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老三一跑出來見還有外人,還盯著他瞧,臉騰的就紅了!
孫婆婆嘴快:“喲,這不成大姑娘了?”她是來相人的,換言之就是來挑刺的。
老大夫聽了恨鐵不成鋼的踢了三兒子一腳,這小子躲都不知道躲,頭低低的埋在胸前,臉紅到耳朵根。
兩個嫂嫂一看就知道這又是給小叔子說親呢,趕緊一個往屋裡讓一個去燒水泡茶。老大夫在後頭擰著三兒子的耳朵把他給搡到屋裡,小聲罵他:“你這個不爭氣的東西!還不快說句話!”
偏偏他的嘴比螃蟹還硬,撬都撬不開。
宋佳期和孫婆婆坐下喝了半壺茶也沒聽見他說一個字。
老大夫最後一副心灰的樣子,都沒送她們出來,怕是認為這門親事吹定了。
回去的路上孫婆婆說:“我覺得這孩子可以,配招弟正好!”
“好嗎?”宋佳期不這麼想,“我覺得不行。”這個男人明顯是有點問題的,羞澀是一回事,可太內向了就不好了。
孫婆婆覺得這叫老實:“招弟那個傻丫頭沒一點心眼,要是給她找個精明的,回頭被賣了還給人數錢呢。你想想買到咱們家的那個白氏,可憐不可憐?”
想起被婆婆賣了的白氏,宋佳期也為難了,可她還是說:“那要是也是個頭腦不聰明的,夫妻兩個傻到一塊不更糟?”
回了唐家吃完了晚飯,招弟被孫婆婆叫回屋。
孫婆婆把老大夫的三兒子給她一學,重點強調這樣的男人老實,說:“我看他行,你要是願意,我就替你做主了!”
招弟聽說給她說親,雖然臉紅紅的,可這孩子倒是不扭捏,瞪著眼睛左瞄右看,半天才道:“……可是我喜歡那個賣豆腐的李二。”
青天霹靂。
不說孫婆婆嚇住了,就是宋佳期也沒想到。
“什麼賣豆腐的李二?誰啊?”宋佳期差點跳起來,以為招弟已經讓人騙了。
孫婆婆昨天剛聽說時也是嚇白了臉,她也怕招弟這傻丫頭沒聲沒息的就被男人騙了,那才是出大事了呢。
“就是半個月前到咱們門前這條街來賣豆腐的,聽說姓李,在家鄉人都喊他李二。招弟去買豆腐他總是多給,兩人現在也就對對眼神,別的還沒幹。”
“阿彌陀佛。”宋佳期捂著胸口坐下來。“怪不得說女大不中留,這事不能再拖了!”她讓孫婆婆今天就去看那個賣豆腐的李二長什麼樣,再套套他的話,問問他到底是哪兒的人?家裡還有誰?是怎麼到這裡來的?來了多久了?以前在哪裡幹活?
孫婆婆領命而去,回來連連搖頭。
“那小子就沒一句實話!一會兒說他是山西人,我說口音不像啊,他又改口說只是在那邊賣過豆腐!胡扯八道!鬼才信他把豆腐從山西買到京城來呢!”她陰著臉道,“他還一直打聽為什麼招弟今天不出來!我看再過幾天,這小子能哄得招弟跟他跑了!”
“那不可能吧?招弟沒那麼笨,她不會聽他的話的。”宋佳期說這話很沒有底氣,招弟這姑娘她最清楚了,誰說的話都信。
這下沒辦法了,孫婆婆和宋佳期連番給招弟說那個李二不能信,招弟紅著一張臉羞答答的說:“我覺得他挺好的。”
宋佳期都要吐血了,孫婆婆乾脆拉著招弟去了老大夫家相那個三小子。
這樣能有用嗎?宋佳期懷疑。
去了一天回來了,再問招弟,她兩眼冒光的說:“我看他們家房子挺大的!”
