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這個場景對於胡細妹來說……
這就是傳說中的求人不如求己嗎?
舟婆婆一個人住了太長時間了,現在有個孩子,哪怕是還不會說話,舟婆婆也跟她嘮嘮嗑。
“王二嬸家的洋芋種了那麼多,又不去挖,全在山上爛了……”
“聽說又換皇帝了……”
“唉,還是永厲皇帝好,那個時候,給我們發洋芋種子,讓我們吃飽了飯,後面這些皇帝是一代不如一代……”
胡細妹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愣住了,她得到了兩個消息,一個是她不在現代,因為還有皇帝。
第二個是這個婆婆,經歷過永曆皇帝的年代。
舟婆婆晚上的時候,又像以前那樣,把舀好的米飯和菜供奉了國師。
胡細妹現在也是什麼都做不了,她只能被動的吃飯和睡覺,聽聽婆婆講事情。
胡細妹本能地覺得,婆婆就是奶奶,因為她們說話時候的語氣一模一樣。
奶奶以前也愛這樣跟她說話。
婆婆給胡細妹取名土豆兒,因為當時胡細妹就是在土豆地裡面。
婆婆還是去找了是不是誰家丟了孩子,但是一直都沒有找到,再加上胡細妹這孩子實在是聽話乖巧,一點都不淘神,於是就這樣慢慢養著。
胡細妹七八個月的時候,已經知道了,現在已經是大宣常德年間了,距離永厲皇帝去世已經三十年了。
大宣沒有亡。
可是秦厲已經去世了。
胡細妹聽到這個信息的時候,難過得吐奶了,把婆婆嚇壞了。
趕緊抱了起來,“這是怎麼了?”
胡細妹被舟婆婆抱到懷裡,立馬就哭了起來。
舟婆婆年輕的時候也是帶過孩子的,她心裡不放心,晚上不停地向畫像上的國師祈禱。
“國師保佑這孩子沒事……無病無災……”
在舟婆婆心目中,國師接近於神。
她對待國師比對待神明還虔誠,因為國師救過她的命,神明沒有。
所有人都是因為國師趕走了天狗而記住了國師,只有她是因為國師當時還她清白,救了她的命而記住了國師。
當年她被婆婆冤枉殺害了丈夫,甚至送去見官,是國師救了她。
舟婆婆看了看畫像上在淡金色光芒中的國師,心裡像是獲得了某種力量一般。
胡細妹並不知道舟婆婆就是當年的金蘭,那個自己靠歷史老師解決的兇殺的主角,也是那個原本歷史上金蘭冤案的主角。
胡細妹在旁邊已經睡著了,夢裡都是一些難受的事情。
斷斷續續的,她看不清楚,也琢磨不透,只覺得很難過,很難過。
稍微大一點,胡細妹就被送去學校了。
胡細妹這才知道哥哥有多厲害,他居然只花了十年時間,就全國普及了義務教育。
適齡兒童免費入學……
胡細妹坐在課堂上,一瞬間不知道自己現在存在的意義。
她現在不是真的小孩子,她有自己的記憶。
可是,她心裡還是空落落的,小孩子階段的生活再加上和奶奶的重逢,讓她從悲傷中走了出來。
胡細妹在學校里特別受歡迎,因為她是舟婆婆家的孩子,胡細妹這才知道,原來奶奶還很有錢,給學校捐了很多書。
胡細妹去村子裡的學校上學回來,第一天婆婆就說道,“聽先生說,細細上課很認真,說不定以後能考個狀元。”嬰兒的時候婆婆都是叫胡細妹土豆兒,長大一點了就不能這樣叫了。
胡細妹:“……”真的是奶奶,這和想她考大學的語氣一模一樣,奶奶有一個考試夢。
胡細妹聲音清脆,“祖母,為什麼要考狀元啊?”
“因為國師說過,日後肯定能夠出女狀元!”
胡細妹現在已經習慣了,奶奶口中的國師全部都是特指她一個人。
她……有說過這樣的話嗎?
奶奶回憶當年地說道,“那個時候可沒有現在這麼好的日子可以過,那個時候,平民是不能當官的,科舉考試也沒有女人去參加。”
胡細妹有點糊塗了。
奶奶跟小孫女說道,“奶奶那個時候跟國師是好朋友,奶奶還跟國師還有皇帝一起種過土豆,有人笑我們女人種地慢,又說書上沒有女人做偉人,國師當時就說,只不過是不平等,等恢復了科舉考試,肯定還會出現幾個女狀元!”
