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長平長公主都來了,這門婚事更是板上釘釘,年家更是巴不得她能早點嫁過去。就是年家想拒絕,也能拒絕的了,只怕以後也沒人敢上門提親了。

  “姐姐保重,凡事寬心。”虞秋荻拉著年二姑娘的手說著,想想又道:“有些事情非人力不可為,我看姐姐是有大福的人,福氣都在後頭呢。”

  年二姑娘稍稍怔了一下神,隨即點點頭,道:“妹妹說的是。”日子總是要過下去的,嫁入顧家的事既然不能改變,那不如調整思想開始準備。顧家就是再想有兒媳婦,也是希望有個高高興興的兒媳婦,自己這樣愁眉苦臉的,只怕不等顧惜風剋死她,她自己就先過不下去了。

  虞秋荻和虞秋芸上車回家,等上了車虞秋芸就道:“何家二姑娘今天這樣,回家肯定會被狠罰的吧。”上回何二姑娘那樣奚落過她,她巴不得何二姑娘被家人狠狠的教訓一通。

  “你啊……”虞秋荻聽笑了,卻是有幾分自言自語的道:“何家是的大家族,怎麼把女兒教成這樣?”這回年家來了,上回公主府何大太太也帶著去了,雖然是庶女,但應該挺受寵的,何家的庶女可不止這一個。

  虞秋芸馬上奉上自己所知的八卦,道:“三姐姐不知道,聽說這位何二姑娘的親娘是何家老太太的一個遠房親戚,因為無依無靠投奔來的,後來不知怎麼得成了何老爺的妾室。因為是老太太的親戚,何大太太也不敢拿這位姨娘怎麼樣。”

  虞秋荻聽得無語,又是一個表妹爬床的,這年頭的表妹都在想什麼。那些所謂的表兄也是,家中那麼多丫頭通房,碰誰不好,非要碰表妹。

  車駕到了虞家,虞秋元也跟著進來,三人先去了虞老太太那裡,報備這一天的情況。虞老太太聽得點點頭,年二姑娘的事她也聽說了,真是沒見過那麼狠心的爹,己經死了一個女兒了,還把第二個女兒送進去。

  “你們也累一天了,都回去歇著吧。”虞老太太說著,周林嫡長子夭折的事她早上接到消息,雖然己經分家,周家老爺仍然是侄子,娘家出了這樣的事,她一整天心情都不好。

  “是。”三人都看出虞老太太的疲憊,行禮退下。

  成人禮之後,年顧兩家直接開始走訂親流程,婚期就在今年年底。顧家下了三萬銀子的聘禮,至於年二姑娘的嫁妝,據說年家是這麼辦的,年大姑娘出嫁時是有一份嫁妝的,一直在顧家封著。年大姑娘己亡故,也無子女,她的嫁妝娘家人要拉走自然無異議。

  年家就把這份嫁妝拉走,然後當做年二姑娘的嫁妝再陪到顧家去。也就說顧家下了兩份聘禮,年家就賠了一份嫁妝。除此之外,年家又另外問顧家要了兩萬銀子。

  這主意據說是年太太想起來的,幫著兩家跑腿的官媒婆說出來的,這事肯定錯不了。京城貴婦圈再次譁然,如此不要臉的也是少找。不過周太太在那裡壓著陣,年太太想在名氣上超過她,還需要再努力一把。

  虞秋荻一直跟年二姑娘有書信往來,年二姑娘己經開始備嫁,心情也平靜了不少。目前的出路是只能嫁,那就備嫁吧,不然又能怎麼辦。這個時代的女子出路是決定好了,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唯獨在從子這一條上還有孝道壓著,多少女人把兒子當成最後的稻糙不外乎因為能依靠的也只有這個。

  緊接著京城另外一件親事也敲定,羅慕遠與何大姑娘己經正式訂親,至於婚期可能不會這麼緊。何大姑娘今年十五了,但羅慕遠今年才十四,一般來說都是男女十五歲以後才正常,再者說才訂親,估計婚期怎麼也得明年了。

  據說羅家也是大手筆下聘,排場一點不比顧家差。雖然對象都是清貴,但何家這個清貴比年家貴多了。何家幾代出仕人口不少,據說何大老爺馬上就要入閣,現在嫡長女又與侯府世子訂親,何謂是錦上添花。

  “周大奶奶來了,老太太讓姑娘過去呢。”丫頭進屋傳話。

  虞秋荻忙讓丫頭拿來外衣,又問:“哪個周大奶奶?”實在是周家人口太多,只說周大奶奶鬧不清是哪個。

  “是西大街周家的大奶奶,說是己經分家出去,要請老太太過去坐坐。”丫頭說著。

  虞秋荻明白,上回何二姑娘暴料,說周家大爺要分家出去,沒想到是真成了。按道理說父母都在,長子分家出去要麼是庶長子,要麼是後母。但周大爺是妥妥的嫡長子,周太太也是正經親娘,這一房竟然分出去單過,實在不合常理。不過周家不合常理的事也不是一件了,估摸著周大爺也是怕那個親娘,才分出去的。

