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虞秋荻和顧惜顏福了福身,上轎離開。軟轎走出了好遠,虞秋荻只覺得的自己的心諼似乎才慢慢歸位了,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緊張些什麼。

  軟轎抬到顏月閣,虞秋荻和顧惜顏先是沐浴更衣,正想問廚房準備了什麼飯菜。管事的卻是突然過來報:“晚飯鄭王妃擺宴,在湖上吃飯看歌舞,公主請兩位姑娘換了衣服就過去。”

  “在湖上吃飯看歌舞?”顧惜顏有點意外,果然是鄭王妃請客,出手就是這樣的大排場。隨即笑著對虞秋獲道:“那我們快些過去,晚上只怕有得玩了。”

  第74章

  所謂湖上擺宴聽歌舞,當然不是指大家坐到一艘畫舫上看歌舞,而是幾人一船,有點像分席而坐,但每席坐的人多一點,每席之間間隔也大的多。這樣的安排省掉了許多尷尬,鄭王府那邊的幾乎全是男客,但顧家這邊的女客卻是不少。

  兩家現在是兒女親家,此時遇上了,若是不一起吃個飯聚一下實在說不過去。若是相聚,必然全員出動,不管坐位如何安排總是有不妥之處。現在多好,雖然說大家相聚,但分坐在不同的船上,彼此行動也就方便多了。

  兩人沐浴更衣後又坐軟轎過去,這回卻不是直接湖邊,而是先到長平長公主那裡集合,然後大家一同過去。因為貴客迎門的關係,莊子上的管事僕從都打起了十二萬分精神,若是此時丟了臉,顧家就丟大人了。

  軟轎到了長平長公主正院門口,虞秋荻和顧惜顏下轎,顧惜顏卻沒有馬上往裡走,問門口的管事媳婦道:“誰在裡頭?”

  “鄭王爺,鄭王妃,二老爺,二太太還有大奶奶。其他的公子們則由衛九爺帶著先去湖邊了,說先去張羅安排。”管家媳婦低頭回話。

  謝潛不在,顧惜顏多少鬆了口氣,鄭王爺和鄭王妃在,這又讓她緊張起來。倒是旁邊虞秋荻朝她笑了笑,雖然去見未來的公婆有些彆拗,但既然躲不過那就大大方方的去。尤其是鄭王爺和鄭王妃還是出了名的奇葩夫妻,這時候千萬不能表現的小家子氣了。

  在門口稍稍停了一下,顧惜顏深吸口氣這才進去。進到屋裡,一排長輩在裡頭坐著,兩人上前見了禮,鄭親王和鄭王妃只是含笑著點頭,好歹還看了未來兒媳婦顧惜顏一眼,幾乎沒給虞秋荻一個眼神。

  虞秋荻是見過鄭王妃的,鄭親王謝衡卻是頭一次見,比想像中的年輕許多,長相也好,真可謂是中年一枝花。要是說起來,鄭王妃和鄭王爺兩人都是樣貌非常出眾之人,當然謝潛長的也不錯,但跟這爹媽一對比,總覺得有點不夠看,也不是不好,只是感覺有點大眾臉。

  “兩個丫頭終於來了,屋裡悶熱,我們也先去湖邊吧。”顧大老爺笑著說。

  鄭王爺點頭道:“是有點些悶了,我們也去看看,看那群小子收拾的如何了。”

  大隊人馬出發,虞秋荻跟著顧惜顏和年氏走在最後頭,外頭車駕早就準備好,這回過去就不是軟轎了,而是車駕。年氏,虞秋荻和顧惜顏三人一車。

  想到年氏過來時身上不好,虞秋荻就忙道:“本來想著回來就去看看大奶奶,現在可好些了?”

  “我只是坐了半天車有點暈,大夫瞧過了,說沒什麼事。”年氏笑著說,又道:“倒是讓妹妹掛心了。”

  不等閒聊了幾句,車駕便到了湖邊。丫頭扶著下著車,虞秋荻下車時多少有些傻眼,她和顧惜顏離開湖邊好像沒大會功夫,此時湖邊早就大變樣了。夕陽西下,湖邊卻是一片燈火通明,大紅燈籠從莊子後門一直掛到湖邊上。

  五、六艘大小畫舫停靠在岸邊,每隻畫舫上都是掛一圈紅燈籠,然後湖上不遠處還有一艘,燈籠掛的更多,隱隱可見幾個妙齡女子穿梭著,那應該是歌舞伎表演的專用船隻。

  衛策和謝潛本來正在湖邊站著,看到車駕過來便迎了過來,羅慕遠則是繼續指揮管事收拾安排。眾人下了車,鄭王妃看看目前的進度,難得贊一回道:“還不錯。”

  衛策笑著道:“全是慕遠安排的。”

  鄭王妃笑著點頭,她對這個娘家侄子向來很滿意,笑著道:“不是我夸,我這個娘家侄子是樣樣都好,雖然年齡不大,卻是極為細心仔細,比我那兒子和小九都強。”