種土豆……
那應該是她陪著哥哥下放的那段日子。原來奶奶是她年輕的時候認識的人。
胡細妹想不起來是誰,因為這是很遙遠的事情了,尤其是對於她來說,就更是年代久遠了,甚至都不記得自己說過女狀元這個。
自然也不會記得自己跟誰一起種過土豆,而且應該是很多人。
婆婆提到這些的時候,婆婆得整個臉都在放光,然後那光又黯淡了下去,“只是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出現過女狀元。”
婆婆起身,看了看畫像上的國師。
她的眼裡帶上了淚花,心裡苦澀,國師走的時候沒有看到這個場景,她還要多活幾年,要幫她看到。
胡細妹鼻子也是一酸,心裡像是被什麼衝擊了一下,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那個時候無意中說的一句話,會有人記這麼多年,會這麼放在心上。
既然是她說出來的,她還是努力做到。
第136章 投胎
胡細妹覺得自己的醫生大概是跟學習槓上了。
在現代的時候忙著高考, 從小學一路忙到了高中。
在古代的時候, 剛開始是要學習各種國師的技能, 後面是琴棋書畫禮義, 律法都要學習。
現在不需要高考了,不需要當國師了, 她還是要學習,因為她要當個女狀元。
這下子有了目標, 胡細妹生活也充實了很多。
舟婆婆偶爾也會帶著胡細妹去城裡看看, 當然更多的時間還是在讀書。
胡細妹六歲的時候,去學堂就不需要婆婆接送了,因為婆婆身體不好,尤其是下雨天的時候,會風濕骨痛。
所以胡細妹都是自己走路去學校。
婆婆心裡不放心, 細細地叮囑道,“要跟在其他人後面, 不要走丟了,不要在路上玩……”
“不玩,不走丟,放學了我就回來了。”胡細妹很認真地做保證。
她又不是真的小孩子, 自然是不貪玩的。
這天放學的時候,胡細妹跟其他小孩子一起走在路上,然後就聽到後面傳來了很多凌亂的馬蹄的聲音。
胡細妹到底也是跟著皇帝生活過那麼多年的人,有很高的警惕心。
胡細妹本能地拉著三五個孩子躲在了旁邊的玉米地里。
小心駛得萬年船,大家都是小孩子, 如果碰到的是壞人的話,肯定就逃不了了。
“怎麼……”
其中一個孩子剛開口就被胡細妹捂住了嘴,她看向其他幾個孩子,然後示意不要說話。
這就是傳說中的求人不如求己嗎?
舟婆婆一個人住了太長時間了,現在有個孩子,哪怕是還不會說話,舟婆婆也跟她嘮嘮嗑。
“王二嬸家的洋芋種了那麼多,又不去挖,全在山上爛了……”
“聽說又換皇帝了……”
“唉,還是永厲皇帝好,那個時候,給我們發洋芋種子,讓我們吃飽了飯,後面這些皇帝是一代不如一代……”
胡細妹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愣住了,她得到了兩個消息,一個是她不在現代,因為還有皇帝。
第二個是這個婆婆,經歷過永曆皇帝的年代。
舟婆婆晚上的時候,又像以前那樣,把舀好的米飯和菜供奉了國師。
胡細妹現在也是什麼都做不了,她只能被動的吃飯和睡覺,聽聽婆婆講事情。
胡細妹本能地覺得,婆婆就是奶奶,因為她們說話時候的語氣一模一樣。
奶奶以前也愛這樣跟她說話。
婆婆給胡細妹取名土豆兒,因為當時胡細妹就是在土豆地裡面。
婆婆還是去找了是不是誰家丟了孩子,但是一直都沒有找到,再加上胡細妹這孩子實在是聽話乖巧,一點都不淘神,於是就這樣慢慢養著。
胡細妹七八個月的時候,已經知道了,現在已經是大宣常德年間了,距離永厲皇帝去世已經三十年了。
大宣沒有亡。
可是秦厲已經去世了。
胡細妹聽到這個信息的時候,難過得吐奶了,把婆婆嚇壞了。
趕緊抱了起來,“這是怎麼了?”
