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船娘划船向湖中央,此時前畫舫上音樂響起,歌舞伎也開始了。船上侍候的丫頭婆子也開始打開盒箱擺飯,鄭王妃請客,飯食自然是鄭王府的,菜色精美,香味十足,前頭畫舫上的歌舞看著更是精彩,只是小畫舫上三人都沒心情欣賞這個。

  剛才鄭王妃說的話,她們都是聽到的,以鄭王妃當時的音量,不止她們聽到了,估計在場的人差不多都聽到了。

  “看樣子羅家是希望何家主動退親。”顧惜顏說著,鄭王妃直接把話說成那樣,那意思就是直說,要是何家不主動退,那只有羅家主動,何家的是女兒,自己主動退,與被退親,明顯是後者影響更大些。

  虞秋荻想了想道:“鄭王妃雖然地位尊貴,畢竟只是羅家的出嫁女,這事……”要是羅太太或者羅大奶奶誰說了這樣的話,那羅家是絕對要退親,現在只是出嫁女說,這事多少有點古怪。

  要是羅家真想退親,那該當家女眷放話,暗示一下就好了。何家主動上門退親,大家臉上都好看些。現在出嫁女出來說,是不是羅家的意思,只怕何家也要想一想,然後找羅家議一議了。

  難道這就是鄭王妃突然如此說的用意?鄭王妃本人肯定是反對這門親事,但羅家卻有人贊同,以至於兩派產生爭議,鄭王妃便乾脆親自出手把水攪的更混?

  “鄭王妃雖然是出嫁女,但可不是一般的出嫁女,我聽父親說過,朝廷上有什麼事鄭王爺還會跟王妃商議呢。”顧惜顏說著。

  顧老爺特意拿這事教育過她,雖然自古對女子的要求都是賢良淑德,但也得看情況來,鄭王府的女人們一直都很剽悍,顧惜顏嫁過去之後也不用只當個賢慧妻子,厲害些也沒妨礙。

  年氏旁邊聽著,想想何大姑娘,又想想鄭王妃說的話,感嘆道:“都說娶妻娶賢,何大姑娘我們都是見過的,那樣一個好人……”

  顧惜顏道:“就像鄭王妃說的,婚姻乃是結兩姓之好,哪裡是姑娘好就夠的。也不說太遠的,當年衛九爺就跟紹家姑娘訂過親,後來還不是一樣退了。哪裡是人家紹姑娘不好,根本就是……”

  虞秋荻聽得心中一驚,忙道:“難道何家以後也會像紹家那樣?”若真是如此,那朝堂上肯定就要有大動靜,現在虞家無人出仕,倒是不用擔心家裡會出事。但齊二老爺可是才得外放,若真有大動靜不知道會不會被連累。

  顧惜顏只是隨口舉的一個例子,說的時候也沒有深想,聽虞秋荻如此說也跟著愣住了。臉色也變了,道:“我只是隨口說的,應該不會吧……”紹家的下場現在想想還是後怕,男丁殺光,女眷入奴籍,不該被連累的出嫁女被夫家休出的也不在少數。

  年氏聽得最為不安,不由得道:“想想羅大奶奶的娘家……”這輩子誰能說家裡沒一點事,京城裡頭娘家倒霉的也不在少數。

  “羅大奶奶當時已經嫁到羅家,並且生了兒子,這跟定親不是一回事。”顧惜顏說著,就比如衛策曾跟紹家姑娘訂過親,退親了也沒人會說衛策什麼。

  但後來周家那樣對待紹清詞,卻備受指責。主要是當時紹氏已經進門生子,嫌人家娘家不好,可以送庵堂,最多也就是休掉。結果別說紹氏,連自己的親孫子都不放過,惡毒成這樣如何不被人罵。

  虞秋荻想想又道:“羅大奶奶娘家的事只能算是後宅之事,衛二老爺在朝堂上並沒有錯處。”衛二老爺在政治上站對隊了,就是後來因為後宅之事不得皇帝重用,仍然有官職在身的,何家的事只怕不是這麼簡單。

  顧惜顏越想越是覺得心驚,作為閨閣小姐,說起來好像很輕鬆,外頭的世界與她們不相干的。但事實哪裡能輕鬆的了,不管是夫家倒霉了,還是娘家倒霉了,她們都得跟著倒霉。不說遠的,就看紹家的妻女入奴籍,難道她們做什麼壞事了嗎。只是男人在外頭倒霉了,她們也就理所當然的跟著倒霉了。

  “鄭王妃也就是這麼說一句,接下來會如何我們也猜不出來。”虞秋荻說著,羅家到底是退親還是不退親,不是鄭王妃說了算的,更不是羅慕遠說了算的。抬頭看向中間畫舫,笑道:“早聽說鄭王妃的舞伎名震京城,我們也看看。”