宋佳期差點讓她再氣吐血了,不等她說這看人跟看房子不是一回事,孫婆婆高興的拍招弟說:“你這孩子聰明!這才叫看出門道來了呢!那李二有什麼啊?別說房子,頭上連片瓦都沒有!”
宋佳期其實覺得李二和老大夫的三兒子都不怎麼好,想說再挑挑,孫婆婆瞪眼道:“還挑什麼?再挑等出事了就論不到咱們挑了!”
招弟在李二和老大夫的三兒子中間猶豫了兩天,老大夫的兩個兒媳婦給她送了幾件親手做衣服後,她的天平明顯的向老大夫家的內向兒子傾斜了。
宋佳期問她真的覺得他好嗎?
她揪著衣角說:“他是個大夫,大夫都是好人。”
這門親事在招弟答應之後辦得飛快,老大夫挑了個最近的好日子,說也不要招弟帶嫁妝,知道她沒東西,嫁妝什麼的都由他們家包了,還特地帶了銀子來跟宋佳期買她的身契。
宋佳期到最後都不覺得這門親事好,架不住招弟自己願意。她沒收身契銀子,而是當著招弟和老大夫一家人的面把身契燒了。
“就當我是嫁妹妹了,你們記得對招弟好就行。身契銀子就免了,我也盼你們記得,招弟不是你們買回去的丫頭,她要在受了委屈,我可是會給她撐腰的!”她又拿了自己的一根釵插在招弟頭上,當做是嫁妝送她出了門。
老大夫覺得宋佳期這句話說得響亮,人家不要銀子,他也不肯白占便宜,何況以後說不定三兒子還要靠她伸手拉一把呢。他把自己以前采的一整株老三七送給宋佳期了,也算是他壓箱底的寶貝了。
送了招弟出門,宋佳期幾天回不過神來,總以為招弟還在家裡,張嘴叫人時也總是愛叫她,有時白氏跑出來了她都沒看到,還奇怪怎麼叫招弟她過來了。
家裡的孩子也跟她一樣,就是孫婆婆有時都會叫錯。
宋佳期跟孫婆婆嘆氣:“我可想招弟了。”唐宣十天半個月不在沒事,招弟走兩天就不習慣了。
孫婆婆也沒精神的說:“各人有各人的緣分,到了就要走的。”
誰知過了半個月,招弟又提著包袱一大早跑回來敲門了。
孫婆婆趕緊讓她進來,宋佳期也從屋裡出來了,見她提著包袱立刻怒了:“他們家把你休了?!”
招弟跑去水缸那邊舀了兩口水喝,才道:“不是,在他們家什麼都不讓我干,老讓我坐著,我坐不住就回來了。”
宋佳期剛要說回來也行,孫婆婆氣得上前擰著她說:“胡鬧!你都嫁人了!說跑回來就跑回來!你的膽子也太大了!!”
過了半個時辰,老大夫的三兒子找過來了,這小子也不知道怎麼壯著膽子一路問過來,還沒人跟著。敲開唐家的門時整個人都跟燙熟了似的,孫婆婆一看還以為這是個喝醉了酒的人呢。
他站在門口聲如蚊喃的擠出來一句:“……我來接招弟回去。”
孫婆婆沒聽清,拉他進來問,招弟正熟門熟路的在唐家廚房裡做飯,見他還嚇一跳:“你怎麼出來了?”
孫婆婆問請是誰,說:“來了就吃了飯再走吧。”
這人也不會說不,就留下來吃了頓午飯,然後領著招弟回去了。第二天又把人送回來了,老大夫也跟著說:“招弟這孩子念舊情,就讓她每天來你們家幹活,晚上再讓我兒子給接回去。”順便也讓他練練膽子。
就這麼說定了,一接就是大半月。等唐宣回來的那天,見自己家門口站著一個生人,上前扯著他問:“你是誰?你找哪家?”
