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4頁
92,樓上,你也照88樓的辦法解決嘛,找找男方的父母
93,我家的問題在於我跟我老公都排行第一,我們全是家中老大……
94,這就真的……
95,怎麼歪樓歪成這個了??還有人記得這樓是講什麼的嗎?!
96,23333333
正樓正樓,91哥,我覺得你們生兩個就解決了
97,兩樓連著看笑到斷氣!
98,其實商朝和其他的朝代沒什麼不同,昏君一樣多,權臣也不少,好幾回快要斷氣又苟過來了。開國君主都是天選之人,聖明英明的跟其他人比超越了一個世代的感覺,後面的子孫嘛……了了
99,女帝最牛X沒有疑問,從生到死,除了小時候的熊孩子時期,從商城回蓮花台後就搖身一變英明神武了,我都懷疑她是被穿了,明明去商城前也就是個普通的貴族少女,好享受愛奢華,情人一大堆,從商城回來後就突然變成了愛護弟弟,一身正氣,道德楷模了,還運氣賊好!別人辦不成的事到她這裡總是懸之又懸的解決了
100,你是想說女帝登基的事吧?我跟你說這個不能信野史,其實連正史都不能信!帶我的歷史系教授給我學姐他們一組布置過一個課題,就是研究晉江流域城市化進程的,我才知道商朝初期,就是女帝那時的人口城市資料多得像山一樣!!我真懷疑當時女帝手下有官是現代穿過去的!那統計資料詳細的……
我學姐當時他們翻資料就生生翻了一年!這還是多虧商朝公文簡練,數字應用相當多,我學姐他們一組的人翻完資料都說商朝當時肯定有穿越者!那兄弟不知是穿成什麼人了,要是穿成侍人就太慘了,前半輩子錦衣玉食做世家公子,突然就切了蛋蛋當侍人了,還要替女帝幹活。
扯遠了,我就說個結論吧,我學姐告訴我,商朝初期和上一個梁朝末期的人口對比差了一半多。也就是說,商朝初期的時候,整個中國的人口是少了一半的!跟梁朝比,是真死了一半的人!
就是幾個圍著晉江的主要大城,現在的河川一帶,舊稱河谷的,當時在梁朝就是產糧地了,商朝初年光是移民就遷過去近三十萬,現在河川那裡的人種和魯洲的人在頭骨上是很像似的,其實就是魯洲移民
後來人口就大部分集中在了平緩的平原地區,像鄭洲、魯洲,還有晉江以南的大部分產糧地,剩下的地方的文化出現了長時間的斷代,許多梁朝的世族大多都是在那個時期滅亡的,燕洲後來變成燕鎮,人口數到現在都只有幾萬人
101,這個我們教授也說過。他說商朝確實完成了整個晉江地區的統一,並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但商朝初期,也就是女帝時期,確實對當代的人文來說是一種強大的破壞。我們都是勝利者的後代,所以我們可以說這種犧牲是值得的,但對當時的人來說卻並不是值得高興的事
102,任何一個朝代的建立都必然伴隨著犧牲,我們不能僅從一方面去評判商朝的功與過,從歷史的縱向來看,我認為商朝是功大於過的
103,樓上,沒有人說商朝有過,也沒人說女帝有過啊。我就是覺得每回提起女帝都要說她有多美,要麼就是專注於她的忠犬們,還有她靠臉躺著當了皇帝,這都很可笑!不管現在的影視作品怎麼描述女帝,我都覺得她既然能做到推翻舊梁建立商朝,並平穩渡過了新國初期的不穩定時期,並建立了全新的社會秩序,一手推動了氏族政治的下台,從商開始了奴隸制往封建制的轉變,她就是一個偉大的皇帝!
104,我怎麼覺得你跟樓上是友軍?
105,我是101,我要說我不是反對女帝啊,我只是複述我們老師的看法,小老頭一輩子都在鑽研學問,他本人也是非常推崇女帝的!上課時還給我們讀他仿商音給女帝寫的詩歌!
106,商朝大部分的皇帝還是挺像女帝的,都喜歡搞事。女帝自己就不說了,以一小國公主的身份最後推翻舊朝建立新國還自立為帝!三寶帝倒是一意守成了,在位時一直都在努力發展民生,鼓勵開荒。然後隔幾代就冒出一個以武立身的皇帝,不是把屠刀對準國內新興世族就是四處征討,要麼就是跟自己的皇后或大王相愛相殺,搞完事一死了之,商朝臣民們緩口氣休養生息幾代後再迎來個搞事皇帝,也是很心累了
107,歷史系研究生出來說一句,初中歷史書上就有的岱帝西進,根據對女帝日常值日文書的翻譯解讀,應該是女帝當時發現今天的紀西後就想要打了,可是當時商朝的國力不支持這種跨國大戰,打起來也不是一兩年就能打完的,於是女帝就決定先跟紀西當時的孔雀王朝做好朋友,通商往來,充分達到知已知彼,百戰不殆
108,臥槽!真的?!我一直以為是我們喜歡交朋友,是抱著跟孔雀王朝進行友好交流的心愿才開通商路的!我還為此自豪了很久!
搞了半天我們是為了征服紀西?!
我現在更自豪了!!
109,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110,我看到這裡時也很自豪,主要是佩服女帝和我們教授,我們教授是從女帝夸紀西的話里推測出來的,我複製給你們看。
「霍言,此地,谷生,谷長,長年不禁,如仙地」
「帝喜言,可種百穀,生百草,為吾地」
一開始對這段話的解讀是女帝夸紀西的地好,能種那麼多東西,如果商朝的地像紀西的地一樣就好了。但現在的解釋就認為女帝那句「為吾地」不是單純的羨慕和夸,而是很直接的說「這麼好的地,我要了」
93,我家的問題在於我跟我老公都排行第一,我們全是家中老大……
94,這就真的……
95,怎麼歪樓歪成這個了??還有人記得這樓是講什麼的嗎?!
