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頁
看到來人,新仇舊恨一起湧上淑寧的心頭,她恨恨道:“誰讓你進來的?這裡不歡迎你,你趕緊給我滾。”
來人淺淺一笑:“我要是真的被你轟出秦家,你這國公夫人還能做的成嗎?你那夫君是個什麼人你自己還不清楚?只怕我前腳走了,後腳你也就離暴斃不遠了。”
淑寧語結,想到當初嫡姐的死,心中打了一個寒顫。她就算是自己不怕死,也還有一雙兒女要護著啊,更何況她自身也不是那種不怕死的。淑寧頹然的倒在地上:“我就知道,你們不會這麼輕易放過我。”
來人蹲到她的面前:“當初連帶淑蘭肚裡的孩子,可是整整三條人命啊,你們母女只賠了一條就想算了嗎?”淑寧睜大眼睛:“你什麼意思?你當初不是說要放過我們母子的嗎?”
來人低聲道:“好好勸勸你的女兒,讓她乖乖的嫁到南昭去,日後我就絕對不會再找你和秦仲的麻煩,還會送你們一份大禮。”她笑起來的樣子在外人看來和煦可親,在淑寧看來卻猶如惡魔。當初她就是被這幅面孔欺騙了,以為不過是邊關武將家裡一個沒有見識的淺薄少女,沒想到就是她將越王府攪了一個天翻地覆。
那個南昭可是蠻夷之地,南昭王妃怎比的上陳山郡王妃尊貴體面?想到賀禮中還有陳山王福德一份,淑寧心裡更覺得氣悶!
只是淑寧再怎麼不甘心,心裡也清楚自己對上來人連半分反抗的能力都沒有……
悠然接到理國公府送來的回禮時還有些頗為驚訝,聽說撫順公主已經進宮謝恩領賞之後更是驚訝,跟方心素還特意聊起了此事:“沒想到撫順公主這麼快就想通了,倒真是小瞧她了。還有,原以為淑寧郡主會氣性不小,我們家的東西給扔出來也不足為奇,沒想到幾天不見她這氣量倒是大了不少。”
方心素撇撇嘴:“哪是她氣量大了?是江陵王妃親自去了一趟,壓著她給咱們都回了禮,要不然還真不好說。就是撫順公主的事怕是也少不得有這位王妃的手段。”
這些日子悠然已經打聽清楚了淑寧和江陵王一系以往的恩怨,她笑著回道:”雖然淑寧郡主和娘家有些齷齪,但是沒想到江陵王妃這般深明大義,不管怎麼樣也算是幫了我們家一把。”心裡在想,也不知道這位王妃是受了何人所託,竟然這樣偏幫她們家。
這事悠然不清楚,皇帝可是很清楚啊,皇后可是親口告訴他是她委託江陵王妃辦的此事。他只是有些奇怪,皇后和江陵王妃以往也沒什麼交情,怎麼這回皇后一張嘴,江陵王妃就連忙出頭呢?難不成這江陵王也想著撈一個擁立之功?還有,聽說榮王府、周王府等好幾家王府都和沈家來往密切,再加上吏部尚書和京衛提督,這沈家的勢力著實非同小可啊。
皇帝越想越覺得心驚膽顫,他在心裡思慮了大半宿,第二天早朝之後就往後宮發了一道聖旨。顧嬪因“恭良溫厚、端莊賢淑”被晉升為從二品昭儀,封號慧,並且封賞頗厚。皇帝更是連續好幾日留宿慧昭儀的長樂殿,於是慧昭儀一下成為秀女中的一支獨秀。
第五百三十二章 結局
而前朝之中,戶部尚書恰好在此時上了致仕摺子,皇帝再三挽留後准了他的摺子,並有意在左右兩位侍郎中選一位繼任尚書一職。原本一些態度模稜兩可的臣子得知慧昭儀的盛寵,紛紛支持左侍郎顧景科繼任戶部尚書。皇帝陛下順水推舟,果真下旨讓顧景科接任戶部尚書。
一時間,京城顧家風頭無兩。
而悠然隱約猜到是自己那次的衝動行事惹來了皇帝老爺的猜忌,連忙進宮給沈湉請罪去了。
誰知沈湉半點責備的心都沒有,她屏退了身邊的宮人安慰悠然道:“這事的根子上不在你,萬歲爺忌憚咱們家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便是你不做這事他就不打壓我們了?”