他長得那麼高大,腰上挎刀,一身的兵匪氣,老大夫的三兒子一見就坐地上了,路也不走不動了。
唐宣知道了以後,只好由他送招弟和這個人回去。老大夫一見反倒笑了,他三兒子還在人家手裡掛著,腳都站不直的樣子。
老大夫覺得這是貼良藥啊,問唐宣缺不缺下人,牽個馬啊掂個刀啊,就差直接說把三兒子送給人家了。
他三兒子在唐宣手裡抖如篩糠,唐宣不大明白的說:“不用,我自己牽馬就行,刀也是自己拿。”
老大夫笑眯眯的請他進來:“不要急嘛,我這兒子會得多呢,也不要你錢,我就是想讓他學點拳腳本事。你帶他回去啊,連招弟也一塊帶回去,他會看脈,是個大夫,有他在你家就不用請大夫了!”
等宋佳期看到唐宣又把這兩個帶回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唐宣讓這小子睡到廚房去,她不解的問:“怎麼又領回來了?”
他半天才道:“……我也不明白呢。他家的人怎麼又把人給推給我了?”
第 64 章
程氏要生了,王氏在半個月前就開始準備了,在孩子七個月的時候一切都準備妥當了,穩穩噹噹等到九個月,王氏就等著抱孫子了。
宋佳期也早就被王氏叫過來守著了,宋天保還在軍營里。她發現可能宋家和唐家的女人生孩子時都盼不到男人在旁邊守著。既然男人不在,其他人能來的都來了。唐老太聽說是天保的第一個孩子,也從床上下來,坐上板車來了。
牽驢趕車的是老大夫的三兒子,叫許方。
許方其實不瘦弱,以前跟著老父上山採藥,也抓過蛇也攀過崖,有一副還算不錯的身板,唯一的毛病就是到了人多的地方就變啞巴了。
唐宣把他帶回來,第二天早上就回過味來了。他平常不在家,家裡不能留個年輕男人。所以他又把許方給送回去了。但老大夫又讓他把人帶回來了。
老大夫拍著胸脯保證,不用唐家管飯,不用唐家發錢,他們許家還願意倒貼錢!就是白把三兒子給唐家使喚!
“幹什麼都行啊!我看你家院子裡還有個磨?讓他推磨!我兒子可是有把好力氣!能背一百多斤的柴呢!”老大夫這麼誇他兒子。
唐宣看許方那腿軟的樣子,實在不相信這是老大夫嘴裡什麼都能幹力氣很好的兒子,覺得他走上二里地就能累死。
但老大夫一聲令下,許方每天一大早站在唐家門口等人給他開門。他見人連話都不敢說,也不敢敲門,要是不放他進去,他就能在門口低著頭站一天,到晚上再回去。
唐家人從根上說都不是狠心的,何況招弟還在屋裡幫著帶孩子呢。老大夫是一口氣把三兒子和三兒媳婦都送給唐家用了,許方頂不頂用不知道,招弟可是很有本事的。
所以許方就這麼留下來了。唐家也不至於真的不管飯,他們夫妻早上來,晚上回去,倒像是給唐家上工的。
還不要錢。
宋佳期倒不會真的白使喚人家,都想方設法換成其他東西給他們了,吃的用的,現在米啊面啊布啊都挺有用,不給錢可以給東西嘛。
於是老大夫更樂意讓兒子和兒媳婦來了,東西是其次,重點是給三兒子練膽子。他以前只會又打又罵,打完罵完,兒子的膽子更小了。交給兩個當哥哥的帶出去吧,都是親兄弟,弟弟的膽子又小,怎麼出去的怎麼回來,一點用也沒有。
讓他去做工,讓老闆掌柜打罵還是輕的,讓那些小工學徒什麼的欺負,一回兩回行,三回四回,老大夫又不是鐵石心腸,他還護短,最後不是讓人回來,就是他打上門去。
好不容易攤到唐家這麼好的人啊!能幫兒子練膽子,又不會欺負人,這家人還厚道,白送了兒媳婦不說,現在看竟是兒子的貴人!
