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是這些年來皇上賞賜,你拿著回到直隸之後,請岳父大人置辦田產,也不要記在我名下,記在岳父名下即可。”簫清和說著,天熙皇帝賞賜自然不會那麼俗氣的給銀子,這些是他把賞賜之物便賣了得來的。喬氏性格溫柔,但實際並沒有持家之能,有些事情她也是料理不了。

  喬氏聽得心中更是驚詫,道:“老爺事務繁忙,請父親代為置辦倒也常理,但如何不記在老爺名下?”她是獨生女兒,父母自小疼愛她,暫記在父親名下也沒什麼,但何故繞這個路,直接寫在簫清和名下不就完了。

  “這回去沿邊前程未卜,有些事情早做安排的好,為了你,也是為愛姐兒。”簫清和說著,便把袖中的休書拿出來遞給喬氏。

  喬氏識字,雖然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但看到休書不禁放聲大哭,對著簫清和跪下了,道:“老爺,可是我做錯了什麼事……”

  簫清和連忙扶她起來,卻是道:“不是你的錯,是我怕萬一沿邊出事連累到你,所以才提前寫下休書。若是我真出事要問罪家人,你便把休書拿出來,尚能保得性命。”

  喬氏哭的昏天黑地,哪裡肯聽,她是真心愛慕著簫清和,不關權勢地位,道:“我願意跟著老爺,受苦受罪,我都願意。哪怕將來午門問斬時,我也跟隨地下去侍奉老爺。”

  “傻話,你倒是省事跟著我去了,那愛姐兒要如何辦好,誰來照顧她。再者我這也是以備不時之需,若是我平安回來,這封休書自是沒用的。”簫清和輕聲勸慰著她,這趟去沿邊他是九死一生,就是有命回來,只怕問罪責罰也要跟著來了。就是天家典恩不責罰,從長遠來說,他未必能得好死。喬氏拿了休書去直隸,多少還能撇清些。

  喬氏雖然不懂外頭的事,卻是明白事理,簫清和如此一說她倒是有幾分明白,卻不禁道:“我雖然不懂外頭的事,但老爺既己高中探花,現在又有官職在身,何必非得去……”

  喬氏沒有接著說下去,她就是再不懂事也曉得簫清和這個官當的與人不同,其他人也就算了,簫凌雲和簫雲靈跟他相依為命這些年,結果簫凌雲科舉,簫清和不但不管,還讓簫凌雲搬出別居,娶親生子也全然不管不問。就是簫雲靈這個出嫁女,他也不與羅家來往,更不讓她去羅家。愛姐兒出生,除了家裡下人外,京城根本就無人得知。

  “十年寒窗,我有自己想做的事。”簫清和說著,讀書科舉為得什麼,只怕每個書生都有自己的答應,有人求名,有人求利,有人求財,他也一樣,人活一世,不過是心想事成,他也一樣。看向喬氏又道:“總是我對不起你,你把休書收好,帶上愛姐兒回直隸去,請岳父置下了田產,總有依靠可生活。我若是平安歸來,朝廷也不降罪,我就再接你們母女回來。”

  喬氏實在不想走,簫清和卻只是讓她照看愛姐兒,喬氏也只能點頭同意。

  收拾喬氏的東西,還有喬氏帶過來的人,此時也一併跟著走,喬氏哭哭泣泣,心中極為不舍,但也無可奈何。里里外外收拾了兩天,簫清和送喬氏出門,喬氏依然十分不舍,只是跟簫清和說,讓他早日過來接她。簫清和嘴上答應,卻是曉的,自己遠離了她們母女,會對她們更好些。

  等到喬氏的車駕走遠了,簫清和才轉身回去,卻是進了書房,倒不是收拾東西,而是讓小廝端了火盤來。他這才開始慢慢收拾書房的東西,為了沿海戰事,他花了無數心力,資料部分就算了,但凡他自己歸宗整理的東西,全部扔火盆里燒個乾淨。

  該記下來的東西他全部記在腦子裡,剩下這些留著無用,若是被人翻了去只怕會節外生枝,還如一把火燒個乾淨,倒也省心了。

  簫清和收拾整理足足燒了大半個時辰,這才喚人進來收拾。小廝進來收拾,又回答:“宮裡公公來了,在外頭等了一會了。”

  本來管事也說去傳通的,結果小太監聽說簫清和在書房裡,便自己說要在外頭等著。直到簫清和喚人進來了,才順道來通傳。

  “噢,把裡間的乾淨衣服拿一套來,我換了就去。”簫清和說著。

  小廝侍侯著換衣服,洗了手臉,小太監就在旁邊廂房等著,看到簫清和出來了,連忙迎了上去。不等小太監開口說什麼事,簫清和就道:“勞煩公公了,我這就進宮。”

