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如何分的?”
“先是將老太爺從祖上繼承的三間鋪子和田地銀子單獨挪出。剩下的產業里再刨出老太太出資的酒樓和兩家布莊,餘下的一分為二,一半算公中,一半算父親的私產。老太太那部分自然是父親繼承的,至於劃歸公中的那部分還有祖產,經族長和族老同意之後兩房平均分。但是老太爺繼承的那六百畝田地早就被他自己獻給了族裡做了祭田,豆腐坊在太老太太死後老太爺嫌棄這鋪子說出去不體面,也賣了,只剩下書畫鋪子,還是父親擴大的規模,所以,也劃給了父親,而老太爺分家得的五千兩銀子是沒法子分的,這樣一算,剩下的就不多了。”
“可應該還是有些產業的啊,怎麼最後四弟卻只得了五萬兩銀子呢?”
“家裡的現銀都掌握在父親手中,上次賠給張家八間鋪子,父親想辦法又買回了三間,前段時間在京都又置辦了一家鋪子,這些用的都是公中的存銀,所以,現在家裡的現銀並沒有多少,老太爺做主便不分了。至於那五萬銀子,就算是買下了本應劃給大伯父的產業。”
“五萬兩,少了一些吧,四弟會同意?”五萬兩銀子,還不夠江家家產的十分之一吧?馮安之怎麼會這樣輕易同意?
“他自然是不乾的,可不等他說話,老族長便說城東作坊裡頭還有一部分布料可以給他,還有作坊里的現銀十五萬兩也歸他了。”
“呃,不會是燒掉的那批吧?”李秀雲好笑的問道,還有那銀子,城東作坊現在可就是個空架子了。
江雲之理所應當的點點頭,笑嘻嘻的說道,“他大概是沒想到老太爺居然會把城東作坊的事情說給族長聽,這件事他是說不清的,事已至此,再喊冤枉也沒用,只會毀了自己的名聲,於是立刻就閉嘴了,不過回家之後卻在正廳纏著老太爺哭哭啼啼的,像個娘們一樣……”
想到剛剛正廳里馮安之那副樣子,江雲之不滿的撇撇嘴,真給他們江家男人丟臉!
“那你剛剛說四弟想要再搏一次是怎麼回事兒?”
這家都分得差不多了,他還能如何?
第九十六章搬家上
“四弟要老太爺和他一起過?”季貞兒猛的頓住給江寒之布菜的動作,詫異的叫道。
江寒之點頭,拉著季貞兒做到身邊,親自給她舀了湯,“你也吃些吧,別忙活了。
“妾身剛剛吃了兩塊點心,現在還不怎麼餓呢,你待會兒還要去大哥哪裡商議事情,還是先吃吧。”
“就當陪著我吃了。”江寒之堅持道。
季貞兒拒絕不得,只得拿起湯勺喝了兩口湯,“你繼續說啊,四弟到底怎麼打算的?”
“他說,這老宅也算是咱們這一支的祖宅了,既然由他這個長房嫡孫繼承了,就理應由他贍養老人,何況沒聽說哪家分家,老太爺老太太跟著次子一塊兒搬家的。”江寒之淡淡說道。
季貞兒轉了轉眼珠,略一思索便明白馮安之的打算了,嘴角嘲諷的彎起,“就算他留下了老太爺,這家已經分了,他除了從老太爺那裡多得幾兩銀子外還能如何?”
“你當他就圖老太爺每年那幾千兩銀子?”因為老太爺將家產都分了出去,所以規定馮安之和江岳平兩房人每房每年孝敬老太爺老太太一千兩銀子,這麼點錢,馮安之還不放在眼中。
“他想圖別的也要看自己有沒有這個本事了。”季貞兒不以為意,“他以為霸占住老太爺,就可以繼續用孝道壓制老爺太太?別忘了,咱們家可是已經分家了,而且按老爺的意思,咱們孫子輩也是分的,老太爺為難兒子,難道還會去尋孫子的麻煩?”
江寒之想了想,也是這個理兒,不由得再次佩服父親的英明,笑著看了妻子一眼,咽下口中的飯菜,撂下筷子便拉著季貞兒進了內室。
“你這幾日先將貴重的東西偷偷歸攏好。”
“難道現在就要搬家?”季貞兒挑挑眉,“那老太太正病著呢,三弟妹又懷著身子……”
這時候搬家,不吉利吧?
“而且,你剛剛不是說四弟要留老太爺一塊兒過麼?老太爺怎麼說的?”季貞兒又問。
“老太爺原本的打算應該是等老太太……然後跟著我們一起搬走的,只是馮安之剛剛在正廳哭的不成樣子,老太爺又有些不忍了,後來也覺得馮安之有的有點道理,兒孫分家,沒有老太爺也跟著搬家的,便答應留下了。”
季貞兒暗暗冷笑,老太爺這個人啊,真是不知道讓人說什麼好,也不知他這個性子當初是怎麼做到禮部尚書這個位置的,居然沒讓人生吞活吃了!