  衛策聽得只是笑,謝潛也是不吭聲。

  旁邊顧二太太卻是湊趣接話道:“要說京城的公子少爺們,小羅大爺真是數一數二的了,還訂那樣的好親事,只怕今年王妃就有侄媳婦了。”雖然羅慕遠才十五,何大姑娘今年都十六了,京城貴婦們都說,這門婚事估計今年就要成了。

  “何大姑娘我是見過的,端莊賢淑,人品貴重,我那侄子是高攀了。”鄭王妃突然神色認真的說著,隨即話音一轉:“不過婚姻之事是結兩姓之好,尤其是家中嫡孫媳婦,哪裡是姑娘好就夠的,依我說,這門親事還需要再參祥。”

  兩個月前羅家召開了一次家庭會議,羅家的長輩們全部到齊,鄭王妃和謝衡都來了,羅慕遠作為嫡長孫也過來旁聽,議的就是羅家與何家的婚事。最初給羅慕遠議親時,羅大爺有些猶豫,但最終贊同父親的決定。鄭王妃是一直反對,現在更加反對。

  這半年來何家與太子的關係更近一步,但太子與皇上的關係卻是越來越惡化,畢竟皇帝還活著,太子就要拉幫結派,這是朝堂上的大忌諱,目前來說皇帝是沒什麼反應,但心裡會怎麼想就不得而知。

  會議之後,羅大爺和羅大奶奶都贊同退婚,畢竟現在只是退婚,羅家受到的影響相對少的多。婚姻是結兩姓之好,要是何家呈敗落之像,這還沒什麼,最多就是不能帶來好處,但若是要給夫家帶來大麻煩,那誰都得考慮一下。

  倒不是說何家真倒霉之後會連累到羅家多少,這是一種態度,本來就偏向太子那邊,現在再聯姻,這就是站隊了。羅家可以不站隊,但站錯隊後果就大了。

  唯一不贊同是定遠侯,這門婚事就是他拍板定下來,他堅信太子一定能當皇帝,到了此時他仍然是如此堅持。作為羅家家中最大的一個,他堅持,羅大爺也沒辦法,鄭王妃跟定遠侯爭了兩句,仍然拗不過定遠侯。

  最後爭來爭去的結果就是婚事拖延,反正羅家的是兒子,今年才十五歲,拖到二十歲成親都沒問題。定遠侯想想與羅家沒壞錯,也同意先拖著,但退親之事還得再議。按定遠侯說的,羅大爺和鄭王妃是擔心太子當不上皇帝,萬一太子真當上皇帝了,這樣羅家退婚豈不是先得罪人。

  鄭王妃卻不這麼認為,一直以來定遠侯府都是向皇上一個人盡忠,並沒有參與過皇子之間的鬥爭。可以說羅家現在的這些姻親故友里,沒有一個站隊的,大家都是看皇帝的。皇帝說傳位給誰,大家接著盡忠就好了。

  唯獨與定遠侯交好的何家,這是死忠太子黨,若是不娶何家姑娘,何家最多恨上羅家,但憑羅家一直以來的家底故舊,羅家也就是沉寂幾年,不得皇帝喜歡,不會有啥大危險。但若是羅家表示,我們也是太子黨,我們要為太子盡忠,萬一其他皇子登基了,那接下來很可能就是奪爵,這才是羅家最害怕的一件事。

  鄭王妃說前頭幾句話的時候,眾人聽得就有些吃驚了,要是鄭王妃笑著說自己侄子高攀了,沒人當一回事,這就是一句客套。但鄭王妃說的很認真的,而且鄭王妃不是會說這種話的人。到後頭一句說婚事參祥時,眾人的嘴巴都快合不上了。

  尤其是顧二太太,此時更是瞪大了眼。她也只是湊趣說上一句,哪裡想到會引出鄭王妃這些話來。鄭王妃這意思就是傻子也能聽出來,這是嫌何家不好要退親。

  顧大老爺驚訝過後首先笑了起來,卻是岔開話題道:“畫舫看來是準備好了,我們上船說話。”

  顧家與鄭親王府已經訂下親事,從某種程度上說,兩家就是利益共同體了。尤其是顧家出嫡長女,鄭王府出世子,從政治上說這就是聯盟。既然是聯盟,顧大老爺當然希望鄭親王府能好,定遠侯府又是鄭王妃的娘家,兩家自來關係緊密,連帶著顧、羅兩家的關係又更近一步。

  讓顧大老爺說,羅家與何家聯姻不是什麼好親事,現在看著是太子地位穩固,皇帝正值壯年,但這個是不是假相誰都說不好。羅家已經有世襲的爵位,何必還要去拼這個,把何家的婚事退掉,朝上中立派人士多的是,另選一家姑娘當嫡孫媳對羅家更好。

  湖邊停的畫舫多,在分派上就相當自由,長平長公主,顧大老爺,鄭王爺,鄭王妃,四大巨頭坐了最大的那艘畫舫。左手邊畫舫上就是衛策,謝潛,羅慕遠,羅慕白,顧惜風,再旁邊就相熟家裡的公子哥。

  右手邊是顧二老爺,顧二老太太,還有二房的人馬占了一艘畫舫。再旁邊的小畫舫上才是虞秋荻,顧惜顏和年氏,三人坐了一艘小畫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