孫婆婆嘴快:“喲,這不成大姑娘了?”她是來相人的,換言之就是來挑刺的。
老大夫聽了恨鐵不成鋼的踢了三兒子一腳,這小子躲都不知道躲,頭低低的埋在胸前,臉紅到耳朵根。
兩個嫂嫂一看就知道這又是給小叔子說親呢,趕緊一個往屋裡讓一個去燒水泡茶。老大夫在後頭擰著三兒子的耳朵把他給搡到屋裡,小聲罵他:“你這個不爭氣的東西!還不快說句話!”
偏偏他的嘴比螃蟹還硬,撬都撬不開。
宋佳期和孫婆婆坐下喝了半壺茶也沒聽見他說一個字。
老大夫最後一副心灰的樣子,都沒送她們出來,怕是認為這門親事吹定了。
回去的路上孫婆婆說:“我覺得這孩子可以,配招弟正好!”
“好嗎?”宋佳期不這麼想,“我覺得不行。”這個男人明顯是有點問題的,羞澀是一回事,可太內向了就不好了。
孫婆婆覺得這叫老實:“招弟那個傻丫頭沒一點心眼,要是給她找個精明的,回頭被賣了還給人數錢呢。你想想買到咱們家的那個白氏,可憐不可憐?”
想起被婆婆賣了的白氏,宋佳期也為難了,可她還是說:“那要是也是個頭腦不聰明的,夫妻兩個傻到一塊不更糟?”
回了唐家吃完了晚飯,招弟被孫婆婆叫回屋。
孫婆婆把老大夫的三兒子給她一學,重點強調這樣的男人老實,說:“我看他行,你要是願意,我就替你做主了!”
招弟聽說給她說親,雖然臉紅紅的,可這孩子倒是不扭捏,瞪著眼睛左瞄右看,半天才道:“……可是我喜歡那個賣豆腐的李二。”
青天霹靂。
不說孫婆婆嚇住了,就是宋佳期也沒想到。
“什麼賣豆腐的李二?誰啊?”宋佳期差點跳起來,以為招弟已經讓人騙了。
孫婆婆昨天剛聽說時也是嚇白了臉,她也怕招弟這傻丫頭沒聲沒息的就被男人騙了,那才是出大事了呢。
“就是半個月前到咱們門前這條街來賣豆腐的,聽說姓李,在家鄉人都喊他李二。招弟去買豆腐他總是多給,兩人現在也就對對眼神,別的還沒幹。”
“阿彌陀佛。”宋佳期捂著胸口坐下來。“怪不得說女大不中留,這事不能再拖了!”她讓孫婆婆今天就去看那個賣豆腐的李二長什麼樣,再套套他的話,問問他到底是哪兒的人?家裡還有誰?是怎麼到這裡來的?來了多久了?以前在哪裡幹活?
孫婆婆領命而去,回來連連搖頭。
“那小子就沒一句實話!一會兒說他是山西人,我說口音不像啊,他又改口說只是在那邊賣過豆腐!胡扯八道!鬼才信他把豆腐從山西買到京城來呢!”她陰著臉道,“他還一直打聽為什麼招弟今天不出來!我看再過幾天,這小子能哄得招弟跟他跑了!”
“那不可能吧?招弟沒那麼笨,她不會聽他的話的。”宋佳期說這話很沒有底氣,招弟這姑娘她最清楚了,誰說的話都信。
這下沒辦法了,孫婆婆和宋佳期連番給招弟說那個李二不能信,招弟紅著一張臉羞答答的說:“我覺得他挺好的。”
宋佳期都要吐血了,孫婆婆乾脆拉著招弟去了老大夫家相那個三小子。
這樣能有用嗎?宋佳期懷疑。
去了一天回來了,再問招弟,她兩眼冒光的說:“我看他們家房子挺大的!”
