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城陽看向杜荷,夫妻二人相視一笑,時光讓他們無可避免地老去,卻也讓他們之間的感情越發醇美。

  也許一開始,他們對彼此都不算特別喜愛,一個覺得對方是紈絝子弟,一個覺得對方過去沉默內斂,可歲月把他們打磨成了最適合對方的模樣。他們有兒有女,白頭偕老,遠勝於世間千萬夫妻。

  長孫皇后立在梅樹下看著他們許久,才轉道去看兕子她們。

  兕子和高陽是鄰居。

  高陽到老還是火爆脾氣,聽人說孫子欺負了兕子孫女,二話不說撈起孫子就是一頓揍,還拎著人過去兕子府上道歉。她孫子和她一樣倔,非說不是他的錯,拒絕不認錯。

  小孩子嘛,在一塊難免會起摩擦,有時會因為一句氣話吵翻天,有時會因為一件玩具打起來,哪有每天和和氣氣的?那就是大人了,不是小孩子。

  兕子已經開導過自己孫女了,見高陽家的皮孩子被揍得屁股紅紅眼眶紅紅,非常心疼。

  這也是她看著長大的孩子啊!

  雖然皮了點,但大體上還是懂事的,和他講道理他會乖乖地聽著。小孩子之間的小爭執而已,用不著動真格的,哪用真動手揍?

  兕子趕緊把人拉到身邊哄了起來。

  天不怕地不怕的皮孩子被兕子溫柔地圈在懷裡,越發覺得委屈,哇地哭了起來:“姨祖母,我不要當祖母孫子啦,我要當你孫子!”

  高陽氣得差點想當場開揍。

  這混帳小子,怎麼一點都不像他祖父啊!

  兕子見高陽又氣又惱,邊輕拍著皮孩子的背邊笑著對高陽說:“這孩子多像你,簡直和你小時候一模一樣。”

  高陽:“……”

  高陽無奈地說:“你就慣著他吧,到時他再欺負你孫女可別來找我!”

  第240章 番外:一日游(下)

  長孫皇后去看衡山。

  衡山年紀最小, 長孫皇后生下她不久就去了, 沒機會看著她長大。

  衡山嫁的是長孫詮。

  當初衡山也曾嫁給長孫詮, 可惜好景不長,好不了多久長孫一族就被坐謀反流放南方, 衡山也改嫁給了別人。衡山的第二段婚姻並不幸福, 雉奴也沒有好好地照顧這個最小的妹妹。

  即使知道世家和外戚之害不得不防, 長孫皇后還是心疼這個自己沒好好疼愛過的小女兒。

  衡山也過得很好, 夫妻恩愛, 琴瑟和鳴。

  長孫皇后看得出神,忽覺一陣風拂過, 轉頭一看, 是丈夫李世民不知什麼時候來到了她身邊。夫妻倆其實數百年不曾相見,相對而立,無聲對視, 都看見彼此眼中的感慨和嘆息。

  人心這種東西最易生變。

  他們曾經站在無數人仰望的高處,知道上面的風光,也知道上面的寂寞。

  長孫皇后與李世民對視片刻, 說道:“我想去看看我們么弟。”

  他們這么弟活著的時候沒心沒肺, 一直瀟瀟灑灑到老, 雉奴看他不順眼,把他一路從滕州貶謫,他一點都不覺得難過,每到一地都修廣樓高閣,呼朋喚友把酒言歡, 快活得不得了;武曌對他頗有優待,他也從未生出做點什麼心思。

  聽老魏說,他們這么弟就是這世界的“變數”。

  李世民答應下來,跟長孫皇后一起去尋李元嬰。

  另一邊,武曌正在消化著老魏給她看的記錄。

  她在這個世界沒有嫁給李治,沒有當上皇帝,而是嫁給了狄仁傑?這對武曌而言有點難以置信,尤其是她是在李世民還活著的時候嫁給狄仁傑的,這都是怎麼發生的?

  都活了一輩子了,武曌對改嫁他人也沒什麼波動。

  反正李治死得比她早,在她到地府時李治已經投胎去了。

  武曌無聲無息地進入武府。

  據說他們的宅子叫狄府還是武府其實經過一番討論,最後因為武媚官更高,可以建更高規格的園子,所以決定慣冠以“武”字。畢竟眼下他們兒孫眾多,又時常有子弟要求在旁侍候,宅子小了還真擠不下。

  武媚正在看官員的審核材料。

  她最近生了場病,身體不太舒服,偏又閒不住,不由支開在旁侍疾的小孫子,叫人把她讓人捎回來的文書搬到塌邊倚著翻看。馬上要年底了,最近要把官員的考核工作做完,好做來年的安排,無論升遷還是貶謫都得好好把關。

  小孫子跑去外面玩了半天,終於想起祖父交待的任務,蹬蹬蹬地跑了進來。

  看到武媚在那批閱文書,立刻急了,抬起肉乎乎的小手去擋住武媚手裡拿著的文書,奶聲奶氣地說:“沒好,不能看!祖母不乖!”

  武媚乖乖放下文書,由著小孫子手腳並用地爬上/床,嘿喲嘿喲地搬遠她枕邊那一摞文書,再抬起肉嘟嘟、熱乎乎的小手煞有介事地摸她額頭。

  據說,這是他們麼麼教他的,對小孩字來說別的稱呼都不好喊,麼麼最順口,所以麼麼這個稱呼一代傳一代,不僅皇家人自己全在亂喊,連幼兒園裡的其他孩子都跟著他們喊,這裡面也包括她的孫子!

  武媚對李元嬰是真的沒脾氣了。

  活到老玩到老,說的大概就是李元嬰這樣的人。

  受不住小孫奶聲奶氣的勸誡,武媚只能乖乖躺下養病。小孫子認認真真確定他祖母的病沒加重,坐在一旁抓著她的手,繼續奶聲奶氣地哄她睡覺,有模有樣地哼著他從幼兒園學回來的兒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