96,23333333
正樓正樓,91哥,我覺得你們生兩個就解決了
97,兩樓連著看笑到斷氣!
98,其實商朝和其他的朝代沒什麼不同,昏君一樣多,權臣也不少,好幾回快要斷氣又苟過來了。開國君主都是天選之人,聖明英明的跟其他人比超越了一個世代的感覺,後面的子孫嘛……了了
99,女帝最牛X沒有疑問,從生到死,除了小時候的熊孩子時期,從商城回蓮花台後就搖身一變英明神武了,我都懷疑她是被穿了,明明去商城前也就是個普通的貴族少女,好享受愛奢華,情人一大堆,從商城回來後就突然變成了愛護弟弟,一身正氣,道德楷模了,還運氣賊好!別人辦不成的事到她這裡總是懸之又懸的解決了
100,你是想說女帝登基的事吧?我跟你說這個不能信野史,其實連正史都不能信!帶我的歷史系教授給我學姐他們一組布置過一個課題,就是研究晉江流域城市化進程的,我才知道商朝初期,就是女帝那時的人口城市資料多得像山一樣!!我真懷疑當時女帝手下有官是現代穿過去的!那統計資料詳細的……
我學姐當時他們翻資料就生生翻了一年!這還是多虧商朝公文簡練,數字應用相當多,我學姐他們一組的人翻完資料都說商朝當時肯定有穿越者!那兄弟不知是穿成什麼人了,要是穿成侍人就太慘了,前半輩子錦衣玉食做世家公子,突然就切了蛋蛋當侍人了,還要替女帝幹活。
扯遠了,我就說個結論吧,我學姐告訴我,商朝初期和上一個梁朝末期的人口對比差了一半多。也就是說,商朝初期的時候,整個中國的人口是少了一半的!跟梁朝比,是真死了一半的人!
就是幾個圍著晉江的主要大城,現在的河川一帶,舊稱河谷的,當時在梁朝就是產糧地了,商朝初年光是移民就遷過去近三十萬,現在河川那裡的人種和魯洲的人在頭骨上是很像似的,其實就是魯洲移民
後來人口就大部分集中在了平緩的平原地區,像鄭洲、魯洲,還有晉江以南的大部分產糧地,剩下的地方的文化出現了長時間的斷代,許多梁朝的世族大多都是在那個時期滅亡的,燕洲後來變成燕鎮,人口數到現在都只有幾萬人
101,這個我們教授也說過。他說商朝確實完成了整個晉江地區的統一,並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但商朝初期,也就是女帝時期,確實對當代的人文來說是一種強大的破壞。我們都是勝利者的後代,所以我們可以說這種犧牲是值得的,但對當時的人來說卻並不是值得高興的事
102,任何一個朝代的建立都必然伴隨著犧牲,我們不能僅從一方面去評判商朝的功與過,從歷史的縱向來看,我認為商朝是功大於過的
103,樓上,沒有人說商朝有過,也沒人說女帝有過啊。我就是覺得每回提起女帝都要說她有多美,要麼就是專注於她的忠犬們,還有她靠臉躺著當了皇帝,這都很可笑!不管現在的影視作品怎麼描述女帝,我都覺得她既然能做到推翻舊梁建立商朝,並平穩渡過了新國初期的不穩定時期,並建立了全新的社會秩序,一手推動了氏族政治的下台,從商開始了奴隸制往封建制的轉變,她就是一個偉大的皇帝!
104,我怎麼覺得你跟樓上是友軍?
105,我是101,我要說我不是反對女帝啊,我只是複述我們老師的看法,小老頭一輩子都在鑽研學問,他本人也是非常推崇女帝的!上課時還給我們讀他仿商音給女帝寫的詩歌!
106,商朝大部分的皇帝還是挺像女帝的,都喜歡搞事。女帝自己就不說了,以一小國公主的身份最後推翻舊朝建立新國還自立為帝!三寶帝倒是一意守成了,在位時一直都在努力發展民生,鼓勵開荒。然後隔幾代就冒出一個以武立身的皇帝,不是把屠刀對準國內新興世族就是四處征討,要麼就是跟自己的皇后或大王相愛相殺,搞完事一死了之,商朝臣民們緩口氣休養生息幾代後再迎來個搞事皇帝,也是很心累了
107,歷史系研究生出來說一句,初中歷史書上就有的岱帝西進,根據對女帝日常值日文書的翻譯解讀,應該是女帝當時發現今天的紀西後就想要打了,可是當時商朝的國力不支持這種跨國大戰,打起來也不是一兩年就能打完的,於是女帝就決定先跟紀西當時的孔雀王朝做好朋友,通商往來,充分達到知已知彼,百戰不殆
108,臥槽!真的?!我一直以為是我們喜歡交朋友,是抱著跟孔雀王朝進行友好交流的心愿才開通商路的!我還為此自豪了很久!
搞了半天我們是為了征服紀西?!
我現在更自豪了!!
109,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110,我看到這裡時也很自豪,主要是佩服女帝和我們教授,我們教授是從女帝夸紀西的話里推測出來的,我複製給你們看。
「霍言,此地,谷生,谷長,長年不禁,如仙地」
「帝喜言,可種百穀,生百草,為吾地」
一開始對這段話的解讀是女帝夸紀西的地好,能種那麼多東西,如果商朝的地像紀西的地一樣就好了。但現在的解釋就認為女帝那句「為吾地」不是單純的羨慕和夸,而是很直接的說「這麼好的地,我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