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女官也沒對她無禮,客客氣氣的請明貴妃動身。

  明貴妃看了她一眼,目光中帶著不加掩飾的恨意。

  高女官淡然自若,仿佛明貴妃眼裡透出的是溫柔也好,還是射出刀子也好,都同她沒關點干係。

  明貴妃走到門口,幾個宦官和宮人有的在前有的在後,反正不管她想奪路而逃或是想暴起傷人,都絕沒有那個機會。

  明貴妃停下腳步,回過頭來,忽然問:「請問郡主,我妹子到底是死是活,身在何處?」

  小冬怔了一下。

  明貴妃要不提,小冬真想不起她妹子來。

  小冬誠實地搖搖頭:「我不知道,那年變亂後就沒了她的消息。」

  明貴妃一笑,有些自嘲地說:「她倒比我聰明多了……」

  高女官的人將明貴妃帶走了,采姑長長的鬆了口氣,拍了拍胸口:「哎喲,這叫什麼事兒……」

  小冬琢磨兩件事兒。

  明貴妃做了什麼?

  還有,她走時說起她妹子,又是什麼意思?

  聖慈太后倒拉著小冬的手安慰她:「可嚇著沒有?」

  小冬搖搖頭:「有太后娘娘在,我才不怕呢。」

  聖慈太后微微一笑,摸了摸她的頭髮:「嗯,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回去問問你父親就知道了。」

  就算太后不這麼說,小冬也是要問的。

  不過這會兒她關心的是另一件事:「五公主她……會不會被牽連?」

  「不會的。」聖慈太后說:「你不用替她擔憂,放心吧,皇帝心裡明白著呢。」

  第一百八十二章

  聖慈太后打發了寶珠送她出來,小冬有些心神不寧,明貴妃、五公主的身影總是在眼前晃來晃去的。

  「太后娘娘吩咐了,郡主直接出宮吧,慈慶宮就別去了。」

  就算聖慈太后沒吩咐,小冬也不打算去慈慶宮。

  那裡人多口雜的……

  到了出宮門處,遠遠看到那裡一團人,兵荒馬亂的。

  寶珠和小冬今天都吃了驚嚇,說是驚弓之鳥也不為過。寶珠忙停下來,讓人先過去探問是怎麼了。

  寶珠和采姑都是聖慈太后身邊的老人了,體面非凡,這邊一差人過去,那邊忙有個中年宦官顛顛兒的跑來回話。

  原來不是象她們想的有什麼動亂,而是今天慈慶宮裡有好幾個人昏厥過去了,其中一個上了年紀的只怕情形不好,剛才抬了來讓家人接出去了。另一家來接老太太的只見這邊抬了人來,還以為是自家的,結果擾攘一番才各自弄清楚了。

  寶珠這才放下心事來,直送小冬上了車,見是秦烈親自來接的,才放心的迴轉。

  說起來,郡主也是有福氣的。安王為了怕委屈這一兒一女,從姚王妃去了之後就不娶了。郡主嫁的這個男人雖然只捐了個官身,可是一看就是可靠的人。這女人啊,最要緊的是實惠。面子上風光那沒用。

  沒誰比寶珠她們這種在宮中待了多年的人更明白了。

  要說面子上風光,誰有皇家風光?皇后,皇妃,皇子皇女……

  就連太后,也是孤枕冷衾。晚上睡不實,醒過來之後就再也睡不著了。

  寶珠想到明貴妃……又想到現在安置在慈慶宮的聖德太后。

  當年聖德太后失勢前的那場大病,就有人暗地裡風傳,說其實聖德太后其實不是病,是小產虧虛。還說她將宮外俊男假充宦官,帶進宮來私會云云,說得有鼻子有眼兒,好象個個都親眼見了一樣。

  這當然不是真的。

  寶珠比誰都清楚聖德太后,那個女人獨斷專橫了一輩子,恨她的人不少,可是她在品行上頭是沒得說。

  那些造謠的人也太沒譜了,不想想宮裡上下多少雙眼睛看著。聖德太后又排場慣了,出出入入,進食安寢都是一共四十個宮人排兩班兒輪候著,她就是想偷人,也得能偷著啊,偷著了放哪兒?

  要是知道怎麼偷,說實在話,寶珠都想偷一個呢。

  白天還好,夜裡漫漫的寂寞冷清,真的很難捱。宮裡頭也有假夫妻,宮人和太監假鳳虛凰,甚至宮女和宮女之間結下什麼情誼……

  雖然不象外面的夫妻間真能做些什麼,可也是恩恩愛愛,知冷知熱——

  剛才秦官人接郡主的時候,那眼睛只一掃,把人從頭到腳都細看過了,扶著上車的時候更是無微不至,怕碰了腳所以車轅特意放低下去的,回來只怕得重新再套一次車。怕碰著頭,那手是虛護著車門框的。

  這不是什麼表面功夫。

  寶珠心裡感慨——

  她可不敢在外面多停留,宮裡現在可是多事之秋。別說她是太后身邊的人,連貴妃都不知下落了,她有什麼體面?

  寶珠回去向聖慈太后回了話,出來時采姑正吩咐宮人清掃後殿偏殿的屋子。

  這原不是清掃的日子,只怕是采姑不放心,借著清掃,讓人查看下有無不妥。

  換了寶珠也會這麼幹。

  采姑回頭看見她,點了一下頭,又示意她別走。吩咐完事情,采姑走了過來。兩人站在廊前低聲說話。

  「郡主送走了?」

  「嗯。在宮門那兒看著亂糟糟的不成樣子,慈慶宮有人熬不住。怕是宮裡大辦,京城裡也有要跟著出殯的。」

  「哪回國喪不得搭上些人。」采姑壓低聲音:「高菁她們一路朝東走的,出了順安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