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這樣未免太隨意了些。”小陶氏聽得目瞪口呆,吳家直接拒絕花轎進門,那就表示此事鬧的非常大。這種情況下再給何大姑娘找其他人家,太匆忙不說,絕對找不到多好的。別說,就是一般鄉紳都未必會要,弄不好只能找個貪錢的窮鬼或者小商戶。

  虞秋元嘆氣道:“何大老爺若是真想保住女兒,越是高門越是嫁不得。”越是身份低,越是不知道其中的厲害,至少會因為何大姑娘的娶她。當權者也會嫌身份低微懶得處理,何大姑娘也就越安全。

  “何大老爺只是貶官而己,吳家也就是一般的人家……”虞秋荻有幾分不解的說著,她本以為何大老爺選的吳家身份已經夠低,羅家與何家解除婚約,羅家怕此時站錯隊被連累,這多少還能理解。但吳家這樣低微的身份,怎麼可能會牽扯到皇位之爭。

  “據說那位吳大爺中舉了,若是沒中的話,也許會好些。”虞秋元嘆氣說著,是個男人都有野心的,攤上這樣的岳父,就是一時半會沒事,只怕以後的仕途也不會多順,尤其是這個微妙的時候娶了何家女兒。

  也有可能是吳家當初結親就是看上何家的權勢,現在何家要倒台了,沒有吳家看上的地方,他們就要退親了,雖然很不地道,但也是平常事。

  大陶氏聽得心中十分不安,也有幾分不解,有幾分自言自語地道:“何大老爺就是貶官了,好歹也是五官京官……”

  虞秋元搖搖頭,這只是何家的第一波打擊,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基本上在權利交替時站錯隊的,打擊起來都是幾重奏。遠的不說,想想當年的程家,太子黨。結果皇帝換了太子,太子換了之後,程老太爺就被貶了,然後到新皇登基後,直接全家出京。就這樣也是運氣好的,好歹保住命了,但皇帝沒換之前,程家也別想有人再進京。

  何家更倒霉,皇帝還沒換太子,只是先清太子身邊的黨羽,何大老爺的下場就是貶官。等到皇帝確定要換太子時,何家肯定還得有一波衝擊,到新皇登基後,若是再清算一把,只怕到時候何家就不滅九族,也得像紹家那樣滿門抄斬。

  就是老皇帝那裡沒事,平安到新皇登基,新皇也肯定會著手收拾。朝堂上的官職是固定的,位子就那麼多個,就像他跟著賀子章一樣,賀子章為什麼要跟著某皇子,都是因為有肉吃。

  新皇登基後,肯定要封自己身邊的有功之臣,新人要上位,舊人就得先把位子空出來。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是千古名言。

  第81章

  臨近新年之際,大房和二房都有好消息傳出來,先是診出來小陶氏懷孕了,已經兩個多月,這回倒不是故意瞞著,是小陶氏自己都沒感覺到。再加上二房才從京城搬回來,事務非常多,也就沒顧上,直到嬤嬤提醒月事一直不來,這才請了大夫看,沒想到是有孕了。

  沒幾天大房大陶氏屋裡的通房若塵也傳出來好消息,大夫診出來一個月的身孕。雖然通房生的是庶出,但總是大房的頭一個孩子,虞老太太得知之後也十分高興。賞了衣服賞了銀子,又叮囑虞秋元好好照看。

  虞秋元倒是顯得有點無所謂,相比較之下他更重小陶氏生的孩子,要大陶氏生的好歹是嫡出,現在只是通房生的。反正大房裡那裡,不管虞大太太還是大陶氏肯定看中若塵這一胎,只要沒人起惡意,這孩子也就沒啥危險性,他也就是越發懶得管了。

  小陶氏懷孕,二房的事務自然由虞秋荻先接手,外頭的莊子上田租不管是大房還是二房的全部都是虞秋元在管。虞秋荻只要把虞秋元拿來的田租入總帳,然後準備過年事宜就好了,二房人少,不管主子還是下人都少,準備的事宜也就少。

  也虧得虞家地位低,家中人也少,現在京城氣氛這樣,若是哪個大家族突然張燈結彩的過新年,只怕就太惹眼了。

  到了臘月二十九,虞秋元帶著二房眾人去了大房,新年得祭祀,這肯定得在大房進行,就是虞老太太也得在大房接受眾人的磕頭。虞老太太后院的房舍憶互解封收拾妥當,雖然初二就要回去,但過年這幾天也不能太遷就了。

  虞老爺帶著虞家眾人相迎,虞秋翎上前扶著虞老太太下車,虞老太太眼睛卻是看著車前的一圈人,神情有幾分悲傷,眼前都是她血脈的延續,她一直想讓虞家好,結果大房還是變成了這樣。

