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虞秋元應了一聲,便告辭退下。曉的話里的另一重意思,若是賀子章不叫他,他就不要過來。賀子章這個年齡不會有真退下來的意思,只是要適當的退後,他還有兩年翰林院,安心讀書兼在家教子就好了。

  虞秋元告辭走了,賀子章臉上的幾分笑意卻也沒了,輕輕嘆了口氣,卻是喚來書僮侍奉筆墨。書僮研好磨,鋪好紙,一眼都不敢多看就趕緊退下。賀子章提起筆來,手卻頓住了,墨汁都滴到紙上了,仍然一筆沒寫下。

  “唉……”賀子章輕輕嘆口氣,臉上突然浮出幾絲怒氣,直接把筆扔了出去,隨即站起身來道:“備馬,我去打獵。”

  第220章

  黃大人從天時園出來家都沒回就去了簫府,簫府是常年累月的閉門謝客,不管是京官還是外官,連紅包都塞不進去。黃大人到門口時還有些忐忑不安,按理說他都混成尚書,在從五品官面前那官威是大大的,只是連賀子章對簫清和都是客客氣氣,天熙皇帝身邊的大太監更是大拍簫清和馬屁,官大有屁用,人家有皇帝的喜愛。

  小廝上前叫門,沒一會簫家大門開了,簫清和親自迎了出來,黃大人頓時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讓著進到書房裡黃大人立即表態,全聽簫清和的,簫清和說啥就是啥。簫清和言語十分客氣,卻並沒有推辭。黃大人的心也終於放進肚子裡,監軍不是那麼容易當的,尤其是他兩眼一抓黑,完全不曉得聖意,簫清和出頭料理,他這趟出去至少能不功不過。

  “還有跟隨人員……”黃大人又問著,所謂監軍不可能光杆司令去,天熙皇帝說了有他來挑人,他如何敢挑人,自然要問簫清和。

  簫清和淡淡然道:“黃大人隨意挑選,除了……定遠侯府。”

  黃大人頓時有幾分明白了,他為官這些年,對於天熙皇帝的脾氣多少也有幾分曉的,突然提出來要和談,只怕其中更有奧妙。不管是真和談還是假和談,戰事停了,前線的將士們怎麼也得封賞。不要定遠侯府的人……怪不得連賀子章都避嫌,只說讓他聽簫清和的。

  “那等我擬好名單,再請探花郎過目。”黃大人笑著說。

  簫清和卻是笑著道:“大人作主即可,不用特意問我。”

  “是,是……”黃大人連聲說著,笑著道:“探花事多,這些瑣事我料理就好。”不要定遠侯府的人,這暗示己經夠明顯了。

  又說幾句,黃大人便告辭走了,先回家吃了飯,隨即一張貼子下到林家,林閣老輩份高不好請,便請了林大老爺和林大爺,見賀子章和簫清和自然是親自上門,見林家嘛,好歹他也是個尚書,請他們來就是了。

  林大老爺和林大爺來的很快,天熙皇帝盯著沿邊戰事,當臣子的自然關心。更何況林家的死敵在前線,林家更是盯的緊。

  黃大人把簫清和的話原封不動轉給林大爺,他跟林家關係很一般,跟羅家關係也就是點頭之交,不然他坐不了這個兵部尚書。當官的學問太深,關健是抓准自己的定位。做不到賀子章和簫清和那樣近臣寵臣,他憑著資歷熬出來,現在也是二品了。

  “簫探花真的如此說的?”林大老爺反問著,神情有幾分不敢相信,簫清和說了那樣的話,然後黃大人這樣轉述給他們聽,這不是明擺著讓林家去壓制羅家嗎。

  黃大人笑著道:“簫探花確實如此說的。”

  林大老爺臉上有幾分喜色,林大爺卻是有幾分若有所思的模樣,看向黃大人問:“簫探花說了讓我隨行?”

  黃大人立時笑了起來,道:“簫探花事務繁多,如何還會理這些瑣事。”

  林大爺仍然不死心,繼續問:“那黃大人覺得我跟著過去合適?”

  黃大人又笑了,道:“這趟去沿邊去的肯定是兵部官員,若是旁人我肯定直接選了,但賢侄是閣老的孫兒,我也不敢莽撞,只憑賢侄心意。”

  做為一個老油條,只說該說的話,不做多餘的事。他只是估摸著天熙皇帝是這個意思,到底是不是他也拿不準,所以他現在也是轉述,林家愛去不去。萬一猜錯了,或者出啥事了,也別來找他。

  林大爺聽黃大人如此說當即不再問,這種老滑頭,讓他做個決斷難著呢。心中正思量著,還想再探點口風,黃大人卻是端起茶碗來。

  都端茶送客了,林大老爺和林大爺只得起身告辭,父子倆回到家中,先進書房跟林閣老商議。林大老爺則覺得此事不用考量,讓林大爺去就好了。

  “一定要跟著去。”林閣老說著,就是沒有跟羅家的恩怨,林大爺這趟也要去。這是多好的升職表現機會,文官去前線沒啥危險的,跟著走一圈,這就是一個功勞,以後升遷時肯定有用。

  林大爺也曉得這趟得這趟是該去,問:“以祖父之意,皇上突然說要派監軍過去和談,到底是何意?”