宋佳期差點讓她再氣吐血了,不等她說這看人跟看房子不是一回事,孫婆婆高興的拍招弟說:“你這孩子聰明!這才叫看出門道來了呢!那李二有什麼啊?別說房子,頭上連片瓦都沒有!”
宋佳期其實覺得李二和老大夫的三兒子都不怎麼好,想說再挑挑,孫婆婆瞪眼道:“還挑什麼?再挑等出事了就論不到咱們挑了!”
招弟在李二和老大夫的三兒子中間猶豫了兩天,老大夫的兩個兒媳婦給她送了幾件親手做衣服後,她的天平明顯的向老大夫家的內向兒子傾斜了。
宋佳期問她真的覺得他好嗎?
她揪著衣角說:“他是個大夫,大夫都是好人。”
這門親事在招弟答應之後辦得飛快,老大夫挑了個最近的好日子,說也不要招弟帶嫁妝,知道她沒東西,嫁妝什麼的都由他們家包了,還特地帶了銀子來跟宋佳期買她的身契。
宋佳期到最後都不覺得這門親事好,架不住招弟自己願意。她沒收身契銀子,而是當著招弟和老大夫一家人的面把身契燒了。
“就當我是嫁妹妹了,你們記得對招弟好就行。身契銀子就免了,我也盼你們記得,招弟不是你們買回去的丫頭,她要在受了委屈,我可是會給她撐腰的!”她又拿了自己的一根釵插在招弟頭上,當做是嫁妝送她出了門。
老大夫覺得宋佳期這句話說得響亮,人家不要銀子,他也不肯白占便宜,何況以後說不定三兒子還要靠她伸手拉一把呢。他把自己以前采的一整株老三七送給宋佳期了,也算是他壓箱底的寶貝了。
送了招弟出門,宋佳期幾天回不過神來,總以為招弟還在家裡,張嘴叫人時也總是愛叫她,有時白氏跑出來了她都沒看到,還奇怪怎麼叫招弟她過來了。
家裡的孩子也跟她一樣,就是孫婆婆有時都會叫錯。
宋佳期跟孫婆婆嘆氣:“我可想招弟了。”唐宣十天半個月不在沒事,招弟走兩天就不習慣了。
孫婆婆也沒精神的說:“各人有各人的緣分,到了就要走的。”
誰知過了半個月,招弟又提著包袱一大早跑回來敲門了。
孫婆婆趕緊讓她進來,宋佳期也從屋裡出來了,見她提著包袱立刻怒了:“他們家把你休了?!”
招弟跑去水缸那邊舀了兩口水喝,才道:“不是,在他們家什麼都不讓我干,老讓我坐著,我坐不住就回來了。”
宋佳期剛要說回來也行,孫婆婆氣得上前擰著她說:“胡鬧!你都嫁人了!說跑回來就跑回來!你的膽子也太大了!!”
過了半個時辰,老大夫的三兒子找過來了,這小子也不知道怎麼壯著膽子一路問過來,還沒人跟著。敲開唐家的門時整個人都跟燙熟了似的,孫婆婆一看還以為這是個喝醉了酒的人呢。
他站在門口聲如蚊喃的擠出來一句:“……我來接招弟回去。”
孫婆婆沒聽清,拉他進來問,招弟正熟門熟路的在唐家廚房裡做飯,見他還嚇一跳:“你怎麼出來了?”
孫婆婆問請是誰,說:“來了就吃了飯再走吧。”
這人也不會說不,就留下來吃了頓午飯,然後領著招弟回去了。第二天又把人送回來了,老大夫也跟著說:“招弟這孩子念舊情,就讓她每天來你們家幹活,晚上再讓我兒子給接回去。”順便也讓他練練膽子。
就這麼說定了,一接就是大半月。等唐宣回來的那天,見自己家門口站著一個生人,上前扯著他問:“你是誰?你找哪家?”
