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頁
“那不能和你比啊,唉,我們是一輩子在這鄉下地方呆下去了,這城裡是不用想了,沒有那個命啊。”
小橋只是笑著聽她嘮叨,狗剩娘道:“看看,你閨女也不嫌棄我說話囉嗦,小橋啊,你是大戶人家的奶奶了,還能聽我說話,我這心裡高興啊,以前想你小時候,那長得面黃肌瘦的,風一吹都擔心你會不會倒了,現在可好了,穿的衣服是我們一輩子都穿不上的,還長得這麼水靈,都是有福氣的啊。”
小橋笑道:“嬸子,剛好我那邊有些料子用不著了,到時候托人給您帶回來,您做幾件衣服?”
狗剩娘忙擺手,“那可使不得,那東西,我穿著就要折壽啊,像我們這幹活兒的,別糟蹋東西了,不能成。”
吳氏道:“既然這樣,我們看看有沒有不穿的舊衣服,到時候給你送幾件過來,別推遲,早些年,我們幾個孩子吃不飽,你還暗地裡給我們東西了的了,這份情我一直記著呢。”
狗剩娘這才答應下來,小鳳問道:“娘,她真的給我們吃的了?我怎麼一點兒印象也沒有啊。”
吳氏道:“給過幾次,你們那時候還小呢,人家是順手的人情,也不指望我們到時候報恩啥的,她不是那樣的人,就平常對待就成,你們也別可以給什麼料子,有不穿的舊衣服給他們他們也高興的。”
小橋道:“我剛才說的也是真的,確實是還剩半批料子,我也穿不著,放著也是放著,不過娘既然這麼說,那我就看看有沒有什麼不穿的舊衣服。”吳氏是擔心升米恩斗米仇,這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既然這樣,那就聽娘的,稍微報報恩就可以了。
☆、236夫人外交
過年過的快從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那這年算是就已經慢慢的沒有了年味了,二月的時候,天旭和明玉的兩周歲生日,如果按照虛歲,那就是三歲了。早上小橋起的很早,親自給兩個小寶貝做了長壽麵,上面的臊子可都是天旭和明玉愛吃的。
所以等兩小的收拾好了,要吃飯的時候,見了這好吃的面,都很高興,今天是他們的生日,他們當然知道。
齊天宇已經回省城去了,因為秋天的時候就要除孝了,所以齊大太太想著讓齊天宇回去,好相親去,畢竟能看得上眼,那以後過日子也舒暢一些。
齊琰等兩孩子坐下後,對天旭和明玉說道:“今天你們過生,最要感謝的是誰啊。”
天旭和明玉都撲到了小橋的身上,一起說道:“娘,謝謝你!”
小橋有些小激動啊,自己的孩子這麼懂事,當娘的特別高興。
天旭和明玉已經從爹那邊知道娘為了生自己,多不容易,當時還什麼都吃不下呢。爹說了,沒有娘就沒有他們兩個,以後誰敢對娘不好,那就不是他的兒子和女兒。
小橋笑道:“好了,也要感謝你們的爹,如果不是爹爹在外面辛苦,那咱們也過不上現在的好日子,你們天天想吃糖,也吃不了了。”
小橋給兩個小的也將過那些沒有錢的小孩過的是什麼日子,還親眼見過,好多人都是穿著補丁的衣服呢,不像他們從來不穿補丁的衣服,還有人伺候。
齊琰笑道:“好了好了,爹這邊就以後再說,今天你們生日,這是爹和娘給你們準備的東西,都好好收著。”
兩小的忙點頭,眼睛裡說著,能不能開吃了?
“好,大家都吃長壽麵,活的長長久久的!”齊琰大手一揮,兩個小的就開始吃麵了。
而早飯後,最為姥爺家和舅舅家就送來了壽桃和壽麵,吳氏還親自給天旭和明玉做了衣服鞋子帽子,針線功夫可細緻了,去年吳氏也都做了,也是她的一片心意。
而早前齊大太太那邊也都送來了這兩個小傢伙的禮物,齊大太太還說,讓他們兩個回省城玩去,她都有些想他們了。
“你們大伯母想讓你們去省城陪著她,你們樂意嗎?”小橋問道。
明玉忙道:“娘和爹去不去?你們不去,我也不去!”