悠然內疚的說:“皇上打壓我們這些外臣,無非也就是奪了我們家的實權罷了。到底是我行事不謹慎連累了娘娘,如今皇上竟連面子情也不給娘娘留存,我聽說初一那日皇上宿在了長樂殿,這不是明擺著給您沒臉嗎?長此以往,您還怎麼管理後宮?”
沈湉冷笑一下:“我盡心竭力操持宮務這麼多年,能有機會歇歇也好。”
聽到這樣的喪氣話,悠然有些著急:“娘娘!”沈湉笑著對她擺了擺手:“你放心吧,我心裡自有成算。這場戲才剛剛開始你就亂了分寸,改日聽到更滑稽的消息時可怎麼辦才好?你只管安心回去,替我給母親帶好,就說一切事務我心裡都有計較,讓她務必不要為我擔心。還有,告訴堂兄,這兩個月一定要約束族中子弟,寧願閉門不出也不能外出惹禍。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兩個月以後,這場戲也差不多該落幕了。”
最後一句聲音很是低沉,悠然沒大聽清,但是知道沈湉這裡有了對策,悠然也就略微放心了。
沈澤聽了悠然帶回家的消息,沉吟了片刻,然後說:“娘娘吩咐的事事我會安排好的。”
悠然不知道的是,她離宮的第二天,孟太后就當著一屋子嬪妃的面斥責慧昭儀“迷惑君上,不敬中宮”,罰她停俸半年禁足一月。
皇帝下朝之後免不了要為慧昭儀求情,孟太后卻說:“皇上寵幸新人原沒有什麼大礙,只是這後宮最忌一枝獨秀,陛下應該雨露均沾才好綿延子嗣。再者,初一十五留宿中宮這是祖宗定的規矩禮法,就算是皇上一時忘了,她慧昭儀難道還忘了不成?當初先帝在時,魏貴妃再得寵也不敢在初一十五勾搭皇帝。這個顧家也不知道是怎麼教女兒的,竟連這點規矩也不懂。”
孟太后雖然說了皇帝一通,但是一國之君都親自來求情了,她怎麼也要給帝君面子,於是就改禁足一月為禁足三天。三天之後,慧昭儀恩寵卻是更勝從前。原本持觀望態度的宮人一時間都往長樂殿奉承起慧昭儀來,而沈湉這位中宮皇后卻顯得分外低調。
這日,皇帝照樣宿在長樂殿。原本一切與往常無異,第二日一早卻得知一個噩耗,柔婕妤昨夜突然發動早產,太醫來的晚了一些,竟致使胎死腹中,用了藥之後才流出一個成型的男胎來。
這是國孝後皇帝的第一個孩子,竟然落到一個胎死腹中的結局,皇帝自然是龍顏大怒,下旨徹查。一查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因為長樂殿的宮人阻攔了前來跟皇帝報信的太監,這才耽擱了傳召太醫的時間。
得知實情後,太后再沒給皇帝半分顏面,直接將當日阻攔報信的宮人們全部杖斃。因為宮人們都說是奉了慧昭儀的意思辦事,又以“意圖謀害皇嗣”的罪名將慧昭儀貶為末等更衣。這回就連皇帝也沒給她求情,他雖然想要扶植起慧昭儀來與皇后抗衡,可是卻也不能容忍她想要加害自己的孩子。
慧昭儀倒下之後,顧家在朝中也頓時低調起來。
對於柔婕妤小產一事,沈湉在皇帝面前也表現的非常自責:“都怪臣妾沒能將後宮管好,讓這些宮人們肆意作為,好好的一個小皇子就這麼去了,臣妾很是心痛。”
來人淺淺一笑:“我要是真的被你轟出秦家,你這國公夫人還能做的成嗎?你那夫君是個什麼人你自己還不清楚?只怕我前腳走了,後腳你也就離暴斃不遠了。”
淑寧語結,想到當初嫡姐的死,心中打了一個寒顫。她就算是自己不怕死,也還有一雙兒女要護著啊,更何況她自身也不是那種不怕死的。淑寧頹然的倒在地上:“我就知道,你們不會這麼輕易放過我。”
來人蹲到她的面前:“當初連帶淑蘭肚裡的孩子,可是整整三條人命啊,你們母女只賠了一條就想算了嗎?”淑寧睜大眼睛:“你什麼意思?你當初不是說要放過我們母子的嗎?”
