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外祖母一直在信上說,外頭的風光更好呢。”虞秋荻笑著說,齊老太太在也在信上提過把她接到金陵玩玩的話,結果虞老太太拒絕了。理由也很正當,兩個孩子己經大了,親事也訂了,不比小時候還能常一起玩之類的,虞秋荻都己經十三歲,再去外祖母家裡,與訂親表哥同住,十分不合適。

  “那是齊老太太心境開闊。”羅大奶奶笑著說,就是衝著這唯一的外孫女,齊老太太怎麼也會著虞秋荻嫁過去。倒不是怕齊二老爺和齊瞬庭會悔婚之類,只是人生最後一件掛念,她總是得親眼看著才能走的安心。

  兩人有說有笑,虞老太太倒不覺得有什麼,要說現在虞家有什麼能讓人高看一眼的,也就是虞秋荻訂的這門親事。定遠侯世子夫人對威遠侯未來的世子夫人和氣,那是理所當然的事。

  虞大太太和二姑娘,四姑娘則是恨得牙痒痒,虞秋荻自己明明己經有那麼好的親事了,卻還是一點機會不留給別人。只拉著羅大奶奶與她說話,羅大奶奶雖然也邀請虞家眾人了,但除了跟虞老太太說了幾句,再就是拉著虞秋荻說話,一個眼神都沒給虞家其他姑娘。

  說話間一行人己經出了東偏院的門,正要往正院方向走,只見前頭幾個小廝抬著頂滑杆軟轎正往後頭走。排場說不上大,四個小廝抬轎,身邊就跟著兩個丫頭。但轎上坐的人排場實大,即使是素衣便服,淡淡然的在小轎上坐著,那種氣場卻是掩不住的。

  虞秋荻聽過鄭親王妃的各種傳說,但本人這是頭一次見到,羅大奶奶還沒開始介紹,虞秋荻就知道轎中女子必是鄭王妃無疑。二十出頭的模樣,看起來比羅大奶奶還要年輕的多,正如一朵全盛的牡丹,妖艷中帶著貴氣與尊榮。

  鄭王妃的名聲並不是靠娘家定遠侯府也不是靠男人鄭親王,她的名聲是她自己打出來。這是一個京城人盡皆知的傳說,鄭王妃嫁進鄭王府的頭一年,匈奴使者進京朝賀,其中匈奴一位公主也跟隨著一起來了。

  匈奴素來尚武,大宴賓客那天,自然也武術類的表演。結果匈奴公主突然鬧了起來,非要跟出場表演的武將們比武。比武之項本來就沒有準備,只是一些餘興表演而己,哪裡是人家準備好的公主對手。

  匈奴公主上場連敗幾人,然後就開始叫囂,此時年輕的鄭王妃站起身來。按照鄭王妃所說,人家站起來的是個年輕公主,大珠也不好派個大老爺們出來,王妃對公主,身份也算相當,兩人年齡也相仿,如此叫囂了,那就好好打一場,輸贏都沒話說。

  鄭王妃到底怎麼大敗匈奴公主的,到目前為止己經超過二十個版本,可以確定的是,鄭王妃肯定是完敗匈奴公主。更甚至於有個版本是這麼說的,鄭王妃突然使出通天手段,移動御花里的假山巨石,直接把匈奴公主砸到土裡去了。

  本以為此戰之後,鄭王妃肯定會覺得臉上光彩之類的,沒想到定遠侯卻是帶著鄭王妃給太后陪罪。據去世鄭親王所說,他就是看中鄭王妃的身手脾氣才娶之為兒媳婦的,當年謝衡就是個浪蕩子,要是再遇上軟媳婦,如何能撐的起王府的門庭。

  太后和皇上對鄭王妃也是大佳獎賞,鄭王妃這是為大珠討回了顏面。定遠侯是武將,定遠侯爺自身就能統帥千軍萬馬的大將軍,將門虎女也算正常的。老鄭親王也滿意這樣的兒媳婦,雙方都滿意,誰能指責什麼。

  但就是這樣,從那之後鄭王妃安心在家裡相夫教子,至於關上門來王爺和王妃如何過的日子不得而知,反正鄭親王府一直蒸蒸日上,本來的浪蕩子謝衡也慢慢收心。後來更是青出於藍,成為新一代親王,其子謝潛也是文武雙全。

  鄭王妃本人更是再沒露過身手,日子也就像平常貴婦那樣,應酬,聽戲,逛廟。但關於鄭王妃的傳說並沒有因此打住,至少虞秋荻這一代還都是被大人普及了的。這正是,姐不在江湖,江湖仍有姐的傳說。

  第26章差距

  鄭王妃的軟轎過來,虞家眾人雖然不用跪迎,仍然恭敬的站在兩邊。就連羅大奶奶這個親嫂子都是一臉恭敬的站在旁邊。家規大不過國法,人家是王妃,入宮朝賀的時候,就連鄭王妃的親娘羅太太還得給鄭王妃行禮呢。

  轎子並沒有落下來,只是停了一下,鄭王妃揮揮手,一個眼神都沒留給虞家眾人,轎子又繼續往前走了。

  虞老太太心裡鬆了口氣,虞家其他人沒見過鄭王妃,她是見過。每年命婦進宮朝賀上總會撞上,對這位鄭王妃的脾性多少有點了解,就是沒見過她,只聽各種傳說就多少能知道。虞家的檔次根本就不夠上與王府交往,沒交往最好,免得自討沒趣。

  等鄭王妃的軟轎走了,羅大奶奶這才和虞家眾人繼續前行。一路上虞大太太都沒找到機會跟羅大奶奶搭上話,趁著這個機會便笑問:“鄭王妃這時候是去哪?”

