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個妻子與姜班生活了半年,沒生下孩子就走了。

  第三個妻子因為沒有父母,也一直沒有別的情人,就一直和姜班一起生活,兩人生了四個孩子。

  姜理倒是只有一個妻子,但是這次來鳳凰台時,他半路請人把妻子送回去了,因為妻子不肯離開魯洲的父母,不願意隨他來鳳凰台。

  姜珠一痊癒就打算去接他的妻兒。原來他曾娶過妻,也有過一個孩子。只是當時他被馮家人逼迫離開妻兒。現在他再回去也不知道妻子有沒有再嫁,兒子是不是還活著。

  大公主就打算帶上姜理與姜班和姜珠一起去,倒是把家裡的孩子都留下了。

  陛下聽說後,見攔不住,只好派人護送他們過去,再讓人先走一步去打探清楚,不拘手段,大不了把那女子一家親友都「請」來,等見面後再看這一對「夫妻」要怎麼解決。

  這不是國事。

  也不是世家裡常見的事故。不涉及權勢、利益。

  「這就叫家長里短。」陛下對三寶公主說,「很有意思吧?百姓的思考方式和世家是完全不同的。不同的家庭和不同的生活環境會導致不同的思考方式。你身邊全是世家出身的人,哪怕是百姓家的士子到了你身邊也只會用世家的方式思考,他們會刻意學習和模仿世家。你想認識真正的更多的百姓,只能另尋途徑,你加上你身邊的人,視野還是太小了。」

  三寶公主能明白陛下的意思:「因為他們是我身邊的人,這本來就限制了他們的思考方式和視野。」

  陛下點頭:「就是這樣。」

  龍涎也是這樣。他現在已經不是奴僕了,卻仍是奴僕的思考方式。

  天下太平殿。

  姜姬看了一眼今日總是陷入沉思的蟠兒:「今天留下吧。」

  蟠兒看看外面的天色,恭敬道:「謝陛下恩賜。」

  黃昏時,天還沒完全黑下來,金黃色的夕陽像火一樣燒遍整個天幕。

  要出宮的人像螞蟻,成群結隊的向宮門移動。當隊尾消失在宮門處之後,侍衛們推動巨大的攪盤,宮門開始緩緩合攏。

  姜姬看著這一幕,突然說:「有時先進的東西未必是好的。」

  蟠兒一時沒跟上她的思路,發問:「陛下是在憂心什麼嗎?」

  姜姬搖搖頭,「朕在想……朕告訴冶金局的思路是不是錯了。」

  匠器局分出來一個冶金局,領頭的就是那個造大鳥籠的世家子弟,現在天天帶著全國選拔出來的優秀鐵匠、金匠打鐵,整個人埋首在火爐邊,練出了一身結實的肌肉。

  據說以前的衣服都沒辦法穿了,他的妻子見到他還嚇跑了呢,傳為笑談。

  她希望能造出更具有韌性的鋼鐵,雖然還不到能拉出鐵絲或鋼絲,彎成彈簧的地步,但最近冶金局的製作方向好像一直是往精緻細巧偏了。

  但以現在的時代來說,鐵,其實是重要的武器資源。它的首要任務是製作出更強而有力的武器。

  精緻細巧的匕-首和狼牙棒,當然是後者的殺-傷力更大。

  蟠兒聽懂了,他道:「或許我可以為陛下解憂。」

  由姜姬去道歉,並改正她的「錯誤」,其實由蟠兒去「暗示」後,冶金局修正「錯誤」的速度更快,效率也更高。

  因為由姜姬去召見冶金局的博士經過的人就多了,勢必會引發新的討論,討論會增加時間成本的支出,也會演變成另一場爭鬥。

  不管她願不願意,新生的冶金局都會迎來一場動盪。這可能會給它造成傷害。

  而那個新出爐的冶金博士會不會因此變得消極、退縮?畢竟鳳凰台出身的世家子弟躲事的本領都是一流的。

  幾天後,蟠兒這個「寵臣」就宴請了冶金博士,席前兩人離席秘談片刻後再回來,事情就解決了。

  蟠兒稟告她,冶金博士本人不肯放棄她「啟發」他的研究方向,他現在已經一門心思要做出更有彈性的鋼鐵了!

  不過,他也很理解冶金局必須要儘快做出成果來才能在朝堂上站住腳跟,避免被人垢病。

  所以他很感激蟠兒告訴他,已經有人盯上以魯洲博士為首的博士們,打算拿他們中的幾個來開刀。

  冶金博士表示他會好好準備好回擊那些準備抓他的小辮子的人的。

  蟠兒的做事方法永遠都令姜姬感到舒服、放心。

  半年後,朝中各方矛盾堆積起來,新人、舊人,魯人、本土人,各種勢力一觸即發。

  有人就攻擊姜姬封的博士。一群雖然不領實職,事實上卻個個都有實權的可惡的人!

  借著這些博士,姜姬也新設了不少新職位,開設了新的體系,繞開了一些不好收拾的被舊世家勢力影響的地盤。

  博士們確實礙眼了。

  冶金博士卻早就聯合了其餘的博士準備好了!

  他們來自各個勢力,有魯人,有百姓出身,有舊鳳凰台世家,甚至還有奴隸。

  他們聯合到一起,起草了一本長文,詳細列舉了由他們發明的各種新產品,以及這些新發明所起的作用。

  新的水車、耕車解決了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漫長的戰爭和頻繁的移民令各地都有壯丁不足的問題產生,新農具確實令一些地方的百姓不再繼續流失,百姓們可以活下去,那一塊地區就不會徹底荒蕪。

  新的紡車,新的織機,甚至還有新的農經,新的糧種等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