胡細妹被舟婆婆抱到懷裡,立馬就哭了起來。
舟婆婆年輕的時候也是帶過孩子的,她心裡不放心,晚上不停地向畫像上的國師祈禱。
“國師保佑這孩子沒事……無病無災……”
在舟婆婆心目中,國師接近於神。
她對待國師比對待神明還虔誠,因為國師救過她的命,神明沒有。
所有人都是因為國師趕走了天狗而記住了國師,只有她是因為國師當時還她清白,救了她的命而記住了國師。
當年她被婆婆冤枉殺害了丈夫,甚至送去見官,是國師救了她。
舟婆婆看了看畫像上在淡金色光芒中的國師,心裡像是獲得了某種力量一般。
胡細妹並不知道舟婆婆就是當年的金蘭,那個自己靠歷史老師解決的兇殺的主角,也是那個原本歷史上金蘭冤案的主角。
胡細妹在旁邊已經睡著了,夢裡都是一些難受的事情。
斷斷續續的,她看不清楚,也琢磨不透,只覺得很難過,很難過。
稍微大一點,胡細妹就被送去學校了。
胡細妹這才知道哥哥有多厲害,他居然只花了十年時間,就全國普及了義務教育。
適齡兒童免費入學……
胡細妹坐在課堂上,一瞬間不知道自己現在存在的意義。
她現在不是真的小孩子,她有自己的記憶。
可是,她心裡還是空落落的,小孩子階段的生活再加上和奶奶的重逢,讓她從悲傷中走了出來。
胡細妹在學校里特別受歡迎,因為她是舟婆婆家的孩子,胡細妹這才知道,原來奶奶還很有錢,給學校捐了很多書。
胡細妹去村子裡的學校上學回來,第一天婆婆就說道,“聽先生說,細細上課很認真,說不定以後能考個狀元。”嬰兒的時候婆婆都是叫胡細妹土豆兒,長大一點了就不能這樣叫了。
胡細妹:“……”真的是奶奶,這和想她考大學的語氣一模一樣,奶奶有一個考試夢。
胡細妹聲音清脆,“祖母,為什麼要考狀元啊?”
“因為國師說過,日後肯定能夠出女狀元!”
胡細妹現在已經習慣了,奶奶口中的國師全部都是特指她一個人。
她……有說過這樣的話嗎?
奶奶回憶當年地說道,“那個時候可沒有現在這麼好的日子可以過,那個時候,平民是不能當官的,科舉考試也沒有女人去參加。”
胡細妹有點糊塗了。
奶奶跟小孫女說道,“奶奶那個時候跟國師是好朋友,奶奶還跟國師還有皇帝一起種過土豆,有人笑我們女人種地慢,又說書上沒有女人做偉人,國師當時就說,只不過是不平等,等恢復了科舉考試,肯定還會出現幾個女狀元!”
種土豆……
那應該是她陪著哥哥下放的那段日子。原來奶奶是她年輕的時候認識的人。
胡細妹想不起來是誰,因為這是很遙遠的事情了,尤其是對於她來說,就更是年代久遠了,甚至都不記得自己說過女狀元這個。
自然也不會記得自己跟誰一起種過土豆,而且應該是很多人。
婆婆提到這些的時候,婆婆得整個臉都在放光,然後那光又黯淡了下去,“只是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出現過女狀元。”
婆婆起身,看了看畫像上的國師。
她的眼裡帶上了淚花,心裡苦澀,國師走的時候沒有看到這個場景,她還要多活幾年,要幫她看到。
胡細妹鼻子也是一酸,心裡像是被什麼衝擊了一下,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那個時候無意中說的一句話,會有人記這麼多年,會這麼放在心上。
既然是她說出來的,她還是努力做到。
第136章 投胎
胡細妹覺得自己的醫生大概是跟學習槓上了。
在現代的時候忙著高考, 從小學一路忙到了高中。
在古代的時候, 剛開始是要學習各種國師的技能, 後面是琴棋書畫禮義, 律法都要學習。
現在不需要高考了,不需要當國師了, 她還是要學習,因為她要當個女狀元。
這下子有了目標, 胡細妹生活也充實了很多。
舟婆婆偶爾也會帶著胡細妹去城裡看看, 當然更多的時間還是在讀書。
胡細妹六歲的時候,去學堂就不需要婆婆接送了,因為婆婆身體不好,尤其是下雨天的時候,會風濕骨痛。
所以胡細妹都是自己走路去學校。
婆婆心裡不放心, 細細地叮囑道,“要跟在其他人後面, 不要走丟了,不要在路上玩……”
“不玩,不走丟,放學了我就回來了。”胡細妹很認真地做保證。
她又不是真的小孩子, 自然是不貪玩的。
這天放學的時候,胡細妹跟其他小孩子一起走在路上,然後就聽到後面傳來了很多凌亂的馬蹄的聲音。
胡細妹到底也是跟著皇帝生活過那麼多年的人,有很高的警惕心。
胡細妹本能地拉著三五個孩子躲在了旁邊的玉米地里。
小心駛得萬年船,大家都是小孩子, 如果碰到的是壞人的話,肯定就逃不了了。
“怎麼……”
其中一個孩子剛開口就被胡細妹捂住了嘴,她看向其他幾個孩子,然後示意不要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