引見,即使我去了北遼,也毫無用處。所以董夫子借孤背山之事,幫我牽到了郎星翰。我自然不能將所有的事情和盤托出,只說了藍家是北遼重臣之後的往事。但郎星翰又怎能輕易相信我的話?所以他與我約定,若我能幫他找出孤背山中的東西,就許我去上京認親。”說到這裡,子軒輕嘆一聲,“也因為找到了寶藏,他對我的戒心才鬆了下來,去上京的時候我才能躲開他的耳目,秘密聯繫到了宮中的舊人,通過巫綺雅,最後見到了孝賢太后,總算證實了爹的身份。”
“這些事情你為什麼不事先告訴我?”我質問他。
“此事過於隱秘,且當時尚未求證,我怎麼敢向你透露?萬一你不小心露出隻字片語,我又摸不清郎星翰對於這麼個突然冒出的兄長是什麼態度,那以後一切的計劃就有付之東流的危險。”說著,他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況且,我也怕你知道以後,想得太多,腦子亂了。”
我沒太深究子軒的神情,畢竟剛才突然被告知的事情太多,我還需要點時間消化整理。“那現在我們就成了北遼的皇親國戚了?讓我一輩子呆在這裡當什麼郡主?”
子軒握住了我的手:“哥當初答應過你的事,一定會辦到,只要你還沒有改變注意。”他輕撫了撫我的臉,問道,“告訴我,如今你還想離開這裡嗎?回天啟?”
我抓住他的手,讓掌心緊貼皮膚,溫暖我微有些冰涼的面頰:“我不要留在這裡,我要回天啟!”聲音輕柔,卻堅定無比。
他笑了:“和我估計的一樣。”說著,他站了起來,“那你就好好在這裡休息幾天吧,什麼也不要操心,一切由哥來安排。”
我也站了起來:“到了現在,咱們藍家的秘密已經都翻出來吧?”
子軒的目光似乎游移了一瞬,但他依然溫和地說:“應該是,都翻出來了。”
“那你還是不肯事先將計劃告訴我?”我有些氣憤,“你就這麼不相信你唯一的妹妹?!”
子軒笑道:“少操心些還不好嗎?到現在為止,哥雖然沒有在事先告訴你什麼,可最後的結果不都是很好?既然你已經信任我在先,又何必現在憂心忡忡?”他雙手握住我的肩膀,認真地看著我,像是要把我臉上每一個細節,都看入眼底,“就算郎星翰成了你的親叔叔,可這世上最親的依然是你我二人。放心吧,哥一定會幫你得嘗所願的。”
“那你究竟要怎麼做?”我還是有些棄而不舍地問。
他臉上露出一個有些頑皮,又高深莫測的笑容:“天機不可泄露也。”
******************************************
郎星翰把那懿旨攥成了一團,手背上青筋暴露,他的目光狠狠地盯在了子軒那裡,聲音裡帶著明顯的憤怒:“你去上京,實際上為的是這個?!”
子軒依然態度恭敬,不慌不忙地說:“只是一點關於嵩政王的小小疑問,多虧娘娘幫忙,才得以圓滿解決。”
巫綺雅走到我面前,把我拉了起來,開心地笑道:“一眨眼我就比你大一輩兒了,以後你要我叫皇嬸呢。”
“荒謬!”郎星翰低喝一聲,手指著巫綺雅,而後者挑釁地看著他,毫不退縮。誰能看出來現在郎星翰正在盛怒之下,可片刻之後,他居然什麼也沒做,只是回頭看了我一眼,目光中滿含著憤怒、困惑、不甘、悲蒼,還有很多複雜難辨的情緒,然後他就一甩袖子出了大帳。
巫綺雅雖然一直很硬氣地和郎星翰對著幹,可見此情景,臉上不由自主地掛上了擔心,她對子軒說了一句“你把事情告訴她吧”,也緊跟著出了大帳。
我傻呆呆地站了起來,到此刻腦子還是沒轉過彎來。子軒則溫柔地拍拍我的手道:“走,先去換身衣服,我慢慢講給你聽。”
****************************************************
郎星翰曾跟我說過,我的祖父是先皇身邊的重臣,實際上並非如此。藍仲文的母親確是漢人女子,可父親卻是北遼位高權重的嵩政王,那人也是郎星翰的父親。當年嵩政王本是北遼繼承大統的熱門人選,但因他鍾情於漢人女子,且還曾拒絕皇上指婚,堅持要給她名分,朝中一直對他議論紛紛,譴責不斷。那名漢人女子在分娩時因難產而死,當時嵩政王公幹外出,並不在她身邊。嵩政王的謀士認為此乃擺脫朝中非議的大好機會,便先斬後奏,秘密將孩子寄養在了那名臣子的家中,對外就宣稱是那臣子的孩子,以掩人耳目。等嵩政王發現時,自己的兒子已經要不回來了。