  羅慕遠定親也好,退親也好,與她是沒什麼關係的。她是親事是早就訂好,並且是板上釘釘,就是偶爾想到了什麼,那也只是想想而己。

  第75章

  鄭王妃湖邊的一句話,以最快的速度傳遍京城。要是一般出嫁女敢這樣議論娘家侄子的婚事,只怕貴婦們先議論說話的這位,都己經是出嫁的姑娘了,如何能插手管娘家的事,就是管了,私下裡去跟家人說也沒什麼,公開說這個實在有點與禮不合。

  現在這話是鄭王妃說的,那意義多少有點不同,最起碼眾人聽到這話的第一反應就是,看來羅家是想跟何家退親,會這麼說是想何家主動去退。

  何家接到消息之後就炸開了窩,前頭男人們先去開會,後院的女人們也開始議論。何大姑娘做為當事人躲到閨房裡,何老太太則是把兒媳婦,孫媳婦全部叫了過去,怒氣沖沖的說:“怪不得上回問起婚期時,羅家這樣那樣的找理由搪塞,原本打的是退親的主意。”

  何大太太雙手握緊,指甲幾乎要扎到肉里,嘴裡卻是道:“羅家既然放出話來要退親,何家女兒又不是嫁不出去,找他退親就是了。誰知道羅家打的什麼主意,萬一他們家再搞出什麼事來,到時候……”

  何大太太是何大姑娘的親娘,遇上這種事情,她心裡比誰都惱火。只是生氣也得考慮現實,何家的是女兒,比不得羅家的兒子,註定是要吃虧些的。更何況強拗的瓜不甜,就是何家咬定不退親,羅家是拿何家沒辦法,但他們可以拖著婚事。

  就像現在這樣,本來今年就該成親的,硬是拖到明年,那到明年時也許羅家還要找藉口再拖一年。最後就是勉強嫁過去了,人家夫家看不上,吃虧的還是自己家女兒。何家的女兒又不是嫁不出去,何必在這麼一棵樹上吊死,大大方方的去退親,自家臉面上還好看些。

  “哪有這麼容易的事,想訂親就訂親,想退親就退親,當我們何家好欺負啊。”何老太太拍著桌子吼了起來,羅家多了不起嗎,敢這樣欺負人。

  “姻緣之事本來就是你情我願……”何大太太接口說著,以何大姑娘現在的年齡,現在退親然後再尋親事並不是難事,若是再耽擱下去,那還是自家吃虧。

  何二太太向來記恨大房得勢,更怪大老爺不提攜自家兄弟,此時道:“雖然說姻緣之事是兩廂情願的,但像羅家這般,想訂親就訂親,想退親就退親,實在沒把何家放在眼裡,若是不討回來,何家的面子往哪裡擺?”

  何老太太此時心中怒火更盛,何二太太的話正合她的心意,便道:“何家不能白白吃這個虧,一定要向羅家找回來。備車,我們現在就去羅家,看看他們怎麼說。”

  何大太太聽到這話就急了,知道何老太太向來左性,平常家務事都有幾分處事不清,現在又被何二太太勾起火氣來,還不知道會做出什麼事。便勸道:“老太太先消消火,現在只是鄭王妃隨口說了一句,老爺今早就去了定遠侯府,定遠侯府肯定會給一個說法的。若是鄭王妃亂說的,豈不是傷了兩家和氣。”

  何二太太卻是接口道:“大嫂倒是願意熄事寧人,但人家羅家未必願意。鄭王妃直接在外頭那樣的放話,若是羅家真拿何家當回事,為什麼不悄悄的說,現在滿京城的人都在說何家。就是何家主動去退了婚,以後難道沒人拿來說事。再者大姑娘都是十六了,生生被羅家耽擱了一年花期,怎麼也得讓羅家賠。”

  何大太太氣的全身打顫,道:“二嬸嬸這是怎麼了,非得挑得老太太過去跟羅家鬧一場,鬧大了你又能有什麼好!”

  她何償不想讓羅家賠,但這種事要怎麼賠,強迫羅家娶嗎,那樣嫁過去難道就能好了?出了這種事情女方吃虧是吃定了,與其去吵鬧,不如把姿態放高一點,擺出一副何家不稀罕的模樣,這樣面子多少還能回來點。

  “難道吃虧了就好了。”何老太太怒氣沖沖的說著,起身道:“備車,我現在就去羅家,羅太太若是不給我一個說法,看我能輕饒了她!”

  何大太太旁邊看著滿心焦急,知道何老太太這是脾氣上來誰也勸不住了。悄悄讓身邊丫頭去找何大老爺,小丫頭沒一會過來回話道:“大老爺早上出門去了羅家還沒回來。”

  何大太太聽得更是心急,何老太太卻是不理會這些,外頭車駕備好,她就要上車去羅家。勸是勸不住了,此時只得跟著去。

  何二太太自然是要去看這個熱鬧的,一邊扶著何老太太上車,一邊繼續拔火道:“當初老太太是看的起衛國公府的門庭,這才好心過去提親。哪裡想到衛大奶奶竟然那樣,不同意就算了,還宣揚的滿京城都是,讓何家顏面盡失,這其中不知道有沒羅大奶奶的功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