  虞秋荻心裡多少有點點抽,虞大太太也許就是想找個話題跟羅大奶奶搭上話,但搭上話的方式有很多種,非得去打聽人家王妃去哪,這不是吃撐了嗎。剛想順個話把話題繞過去,沒想到羅大奶奶卻是笑著道:“她是去後院找水雲師傅說話。”

  “水雲師傅?就是那位水雲大師嗎?”虞秋荻驚訝的說著。

  羅大奶奶笑著點頭道:“原來你也知道她,可不就是她。”

  “我還是以前聽我外祖母說起過,沒想到她老人家來了京城。”虞秋荻說著,這位水雲大師是代發修行,出身名門,只因自幼多病,捐了好多替身都不中用,無奈之下自己出家,自那之後身體卻是真好了。

  據說這位水雲大師容貌出眾,精通佛經論道不說,詩詞歌賦更是高手。好些年前現身過京城,頓時艷驚四座,引得無數世家公子折腰感嘆。

  羅大奶奶笑著道:“來京城許久了,一直在青雲庵中修行。”若不是因為她來了,鄭王妃怎麼會成為青雲庵的常客。

  說話間一行人己經到了青雲庵的正院中,果然是寬敞明亮,皇家庵堂的氣派總算是展現出來。戲台己經搭起來,就在後院花園水池中,席面擺在水邊廳上,隔著水音聽戲,最是好聽。看廳里桌椅擺法,是分席而坐,謝潛和衛策己經入席坐下,兩人一席,坐於左邊。

  聽到後邊動靜,兩人也站起身來,虞家眾人正式向謝潛行禮。這是親王世子,是得正經行大禮才行。

  廝見完畢,羅大奶奶引著虞家眾人坐下,虞老太太與羅大奶奶推讓一番,最後還是被羅大奶奶推上首席的位置。雖然兩家沒有親戚關係,但年齡輩份在那裡擺著。虞大太太倒是很有心與羅大奶奶一席,卻是被虞老太太叫過來,婆媳兩個一起坐著。

  剛才虞大太太亂接話,虞老太太心中就十分不喜。幸好羅大奶奶不在意,鄭王妃也沒什麼私人事情,也就混過去了。若是再說出什麼話來,不止是丟人,弄不好還會得罪人。

  二姑娘和四姑娘都很有心跟羅大奶奶一起坐,結果羅大奶奶己經攜虞秋荻入席,虞秋翎多少看出兩個妹姝的心事。心中有幾分無語,此時也不好說什麼,只是帶著二姑娘和四姑娘入席,田姨媽母女另外一席。

  小陶氏並不入席,只在旁邊跟管事媳婦們一起,指揮丫頭婆子傳菜侍侯。至於羅慕遠和羅幕白兩兄弟,在母親與虞家眾人坐下之後,去了左邊席上,在謝潛和衛策旁邊坐下來。

  等眾人坐立,素齋也開始上來,小陶氏指揮小尼姑們每桌如何擺放菜氏。羅大奶奶旁邊笑著道:“恭喜老太太,虞太太能得這麼好一個媳婦,大方得體不說,難得孝順能幹。”

  虞老太太對小陶氏印象很好,虞大太太笑容多少有點尷尬,從禮法上說小陶氏不算她兒媳婦。只是她的嫡親兒媳婦大陶氏實在太不爭氣,小陶氏又顯得太爭氣了,讓她這個婆婆面子上都不太好看。

  席面擺好,羅大奶奶先起身向虞老太太敬酒,席面這才算是正式開始了。雖然男女兩邊並沒有用屏風隔著,但離的也是相當遠。算是各自玩各自的,女眷們說話相熟的自然說起各家八卦,就是不太熟的,也可以聊聊衣服首飾之類的。

  定遠侯府與威遠侯府雖然說不上世交之類,但世襲罔替的侯府也就四家,要論起來三代之內肯定有親友關係。更不用說威遠侯府的齊老太太娘家姓顧,又是鎮遠侯府的姑奶奶。

  二姑娘虞秋芳和四姑娘虞秋芸多次想表現一下,均被虞秋翎瞪了回去。羅大奶奶明顯對虞家其他女兒沒有任何興趣,羅家的兒子倒是多,再就是再多,人家也不會想娶個虞家媳婦。有機會是該抓住,那也得看是不是機會。

  羅大奶奶直接拉著己經訂了親事的虞秋荻一起坐下,然後把自家兒子們打發的遠遠的,然後虞家姑娘還要去獻殷勤,不夠惹人笑話的。

  酒過三旬,虞秋翎拉著二姑娘虞秋芳去上廁所,四姑娘是庶出的又是姨娘養大的,虞秋翎跟她說話的時候都少,去管教這個妹妹,她覺得不值當。但自己的親妹妹,她肯定要管的,不能這麼蠢下去,都這個年齡了,更不能丟人現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