他長得那麼高大,腰上挎刀,一身的兵匪氣,老大夫的三兒子一見就坐地上了,路也不走不動了。
唐宣知道了以後,只好由他送招弟和這個人回去。老大夫一見反倒笑了,他三兒子還在人家手裡掛著,腳都站不直的樣子。
老大夫覺得這是貼良藥啊,問唐宣缺不缺下人,牽個馬啊掂個刀啊,就差直接說把三兒子送給人家了。
他三兒子在唐宣手裡抖如篩糠,唐宣不大明白的說:“不用,我自己牽馬就行,刀也是自己拿。”
老大夫笑眯眯的請他進來:“不要急嘛,我這兒子會得多呢,也不要你錢,我就是想讓他學點拳腳本事。你帶他回去啊,連招弟也一塊帶回去,他會看脈,是個大夫,有他在你家就不用請大夫了!”
等宋佳期看到唐宣又把這兩個帶回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唐宣讓這小子睡到廚房去,她不解的問:“怎麼又領回來了?”
他半天才道:“……我也不明白呢。他家的人怎麼又把人給推給我了?”
第 64 章
程氏要生了,王氏在半個月前就開始準備了,在孩子七個月的時候一切都準備妥當了,穩穩噹噹等到九個月,王氏就等著抱孫子了。
宋佳期也早就被王氏叫過來守著了,宋天保還在軍營里。她發現可能宋家和唐家的女人生孩子時都盼不到男人在旁邊守著。既然男人不在,其他人能來的都來了。唐老太聽說是天保的第一個孩子,也從床上下來,坐上板車來了。
牽驢趕車的是老大夫的三兒子,叫許方。
許方其實不瘦弱,以前跟著老父上山採藥,也抓過蛇也攀過崖,有一副還算不錯的身板,唯一的毛病就是到了人多的地方就變啞巴了。
唐宣把他帶回來,第二天早上就回過味來了。他平常不在家,家裡不能留個年輕男人。所以他又把許方給送回去了。但老大夫又讓他把人帶回來了。
老大夫拍著胸脯保證,不用唐家管飯,不用唐家發錢,他們許家還願意倒貼錢!就是白把三兒子給唐家使喚!
“幹什麼都行啊!我看你家院子裡還有個磨?讓他推磨!我兒子可是有把好力氣!能背一百多斤的柴呢!”老大夫這麼誇他兒子。
唐宣看許方那腿軟的樣子,實在不相信這是老大夫嘴裡什麼都能幹力氣很好的兒子,覺得他走上二里地就能累死。
但老大夫一聲令下,許方每天一大早站在唐家門口等人給他開門。他見人連話都不敢說,也不敢敲門,要是不放他進去,他就能在門口低著頭站一天,到晚上再回去。
唐家人從根上說都不是狠心的,何況招弟還在屋裡幫著帶孩子呢。老大夫是一口氣把三兒子和三兒媳婦都送給唐家用了,許方頂不頂用不知道,招弟可是很有本事的。
所以許方就這麼留下來了。唐家也不至於真的不管飯,他們夫妻早上來,晚上回去,倒像是給唐家上工的。
還不要錢。
宋佳期倒不會真的白使喚人家,都想方設法換成其他東西給他們了,吃的用的,現在米啊面啊布啊都挺有用,不給錢可以給東西嘛。
於是老大夫更樂意讓兒子和兒媳婦來了,東西是其次,重點是給三兒子練膽子。他以前只會又打又罵,打完罵完,兒子的膽子更小了。交給兩個當哥哥的帶出去吧,都是親兄弟,弟弟的膽子又小,怎麼出去的怎麼回來,一點用也沒有。
讓他去做工,讓老闆掌柜打罵還是輕的,讓那些小工學徒什麼的欺負,一回兩回行,三回四回,老大夫又不是鐵石心腸,他還護短,最後不是讓人回來,就是他打上門去。
好不容易攤到唐家這麼好的人啊!能幫兒子練膽子,又不會欺負人,這家人還厚道,白送了兒媳婦不說,現在看竟是兒子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