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虞秋元朝虞秋荻淡然笑著,神情突然嚴肅起來,道:“臨別之際,有幾句話我也提醒三姑娘,祖母過世是一年孝期,這一年內你不能議親。齊老太太身體早就大不如前,若是……祖母孝期內,齊老太太去了,你是外孫女,孝期不長。但齊二老爺一家卻是三年孝期,三年內家中不得辦喜事,只怕也不會給你議親。等三年期過,你的年齡大了,齊老太太又不在了……三姑娘,要早做打算才是。”

  虞秋荻默然垂下頭,無聲嘆息著,低聲道:“我曉的……”

  “即使生分了,我們總是一起長大的堂兄妹,齊二老爺只是你表舅。如果,我是說如果,你在京城實在呆不下去了,就來直隸找我。至少我可以護你周全,讓你衣食無憂。”虞秋元說著。

  “多謝。”

  卷三高門大戶,辛苦,辛苦

  第104章

  秋風蕭瑟之時,虞秋元返京了,虞齊兩家的官司,旨意也終於下來了。先是虞家冒妄之罪,宣布虞家與齊家的婚事無效,再就是虞家欺負孤女,強搶嫁妝,這事就比較嚴重,旨意上寫的明明白白虞秋荻的撫養權從虞家轉移到齊家。

  本來虞老爺作為當家人該被重罰,不過想到虞老太太病逝,念虞家在孝期中,便從輕發落,並沒有給虞老爺判刑。虞秋元作為送嫁之人,雖然是不知情,仍然遭重斥。

  聖旨沒下來之前京城關於虞齊兩家的八卦已經被議論到沸騰,現在聖旨下來了,對於虞家的指責中更是到達了極點。比如周家,虞老太太的娘家,虞老太太去世之後,周大太太直接發表聲明與虞家劃清界限,兩家直接斷絕來往。

  虞大太太的娘家張家,虞大太太休出之後兩家就徹斷了,更不用說其中還有張舅母死的不明不白,張家別說虞家論親戚了,打官司都來不及。

  就在虞家千夫所指之時,虞家又暴出來一個醜聞,虞大爺要休妻,休掉大陶氏。原因是大陶氏在妾室產子時留子去母了,虞大爺指責大陶氏犯七出之一的嫉妒,一定要休出。

  消息傳出之後京城眾人都驚了,留子去母雖然是後院常用的手段,但被發現之後確實是名聲不好。問題是虞家自己都臭大街了,陶家沒跟他劃清關係已經很夠意思,他還敢休妻,真是太拿自己當盤菜。

  結果虞大爺就是不依不饒地要休妻,兩家乾脆就打起了官司,京城眾人對虞家是徹底無語了,都這樣了還敢打官司。當然官司並沒有打起來,陶家是女兒家怎麼都吃虧,最後雙方協商和離了。

  這事出來之後對虞家的指責聲更大,其實也沒大哪裡去,跟換親搶嫁妝相比,和正妻和離只算是小事一碟,只能算是茶餘飯後的談資。

  外頭的這些議論自然也傳到齊老太太和虞秋荻耳朵里,虞秋荻早就知道了,此時也不意外,虞大太太的事出來後,大陶氏肯定不能留了,這絕對是個隱患。

  齊老太太自覺得時間不多,不會去理會這些,旨意中特意寫明把虞秋荻的監護權轉移,這是齊老太太求的太后。若是她活著的時候,虞秋荻就訂好了人家,她走的還能放心些,現在虞老太太先走了,虞秋荻必須得守孝,一切又不同了。

  “聖旨都下了,外祖母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虞秋荻在齊老太太床邊坐著,一邊餵著齊老太太藥,一邊笑著對齊老太太說著。

  齊老太太長嘆口氣,有幾分感慨地道:“也許當年……我真的錯了。”就像賀子章說他的,若是還有一個庶子,虞秋荻的處境都不會像這樣那樣。即使有旨意下來,明確齊家對虞秋荻的監護權,但到底不是親舅舅,中間那一層差的多了。

  虞秋荻把最後一口餵完,隨手把藥碗交給旁邊的婆子,又拿來手絹給齊老太太擦嘴,笑著道:“舅舅素來對外祖母十分孝順,您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從京城回來之後,齊老太太的身體就不大好了,她剛出事那會,齊老太太倒是能打起精神,那是靠一口氣提著。雖然她的終身大事還沒有徹底解決,但虞老太太的過世,讓齊老太太更加為虞秋荻發愁,她已經風燭殘年,哪裡還能經得起這麼多。

  齊老太太卻是搖搖頭,她始終沒辦法信得過齊二老爺,道:“沒想到虞老太太……”