這樣說來,郎星翰和藍仲文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只不過郎星翰是嵩政王最小的兒子,所以他們年齡相差很大罷了。所以巫綺雅才讓我叫她皇嫂,算起來我正好比郎星翰小一輩,我該叫他皇叔才是。
藍仲文在十六歲的時候知道了自己特殊的身份,他便主動請纓,要去天啟刺探敵情,若為北遼立下大功,既能平息朝中的的紛爭,又能堂堂正正地做回嵩政王世子,以後父王登位的阻力也會小很多。嵩政王雖然心中不舍,奈何身邊的親信謀臣反覆勸說,再加上當時皇族中兄弟們爭奪皇位的壓力,他最後只得同意藍仲文的提議,讓他去了天啟。藍仲文在天啟四處遊學,後來還參加了科舉考試,中了頭名狀元,接著就是做了沈家的入贅女婿。但後來不知為何,藍仲文就和北遼斷了聯繫。但嵩政王最終也沒能繼承大統,而是他的大哥登基,成為遼晏帝。嵩政王臨終前將這個秘密告知了他的大嫂,也就是遼晏帝的孝賢皇后,希望有朝一日,她能幫他把兒子找回來,但皇后一直將此事秘而不宣,所以即使郎星翰也對此事毫不知情。
遼晏帝很短命,又無所出,孝賢皇后就過繼了嵩政王的另一個兒子做為養子,就是後來登基的遼順帝。然後,不到一年,遼順帝下詔主動退位,讓賢給了郎星翰,而且據說這件政局更替的大事,還是得到了孝賢皇太后的支持,所以郎星翰對這位嬸嬸也是很尊敬的。這次就是皇太后親自下的懿旨,宣布了我的身份,還給了個“昭明郡主”的封號。至於藍仲文,懿旨中並沒有詳細描述,只是簡掠提了提,一筆帶過,但我這嵩政王后裔,皇室的出身已經是板上定釘,和郎星翰的也成了叔侄,他是再沒可能把我娶進門了。
“你是怎麼知道這些事情的?”我聽得目瞪口呆,看著子軒好半天,才問了一句。
“爹雖然一生都未能履行對嵩政王許下的諾言,但他並沒有把這秘密帶進棺材裡。”子軒的目光悠遠,似乎看向非常遙遠的地方,“他把可以證明自己出身的證據都保留了下來,董夫子就是託付後事之人。但天啟對藍家趕盡殺絕,董夫子來不及救我們,就逃出了國境,在北遼遊蕩了幾年,才找機會回到天啟,與我見面。爹當初的意思是,若天啟能容得下藍家,哪怕是用他的死換來你我兄妹一生的平安,那麼董夫子就不必再把這些往事告知於我,一切就都讓它煙消雲散。可若天啟要斬糙除根,就讓你我帶著信物逃回北遼,畢竟我們是皇族後人,嵩政王雖然過世,但在北遼的勢力和影響還在,朋友故舊也有很多,即使是當朝皇太后,也與嵩政王的淵源極深,只要咱們兄妹低調行事,必能找到容身之處,安享太平。”
子軒的話勾起了我的回憶,當年在藍府那快樂的時光和藍仲文對我的種種疼愛,我不由得幽幽嘆道:“爹有這樣的的出身,為何還要慷慨付死呢?有他陪在你我身邊,如今藍家畢定是另一番景象了。”我並沒有這裡的人根深蒂固地民族和地域觀念,在我看來,什麼北遼天啟,都是一樣的,雖然這裡的歷史與我知道的並不相同,但情況是大致相似的,也是中原的經濟和文化向周圍的民族輻she,所以我想,隨著時間的發展,民族融合的情況是無可避免的。所以互相敵對根本沒必要,為了一些原因而殺來打去的,更是愚蠢可笑。可這些事情都不是我能左右的,我也就不費神操心了。
但子軒聽了我的話,頗有些意外地看了我一眼,看來他應是沒想到我居然是這麼地沒有國家政治觀念。不過他對此並沒有評價什麼,反正我們本來的身份也很特別,北遼和天啟的關係都占著一份,有我這種想法也不算過分。但是他的目光在我的臉上轉了兩圈以後,還是輕聲道:“要想知道爹為什麼這麼做,只有去問你娘了。”我聽他語氣中帶了些許諷刺和挖苦,知道他也是想起了當年因為沈秀貞而使他母親失寵,後來連他也不那麼受藍仲文疼愛的往事。如今提起這些根本沒意義,所以我也就裝著什麼都沒聽出來,接著問他:“可你在天啟做官不是做得好好的?我也進了宮,董夫子為什麼還要告訴你這些往事?”