  祭祀拜年,虞老太太早就報了病,並不用進宮朝賀,只在家中過節就好了。除夕當晚,酒席就擺在虞老太太屋裡,並沒有根據男女來分,而是大房一桌,二房一桌,至於男人,就虞老爺和虞秋元兩個,虞老爺理所當然的坐大房,虞秋元卻是坐在二房這邊。

  “若塵呢,讓我看看。”虞老太太突然說著。

  若塵一直在大陶氏身邊站著侍候,此時聽到虞老太太傳喚,忙上前跪下磕頭。

  虞老太太忙讓程媽媽扶她起來,笑著看向她的肚子,才一個多月實在看不出來。程媽媽早就有準備,虞老太太隨手一個荷包遞過去,又道:“有了身孕就別過來侍候了,越是月份小越是在意。”

  說這個話的時候,虞老太太還看了大陶氏一眼,本以為若塵此時會在屋裡休息,沒想到大陶氏竟然讓她旁邊侍候。

  虞秋元馬上對若塵道:“回屋歇著吧,生產之前都不用侍候。”

  “是。”若塵低頭應著。

  大陶氏臉色頓時難看起來,從理論上若塵懷孕她該高興,但她如何能高興起來。後來虞老太太又賞銀子又是賞衣服,更讓她難受。今天虞秋元又這樣說,豈不更是針對她的,若塵本來就是她的丫頭,讓她過來侍候又哪裡有錯,懷孕就了不起嗎,生出來也是庶出。

  虞秋翎就怕氣氛僵了,忙笑著道:“怡哥兒呢,讓我抱抱。”

  奶媽趕緊把怡哥兒抱過來,虞秋翎接過來,笑著道:“還是你最好了。”

  眾人也都笑了起來。

  守歲過新年,到了初二回娘的日子,虞家並沒有要回娘家的女兒,虞大太太便帶著虞秋芳回了張家。大陶氏自然也要回陶家,特意讓張婆子去叫小陶氏一起回去,小陶氏卻是不回去,理由也是現成的,虞老太太今天要回二房,她肯定要先侍候老太太。

  大陶氏幾乎把一嘴銀牙咬碎,她連身孕都沒有,小陶氏卻已經懷上第二個孩子了,她心中如何不惱。本來想著趁著這回回娘家,肯定要整小陶氏,這回不止甩耳光,都恨不得要掐死她,沒想到小陶氏根本就不回去。

  從初四開始虞家兩房開始擺酒宴客,宴客的請貼年前就從送了出去,全是虞秋元寫的。虞家二房的親友不多,一則是因為虞家本來就是不高門大戶,二則二房今年才分家,知道的還不是很多。大房好歹還有虞老爺在,虞秋元就理所當然的在二房張羅。也虧得要應酬的人少,不然小陶氏現在懷著孕,虞秋荻又是未出閣的姑娘,只怕也張羅不過來。正月十五又是元宵節,看燈放花又是一番忙碌,直到出正月這個新年才算是過完。

  天氣漸漸回暖,忙碌卻沒有就此停止,在年前大夫說虞老太太身體不好時,虞秋元心裡就有打算,若是可以的話,今年內把虞秋荻和虞秋芳嫁出去,至於四姑娘,他不想管也就無所謂她什麼時候出嫁。虞秋荻相對來說還好些,孫女是一年孝,二房沒有其他長輩,只要守一年就好,就是耽擱一年也就是十六歲,反正親事是訂好的,孝滿嫁過去就可以了。

  麻煩的是虞秋芳,虞大太太和虞老爺都是三年孝,她作為女兒也不好大辦喜事。而且就虞秋芳那樣,早嫁出一天他早省心一天,雖然有點對不起梁家,但也是沒辦法,女兒家總是要嫁出去的。

  “去年才訂的婚,今年就要嫁,這也未免太快了些。”虞大太太首先反對,她現在滿心想的就是換親的事,若是虞秋元早早把虞秋芳嫁出去,那還換什麼,根本就沒得換了。又道:“而且梁公子連個舉人都沒考上,這門親事不作也罷。”

  “我也沒有中舉,母親是不是也看不上我呢。”虞秋元說著,又道:“大夫說了,老太太的身體不太好,我想說過,總要在……把婚事辦了,不止二妹妹的,還有三妹妹的,都要辦了。”

  提到虞秋荻的婚事,虞大太太來了興趣,忙道:“三姑娘也要出嫁?齊家一直在青陽外放,怎麼出嫁?”她本以為三姑娘的婚事會等齊家外放結束才會辦。

  虞秋元心中還沒有具體打算,卻是道:“雖然是外放,但京城才是齊家的老家,不管是派人過來,還是把三姑娘送過去,此事總好商議。”

  以齊老太太的年齡,就是他想留,只怕齊老太太也不會願意。不管是讓齊家送親,還是齊家回來人,想成婚並不是多難的事。

  “要怎麼商議啊?”虞大太太連忙問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