天旭也很堅定的點點頭,他才不想離開爹娘呢。好吧,小橋知道這事兒不成,就給齊大太太回話了,等除孝的時候再去吧,那時候她也能跟著一起去了。
對了,說起除孝,這麼說大老爺那邊就要起復了?那是不是該要打點什麼了?畢竟二十七個月都不在官場上,現在還換了皇帝了,官場上是個什麼樣都不清楚,一切都要重新摸索啊,所以說,大家都不喜歡丁憂,這有時候孝道也是給逼出來的,誰家要是死了父母,這當官的立馬沒有官做了,這得多嚴重。
不過,齊琰卻覺得不必擔心,大哥那邊以前是吏部尚書,在新皇帝那邊也掛的上號,就是丁憂了,但是新皇帝這幾年用人肯定有不順手的,到時候要換人也是很有機會的,且齊大老爺那邊也不是沒有人脈,官復原職是不可能了,但是品級不會變的。
“那大嫂到時候跟不跟過去啊。”小橋覺得挺替大嫂不值的,這男人在外面當官,把自己的妻子留下來伺候老人,男人們身邊還有別的女人伺候呢,這要是小橋,肯定是立馬不幹了的,憑什麼啊。
累死累活的,抵不上人家小老婆在身邊小意伺候。雖然說遠的香近的臭,但是還有種說法,叫過日久生情,這在身邊的,她有的是機會和男人發生感情呢,到時候要東要西的,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
也幸虧這大老爺不是那種耳根子軟的人,也幸虧這大房沒有庶出的兒子,不然大房能有這麼安靜還說不定呢。
齊琰道:“我想,這次大哥應該是讓大嫂跟過去的,畢竟在京城,很多地方,都是需要大嫂來出面的。”小妾什麼的,上不得台面,也就是照顧大哥的飲食起居,這齣外應酬,那是不可能的,你要是真讓一個小妾招呼同僚的大老婆,那就是打臉,就是侮辱人家,所以大哥在京城的時候,那些同僚的正妻是不上門的,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當時還有個齊老太爺,身為宗婦,必須得在家裡替男人盡孝。
而現在呢,大哥要起復,這夫人外交也很重要,如今已經沒有齊老太爺這個阻礙了,齊大太太是可以跟著一起去的。
小橋道:“難道就因為這個原因,大嫂才能去的啊。”因為需要大嫂應酬,所以大嫂才能去,小橋怎麼覺得為大嫂不值當啊。
齊琰笑道:“你在為大嫂打抱不平?”
“怎麼,不可以嗎?大嫂在老宅子裡那麼辛苦的,大哥那邊可是不缺女人的,憑什麼大嫂弄好了家業,那些女人直接享受?她們能幹個什麼啊。”
齊家大房的產業大部分是在省城,京城裡靠大老爺的俸祿,哪裡夠用?說不定每年大嫂都要給京城送銀子呢,那些可都是給大老爺和那些女人花的。
齊琰也知道小橋對那些小妾之類的很討厭,不過畢竟是自己的大哥,他不能說大哥的不是,對小橋說道:“大嫂知道你這麼心疼她,肯定很高興,不過你放心,在咱們家,是不可能有這個事兒的。”
小橋道:“我當然放心啊,你要是真的有了別的女人,那咱們就一拍兩散。”她可不是那種忍氣吞聲的主兒,齊琰真的要納妾,她絕對不會說男人嘛,三妻四妾很正常,只要你是大老婆就成了,而且你還有兒子呢,怕個啥?她絕對是會立馬走人的,到哪裡不是活,她又不是離開了齊琰就活不下去的。
“又胡說了!”齊琰道:“不過你說這話,也是心裡有我才這樣說的,我就不計較了。”要不是在乎自己,哪裡能討厭自己有別的女人?
小橋心道,我可不是這個意思,真的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你怎麼就理解成我很在乎你呢?真是個自大的男人!
三月份的時候,二哥立秋那邊傳來了消息,二嫂王氏生了個閨女,吳氏很高興,見小橋過來,說道:“你二哥終於當爹了。你二嫂的娘還過來了的,我看她那個樣子,是想看看我有沒有不高興,覺得你二嫂生了個閨女我會不喜歡,其實幹啥那樣想啊,這閨女和兒子還不都是立秋的骨肉,我都同樣喜歡。”
這話要是別人說,小橋還有些不信,但是自己的娘說,她肯定是信的,她對自己的兒女都是一樣喜歡的,何況是兒女的兒女?要是真的只想著抱孫子的,那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二嫂的娘真的是不用擔心的,不過可憐天下父母心,當初姐姐小鳳生了妞妞,娘是不是也這樣擔心過呢?
