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庵堂里清苦……”虞老太太忍不住說著,虞秋翎歸宗了,曾家肯定會拼命在外頭說虞家姑娘多麼不好。虞家不管怎麼解釋不行,要說曾家對虞秋翎多不好,這必須拿出非常充足的證據,還得證明曾家是無敵極品才行。

  這點很難證明,憑良心說,曾太太在婆婆裡頭不算很極品的。更何況現在京城又有周太太排在前頭,一般二般的極品實難超越她的存在。

  既然無法解釋,那就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虞家姑娘是歸宗了,但並沒有改嫁,而是直接進尼姑庵清修了。雖然帶法修行這樣的作秀行為,並不能洗白虞家的行為,但這場秀好歹也做了。曾家再拿這事說,虞家也有話回,我家姑娘都進尼姑庵了,還想怎麼樣,總不能抹脖子去死吧。

  反正曾三爺的孝還有兩年,虞家再怎麼樣也不可能讓女兒在夫婿的孝期中再嫁。在家守是守,在庵堂里守也是守,為了虞家的名聲好聽,那還不如去庵堂。

  虞秋翎心裡己經打定主意,能歸宗己經太不容易,為了妹妹們能有個好婆家,她去庵堂里吃上兩年苦也是應該的,自己只怕己經拖累她們了。便道:“我若不去豈不是更對不起妹妹,也對不起老太太如此疼我。”

  “唉……你這孩子……”虞老太太雖然心疼虞秋翎,更明白其中道理,為了虞家剩下的兩個姑娘,虞秋翎是有必要去庵堂守兩年。二丫頭和四丫頭現在都是十三歲,正該說親的時候,等她們親事定好了,虞秋翎也守滿孝期,正好歸來。

  祖孫兩個議定,這事也就決定下來了,說去庵堂也不是一聲事,要打點的事情也不少。京城裡有間著名的清雲庵,就在京城東郊,屬於皇家庵堂,比起皇家寺院裡是差了那麼一點,尼姑庵一般都是拼不過和尚廟。

  青雲庵最大的特點就是接納后妃的地方,老皇帝死後,那些受過恩寵,又沒有生下皇子皇女的妃嬪們,在新皇繼位後就會統統送到這裡來。據說裡頭也是不乏各種高人絕色,但就是再高人,再絕色,剪了頭髮進了庵堂,一輩子也就這樣。

  也因為青雲庵接納后妃,慢慢的也就成了京城高門大戶的專用出家庵堂,犯了事的太太奶奶,不能原諒又因為有兒子女的原因不能休棄或者處決,唯一的辦法就是出家。庵堂出入自由,兒子當家理事,或者娘家突然翻身之後接走的也不少。

  再有就是像虞秋翎這樣的奶奶小姐,因為種種原因進去代發休行,作秀,躲事,反正就是出事了就來找菩薩。再有未出閣的姑娘犯了什麼影響名聲的事,家族不好處置,那就送進庵堂來,或者直接出家,再或者暫時避避風頭,然後被家人遠遠發嫁。

  虞老太太信道教,拜太上老君的,常去的是道觀。青雲庵她只是聽過其名,並沒有去過,現在虞秋翎要去庵堂住兩年,虞老太太如何能放心。先讓虞秋元先去青雲庵中打聽,女子住進庵堂之後到底是什麼待遇,會不會十分刻薄,若是實在刻薄過份,那真不如虞家出錢,捐給京城任一家尼姑庵,專門侍侯虞秋翎。

  “老太太放心,我打聽過了,像姐姐這樣的年輕女子可以有單獨的院子,丫頭婆子也能帶幾個,每日吃食也可以自做自吃。”虞秋元說著確切消息,他在京城朋友又多少多,得到一些確切消息並不難。

  青雲庵這麼大的名聲,也不是完全不識人間煙火。單獨的院子,丫頭婆子隨意帶,不用做早客晚客,想吃什麼就有什麼,完全可以關上門過自己的小日子,這些在青雲庵都可以達成,只是有錢,每年的香油錢捐夠了,啥都有了。

  虞家在京城也許還排不上號,但說到錢,虞秋元雖然不知道確切的數目,但想讓虞秋翎在庵堂里活的風聲水起,絕對是小意思。虞家公中都不用出錢,虞老太太自己支持一下就足夠了。

  虞老太太聽得皺起眉頭,這青雲庵也未免太勢利了些,那可是供著神佛的,既然能也如此。虞秋元卻是笑著道:“只要不委屈了大姐,老太太何必管她們這麼多。”

  這世上本來就沒那麼多正義公道,想自家姑娘在庵里過的好,還想人家庵主無私公證,仿若白蓮花一般。哪有這麼兩全齊美的事,只要自己想要的有了,那就可以了,再強求別的,只怕就要得不償失。

  虞老太太嘆口氣,心中認同這話,但還是覺得美中不足。

  萬一來了更有錢的人家,然後姑娘被欺負了呢?道:“你打聽我沒什麼不放心的,但你姐姐要住上兩年之久,我不親自去看看,總是有點不太放心。”