來人低聲道:“好好勸勸你的女兒,讓她乖乖的嫁到南昭去,日後我就絕對不會再找你和秦仲的麻煩,還會送你們一份大禮。”她笑起來的樣子在外人看來和煦可親,在淑寧看來卻猶如惡魔。當初她就是被這幅面孔欺騙了,以為不過是邊關武將家裡一個沒有見識的淺薄少女,沒想到就是她將越王府攪了一個天翻地覆。
那個南昭可是蠻夷之地,南昭王妃怎比的上陳山郡王妃尊貴體面?想到賀禮中還有陳山王福德一份,淑寧心裡更覺得氣悶!
只是淑寧再怎麼不甘心,心裡也清楚自己對上來人連半分反抗的能力都沒有……
悠然接到理國公府送來的回禮時還有些頗為驚訝,聽說撫順公主已經進宮謝恩領賞之後更是驚訝,跟方心素還特意聊起了此事:“沒想到撫順公主這麼快就想通了,倒真是小瞧她了。還有,原以為淑寧郡主會氣性不小,我們家的東西給扔出來也不足為奇,沒想到幾天不見她這氣量倒是大了不少。”
方心素撇撇嘴:“哪是她氣量大了?是江陵王妃親自去了一趟,壓著她給咱們都回了禮,要不然還真不好說。就是撫順公主的事怕是也少不得有這位王妃的手段。”
這些日子悠然已經打聽清楚了淑寧和江陵王一系以往的恩怨,她笑著回道:”雖然淑寧郡主和娘家有些齷齪,但是沒想到江陵王妃這般深明大義,不管怎麼樣也算是幫了我們家一把。”心裡在想,也不知道這位王妃是受了何人所託,竟然這樣偏幫她們家。
這事悠然不清楚,皇帝可是很清楚啊,皇后可是親口告訴他是她委託江陵王妃辦的此事。他只是有些奇怪,皇后和江陵王妃以往也沒什麼交情,怎麼這回皇后一張嘴,江陵王妃就連忙出頭呢?難不成這江陵王也想著撈一個擁立之功?還有,聽說榮王府、周王府等好幾家王府都和沈家來往密切,再加上吏部尚書和京衛提督,這沈家的勢力著實非同小可啊。
皇帝越想越覺得心驚膽顫,他在心裡思慮了大半宿,第二天早朝之後就往後宮發了一道聖旨。顧嬪因“恭良溫厚、端莊賢淑”被晉升為從二品昭儀,封號慧,並且封賞頗厚。皇帝更是連續好幾日留宿慧昭儀的長樂殿,於是慧昭儀一下成為秀女中的一支獨秀。
第五百三十二章 結局
而前朝之中,戶部尚書恰好在此時上了致仕摺子,皇帝再三挽留後准了他的摺子,並有意在左右兩位侍郎中選一位繼任尚書一職。原本一些態度模稜兩可的臣子得知慧昭儀的盛寵,紛紛支持左侍郎顧景科繼任戶部尚書。皇帝陛下順水推舟,果真下旨讓顧景科接任戶部尚書。
一時間,京城顧家風頭無兩。
而悠然隱約猜到是自己那次的衝動行事惹來了皇帝老爺的猜忌,連忙進宮給沈湉請罪去了。
誰知沈湉半點責備的心都沒有,她屏退了身邊的宮人安慰悠然道:“這事的根子上不在你,萬歲爺忌憚咱們家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便是你不做這事他就不打壓我們了?”
