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肉身存在與否,已然不重要。只要這縱浪大化、滄海逐波間,我曾與你相看過一眼。
*
四海歸一,巫剎台被廢,可好了。一切終於都回到它們最初的形態,我亦成了芸芸眾生里再普通不過的一個。
變成凡人以後我再也不喜歡冬天,不喜歡冬天的雪了。因為每次下雪,我耳邊就會響起娘常吹的那首曲子的憂傷旋律,想到娘每一個思念著爹爹的相思而傷感的雪天,想到無雨後來講給我聽的、娘被別人強行帶走的故事。
曾經雪花是我最好的玩伴,它們不會說話,卻願意和我親近,走進我的孤獨,可現在的雪花卻只能勾起我憂傷的回憶。於是現在的我會在雪天把門窗都關起來,自己躲在殿裡——我連雪光也不願見到一點點!
無雨時常來陪伴我,也教了我許許多多的事情。在我即位的頭幾年,各方還並未完全安定,四方多驚於我爹的突然離世,對我的女兒身頗有微詞。我在無雨的幫助下建立自己的威望,勵精圖治,終於成為名副其實的女皇,可其實我的內心仍是個小女孩兒的。我本不想做這個燙手的位子,可誰讓我是爹的女兒呢?
不知爹娘在地下是否團聚。每年清明,我都會叫上無雨一起,默默去給他們燒紙錢。我不願驚動太多的人,因著我的身份,那些一擁而來要祭奠我爹娘的人里,都不知有幾個是真心幾個假意。前年上山的時候我們還遇上了真正的離瀟叔叔。他出來採藥,和我們在山腰處相遇,說了好多的話。他說夕顏姐姐的魂魄來找他了,我和無雨不信,都說他是痴了,他竟掏出一朵夕顏花,說是夕顏姐姐來找過他的憑證。末了,還不忘調侃我一句我爹假扮成他的事情,直呼自己冤枉得很。我們大笑一番,在一起喝了碗茶,告辭離去。
無雨每次都陪著我上香。但在最後的時間裡,他會識趣地走開,留我一人對著爹娘的靈牌。
——我有時會很恨你們,但我也為你們感到自豪。我最親愛的父母。你們演戲,你們報恩,你們苦中作樂,你們深深打動過我,在這兒——用一個深情卻克制的眼神,一個處變不驚的微笑,還有下一次安靜的揮手……其實我什麼都明白。
你們走了。你們是不會說再見的,也不想說再見。
此生能做你們的兒女,我很高興……我真的很高興。
她轉身離開這裡。沉睡的樹精靈聽著她的腳步聲仿佛在雪地里遠去,微弱,微弱,然後漸漸消失,但它們仍虔誠地諦聽著。為什麼?希望她能忽然停下,再回來一次?可是沒有。那次之後,它們沒有在這裡再見過她了。
第128章 關於本文有話說
來簡單滴梳理一下
(一)關於be結局的必然性(所有悲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的就不能成其為悲劇了):
1、歸雪身為靈女嫁給了洛子寒(北周王室),洛子寒的身份得到承認(凌雲訣破解)之日,便是她受上天懲罰之時(會死),就和她母親當初一樣;
2、澤兒作為她的接班人,長到十八歲的時候母親的靈力會全部傳到女兒身上,母親會漸漸靈力衰竭而亡;
3、四國統一以後巫剎台的一切皆失去存在的必要,包括靈女也會被上天收回(從人間消失,會死),澤兒本是要走上這條路的是她爹用自己的命救了她(也好去地下找她娘);
4、靈女為凌雲訣獻祭會死(本書一開頭蘇毓欽說凌雲訣只需要靈女的一滴血,就是騙她的)
這種種因素都註定了的情況下,女主情願在死前做出一些自主性的行為
而小蘇同學一直在想怎麼讓她不死(的辦法),實際上一直在與老天和命運的指令作對,同時還給了女主一個難以釋懷的天大的騙局,擁有三張臉。他一開始愛上的就是一個必然在生命中途就走向死亡的人。
(二)關於為什麼寫這個結局……
作為一個寫作者還是喜歡每篇都嘗試點不一樣的東西。結局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要是每篇文都是he大團圓的結局偶自己會覺得沒什麼意思。我個人其實是比較偏愛悲劇。但結局如何的決定性因素並不是我的喜好,而是劇情發展的邏輯。一個故事進行到了一定程度,裡面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一些情節的發生會具有必然性,這樣子小說才會具備藝術上的真實(如果寫的是現實主義小說的話)想了想,還是決定不違背自己和這個故事的本意,應該把真實的結局呈獻給大家,不然就是一種變相的欺騙,並無意義的“甜”。
(三)關於我、作者菌本菌
寫完這一篇作者君可能要休筆一年了(準備考研),等考完回來我想嘗試去寫男主視角的文,還有其實我一直很偏愛偵探和推理小說(雖然感覺這兩類文在晉江不是很受歡迎嗚嗚嗚)。本篇文就不打算入完結v了,因為是個be結局,而且也懶得去弄一些入v的相關事宜了,考研這一年裡我可能很久都不會再看作者後台。
我是個手速很快的作者,一小時馬兩千字的……我覺得我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點兒。下次寫新文我一定要慢慢地寫,查很多資料,把一部作品寫的更精更好。寫作是個體力活兒,是個心力活兒,也是我的興趣愛好所在。每次一篇文寫到後半部分的時候我都會感覺前半部分寫得不盡如人意,總是自己嫌棄自己,然後就更進步一點……偶希望能考研成功,在求學的路上學到更多鮮活的知識,筆下才能寫出更好的文章來。
*
四海歸一,巫剎台被廢,可好了。一切終於都回到它們最初的形態,我亦成了芸芸眾生里再普通不過的一個。
變成凡人以後我再也不喜歡冬天,不喜歡冬天的雪了。因為每次下雪,我耳邊就會響起娘常吹的那首曲子的憂傷旋律,想到娘每一個思念著爹爹的相思而傷感的雪天,想到無雨後來講給我聽的、娘被別人強行帶走的故事。
曾經雪花是我最好的玩伴,它們不會說話,卻願意和我親近,走進我的孤獨,可現在的雪花卻只能勾起我憂傷的回憶。於是現在的我會在雪天把門窗都關起來,自己躲在殿裡——我連雪光也不願見到一點點!
