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安姨娘見虞秋荻不上套,怯生生的笑著,轉開話題道:“今天二奶奶進門,是姑娘的嫡親嫂子,自然要派姑娘過來看看才能放心。”

  虞秋荻繼續微笑道:“太太為大哥哥操辦的婚事,老太太自然再放心不過。”

  安姨娘是個厲害角色,能哄住虞老爺這些年。唯一的缺點就是肚皮不爭氣,沒生出兒子來。不然她鬥敗虞大太太是妥妥的。

  安姨娘暫時想不出勾虞秋荻上套的話,只能微笑以對,因為住處的關係,她跟虞秋荻打交道的時候並不多。虞秋荻天天跟著虞老太太,虞老太太連虞大太太都不想天天見,又怎麼容她一個妾室過去侍侯巴結。倒是虞秋芸說過,三姐姐精明著呢。

  虞秋荻笑著逕自坐下來,也不讓安姨娘和虞秋芸坐。按理說二房娶正妻,安姨娘一個隔房姨娘都不該過來,但她來了,還把虞秋芸也帶上,那就不好趕她走。

  她能猜出來安姨娘此時帶著虞秋芸過來是為什麼,小陶氏嚴格說起來是二房的媳婦,叫虞大太太大伯母,而不是婆婆。安姨娘自己沒能生下兒子,雖然有寵愛卻是硬氣不起來,她想在後宅生活的更好,就需要有同盟者。

  安姨娘估計是看上小陶氏,雖然說是兼祧,但後娶妻子地位總是比前頭妻子低,屬於半妻半妾的地位,唯一比妾強的是,所出子女都是嫡出,兒子認自己為嫡母。

  從虞大太太那邊說,大陶氏才是她嫡親兒媳婦,對小陶氏必然十分怠慢,若是有爭執時怕會向著大陶氏。安姨娘應該是想著,既然虞大太太冷落她,那不如自己主動顯好,小陶氏生的也是嫡子,若是再能生下嫡長來,情況可能又會不同。

  虞家人口不多,能拉住的盟友也不多,安姨娘自然是有一個算一個。大房的妻妾爭鬥,嫡庶之爭,她向來是躲之不及,與她完全無關的事,摻和了只有壞事沒有好事,現在就看小陶氏是什麼反應。

  “新人進洞房了……”外頭喜娘一聲高喊。

  說話間就見新郎官虞秋元牽著大紅蓋頭的新媳婦進門,喜娘扶著新媳婦在床邊坐下來,新郎官很上道的跟著坐下來,喜娘又把新郎左邊衣襟壓在新娘右邊衣襟上,撒帳的時候另有人念著吉利話。

  沒人鬧洞房,一切程序都像是走過場,喜娘直接把秤桿拿過來,這就要挑蓋頭。虞秋荻也跟著打起起精神來,蓋頭掀開,虞秋荻頓時覺得眼前一亮,明眸皓齒、膚若凝脂、艷若桃李,這種詞彙全部都可以往小陶氏身上堆。

  大陶氏的樣貌自是不差,卻屬於清秀文靜類的,跟小陶氏的的這種明艷動人型不太有得比。尤其是對虞秋元這個對著清湯喝了半年的人,突然來了道增味濃湯,虞秋元臉上的驚艷之色掩示不住。

  吃餃子,喝交杯酒,虞秋元也就要走了。雖然今天賓客很少,但新郎官總是得出來敬酒,等散了酒場新郎官才回來。

  虞秋元輕輕說了聲:“我去去就回。”虞家的酒席都沒擺夠十桌,敬酒實在快的很。

  小陶氏嬌羞的看虞秋元一眼,然後輕輕的點點頭。

  安姨娘旁邊打趣笑著道:“嘖嘖,這才成親頭一天,以後小夫妻還不得甜死了。”

  虞秋元聽是淡然一笑,出門敬酒去了。

  虞秋元走了,安姨娘立即活躍起來,笑著對小陶氏道:“這麼重的珠冠,還有這麼厚的衣服,二奶奶真是太辛苦了,不如先脫下來鬆快鬆快。”

  小陶氏卻是有幾分迷茫的看向安姨娘,那神情好像在說,她不認得眼前的人,也不知道要不要聽她的話。小陶氏樣貌雖然明艷,但此時神情之小心嬌怯,看的女子都有幾分心動。

  鄭大娘就在旁邊小聲提醒道:“這位是安姨娘,她身後的是四姑娘,左邊坐的是三姑娘。”

  小陶氏這才站起身來,低聲說著:“原來是三妹妹,四妹妹和安姨奶奶……”

  虞秋荻忙站起身來,笑著道:“我這就要回去,不嘮叨二嫂了。”

  新媳婦掀了蓋頭,新郎官出門之後,新娘身上的鳳冠霞帔是可以先脫下來。不過這話一般都是妯娌或者出嫁的大姑子說的,像安姨娘這樣,一個隔房的姨娘,又是半個長輩,突然說這樣的話,小陶氏是不好接話。

  說著虞秋荻起身就要走,還笑著對虞秋芸道:“外頭賓客不多,大哥哥一會就要回來了。”