馮安之的主意打得好,老太爺不搬走了,老太太又病重,老爺作為兒子就算分了家也是不能挪動的,如果一旦老太太……那他們還要守孝,這一晃又是三年,這期間就能生出許多事情來。到時他們就算分了出去,老太爺跟著馮安之,他們就如同半邊身子被綁住了,做什麼都要束手束腳。只是,現在的老太太,可是一門心思的要跟馮安之劃清界限,會這樣輕易的讓馮安之如願麼?
果不其然,老太太一聽老太爺預備和馮安之一起過,一口氣差點提不上來。她有兒有孫,為什麼要跟著那個姓馮的女人生的孫子一塊兒生活?老太太性子雖然魯莽跋扈,可卻不傻,想了片刻也明白了馮安之的打算了,感情這個小畜生還想著給她兒孫添亂呢……
老太太咬咬牙,緊緊盯著老太爺看了一陣,待對方心虛的挪開視線,這才閉上眼睛假寐。老太爺見老妻不言語,以為她無奈之下默認了這個決定,心頭一松。可惜,雖然夫妻四十幾年,老太爺仍舊低估了老妻的執著和固執,老太太可不是那種受了氣不吭聲的懦弱之人,她任性到就算自己得不到好處,也決不讓別人占她丁點便宜,何況馮安之可是光明正大的將主意打到了她的頭上。
結果就是,老太爺前腳剛離開上房,後腳老太太就把江岳平和劉氏找來,二話不說就讓他們趕緊搬家。
江岳平怎麼忍心讓老母一個人留在老宅,自然是不同意的。老太太見兒子不聽話,心裡又氣又甜,兒子兒媳都是孝順的,可也正是因此,她決不能讓他們因為她受委屈!
“你們搬走了,有空回來住上幾日,難道那個小畜生還敢攔著?既然如此,何必在這裡跟他胡攪蠻纏……”老太太儘量平靜的說道,“你要給敏之他們分家,可都安排好了?”
“正要和母親回稟這件事呢。”江岳平從懷裡掏出寫好的分家協議,“因為事出突然,也沒來得及和母親細細商量,兒子便自己做了決定,若是母親有什麼想法,就直接說給兒子聽,這文書雖然經過族老們見證,可還沒去官府備案,可以更改的。”
老太太點點頭,“你說給我聽聽就好。”
江岳平看了文書一眼,便走到床沿前握著老太太的手說道,“敏之是長子,自然是得大頭的,兒子單獨備出了杏兒的嫁妝之外,又挪出了六間收益不錯的鋪子分給寒之和雲之,剩下的都給了敏之。”
“哪六間?”老太太豎起耳朵。
“寒之是城南的兩家布莊和京都的那間酒樓,那兩件布莊原本就是寒之管著的,現在給了他正好,至於酒樓,兒子想著季氏的娘家在京都,給了他安國公府也能更加用心照應,可雲之就不同了。”那酒樓是六間鋪子中收益最好的,江岳平怕老太太不滿他沒有分給江雲之,於是刻意解釋道。
老太太點點頭,“很該如此,另三間呢?”
“安之原本就管著書畫鋪子,因此兒子便把這兩間給了他。”江岳平偷偷看了一眼老太太,見她嘴角微微勾起一抹笑意,心頭一松,那書畫鋪子倒也值些錢,裡頭的現存的名家字畫也不少,可是因為做的是風雅生意,比起地點好招牌大的酒樓來說在收益上卻差上了一點,但江岳平想到這個幼子自小就喜歡寫寫畫畫的,分給他卻是正好的。
“至於第三間是城北的一間茶樓,雲之一向不喜歡咱們家的布匹生意,所以兒子分給他的都是他可能感興趣的產業。”
老太太點點頭,“就是那茶樓小的點,如今李氏又,又懷了身子,那麼點收益怕是不夠呢。”
“確實如此,所以兒子又另拿出十頃地來平分給寒之和雲之兩兄弟,另外又留了三個莊子和20頃地自己養老,這一筆日後再分便是了。”江岳平低頭看了一眼文書,又說道,“另外咱們家在巒城和京都還有幾座宅子,兒子也做了安排。”
“你說說。”
“京都的兩座三進宅子分給敏之和寒之,巒城城南還有三座五進大宅,兒子和敏之一家搬到桂花坊那座。”想到這,江岳平補充了一句,“兒子原想著咱們內分外不分,可後來一想,既然分家,就分個乾淨利落,左右咱們家這三座大宅都在城南,離得也不遠,走動起來也方便。”
“先是將老太爺從祖上繼承的三間鋪子和田地銀子單獨挪出。剩下的產業里再刨出老太太出資的酒樓和兩家布莊,餘下的一分為二,一半算公中,一半算父親的私產。老太太那部分自然是父親繼承的,至於劃歸公中的那部分還有祖產,經族長和族老同意之後兩房平均分。但是老太爺繼承的那六百畝田地早就被他自己獻給了族裡做了祭田,豆腐坊在太老太太死後老太爺嫌棄這鋪子說出去不體面,也賣了,只剩下書畫鋪子,還是父親擴大的規模,所以,也劃給了父親,而老太爺分家得的五千兩銀子是沒法子分的,這樣一算,剩下的就不多了。”
“可應該還是有些產業的啊,怎麼最後四弟卻只得了五萬兩銀子呢?”