子軒也不再糾纏前面的事情,繼續耐心地解釋:“當初抄家時的架勢你又不是不知道,雖然穆容成現下對藍家很是優待,可有爹那個前車之鑑在那裡,他可是一輩子規規矩矩,低頭做人,最後還不是人頭落地、全家遇難?所以董夫子對天啟的穆家極度不信任,他怕哪天他們再把舊事翻出來,你我又要遭殃。而且他在北遼的時候,打探了許多嵩政王近支和舊臣,知道北遼對他的後人還是很友善的,所以就來勸我,還是儘早離開天啟地好。”
“你怕我不肯跟你走,才用計把我‘偷’出天啟。”我邊想邊說,“你為什麼不直接告訴郎星翰這些事情?即使說藍家是前朝先帝的重臣之後,郎星翰也應該能允許你去上京認親的。”
子軒神色有些無奈:“這些事情我剛知道的時候,也是非常震驚,雖然董夫子給了我證據很信物,可那些東西我並不認識,究竟有沒有用我也不清楚,除非親自到北遼去求證。可這些都牽扯到皇族的隱秘往事,若沒有個有分量的人引見,即使我去了北遼,也毫無用處。所以董夫子借孤背山之事,幫我牽到了郎星翰。我自然不能將所有的事情和盤托出,只說了藍家是北遼重臣之後的往事。但郎星翰又怎能輕易相信我的話?所以他與我約定,若我能幫他找出孤背山中的東西,就許我去上京認親。”說到這裡,子軒輕嘆一聲,“也因為找到了寶藏,他對我的戒心才鬆了下來,去上京的時候我才能躲開他的耳目,秘密聯繫到了宮中的舊人,通過巫綺雅,最後見到了孝賢太后,總算證實了爹的身份。”
“這些事情你為什麼不事先告訴我?”我質問他。
“此事過於隱秘,且當時尚未求證,我怎麼敢向你透露?萬一你不小心露出隻字片語,我又摸不清郎星翰對於這麼個突然冒出的兄長是什麼態度,那以後一切的計劃就有付之東流的危險。”說著,他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況且,我也怕你知道以後,想得太多,腦子亂了。”
我沒太深究子軒的神情,畢竟剛才突然被告知的事情太多,我還需要點時間消化整理。“那現在我們就成了北遼的皇親國戚了?讓我一輩子呆在這裡當什麼郡主?”
子軒握住了我的手:“哥當初答應過你的事,一定會辦到,只要你還沒有改變注意。”他輕撫了撫我的臉,問道,“告訴我,如今你還想離開這裡嗎?回天啟?”
我抓住他的手,讓掌心緊貼皮膚,溫暖我微有些冰涼的面頰:“我不要留在這裡,我要回天啟!”聲音輕柔,卻堅定無比。
他笑了:“和我估計的一樣。”說著,他站了起來,“那你就好好在這裡休息幾天吧,什麼也不要操心,一切由哥來安排。”
我也站了起來:“到了現在,咱們藍家的秘密已經都翻出來吧?”
子軒的目光似乎游移了一瞬,但他依然溫和地說:“應該是,都翻出來了。”
“那你還是不肯事先將計劃告訴我?”我有些氣憤,“你就這麼不相信你唯一的妹妹?!”
子軒笑道:“少操心些還不好嗎?到現在為止,哥雖然沒有在事先告訴你什麼,可最後的結果不都是很好?既然你已經信任我在先,又何必現在憂心忡忡?”他雙手握住我的肩膀,認真地看著我,像是要把我臉上每一個細節,都看入眼底,“就算郎星翰成了你的親叔叔,可這世上最親的依然是你我二人。放心吧,哥一定會幫你得嘗所願的。”
“那你究竟要怎麼做?”我還是有些棄而不舍地問。
他臉上露出一個有些頑皮,又高深莫測的笑容:“天機不可泄露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