但是那邊姐夫是和姐姐青梅竹馬,且自己家比姐夫家好,娘倒是不擔心這親家母會給小鳳臉子,而現在二哥是一縣的縣令,比他們家有本事,心裡有些擔心也是正常的。
想到這裡,小橋也理解了王舉人娘子的舉動,“娘,二嫂那邊多送些藥材,還有補品,給您孫女那邊也送些衣服去,這樣二嫂的娘就能放心了。”說的再好不如做的好,用行動表示對孫女的歡迎,這比啥都有說服力。
小橋只是笑著聽她嘮叨,狗剩娘道:“看看,你閨女也不嫌棄我說話囉嗦,小橋啊,你是大戶人家的奶奶了,還能聽我說話,我這心裡高興啊,以前想你小時候,那長得面黃肌瘦的,風一吹都擔心你會不會倒了,現在可好了,穿的衣服是我們一輩子都穿不上的,還長得這麼水靈,都是有福氣的啊。”
小橋笑道:“嬸子,剛好我那邊有些料子用不著了,到時候托人給您帶回來,您做幾件衣服?”
狗剩娘忙擺手,“那可使不得,那東西,我穿著就要折壽啊,像我們這幹活兒的,別糟蹋東西了,不能成。”
吳氏道:“既然這樣,我們看看有沒有不穿的舊衣服,到時候給你送幾件過來,別推遲,早些年,我們幾個孩子吃不飽,你還暗地裡給我們東西了的了,這份情我一直記著呢。”
狗剩娘這才答應下來,小鳳問道:“娘,她真的給我們吃的了?我怎麼一點兒印象也沒有啊。”
吳氏道:“給過幾次,你們那時候還小呢,人家是順手的人情,也不指望我們到時候報恩啥的,她不是那樣的人,就平常對待就成,你們也別可以給什麼料子,有不穿的舊衣服給他們他們也高興的。”
小橋道:“我剛才說的也是真的,確實是還剩半批料子,我也穿不著,放著也是放著,不過娘既然這麼說,那我就看看有沒有什麼不穿的舊衣服。”吳氏是擔心升米恩斗米仇,這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既然這樣,那就聽娘的,稍微報報恩就可以了。
☆、236夫人外交
過年過的快從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那這年算是就已經慢慢的沒有了年味了,二月的時候,天旭和明玉的兩周歲生日,如果按照虛歲,那就是三歲了。早上小橋起的很早,親自給兩個小寶貝做了長壽麵,上面的臊子可都是天旭和明玉愛吃的。
所以等兩小的收拾好了,要吃飯的時候,見了這好吃的面,都很高興,今天是他們的生日,他們當然知道。
齊天宇已經回省城去了,因為秋天的時候就要除孝了,所以齊大太太想著讓齊天宇回去,好相親去,畢竟能看得上眼,那以後過日子也舒暢一些。
齊琰等兩孩子坐下後,對天旭和明玉說道:“今天你們過生,最要感謝的是誰啊。”
天旭和明玉都撲到了小橋的身上,一起說道:“娘,謝謝你!”
小橋有些小激動啊,自己的孩子這麼懂事,當娘的特別高興。
天旭和明玉已經從爹那邊知道娘為了生自己,多不容易,當時還什麼都吃不下呢。爹說了,沒有娘就沒有他們兩個,以後誰敢對娘不好,那就不是他的兒子和女兒。
小橋笑道:“好了,也要感謝你們的爹,如果不是爹爹在外面辛苦,那咱們也過不上現在的好日子,你們天天想吃糖,也吃不了了。”
小橋給兩個小的也將過那些沒有錢的小孩過的是什麼日子,還親眼見過,好多人都是穿著補丁的衣服呢,不像他們從來不穿補丁的衣服,還有人伺候。
齊琰笑道:“好了好了,爹這邊就以後再說,今天你們生日,這是爹和娘給你們準備的東西,都好好收著。”
兩小的忙點頭,眼睛裡說著,能不能開吃了?
“好,大家都吃長壽麵,活的長長久久的!”齊琰大手一揮,兩個小的就開始吃麵了。
而早飯後,最為姥爺家和舅舅家就送來了壽桃和壽麵,吳氏還親自給天旭和明玉做了衣服鞋子帽子,針線功夫可細緻了,去年吳氏也都做了,也是她的一片心意。
而早前齊大太太那邊也都送來了這兩個小傢伙的禮物,齊大太太還說,讓他們兩個回省城玩去,她都有些想他們了。
“你們大伯母想讓你們去省城陪著她,你們樂意嗎?”小橋問道。
明玉忙道:“娘和爹去不去?你們不去,我也不去!”