  虞秋荻換好衣服過去,虞大太太,大小陶氏己經在了,眾人一起說話,虞秋荻上前見禮坐下,虞老太太手裡抱著個周歲左右的女娃,眉眼俊秀卻是顯得太單薄了些,也不像別的孩子那樣好動,此時被虞老太太抱著,既不哭也不鬧,顯得安靜過份了。

  只聽周大奶奶感傷說著:“我與紹家妹妹好了一場,她的兒子沒了,就剩下這麼一點血脈,正好我又沒女兒,便抱過來自己養。”前頭哥兒都沒有了,只剩下這麼一個女兒,她若不抱走,只怕更沒有活路。

  虞老太太看看懷裡的女童,眼看著都一歲了,卻是如此瘦弱,沒有娘的孩子就是可憐,尤其還攤上一個黑心的祖母。想想嫡長孫都養死了,這孫女更是,幸得周大奶奶有良心,把這孩子抱出來,只怕還能有條活路。

  “不是我說,你那婆婆也真是……”虞老太太都不知道用什麼形容詞好了,又問:“你們分家出來,你婆婆沒有難為你們吧。”周大爺要說成器雖然比不過周林,但好歹都是親生的嫡長子,周太太只怕不會輕易同意。

  周大奶奶笑的有點不好意思,道:“其實也不是我們想分出去的,老太太不知道,這大半年大爺老是生命,有幾回都把我們全家嚇死了。後來沒辦法,就從五台山請了一個師過來,後來師推算,說是我家大爺命格過硬,二十八以後不得與父母同住,不然必定性命不保。也是運氣好,今年大爺二十七,若是再多一年,只怕真要丟了性命。”

  跟周太太斗,跟她說實話那是斷不中用的。其實周太太並沒有多高的智商,只是周林愚孝就聽她的,這才把自己一房人弄成那樣。周大爺不聽娘的話,他們夫妻一條心,斗過不鬥過的不說,想分家出去還是挺容易的。

  虞老太太笑了起來,隨即又嘆口氣,道:“周林那孩子,看著那樣聰明機伶的……紹氏也是,小夫妻看著那樣好,怎麼就……”若是周林不那麼愚孝,紹氏加把勁把周林哄住了,也不至於現在這樣。

  周大奶奶只是笑著道:“二爺常年在外頭,家裡的事如何管的了。”也許一開始他們夫妻還是可以的,但周林的行為實在讓人寒心,紹氏自己對這個男人都絕望了,這才拼出一條路自己跑路。

  虞老太太又看看懷裡的女娃,問:“這丫頭模樣看著挺像她娘,只怕將來也是個美人胚子。叫什麼名字,起好了嗎?”洗三,滿月酒都沒有,名字之類的恐怕更沒人上心了。

  “叫蕊姐兒,是二爺起的。”周大奶奶笑著說,又道:“看我只顧說這些家常,把正經事都忘了,現在我們一房人搬出來了,在鼓樓大街買的房舍,看最近天好,便想擺上酒席,請老太太,太太們過去坐坐。”

  虞老太太笑著點頭,又問:“什麼日子?”

  “這個月初六,師說是好日子,我收拾了十幾桌酒席,把家裡的親友都請了,老太太,太太一定要賞臉才好。”周大奶奶笑著說,這是像親友們說一聲,我們分家了,新家在這裡,以後走行走的記的住這邊來。

  虞老太太笑著點頭,道:“到時候一定去。”其實她對周大奶奶印象很不錯,現在又分家出去,雖然周大爺不太上進,只怕日子也能過的不錯。

  周大奶奶又坐下說了一會話,快到中午飯時間,虞老太太和虞大太太都留她吃飯,周大奶奶卻是推說才搬了家要回去。虞老太太也沒留她,才搬了家正是事多的時候,只讓大小陶氏送她出門。

  等周大奶奶行禮退下了,虞老太太就嘆口氣,有幾分自言自語的,道:“雖然說日子是要自己過出來的,但還是要看著男人的。”男人若是扶不上牆,女人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未必能使的開。

  虞大太太旁邊聽著心裡也有幾分感觸,若是虞老爺爭氣些,她在虞老太太跟前也不至於一點臉面沒有。幸好她還有兒子,自己親生的兒子就是偶爾不聽話,但總是要孝順他的。只要兒子能好,她在這個家裡總是能挺胸抬頭的。

  第41章

  到了初六當天,虞家是全員出動,除了小陶氏之外,小陶氏推說身上有點不適,再加上虞家全員出動,總得留個人在家裡看家,虞老太太也隨她意了。虞秋荻留心其實不只這幾天不適,小陶氏來虞老太太這裡侍侯奉承的時候也少了,不像以前天天過來不說,就是來了也站不了一會就要回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