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此,宮裡傳出太皇太后懿旨,允了立後這件事。

  此時,朝野才恍然大悟,怪不得皇上如此篤定他們鬧不出什麼花樣來,原來已經徵得太皇太后同意。

  於私,太皇太后是皇上長輩,長輩都同意了,你一個外人鬧什麼,於公,太皇太后是四朝元老,在朝廷有著不同尋常的威望,有些老臣想到太皇太后當年的鐵血腕,抖了抖身體,立即不再蹦躂了。

  由此,立後之事基本確認。

  隔年二月,柴未樊披上鳳冠霞帔,由正午門入皇宮,風光嫁與皇上。

  酈明帝在位四十多載,位太上皇十幾載,勵精圖治,政治清明,國泰民安,國富民強,乃一代明君。

  與皇后酈柴氏琴瑟和鳴,情投意合,恩愛異常,一生未納一妃,與皇后共誕下二子二女。

  傳聞,待酈明帝傳位於嫡長子後,常帶著太后出海,越過沙漠遊玩,還曾東渡海洋,落於一島上,教當地土著百姓大酈國的字算法乃至天曆等各種明成果,最后土著百姓要推舉他為當地首領,酈明帝笑笑推,轉身帶著太后再次踏上旅程。

  傳聞二,酈明帝出外遊玩載之後,即位的宗仁帝添了名嫡子,酈明帝恰好聽聞,便攜著太后回宮看望小孫子,誰知,隔日便找不到太后了。

  他怒氣沖沖找兒子算帳,宗仁帝十分淡定道:“父皇,皇后帶著母后和朕的小兒子去慶林園了,要在園子裡住一段時間。”

  酈明帝怒道:“胡鬧!”

  宗仁帝微笑道:“父皇您霸占母后夠久了,該讓母后在京城待兩年,讓孩兒承歡膝下了。”

  酈明帝懶得理他,怒氣沖沖地轉身去慶林園找樊兒,宗仁帝在身後笑眯眯,他已經跟皇后說好了,如果母后要走,就讓他大兒子帶著小兒子抱著母后大腿哭,看母后還捨得不。

  第121章 番外一

  因著柴未樊與皇上大婚,這次新年,寧王千里迢迢從終南山趕回來,在京城一下子待到了二月底,直至月底才打算起身離開。

  這日,柴未樊正臥在含章宮的長椅上看書,打發時間,掬月過來請安。

  “奴婢參見皇后娘娘。”

  柴未樊放下書,看見她,好奇問道:“姑母找本宮有事?”

  掬月笑著說:“綿陽的姨太太和表小姐來了,娘娘讓您去見個禮。”

  柴未樊直起身,喜道:“果真?”

  掬月笑著點頭,“可不是,娘娘,您快隨奴婢去吧。”

  柴未樊立即站起來,吩咐盛盞幾人給她更衣。

  前兩年姨太太便送信過來,說會來京城看看惠太妃,奈何家裡大哥兒臨科舉前突然著涼病了,沒辦法,她在家裡照顧身體和心情都不好的長子,待長子收整心情,重新開始奮發學習時,又到了年關,這樣一拖再拖,直到前兩天才送信過來說最近要過來。

  沒想,今天就到了。

  柴未樊鳳袍逶迤,雍容大度地朝永和宮走去。

  到了那裡,在院子裡便聽到正殿傳出陣陣笑聲,她嘴角不自覺抿起一抹笑意,宮女掀了帘子,她走了進去。

  “給娘娘請安。”她如今是皇后,惠太妃於公於私都是她長輩和她親姑母,所以她要向她行禮。

  惠太妃忙笑道:“快起來。”

  柴未樊直起身,便見右邊立著一婦人一少女,兩人皆規規矩矩向她行禮,“參見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歲千歲……”

  不等她們說完,柴未樊便一把上前,拉起婦人,笑道:“姑母,您快起身,您這樣便是與樊兒生分了。”

  羅太太慢慢抬起頭,對上柴未樊溫和明麗的臉龐,心裡下意識一松,看來姐姐信溫婉大方,性情溫和的表侄女便是這位了,面上看著是不錯的。

  她嘴角含笑,“雖然臣婦可以居大稱呼您一句表侄女,但先國禮再家禮,這個請安禮是萬萬不能廢的。”

  柴未樊聞言,無奈,轉頭看向惠太妃,撒嬌,“姑母您看,姑母這不是拿我當外人嘛,您可得好好給我評評理。”

  惠太妃搖頭笑笑,知道自家妹妹向來謹慎小心,怕得罪樊兒,於是道:“蘭兒,你不必拘謹,都是自家人,你是樊兒她長輩,雖說國禮為重,但是在自個的地界裡,又沒有外人在,不必那麼講究。”

  羅太太聞言直起身,豪爽一笑,“既如此,那臣婦就卻之不恭了。”

  她拉著柴未樊的,上下打量,“這就是樊姐兒吧,姐姐送過來的信往往必提到你,姑母一直想見你,如今總算見到了。”

  柴未樊抿唇一笑,“姑母也常常跟我說起您,說起你們小時候的事。”

  想起過往,羅太太悵然一笑,那樣無憂無慮的日子不可能再回來了,片刻,她回過神,拉過身邊的少女,跟她介紹,“這是你濃表姐,比你大一歲。”

  少女明亮的雙眸柔柔地看著她,見她望過來,抿唇淺淺一笑,大方得體,又溫柔婉約。

  柴未樊拉住她的,“表姐好生親切,樊兒今日一見,恍然覺得跟結識許久似的。”

  聞言,惠太妃爽朗笑道:“那合該是你們的緣分。”她喚濃姐兒上來,“來,坐哀家身邊。”

  羅濃款款大方地走上去,立即被惠太妃攬在懷裡,好生疼惜一番,這種疼愛與對京城柴府小輩的疼愛不同,她對京城柴府小輩雖也疼愛,但到底無法授予滿腔慈愛,但對羅濃,她正經的親侄女,唯一親人的獨女,那是怎麼疼愛也覺得不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