  安姨娘雖然心裡有些失望,但虞秋荻話都說成這樣,她總不好再帶著女兒呆下去,新郎回來就要入洞房,這是沒得圍觀的。只能笑著道:“我們與三姑娘一起走,改日再跟二奶奶說話。”

  小陶氏繼續嬌羞笑著點頭。

  虞秋荻前頭走,安姨娘帶著虞秋芸出門,一前一後出了偏院的門。虞秋荻不想跟安姨娘同路,本想抄後頭小路走,卻聽安姨娘輕笑著,有幾分興災樂禍的道:“怪不得大奶奶今早那樣,這樣一個美貌妹妹,誰能吃的消。”

  也不知道陶家怎麼想的,嫁過來一個這麼美貌的庶女當二奶奶,據說陶家的庶女也不少,真為了大陶氏好,就該挑個樣貌平凡些的。雖然說賢妻美妾,但小陶氏可不是妾。

  虞秋荻只是聽,笑笑也不接話。要說安姨娘聰明也夠聰明,但就是有點……也可能跟安姨娘的出身有關係,楊州瘦馬婢妾出身,看事情少了大局觀。不管兩個陶氏是吵起來還是打起來,都跟安姨娘都沒有一毛錢關係,沒本事生下兒子,好歹還有個女兒,眼看著也到了出嫁的年齡,想以後有依靠,就要女兒嫁的好。

  貴族人家的庶女想嫁的好,就要有家中女性長輩提攜,虞家只有虞大太太和虞老太太有這個身份。虞大太太素來不喜安姨娘,但可以在虞老太太身上下功夫,虞老太太要是說一句,以後出門應酬都要帶上四姑娘,虞大太太再怎麼樣也不敢把她扔放上。現在虞秋芸是既不理會嫡母,也不理會祖母,一味的去討好虞老爺。

  虞老爺是親爹,在說親時他的意見是很重要。但再重要他也不能領著女兒出去交際應酬,貴婦中見過虞秋芸都少,如何能知她的情況,要是讓媒人說親,虞秋芸就是虞家庶出,生母婢妾撫養長大,這樣說出去,虞秋芸能找到好人家才怪。

  再者說虞老爺又不是多有本事的,虞大太太經常不買他的帳,到給虞秋芸說親時,多半還是嫡母當家做主。至於這個親爹,出席婚禮就夠了,其他的估計都管不了。

  第7章洞房(上)

  虞秋元做為虞家的鳳凰蛋,從小捧到大,別說虞老爺和虞大太太,虞老太太那樣的脾氣也不敢在他跟前大聲說話。在家裡說一不二,平常事情就不必說了,就官宦人家最要緊的讀書考科舉,虞秋元也可以完全憑心情來。

  想讀書就讀書,不想讀了出門玩也沒什麼,但出門一趟至少得六個小廝隨身跟著,不能跑太遠,得讓家裡有消息。就是跑遠了,幾天幾夜不回來也沒什麼,回來之後把他身邊的貼身小廝狠罰了一頓,仍然沒人捨得動虞秋元一指甲。

  按理說這樣長大的虞秋元就是沒長成超級敗家子,紈絝子弟也是肯定的,虞秋元在京城確實是比較出名的紈絝子弟。逗雞戲狗,尋花問柳,沒事的時候還會來群毆,身上掛彩那是常有的。

  虞大太太為此是擔心壞了,都恨不得找幾個武林高手來保護金孫安全。最後被虞老太太攔住了,沒人相助虞秋元都能打成這樣,要是身邊有人,萬一鬧出人命官司要如何辦,這裡可是京城。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樣的虞秋元在科舉上卻有建樹,本來以虞老爺的意思,托托關係把虞秋元送到國子監去。結果虞大爺表示,去學校讀書好麻煩,老師好煩人,堅持在家自學不說,順道下了一回場,直接考中秀才。

  京城一個秀才屁都不算,但這是虞秋元自己考中的,考試前一天他甚至於還在青樓里喝花酒。虞家上下沒人對他抱有希望,考秀才嘛,無所謂考上考不上,結果他就輕輕鬆鬆的考上,那年他才十四歲。

  報喜差官到虞家時,虞家上下都有點搞不清狀況,問了好幾遍才知道是虞秋元考中了。虞家上下大喜,連擺好幾天宴席,秀才沒什麼,但憑自己真本事考上就風光了。虞秋元現在正準備著明年秋天的秋闈,上書房仍然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但寫出來的文章,老師看過卻覺得不錯。

  不管是不是刻苦讀書,能寫出文章來,能中功名就可以了。虞家上下對這位少爺,不止是期待他能傳宗接代生兒子,更指望他能光宗耀祖。

  “大爺回來了……”外頭小丫頭一聲傳喚。

  小陶氏趕緊站起身相迎,虞秋荻她們走後,她己經梳妝換衣,桌子上酒菜也己經擺好,就等著虞秋元回來。

  虞秋元帶著幾分醉意進門,這都是第二回洞房花燭夜了,按理說緊張激動勁該過去了,但想到小陶氏明艷動人的臉旁,他覺得很有興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