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在不是時候。”簫殤淡然說著,衛連舟是沒辦法,各種親友關係纏在其中,鐵定脫不了身。至於他,贏了理所當然,輸了滿門抄斬,他傻了才現在去。

  第161章

  前三甲披紅掛彩騎馬遊街是人民群眾非常喜聞樂見的活動,雖然高門大戶的奶奶小姐們不能出去圍觀,但一般人家姑娘太太肯定能出門的。就像墨晴這種,有點小錢的太太奶奶們,也一樣可以上街圍觀。

  經過一個上午的遊街認證,簫清和馬上被贊為大珠開國以來最帥探花郎,尤其是打聽到簫清和並無妻房子女。別說一般人家,就是像林閣老那種,也是趕緊把家中合適出嫁女兒名單列出來,若是招得這樣一個女婿,實在與家族大有助益。

  沒幾天瓊林宴,簫清和再次大出風頭,不管是吟詩作對,還是書法表演,他都占了頭彩。能參加瓊林宴的必然是飽讀經學史書,但像做詩練書法之類的事情,是在四書五經之後,等得了功名之後慢慢練慢慢學也不遲。

  哪裡像簫清和這樣,幾乎是兼修的,自然是風頭無限。當今聖上還很年輕,也喜歡這些,當天就賞簫清和宅子,賞了銀子,以及各色貴重物品,風頭瞬時蓋過狀元和榜眼。

  簫家新賞的宅院跟羅家只離了一條街,五進的大院落,房舍家具都是新的。簫家四口人也沒啥行李,簫雲靈收拾一個簡單的包袱就搬過去了。當了幾輩子貧民,突然間大暴發了,家裡要如何操設,簫雲靈也不曉的。

  簫殤便把自己的新婚妻子聶氏接到京城,跟著簫雲靈一起料理家事,再就是羅慕周和簫雲靈的親事,羅家的媒婆雖然已經正式上門,但要做的事情還有許多。

  幾乎是瞬間,簫清和侄女與羅家四公子定親的消息傳了出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簫清和貧民出身,一朝金榜題名,自然要尋找有利姻親,羅家在勛貴里算的上不錯的。不過像簫清和這種文官清流,更應該跟林閣老這種強強聯合才對。把姑娘嫁入勛貴之家也不是不好,只是不如與林家這樣的清貴聯姻好,尤其是羅林兩家已經結仇。

  為了此事,林閣老通過簫清和恩師還找過簫清和,簫清和生理自理能力是白痴,但智商肯定夠用。打了一通哈哈,簫清和把林閣老送走,天下間沒有兩邊都占的事,已經選了一邊了,那就沒有再回頭的理,再者簫清和蠻喜歡羅慕周的。

  與此同時前線捷報一波又一報的傳過來,這讓羅家上下都十分歡喜,同時參鄭王府的摺子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參羅素的。這倒不是林閣老授意之類,在重文輕武的大環境下,文官天生是看不起武官的,文武官同階的情況下,武官得向文官行禮。

  武官外出打仗,在文官眼時,別說將領本身,就是一個小兵,也得符合高道德標準,什麼八項紀律,三大主義,不能達標的一律該死。至於死了之後誰去打仗,反正不用文官去打。

  羅素在京城早有名聲,許多清流文官很不以為然,女人就該在家裡相夫教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才顯得賢慧。比男人還本事,比男人還能幹,男人的面子往哪裡擺。現在竟然上戰場了,這根本就是男人的奇恥大辱,不參你參誰。

  “只要能打贏,這些都是小事。”羅老太爺說著,文臣們吵翻天,皇上一直沒有說話。就照目前的戰報來看,勝算相當高,只要贏了,這些小事也就不用理會了。

  羅大老爺心中卻有幾分擔心,卻是道:“皇上並沒有訓斥,只怕贏了之後……”所謂卸磨殺驢,現在還要靠武將打外敵,此時自然不會責怪。怕的就是得了軍功之後,皇帝不但不想賞,還看著有些不順眼,這些小事馬上就變成大事了。

  羅老太爺嘆了口氣,神情決然道:“羅家受天家恩澤,爵位得傳百年,精忠報國本就是份內之事,雷霆雨露皆是天恩。與上對得起皇上恩澤,與下對的士兵百姓,也就是我們臣子的本份了。”

  “父親說的是。”羅大老爺跟著說,心裡也有幾分嘆氣,現在只希望贏了之後,羅慕遠請封世子之事能順順利利,其他的也就不求了。

  羅慕周和羅慕均旁邊聽著,都不敢言語。

  唐氏六月的預產期,舞陽縣主九月進門,虞秋荻也是挺著大肚子,再有羅慕周與簫雲靈定親之事,羅大太太和羅老太太都忙的腳不沾地。相對的羅氏與胡家的親事也就不太顯眼,羅老太爺和羅大老爺親見了胡大爺,覺得人品樣貌都算不錯,便答允親事,胡家人上門來提親,全是管事媳婦一應接待。