“家裡的現銀都掌握在父親手中,上次賠給張家八間鋪子,父親想辦法又買回了三間,前段時間在京都又置辦了一家鋪子,這些用的都是公中的存銀,所以,現在家裡的現銀並沒有多少,老太爺做主便不分了。至於那五萬銀子,就算是買下了本應劃給大伯父的產業。”
“五萬兩,少了一些吧,四弟會同意?”五萬兩銀子,還不夠江家家產的十分之一吧?馮安之怎麼會這樣輕易同意?
“他自然是不乾的,可不等他說話,老族長便說城東作坊裡頭還有一部分布料可以給他,還有作坊里的現銀十五萬兩也歸他了。”
“呃,不會是燒掉的那批吧?”李秀雲好笑的問道,還有那銀子,城東作坊現在可就是個空架子了。
江雲之理所應當的點點頭,笑嘻嘻的說道,“他大概是沒想到老太爺居然會把城東作坊的事情說給族長聽,這件事他是說不清的,事已至此,再喊冤枉也沒用,只會毀了自己的名聲,於是立刻就閉嘴了,不過回家之後卻在正廳纏著老太爺哭哭啼啼的,像個娘們一樣……”
想到剛剛正廳里馮安之那副樣子,江雲之不滿的撇撇嘴,真給他們江家男人丟臉!
“那你剛剛說四弟想要再搏一次是怎麼回事兒?”
這家都分得差不多了,他還能如何?
第九十六章搬家上
“四弟要老太爺和他一起過?”季貞兒猛的頓住給江寒之布菜的動作,詫異的叫道。
江寒之點頭,拉著季貞兒做到身邊,親自給她舀了湯,“你也吃些吧,別忙活了。
“妾身剛剛吃了兩塊點心,現在還不怎麼餓呢,你待會兒還要去大哥哪裡商議事情,還是先吃吧。”
“就當陪著我吃了。”江寒之堅持道。
季貞兒拒絕不得,只得拿起湯勺喝了兩口湯,“你繼續說啊,四弟到底怎麼打算的?”
“他說,這老宅也算是咱們這一支的祖宅了,既然由他這個長房嫡孫繼承了,就理應由他贍養老人,何況沒聽說哪家分家,老太爺老太太跟著次子一塊兒搬家的。”江寒之淡淡說道。
季貞兒轉了轉眼珠,略一思索便明白馮安之的打算了,嘴角嘲諷的彎起,“就算他留下了老太爺,這家已經分了,他除了從老太爺那裡多得幾兩銀子外還能如何?”
“你當他就圖老太爺每年那幾千兩銀子?”因為老太爺將家產都分了出去,所以規定馮安之和江岳平兩房人每房每年孝敬老太爺老太太一千兩銀子,這麼點錢,馮安之還不放在眼中。
“他想圖別的也要看自己有沒有這個本事了。”季貞兒不以為意,“他以為霸占住老太爺,就可以繼續用孝道壓制老爺太太?別忘了,咱們家可是已經分家了,而且按老爺的意思,咱們孫子輩也是分的,老太爺為難兒子,難道還會去尋孫子的麻煩?”
江寒之想了想,也是這個理兒,不由得再次佩服父親的英明,笑著看了妻子一眼,咽下口中的飯菜,撂下筷子便拉著季貞兒進了內室。
“你這幾日先將貴重的東西偷偷歸攏好。”
“難道現在就要搬家?”季貞兒挑挑眉,“那老太太正病著呢,三弟妹又懷著身子……”
這時候搬家,不吉利吧?
“而且,你剛剛不是說四弟要留老太爺一塊兒過麼?老太爺怎麼說的?”季貞兒又問。
“老太爺原本的打算應該是等老太太……然後跟著我們一起搬走的,只是馮安之剛剛在正廳哭的不成樣子,老太爺又有些不忍了,後來也覺得馮安之有的有點道理,兒孫分家,沒有老太爺也跟著搬家的,便答應留下了。”
季貞兒暗暗冷笑,老太爺這個人啊,真是不知道讓人說什麼好,也不知他這個性子當初是怎麼做到禮部尚書這個位置的,居然沒讓人生吞活吃了!
