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老太爺什麼都沒說??”虞秋荻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大軍出動,肯定出錯,再厲害的將領也不可能保證自己的手下一點錯處不犯,想抓錯處一抓一個準。像林老太爺這種不可能去口水一些小事,像羅素去前線的事,只要打贏了這都是小事。但林老太爺一直不吭聲,這就有點異常。

  唐氏心中也納悶,卻是道:“聽我父親說,林老太爺沒有關於戰事上過摺子。”羅林兩家的恩怨,眾所周知,其他的文官可以抓住一些小事咬武官,林老太爺若是上摺子,必然會被人指責說公報私仇,但戰事快完,要咬也就只有現在了,這實在不像林老太爺作風。難道真是羅素行事滴水不露,林老太爺沒有抓住決定性的把柄?

  虞秋荻把邸報全部攤開放到桌子上,看了又看,數了又數,好一會卻是突然道:“你不覺得很奇怪嗎,好幾些封捷報上都是說我軍以弱勝,這是不是太……”

  虞秋荻雖然不是很懂兵法,但是想想歷史上的戰役,但凡能以弱勝強的,都被載入史冊來歌頌,也就是說以弱勝強本身就是一個奇蹟。但從江寧傳來的戰報上,那麼多次以弱勝強,將領在寫戰報的時候也許會有點誇大,但不可能誇大成這樣。尤其是羅素在江寧,明明知道有文官等著揪小辮子,不可能留下這樣的破綻。

  唐氏也翻著邸報看了又看,驚道:“嫂子好仔細,是啊,一、二、三……八份捷報都是如此寫,實在有些奇怪。”

  虞秋荻心中十分不安,對身邊的婆子道:“去尋四爺,或者五爺,就說我與三嬸嬸有事要問他們。”眼看著舞陽縣主就要進門,羅大太太十分忙碌,羅老太太年齡大了,拿這些事情去問她們,只怕驚到她們,兒媳婦又不好去問問公公,家中能問的只有小叔子,此時也顧不得許多規矩,只得先找回來問問再說。

  羅慕周此時不在家中,只有羅慕均在,進到屋裡,虞秋荻便把疑惑說了。羅慕均對於朝中許多事務也不是很明白,聽虞秋荻說完也覺得驚訝,便道:“我去問問父親。”

  羅慕均拿著邸報走了,不等他問出所以然來了,一直沒有任何動靜的林老太爺終於上摺子了,參的是鄭王府勾結海盜(藍,元五峰),更以為盜為兵,私自任用無德之人(衛連舟)為將,嚴重危害到沿海百姓安全,請皇上撤查。

  這個摺子上來,京城頓時譁然,連羅老太爺和羅大老爺都有點懵了。一直以來文官咬的不過是一些小事,比如羅素上戰場,治軍不嚴,騷擾百姓之類的,還發生過兩起惡性強、jian事件。但勾結海盜,不經朝廷允許私自任用將領,尤其是任用的是衛連舟,衛連舟忤逆父親被遂出族之事,再次拉出來說,連父親都能忤逆之人,如何能相信他的忠誠。

  當然林老太爺也不是空口無憑,各色證劇都有了,尤其是羅素勾結海盜的證劇,元五峰就算了,不在大珠犯案,藍在大珠犯下的案件可謂是秦竹難書,一定要重罰才應該。

  皇上看到奏摺也是無比震驚,當即就派人去了江寧撤查此事。很快羅素那邊有反應,簡單來說,大珠海軍太不給力,若是不借力與各方,根本就沒辦法獲勝。這樣的奏摺上來,文臣當即照死里噴,大珠國力勝盛,打幾個扶桑浪人也要藉助他人之力,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明明就是鄭王府勾結海盜謀利,證劇確鑿,竟然以此為辯解,實在該殺。

  就在此時,本來一直沉默的賀子章突然間出聲了,鄭王府老婆兒子齊上陣,羅家派出去三個嫡子上戰場,如此賣力竟然還被懷疑用心。林老太爺既然如此精忠報國,為毛不送自己孫子上戰場,雖然癱了一個,還活蹦亂跳著好幾個呢。

  第162章

  從海戰開始那一天起,朝堂上就一直在吵鬧不休,文官清流看不起武官,抓住錯處就要咬。勛貴們卻也不是吃素的,勛貴絕大多數都是武官出身,老祖宗立了戰功後封的爵位,不過大珠是天子之恩五世而斬,勛貴在朝中的影響力相對來說並不算大。

  但勛貴世家自有自己的人脈,宜軒長公主進宮哭了兩回,她當然有哭的理由,衛策婚前因為打擊扶桑浪人立下戰功,先皇都表揚過的,這是衛策的面子也是宜軒公主的面子。現在文官們說什么小毛賊,動動手指就能滅掉,那豈不是顯得衛策無能。

  長平大長公主此時也顧不上兒子的子嗣問題,沒事就進宮跟太后,皇后,后妃們說話,國家有難之時,武官上陣殺敵,拼的是性命。文官們嘴皮子動動,皇上就要責怪,豈不是讓前線戰士寒心。