無雨時常來陪伴我,也教了我許許多多的事情。在我即位的頭幾年,各方還並未完全安定,四方多驚於我爹的突然離世,對我的女兒身頗有微詞。我在無雨的幫助下建立自己的威望,勵精圖治,終於成為名副其實的女皇,可其實我的內心仍是個小女孩兒的。我本不想做這個燙手的位子,可誰讓我是爹的女兒呢?
不知爹娘在地下是否團聚。每年清明,我都會叫上無雨一起,默默去給他們燒紙錢。我不願驚動太多的人,因著我的身份,那些一擁而來要祭奠我爹娘的人里,都不知有幾個是真心幾個假意。前年上山的時候我們還遇上了真正的離瀟叔叔。他出來採藥,和我們在山腰處相遇,說了好多的話。他說夕顏姐姐的魂魄來找他了,我和無雨不信,都說他是痴了,他竟掏出一朵夕顏花,說是夕顏姐姐來找過他的憑證。末了,還不忘調侃我一句我爹假扮成他的事情,直呼自己冤枉得很。我們大笑一番,在一起喝了碗茶,告辭離去。
無雨每次都陪著我上香。但在最後的時間裡,他會識趣地走開,留我一人對著爹娘的靈牌。
——我有時會很恨你們,但我也為你們感到自豪。我最親愛的父母。你們演戲,你們報恩,你們苦中作樂,你們深深打動過我,在這兒——用一個深情卻克制的眼神,一個處變不驚的微笑,還有下一次安靜的揮手……其實我什麼都明白。
你們走了。你們是不會說再見的,也不想說再見。
此生能做你們的兒女,我很高興……我真的很高興。
她轉身離開這裡。沉睡的樹精靈聽著她的腳步聲仿佛在雪地里遠去,微弱,微弱,然後漸漸消失,但它們仍虔誠地諦聽著。為什麼?希望她能忽然停下,再回來一次?可是沒有。那次之後,它們沒有在這裡再見過她了。
第128章 關於本文有話說
來簡單滴梳理一下
(一)關於be結局的必然性(所有悲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的就不能成其為悲劇了):
1、歸雪身為靈女嫁給了洛子寒(北周王室),洛子寒的身份得到承認(凌雲訣破解)之日,便是她受上天懲罰之時(會死),就和她母親當初一樣;
2、澤兒作為她的接班人,長到十八歲的時候母親的靈力會全部傳到女兒身上,母親會漸漸靈力衰竭而亡;
3、四國統一以後巫剎台的一切皆失去存在的必要,包括靈女也會被上天收回(從人間消失,會死),澤兒本是要走上這條路的是她爹用自己的命救了她(也好去地下找她娘);
4、靈女為凌雲訣獻祭會死(本書一開頭蘇毓欽說凌雲訣只需要靈女的一滴血,就是騙她的)
這種種因素都註定了的情況下,女主情願在死前做出一些自主性的行為
而小蘇同學一直在想怎麼讓她不死(的辦法),實際上一直在與老天和命運的指令作對,同時還給了女主一個難以釋懷的天大的騙局,擁有三張臉。他一開始愛上的就是一個必然在生命中途就走向死亡的人。
(二)關於為什麼寫這個結局……
作為一個寫作者還是喜歡每篇都嘗試點不一樣的東西。結局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要是每篇文都是he大團圓的結局偶自己會覺得沒什麼意思。我個人其實是比較偏愛悲劇。但結局如何的決定性因素並不是我的喜好,而是劇情發展的邏輯。一個故事進行到了一定程度,裡面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一些情節的發生會具有必然性,這樣子小說才會具備藝術上的真實(如果寫的是現實主義小說的話)想了想,還是決定不違背自己和這個故事的本意,應該把真實的結局呈獻給大家,不然就是一種變相的欺騙,並無意義的“甜”。
(三)關於我、作者菌本菌
寫完這一篇作者君可能要休筆一年了(準備考研),等考完回來我想嘗試去寫男主視角的文,還有其實我一直很偏愛偵探和推理小說(雖然感覺這兩類文在晉江不是很受歡迎嗚嗚嗚)。本篇文就不打算入完結v了,因為是個be結局,而且也懶得去弄一些入v的相關事宜了,考研這一年裡我可能很久都不會再看作者後台。
我是個手速很快的作者,一小時馬兩千字的……我覺得我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點兒。下次寫新文我一定要慢慢地寫,查很多資料,把一部作品寫的更精更好。寫作是個體力活兒,是個心力活兒,也是我的興趣愛好所在。每次一篇文寫到後半部分的時候我都會感覺前半部分寫得不盡如人意,總是自己嫌棄自己,然後就更進步一點……偶希望能考研成功,在求學的路上學到更多鮮活的知識,筆下才能寫出更好的文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