  虞秋元笑著道:“這有何難,尋個由頭,老太太把妹妹們都帶上,一起過去看看,十分方便。”青雲庵本來就是開放的,香客又全部是女眷,預約清場都不需要,想什麼時候去就能套上車直接去,比虞老太太去道觀還要方便的多。

  虞老太太覺得有理,讓丫頭拿來黃曆,挑了三天後的日子,便道:“那就去吧,讓管事準備好,去問問你娘,你媳婦,誰想跟著去的,都只管跟著來。”

  第22章姐妹

  虞大太太得知大女兒要去庵堂代發修行,當即跑到虞老太太那裡大哭一場,虞老太太和虞秋翎是議定等孝期滿了就回來,但這話不能直接說出來,對外只說虞秋翎就此出家了。聰明如虞秋元這種,不用想也能知道這是作秀。

  但笨如虞大太太卻是怎麼想都以為女兒要去真出家,當然這其中不乏田姨媽的誤導。田姨媽如何猜不出虞秋翎的主意,但想到上回的事,田姨媽心有餘悸,那趁著現在的機會,那就不如讓虞大太太好好表白一下自己慈母的心。好好在虞老太太跟前哭一場,雖然這樣顯得笨了些,但心意能表達到就好了。

  “好了,好了,想去跟著就好了,這裡哭個什麼。”虞老太太被虞大太太哭煩了,這麼笨的兒媳婦,還有個無知到拆自家台的孫媳婦,她上輩子造了孽。

  虞大太太抹著眼淚道:“青雲庵雖然是皇家庵堂,但出家總不是什麼好事,我當娘的如何不心疼。我苦命的兒啊……”

  虞秋翎也被哭的無語了,看到母親如此為自己傷心,要說不感動也是假的。就是因為歸宗的事有點小小的愉快,她也從來沒有懷疑過虞大太太待她的心,但笨到這種境界,她該說什麼好呢……

  “對了,程媽媽,你過去跟大奶奶說,不用她去了,讓她在家看家吧。”虞老太太想起來,本來想的是,家裡的奶奶小姐想去的都能去,但想想大陶氏那樣的智商,還是別帶出去丟人現眼了,在家裡呆著就好。

  程媽媽稍稍猶豫了一下,卻還是道:“是。”老太太己經不打算帶大陶氏出門了嗎?也許只是暫時冷落吧,大陶氏畢竟是大房奶奶,虞家的當家主母也是虞大太太。

  正哭著的虞大太太聽到這個指令也愣了一下,她本來就有幾分厭惡大陶氏,又想到曾家來人那天,自家人拆自己的台,不免又加了幾分厭惡。此時便道:“老太太不讓她去正好,免得又說錯了什麼話在外頭丟人現眼。”

  虞老太太看虞大太太一眼,心中不免嘆息,沒想到大房的這對蠢婆媳竟然還不和。算了,隨她們去吧,實在是管不了了。

  除了虞老太太特意通知的大陶氏外,虞家眾人再加上田家母女,又有隨身帶著的丫頭婆子,虞老太太和虞大太太是坐轎,田家母女一輛車,小陶氏跟著虞秋翎同乘一車,虞家三位姑娘一輛車,跟著去的丫頭婆子坐了兩輛車。

  前頭虞秋元騎馬,至于田曉說要閉門讀書並沒有跟來。後頭是各色香油,再加上前頭車馬,足足排了大半條街。

  家裡呆了許久,雖

  然只是去庵堂,但能出門一趟總是好的。虞秋荻也是早早起來梳妝打扮,好心情卻只保持到上車時,三姐妹同乘一車,這樣的安排沒什麼不好。但跟這樣的姐妹同車,心情實難好的起來。

  二姑娘虞秋芳最近跟著虞老太太,可謂是憋了一肚子火。虞老太太肯定不會虐待自己的親孫女,但虞老太太把虞秋芳搬過來跟她一起住,就是為了教她規矩的。程媽媽做為虞老太太最為信任的存在,現在每天的工作就是盯著虞秋芳,時時注意她的言行,提醒她一個閨閣女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幾乎當她是五、六歲的女童對待。

  虞秋芳要真是五、六歲的時候,弄不好這樣的教法還真有用,但虞秋芳己經十三歲,又被虞大太太養成那樣嬌縱的性格,如此肯聽一個婆子的話。虞老太太壓著,再加上處罰甚嚴,虞秋芳雖然不敢公開反抗,卻早積了一肚子火。

  對著虞老太太不敢發出來,現在對著兩個妹妹,她可是一點都不客氣。一個只是堂妹,另外一個是庶出妹妹,她身份大著呢。

  “安姨娘跟著來了嗎,出門的時候丫頭總是不夠,我母親跟前還得要她來侍侯。”二姑娘首先對著四姑娘虞秋芸開炮,安姨娘是虞秋芸的親娘,又一直被安姨娘撫養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