馮安之的主意打得好,老太爺不搬走了,老太太又病重,老爺作為兒子就算分了家也是不能挪動的,如果一旦老太太……那他們還要守孝,這一晃又是三年,這期間就能生出許多事情來。到時他們就算分了出去,老太爺跟著馮安之,他們就如同半邊身子被綁住了,做什麼都要束手束腳。只是,現在的老太太,可是一門心思的要跟馮安之劃清界限,會這樣輕易的讓馮安之如願麼?
果不其然,老太太一聽老太爺預備和馮安之一起過,一口氣差點提不上來。她有兒有孫,為什麼要跟著那個姓馮的女人生的孫子一塊兒生活?老太太性子雖然魯莽跋扈,可卻不傻,想了片刻也明白了馮安之的打算了,感情這個小畜生還想著給她兒孫添亂呢……
老太太咬咬牙,緊緊盯著老太爺看了一陣,待對方心虛的挪開視線,這才閉上眼睛假寐。老太爺見老妻不言語,以為她無奈之下默認了這個決定,心頭一松。可惜,雖然夫妻四十幾年,老太爺仍舊低估了老妻的執著和固執,老太太可不是那種受了氣不吭聲的懦弱之人,她任性到就算自己得不到好處,也決不讓別人占她丁點便宜,何況馮安之可是光明正大的將主意打到了她的頭上。
結果就是,老太爺前腳剛離開上房,後腳老太太就把江岳平和劉氏找來,二話不說就讓他們趕緊搬家。
江岳平怎麼忍心讓老母一個人留在老宅,自然是不同意的。老太太見兒子不聽話,心裡又氣又甜,兒子兒媳都是孝順的,可也正是因此,她決不能讓他們因為她受委屈!
“你們搬走了,有空回來住上幾日,難道那個小畜生還敢攔著?既然如此,何必在這裡跟他胡攪蠻纏……”老太太儘量平靜的說道,“你要給敏之他們分家,可都安排好了?”
“正要和母親回稟這件事呢。”江岳平從懷裡掏出寫好的分家協議,“因為事出突然,也沒來得及和母親細細商量,兒子便自己做了決定,若是母親有什麼想法,就直接說給兒子聽,這文書雖然經過族老們見證,可還沒去官府備案,可以更改的。”
老太太點點頭,“你說給我聽聽就好。”
江岳平看了文書一眼,便走到床沿前握著老太太的手說道,“敏之是長子,自然是得大頭的,兒子單獨備出了杏兒的嫁妝之外,又挪出了六間收益不錯的鋪子分給寒之和雲之,剩下的都給了敏之。”
“哪六間?”老太太豎起耳朵。
“寒之是城南的兩家布莊和京都的那間酒樓,那兩件布莊原本就是寒之管著的,現在給了他正好,至於酒樓,兒子想著季氏的娘家在京都,給了他安國公府也能更加用心照應,可雲之就不同了。”那酒樓是六間鋪子中收益最好的,江岳平怕老太太不滿他沒有分給江雲之,於是刻意解釋道。
老太太點點頭,“很該如此,另三間呢?”
“安之原本就管著書畫鋪子,因此兒子便把這兩間給了他。”江岳平偷偷看了一眼老太太,見她嘴角微微勾起一抹笑意,心頭一松,那書畫鋪子倒也值些錢,裡頭的現存的名家字畫也不少,可是因為做的是風雅生意,比起地點好招牌大的酒樓來說在收益上卻差上了一點,但江岳平想到這個幼子自小就喜歡寫寫畫畫的,分給他卻是正好的。
“至於第三間是城北的一間茶樓,雲之一向不喜歡咱們家的布匹生意,所以兒子分給他的都是他可能感興趣的產業。”
老太太點點頭,“就是那茶樓小的點,如今李氏又,又懷了身子,那麼點收益怕是不夠呢。”
“確實如此,所以兒子又另拿出十頃地來平分給寒之和雲之兩兄弟,另外又留了三個莊子和20頃地自己養老,這一筆日後再分便是了。”江岳平低頭看了一眼文書,又說道,“另外咱們家在巒城和京都還有幾座宅子,兒子也做了安排。”
“你說說。”
“京都的兩座三進宅子分給敏之和寒之,巒城城南還有三座五進大宅,兒子和敏之一家搬到桂花坊那座。”想到這,江岳平補充了一句,“兒子原想著咱們內分外不分,可後來一想,既然分家,就分個乾淨利落,左右咱們家這三座大宅都在城南,離得也不遠,走動起來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