  若是虞老太太還能多活會,也不要太多,三個月半年就夠了,她就有足夠的時候給虞秋荻尋門親事,到時候就是需要守孝,親事定下來了,若是男方敢退親,自有齊二老爺出頭。折騰到現在,要讓齊二老爺給虞秋荻訂親事,她如何能放心。

  “車到山前必有路,外祖母何必如此擔心,舅舅肯定會為我尋到合適親事。”虞秋荻垂下眼微笑著說,前頭一句不止是為了安慰齊老太太,她也真心如此想的。

  那天跟虞秋元談過之後,她也釋懷了許多。虞秋芳毀了她的前途,差點害了她的性命,但為此付出了性命。虞秋元在本該要得勢的時候放棄京城一切,回鄉歸隱,十幾年後也許他能做到修身齊家,但還有沒有機治會平天下就不得而知了。

  或許這就是人生,充滿了各種不穩定性,與其去糾結這些,不如更坦然的去面對。就像老話說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將來會如何,誰知道呢。

  “唉……”齊老太太嘆息著。

  虞秋荻卻是突然道:“祖母大喪,我身為孫女沒有在家守孝,本來就是不太妥當,我想著到青雲庵去給祖母祈福。”

  齊老太太神情有幾分猶豫,虞家人並沒有死絕,就是現在虞秋荻的監護權改變了,也該在虞家守完孝後。來齊家守孝也不能說不好,但守孝有許多忌諱,她一個外甥女,不太好十分麻煩舅舅家,到庵堂去祈福守孝是作為合適的,外人說起來,也許會說虞秋荻懂事孝順。

  虞秋荻看齊老太太沒答應,補充道:“只是做做樣子,我肯定還是要陪著外祖母的。”

  “到青雲庵去祈福守孝,是該如此。”齊老太太說著,道:“我讓吳媽媽去辦,就是住不了幾天,也得弄個單獨小院,外人看著也像樣。”

  “嗯。”虞秋荻淺笑著說,心裡鬆了口氣。她會如此提議,更多的是因為她心中有想出家的念頭。

  聖旨下來,全京城皆知齊二老爺是她的監護人,就是齊老太太去了,齊二老爺為了自己的孝子之名也不會對她多壞,肯定會給她找戶婆家嫁出去,弄不好還會成為他手中一顆棋子,用於家族聯姻。二房的人口並不多,多個外甥女,嫁出去之後也會多門姻親。

  若是聯姻肯定能嫁的好,齊二老爺也會成為她的助力。但她突然間覺得嫁人本身就不是好事,看看虞老太太,再看看齊老太太,然後再看看她所知的名門貴婦們。侍奉公婆,照顧兒女,照理家務,擺平妾室之間的爭寵,還要努力生兒子,討好丈夫。

  她受了虞老太太和齊老太太這麼多年教育,本以為她能很適應這種生活。結果與齊家的婚事黃了,外祖母的一生心血白費了,然後她喜歡的人不可能娶她。只是為了嫁人而嫁人,不知道為什麼她真心覺得這樣的一輩子太累了。

  與其嫁人,還真不如出家,一般女子出家結果都十分淒涼,就是當了尼姑也是要吃飯。尼姑的生存環境比和尚還不如,若是無人供給,有些甚至於淪為暗娼。與一般女子不同的是她有嫁妝,虞二搶的她的嫁妝此時全部在齊家,相信齊老太太還會留筆錢給她。

  女子沒有獨立戶籍權,但嫁妝卻是完全屬於自己的,有這些嫁妝在身邊,她就是出家為尼,平常生活也絕對沒有問題,齊二老爺再怎麼樣也不能動她的嫁妝。一個人過日子,就是尼姑庵的生活清苦一些,也好過在後院裡斗的你死我活。

  這個念頭絕對不能說出來,齊老太太活著的時候,這話肯定不能說,就是齊老太太不在了,齊二老爺也不會贊同她出家。實際疼不疼她是一回事,齊二老爺肯定會在意自己外面的名聲。不過目標有了,現在要做就是朝著目標奮鬥。

  若是齊老太太給她尋了親事,嫁了也許沒什麼,若是齊二老爺安排她出嫁,聯姻的棋子沒那麼好當,還是出家吧。

  “二太太來了……”外頭丫頭傳話進來。

  虞秋荻忙起身相迎,齊二老太太手拿大紅帖子進門,見禮之後,齊二老太太就道:“老太太,剛才衛國公府送來喜帖。”她這個侯府女主人當了這些年,一般的紅白喜事都能料理的了,不同的是這回是衛國公府世子尚公主,還是嫡公主。

  齊老太太不自覺得輕輕嘆了口氣,看向齊二太太道:“等我閉上眼,你還打算去問誰?”齊二太太說不上壞腸,但出身太低,教了這麼多年,長進是有,但還不夠。

  齊二太太的臉頓時漲紅了,低著頭不敢說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