  不管是和談也好,監軍也好,這都是文官提出來的老方案,以前沒執行,突然間皇帝自打嘴巴說要這麼幹,讓他覺得這中間還有點其他意思。

  林四爺是他親弟弟,癱了這些年,他雖然也心疼,但他十幾年寒窗苦讀,並不只是為了這件事,他更多的要為將來的仕途打算。讓他現在說,羅林兩家的恩怨當初就不該鬧那麼大,現在鬧的上下皆知,其實與林家也是十分不利。

  “羅慕白當了這些年的主帥,雖然沒有收復琉球,卻是建立了海軍,打跑了扶桑浪人,所謂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和談也好,繼續打也好,搬師回朝後皇上肯定要賞賜。但以皇上的性子,就是現在國庫空虛要和談,只怕將來肯定要報這個仇。若是此時大賞了羅家,那以後再啟用時又要如何封賞,所以此時才有監軍。”林閣老說著。

  天熙皇帝突然說要和談,他就開始想其中的可能性,現在簫清和又直接說監軍里不能有羅家人,其實簫清和也是羅家的大親友,只是一直沒有來往,再加上天熙皇帝信他,但簫清和這話里有沒有幫著羅家的意思,他也拿不準。

  林大爺覺得有理,文官也好武官也罷,都是皇帝的臣子,哪個地位高了,皇帝看著都不會慡。但若是以後天熙皇帝還要用羅家,那就不能把人家得罪狠了,就目前來說,林家想報仇不太可能,兩家實力對比在這裡,總不能為了弟弟的仇,把一家老小都賠上,便道:“那明天就上報上司,我跟著隨行去。”

  “嗯。”林閣老點點頭,卻是叮囑著林大爺,道:“雖然跟著監軍過去,戰事不是玩的,你也要多加小心才是。”

  “是,請祖父放心。”林大爺說著。

  祖父孫三人商議完,林大老爺和林大爺回後院,林大爺回屋脫了衣服就去林大太太屋裡請安,林大奶奶,林氏和齊太太都在,林氏正在屋裡抹淚。林大爺看到林氏掉淚就有幾分心煩,道:“大妹妹這是怎麼了?”

  林氏看兄長來了,連忙擦擦淚,剛想說沒什麼事,林大太太就在旁邊一臉怒氣沖沖的道:“還不是那個李側妃,她算是個什麼東西,也不看看自己娘家都成什麼樣了,不過生個兒子就對你妹妹甩臉子。”

  林氏卻是道:“母親快別這麼說,李側妃跟我一樣是側妃,她有兒子了地位自然比我高。都是我自己沒造化,沒有子嗣傍身,怪不得誰。”

  齊太太聽得也不禁嘆口氣,卻是看向林氏道:“姐姐也是,前頭那個丫頭懷孕,怎麼五六個月還掉了,若是能生下來,姐姐此時抱在手上,哪裡還會怕李側妃。”

  當時她就跟林氏說過,要好好看中丫頭那一胎,生下來就是她的依靠,結果林氏自己不太上心,五六個月的哥兒掉了。自己沒了依靠不說,榮太妃得知之後也是生了一場氣,把林氏叫過去狠說了一頓,好好一個男孫沒有了,祖母如何不生氣。

  林氏聽得低頭不吭聲。

  齊太太忍不住又道:“姐姐,這後院的事可不是想不理就不理的,現在李側妃都有兩個兒子了,她年輕氣盛,要給姐姐臉子瞧,姐姐也別跟分辯生氣,大家各自走開就好了。”

  要是幾年前她肯定說不出這樣的話來,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撫養著幾個孩子,她的心態也變化了許多。女人再怎麼要強,最後靠的還是男人,她雖然沒有親生兒子,但總有兩個庶出在身邊。林氏這個年齡了,兒女皆無,李側妃己經生下兩個兒子,如何跟人家比。

  將來李側妃的兒子封了郡王,她跟著分府出去,榮光還在後頭呢。林氏這樣只怕一輩子要呆在成王府里,有四品誥命在身上,雖說日子也不會淒涼,只是哪裡比的過人家分出去自己當家作主呢。

  “我曉得,我也沒跟她吵。我過自己的日子就好了,理會她們做什麼。”林氏說著,她確實沒因為李側妃而生氣,都是側妃,自然有兒子的地位更高些,她剛才會哭只是自家人面前,有幾分收不住,感嘆自己命苦。其實丫頭的那個孩子掉了,她也有幾分後悔,只是現在後悔太晚了,榮太妃不可能再給她機會讓她養孩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