  小太監嘴邊的話咽了下去,只是陪笑臉請簫清和上車,怪不得師傅一直盯囑,好好侍侯簫清和,現在簫清和比賀子章更得聖心,哪怕是簫清和從來不打賞他們,也定要好好侍奉,這位才最知皇帝心意,凡事都能合聖心的。

  兩日後監軍大隊出發,黃大人任監軍,簫清和是副手,另有林大爺,齊瞬武在內五名小官員跟著,天熙皇帝又派了御林軍中的一個小隊護送。隨行的官員都是文官,雖然不至於帶上丫頭侍侯,卻也都帶著隨身小廝侍侯照料。

  黃大人年過五十,又是一直養尊處優,此時卻是不敢拿大,只帶了四個小廝隨身侍侯。像林大爺和齊瞬武這種年輕的,都是只帶了兩個,簡簡單單一個包袱。不曾想簫清和卻是帶上十二個小廝,另外還有兩個大箱籠,不像是出公差倒像是郊遊了。因為他是皇帝近臣,倒沒人敢說他,一路相安無事。

  第222章

  監軍大隊走了,京城權貴勛貴的抱怨之聲並沒有因此結束,本來是武官勛貴在打仗,好好的卻派了個監軍過去,這以後功勞要怎麼算。大珠海軍建立,打跑扶桑浪人,就是沒有收復琉球,那也是文官沒有本事拿不出錢來,要是還有錢打,再過幾年肯定能收復琉球,這些都是武官的功勞。

  相比其他勛貴的叫屈鳴不平,羅家則要淡定許多,不淡定不行,羅慕白現在是三軍主帥,羅家若是大喊不公平,也就顯得私心太重。當然從羅大老爺起一直到最小的羅六爺,也沒有一個閒著的。

  “和談也好,繼續用兵也罷,功勞總是少不了羅家的。”顧惜風說著,三年父孝滿了之後,他的起復之路十分平順,直接就是正三品戶部侍郎。要是以前他肯定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直到顧大老爺去世,他承擔起了整個家族的責任,他才曉的,許多理所當然的事,其實並沒有那麼順理成章。大長公主的兒子又怎麼樣,京城裡最不缺的就是王親貴族。

  羅慕遠倒不是擔心這個,只是道:“文官吵嚷也不是一天了,皇上突然說要和談,我總覺得這其中有些其他原由。”

  羅家並不是天熙皇帝的近臣,但當臣子的揣摩天家的心思是必修課,天熙皇帝二十幾歲登基,現在也不過三十幾歲,執政以來手段相當強勢,對於收復琉球一直是勢在必行之勢,突然間說要和談,他總覺得有點奇怪。

  雖然是在自己家裡,顧惜風卻不由的把聲音壓低了,道:“我也覺得奇怪,不過國庫確實沒錢了,想打也沒得打。”他是戶部侍郎,有錢沒有錢心裡最清楚,這倒不怪文官吵嚷,每年國庫收入其實都是有定數的,就是突然加稅收,也不可能成倍的翻,再加上領土大了旱澇災荒也是常事,實在沒什麼錢。

  “你給我說句實話,要是非打不可,國庫能撐多久?”羅慕遠悄聲問著。

  顧惜風想了想道:“若是大軍不動,大概還能撐上一年左右。”這還是把來年稅收算在內,國家沒有其他支出的情況下,只是定期發晌,這個花銷相對小些,一旦戰爭開始了,死傷官兵的傷賠,再加上東西損壞,造價就更高了。

  羅慕遠默然,心裡似乎盤算著什麼,一年時間,能做什麼呢?

  顧惜風卻是拍拍他的肩膀道:“我們是打小一起長大,雖然這些年是各人有各人的一攤事,來往不如以前勤了,我心裡卻是拿你當親兄弟的,該說不該說的我都會跟你說。我父親生前與我說過的,像我們這樣的世襲人家,子弟不能太能幹了,也不能太無能了。也不說別人,你看賀侯爺,皇上的心腹,有擁立之功,結果這回監軍就沒他什麼事,固然是因為他女兒嫁到你們家了要避嫌,但監軍前腳走了,他就告了病假,只怕接下來就要把兵部的職務辭掉了。”

  羅慕遠聽得不由的嘆口氣,有幾分感慨道:“你說的是,太能幹了,比……還能幹,這樣的大臣不好使。太無能了,糟蹋糧食,看著也礙眼。”

  “不過皇上是明君,也曉得知人善用的道理,羅家的功勞有眼睛的都能看的到,就是去了監軍,難道還能把羅家的功勞全消了不成。皇上也不傻,他才三十幾歲,以後戰事多著呢。不說其他的,就是這個琉球,難道天熙皇帝真不想收回來,要是嫌慕白無能,那將來派誰去打。”顧惜風說著。

  “我就是覺得此時派監軍,好像總有點別的事。”羅慕遠說著,但到底會是什麼事,他實在想不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