悠然內疚的說:“皇上打壓我們這些外臣,無非也就是奪了我們家的實權罷了。到底是我行事不謹慎連累了娘娘,如今皇上竟連面子情也不給娘娘留存,我聽說初一那日皇上宿在了長樂殿,這不是明擺著給您沒臉嗎?長此以往,您還怎麼管理後宮?”
沈湉冷笑一下:“我盡心竭力操持宮務這麼多年,能有機會歇歇也好。”
聽到這樣的喪氣話,悠然有些著急:“娘娘!”沈湉笑著對她擺了擺手:“你放心吧,我心裡自有成算。這場戲才剛剛開始你就亂了分寸,改日聽到更滑稽的消息時可怎麼辦才好?你只管安心回去,替我給母親帶好,就說一切事務我心裡都有計較,讓她務必不要為我擔心。還有,告訴堂兄,這兩個月一定要約束族中子弟,寧願閉門不出也不能外出惹禍。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兩個月以後,這場戲也差不多該落幕了。”
最後一句聲音很是低沉,悠然沒大聽清,但是知道沈湉這裡有了對策,悠然也就略微放心了。
沈澤聽了悠然帶回家的消息,沉吟了片刻,然後說:“娘娘吩咐的事事我會安排好的。”
悠然不知道的是,她離宮的第二天,孟太后就當著一屋子嬪妃的面斥責慧昭儀“迷惑君上,不敬中宮”,罰她停俸半年禁足一月。
皇帝下朝之後免不了要為慧昭儀求情,孟太后卻說:“皇上寵幸新人原沒有什麼大礙,只是這後宮最忌一枝獨秀,陛下應該雨露均沾才好綿延子嗣。再者,初一十五留宿中宮這是祖宗定的規矩禮法,就算是皇上一時忘了,她慧昭儀難道還忘了不成?當初先帝在時,魏貴妃再得寵也不敢在初一十五勾搭皇帝。這個顧家也不知道是怎麼教女兒的,竟連這點規矩也不懂。”
孟太后雖然說了皇帝一通,但是一國之君都親自來求情了,她怎麼也要給帝君面子,於是就改禁足一月為禁足三天。三天之後,慧昭儀恩寵卻是更勝從前。原本持觀望態度的宮人一時間都往長樂殿奉承起慧昭儀來,而沈湉這位中宮皇后卻顯得分外低調。
這日,皇帝照樣宿在長樂殿。原本一切與往常無異,第二日一早卻得知一個噩耗,柔婕妤昨夜突然發動早產,太醫來的晚了一些,竟致使胎死腹中,用了藥之後才流出一個成型的男胎來。
這是國孝後皇帝的第一個孩子,竟然落到一個胎死腹中的結局,皇帝自然是龍顏大怒,下旨徹查。一查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因為長樂殿的宮人阻攔了前來跟皇帝報信的太監,這才耽擱了傳召太醫的時間。
得知實情後,太后再沒給皇帝半分顏面,直接將當日阻攔報信的宮人們全部杖斃。因為宮人們都說是奉了慧昭儀的意思辦事,又以“意圖謀害皇嗣”的罪名將慧昭儀貶為末等更衣。這回就連皇帝也沒給她求情,他雖然想要扶植起慧昭儀來與皇后抗衡,可是卻也不能容忍她想要加害自己的孩子。
慧昭儀倒下之後,顧家在朝中也頓時低調起來。
對於柔婕妤小產一事,沈湉在皇帝面前也表現的非常自責:“都怪臣妾沒能將後宮管好,讓這些宮人們肆意作為,好好的一個小皇子就這麼去了,臣妾很是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