  你有張良計,我過牆梯,你說打仗辛苦,我說擾民不安。對掐了大半年,勛貴裡頭有兩家一直沒出聲,一個是齊家,齊家大奶奶娘家姓林,齊家的外甥女現在姓羅,齊二老爺站在中間,乾脆就不吭聲了。

  再一個就是賀子章,賀子章是勛貴世家,按理說他也該站在羅家這邊。但羅氏與賀子章和離了,雖然不像羅林兩家那樣直接結仇,但從姻親變成非姻親,沒有一點原因肯定說不過去,很多人都認為賀子章沒有落井下石就算很厚道。

  眼看著戰事就要結束,林老太爺一本上奏驚動朝野,就在這個關鍵時候,賀子章突然站出來說了那些話,其效果並不亞與林老太爺那一本。勛貴們吐槽文官時,這些話也是常說的,有本事你也派兒子去打仗。其實這也就是一句吐槽,文官去打仗了,養著武官當拉拉隊嗎?

  問題是賀子章幫著羅家說話了,不管他說了什麼,更的是他的立場擺出來了,他是向著羅家的。更毒的是直接點出來林四爺癱了,也就是直言林老太爺這是在公報私仇。

  最先震驚的是林家,賀子章是勛貴,但不同與一般勛貴的,他還是皇帝的心腹,他的話不代表皇帝的話,但他的話很可能會影響到皇帝的決定。賀子章早上朝堂上發了言,中午林家就給賀家送了帖子,晚間林大老爺就騎馬來了。

  “林閣老忠君愛國,害怕武官權大威脅皇上,皇上當然會看在眼裡。”賀子章笑著對林大老爺說著,臉上卻帶著疲憊之意。

  林大老爺聽得有幾分放心,卻是笑著道:“怎麼也不及侯爺,最能為皇上分憂。”

  賀子章有幾分疲倦的打了一個哈欠,並不接話,只是端起茶碗喝茶。

  林大老爺看賀子章連端茶送客的架式都擺出來了,心中有幾分焦急,便直入正題道:“回想起前幾朝風雲變幻,皆因武官權重危害皇權,所以從前朝開始,歷來都是重文輕文,只怕武官勢大,再弄個皇袍加身。鄭親王府幾代掌兵權在手,雖然說聖上英明,登基之初就暗中派人分了鄭王府的權勢,但現在戰事起來,若是再任由鄭王府立個大功回來,這讓皇上如何封賞?”

  “林大人既然能如此為皇上著想,那為何不再多想一點,是不能任由武官做大,但若是沒有武官,誰去打仗,誰去精忠報國。”賀子章淡淡然的說著,看向林閣老道:“我自知才疏學淺,沒有領軍統帥的本事,難道林大人自覺得有這個本事?”

  林大老爺臉上真掛不住了,看向賀子章道:“說起來林家與賀侯爺雖無深交,但從未交惡,倒是與羅家……”

  這是最讓林閣老擔心的地方,賀子章若是一直站在勛貴那邊,現在繼續聲援也好理解。一直沒吭聲,然後等到林家要一擊必中時,他突然出聲了,回擊的還如此犀利。這哪裡是中立沉默,根本就是跟羅家穿一條褲子,知道林家肯定會出手,這是在等時機。

  賀子章聽到這話臉色難看起來,看向林大老爺道:“回想起來當初我與羅氏和離之初,林大太太就四處宣揚本侯戴了綠帽子,想來這不是空穴來風,林大人想必也是如此認為,才認定我與羅家是生死大仇。”

  林大老爺連忙道:“賀侯爺誤會,內人那是亂言之說,為此我嚴訓了她,她再不敢有如此想法。只是……”

  賀子章是不是戴了綠帽子,沒人會關心這個,但若是羅家與賀子章是死鐵關係,賀子章如何會跟羅氏和離。姻親就是盟友關係,多少人家情願女兒死在夫家,也要把姻親維持下去。

  “我與閣老,林大爺同朝為官許久,可曾見過我與羅家交好過。只是家事,軍事,天下事,我們當臣子的操心操勞完全都是為了皇上。皇上登基不久,海邊戰事就起了,此仗若是不勝,讓皇上顏面何存。”賀子章說著,不給林大老爺插嘴的機會又道:“林大人也許會說,海邊戰事馬上就要贏了,卸磨殺驢正是好時候。只是戰爭一旦起來,結束真的這麼容易嗎?”

  大珠國力是很強盛,周邊全是附屬國,但大珠港口對外開放多年,海軍是真沒發展起來。一是因為海邊沒有戰事,二是因為匈奴在側,大珠的兵力主要是陸戰。江寧的回辯送過來之後,賀子章就從兵部調來卷宗看過來,大珠的海軍真如羅素所說,都不是爛的問題,爛了好歹還有點底,大珠就從來沒有認真發展過,想爛都沒得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