  國事海戰,羅家的喜事大事也是一件接一件,羅老太太此時提起羅氏的婚事,其實也是想在眾多喜事中把這件喜事顯得淡化一些。沒想到此事仍然傳開了,侯府千金嫁入商戶人家,林家以及林家的親友團大肆嘲諷,連簫家,唐家和榮郡王都沒放過,家中姑娘叫一個商賈為姑父,正經論親友,羅家的親友團臉上都沒光。

  林家如此說,羅家豈會客氣,羅家是把女兒二嫁嫁入商戶了,但也是大紅嫁衣進正門當正室。哪裡像林家,為了誥命,直接把女兒當妾室,不拜堂只敬茶,正經嫡出小姐送去當小老婆,也就林家乾的出來。

  林家一口一個商戶下九流,羅家一口一個小老婆,就在兩家狠掐之際,羅氏已經開始準備出嫁事宜。胡家倒是想認真準備個一年,但羅老太太覺得早些嫁了也好,林羅兩家已經掐起來了。如此門不當戶不對的親事,羅家上很吃虧的,親事訂下來卻拖著不辦,閒話會越說越多,不如早早嫁過去,親事做定了,倒沒什麼好說了。

  羅老太爺也是這個主意,羅氏是二嫁,確實不用大操大辦。婚期定在五月底,媒婆商定後婚期後,羅老太爺便把羅氏叫過來,當著羅老太太和羅大太太的面一通說。為了羅氏二嫁能嫁的順心些,羅家是把自己的臉扔到地上踩,連家裡媳婦的娘家都受到了波及。

  以前的種種就不說了,現在要出嫁了,胡家是身份低了些。但女子以夫為天,這些都是本份,更何況羅氏都是二嫁了,若是再有不好傳出來,和離什麼的想都不要想,直接去死保全顏面更快些。

  羅氏聽得眼淚汪汪,羅老太太也跟著說了羅氏幾句,說倒都是好話了。胡家的家世差了羅家那麼多,又在京城邊上,胡家對羅氏絕對不敢有絲毫怠慢,更何況羅氏上頭又沒婆婆了。只要羅氏把傲慢的心收了,定然能夫妻和美,到時候羅氏生下兒子,胡大爺保證連個妾室都不敢納。

  這門親事也許讓羅氏在娘家沒了面子,但至於在婆家有絕對的地位,女人的日子不是活給人看的,總是要自己過的。凡事都有兩面性,只看自己怎麼想。至於羅氏的生母劉姨娘,總算是生養了羅氏,等羅氏出嫁之後也會把她從莊子上接回來,羅氏聽得心中越發的感激羅老太太。

  到了五月底,一頂大紅花轎把羅氏嫁了出去,除了原本的嫁妝之外,羅老太太又添了些,羅大太太作為嫂子也沒小氣,四萬銀子嫁妝抬出去,放在商戶里足可以壓死一片人。羅老太爺長長地嘆了口氣,能為她做的全做了,若是再過不好,就真怪不得誰了。

  三日後回門會親都辦的極為簡單,胡家的人口也不算太複雜,羅氏和胡大爺進府來請安,聽羅氏說話的口氣,夫妻倆還算不錯。

  六月底唐氏生產,在產房裡喊了一天生下一個白胖兒子,羅家上下都是一片歡喜。半個月之後,虞秋荻也生產了,雖然是早產,生的卻是極為順利,兩個時辰不到產一子,個頭不大看著也有些弱,精神卻是好得很,極為鬧騰。

  羅家一個月內得了兩個孫兒,滿月酒乾脆一起擺了,親友道賀,齊大奶奶自然來了,林家是跟羅家不和,但從齊家算起,齊大奶奶還算是虞秋荻的嫂子。

  擺酒的時候,虞秋荻還在坐月子,齊大奶奶來了自然沒有好話,結果被出了月子的唐氏三言兩語打發出去了。虞秋荻進嫁進羅家已經生兩子,齊大奶奶進門時間也不短了,別說兒子,肚子都沒有呢,只怕齊家的庶長子要出世了。

  等虞秋荻出了月子,唐氏過去看她時,兩人說起此事,唐氏不由得笑著道:“齊大奶奶這樣鬧下去,弄不好庶長子真要出世了。”

  齊家子嗣單薄,齊二老爺自己就是過繼的,他絕對不想自己的孫子再過繼。若是齊大奶奶一直懷不上,齊二老爺說要讓丫頭先生,就是林家也不好說什麼。

  “總要兩年的。”虞秋荻說著,齊大奶奶進門這才一年,沒懷上孩子也算正常,若是再有一年,只怕齊二老爺自己就撐不住了。又道:“林家有動靜嗎?”

  出月子頭一天,虞秋荻就命人把一個月里的邸報全部拿過來,海戰的基本信息都會寫在邸報里,按照邸報上寫的,一直都是勝,看架式這一仗快要打完了。

  唐氏搖搖頭,自己丈夫在邊關,她自己擔心不說,唐老爺也是十分擔心。一直留著心朝中情況,這場海戰已經到了尾聲,文官沒影響的口水就算了,怕就是比較敏感的問題,文臣抓住大做文章,尤其是林閣老在旁虎虎視眈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