天旭也很堅定的點點頭,他才不想離開爹娘呢。好吧,小橋知道這事兒不成,就給齊大太太回話了,等除孝的時候再去吧,那時候她也能跟著一起去了。
對了,說起除孝,這麼說大老爺那邊就要起復了?那是不是該要打點什麼了?畢竟二十七個月都不在官場上,現在還換了皇帝了,官場上是個什麼樣都不清楚,一切都要重新摸索啊,所以說,大家都不喜歡丁憂,這有時候孝道也是給逼出來的,誰家要是死了父母,這當官的立馬沒有官做了,這得多嚴重。
不過,齊琰卻覺得不必擔心,大哥那邊以前是吏部尚書,在新皇帝那邊也掛的上號,就是丁憂了,但是新皇帝這幾年用人肯定有不順手的,到時候要換人也是很有機會的,且齊大老爺那邊也不是沒有人脈,官復原職是不可能了,但是品級不會變的。
“那大嫂到時候跟不跟過去啊。”小橋覺得挺替大嫂不值的,這男人在外面當官,把自己的妻子留下來伺候老人,男人們身邊還有別的女人伺候呢,這要是小橋,肯定是立馬不幹了的,憑什麼啊。
累死累活的,抵不上人家小老婆在身邊小意伺候。雖然說遠的香近的臭,但是還有種說法,叫過日久生情,這在身邊的,她有的是機會和男人發生感情呢,到時候要東要西的,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
也幸虧這大老爺不是那種耳根子軟的人,也幸虧這大房沒有庶出的兒子,不然大房能有這麼安靜還說不定呢。
齊琰道:“我想,這次大哥應該是讓大嫂跟過去的,畢竟在京城,很多地方,都是需要大嫂來出面的。”小妾什麼的,上不得台面,也就是照顧大哥的飲食起居,這齣外應酬,那是不可能的,你要是真讓一個小妾招呼同僚的大老婆,那就是打臉,就是侮辱人家,所以大哥在京城的時候,那些同僚的正妻是不上門的,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當時還有個齊老太爺,身為宗婦,必須得在家裡替男人盡孝。
而現在呢,大哥要起復,這夫人外交也很重要,如今已經沒有齊老太爺這個阻礙了,齊大太太是可以跟著一起去的。
小橋道:“難道就因為這個原因,大嫂才能去的啊。”因為需要大嫂應酬,所以大嫂才能去,小橋怎麼覺得為大嫂不值當啊。
齊琰笑道:“你在為大嫂打抱不平?”
“怎麼,不可以嗎?大嫂在老宅子裡那麼辛苦的,大哥那邊可是不缺女人的,憑什麼大嫂弄好了家業,那些女人直接享受?她們能幹個什麼啊。”
齊家大房的產業大部分是在省城,京城裡靠大老爺的俸祿,哪裡夠用?說不定每年大嫂都要給京城送銀子呢,那些可都是給大老爺和那些女人花的。
齊琰也知道小橋對那些小妾之類的很討厭,不過畢竟是自己的大哥,他不能說大哥的不是,對小橋說道:“大嫂知道你這麼心疼她,肯定很高興,不過你放心,在咱們家,是不可能有這個事兒的。”
小橋道:“我當然放心啊,你要是真的有了別的女人,那咱們就一拍兩散。”她可不是那種忍氣吞聲的主兒,齊琰真的要納妾,她絕對不會說男人嘛,三妻四妾很正常,只要你是大老婆就成了,而且你還有兒子呢,怕個啥?她絕對是會立馬走人的,到哪裡不是活,她又不是離開了齊琰就活不下去的。
“又胡說了!”齊琰道:“不過你說這話,也是心裡有我才這樣說的,我就不計較了。”要不是在乎自己,哪裡能討厭自己有別的女人?
小橋心道,我可不是這個意思,真的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你怎麼就理解成我很在乎你呢?真是個自大的男人!
三月份的時候,二哥立秋那邊傳來了消息,二嫂王氏生了個閨女,吳氏很高興,見小橋過來,說道:“你二哥終於當爹了。你二嫂的娘還過來了的,我看她那個樣子,是想看看我有沒有不高興,覺得你二嫂生了個閨女我會不喜歡,其實幹啥那樣想啊,這閨女和兒子還不都是立秋的骨肉,我都同樣喜歡。”
這話要是別人說,小橋還有些不信,但是自己的娘說,她肯定是信的,她對自己的兒女都是一樣喜歡的,何況是兒女的兒女?要是真的只想著抱孫子的,那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二嫂的娘真的是不用擔心的,不過可憐天下父母心,當初姐姐小鳳生了妞妞,娘是不是也這樣擔心過呢?
但是那邊姐夫是和姐姐青梅竹馬,且自己家比姐夫家好,娘倒是不擔心這親家母會給小鳳臉子,而現在二哥是一縣的縣令,比他們家有本事,心裡有些擔心也是正常的。
想到這裡,小橋也理解了王舉人娘子的舉動,“娘,二嫂那邊多送些藥材,還有補品,給您孫女那邊也送些衣服去,這樣二嫂的娘就能放心了。”說的再好不如做的好,用行動表示對孫女的歡迎,這比啥都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