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淵蓋蘇文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撒手歸西。

  以前李幼玉多在後方,手中的弓/弩沒見過血,這次薛仁貴給了她不少上好機會,倒是讓她真正見識了沙場的血腥。

  李幼玉天生膽大,並不害怕。她畢竟是親王的女兒,真正要衝鋒陷陣時根本輪不到她,基本只要排兵布陣就好。

  淵蓋蘇文去世後,高麗人已經喪失了抵抗能力。李幼玉在此戰立下不小的戰功,並不驕傲,不急不躁地跟在薛仁貴身後歸京。

  李幼玉還在高麗王都與新羅女王金勝曼見了一面。

  金勝曼這次也從新羅那邊協助大唐攻取高麗,大唐大獲全勝之後便親自過來和大唐主將會面。

  李幼玉好奇地看著這位看起來還很年輕的女王,宴會散去後好奇地與金勝曼相約聚一聚,金勝曼給李幼玉講了許多她在大唐留學時的事,主要和李元嬰有關,什麼稱霸國子監、鄠縣大開發,件件都講得跌宕起伏。

  李幼玉聽得兩眼熠熠發亮:“麼麼那時候就那麼厲害了啊!”

  金勝曼聽李幼玉說李元嬰如今也還是那無法無天的小王爺,心裡也很高興。

  次年春天,李承乾下旨在高麗王都設立安東都護府,分高麗地為九府四十二州,遷高麗人往各地定居。

  李幼玉經此一戰,漸漸在軍中站穩腳跟,李承乾親封李幼玉為郡主。這封號本來只有皇太子之女才能獲封,但李承乾宣布此後宗室之中有出色女子也可加封為郡主,享同等食邑。

  李幼玉一躍成為長安被議論最多的女子,許多人認為女孩子上戰場實在不像樣,還有不少人討論李幼玉已經年過十八,還沒有許人家,也不知有誰敢娶。

  就連李承乾開宮宴宴請宗室同樂,也有人不長眼地酸了那麼一句。

  李元嬰當場炸毛了,不高興地說:“我們幼玉要是想嫁,自有大把的兒郎讓她選;我們幼玉要是不想嫁,我養得起她一輩子!有的人生為男兒又怎麼樣,為大唐立的功還沒有一個指甲蓋大。”

  李元嬰一開口,沒人敢再嗆聲。誰不知道當今陛下當初和李元嬰好得跟一個人似的,現在也一點都不防著他,他舉薦的人都放心用,他提的建議都放心採納,從未對李元嬰起過半點疑心。

  李元嬰也是個奇葩,讓他升官簡直是要他的命,明明滿朝上下多的是“滕王黨”,他也從來沒有聯合過誰;讓他聽點朝政吧,他永遠不耐煩聽,恨不得堵上自己耳朵,近今年更是連朝會都愛到不到。

  許多人都覺得正是他們一個不疑一個不貪,才能像現在這樣好這麼多年,許多老臣都因此對李元嬰多了幾分寬容。

  最明顯的就是別的宗室稍有出格,言官立刻把他們噴得狗血淋頭,李元嬰卻可以逍遙自在地到處鬧騰。

  對李元嬰這個和太上皇、新皇都關係親密,輩分還挺高的親王,宗室們一向只有一個看法:不敢惹不敢惹。

  李泰這個親爹聽到李元嬰的話後簡直氣得肝疼:我的女兒要你養嗎?我的女兒嫁不嫁人輪得到你來說話嗎?

  李泰一個人抱酒狂飲。

  李元嬰一點都不覺得自己搶了別人親爹乾的活,一晚上高興得不得了,給這個敬酒又給那個敬酒,比自己兒子考中狀元還開心。

  李幼玉這個郡主和小將軍也比狀元來得不容易,都是靠實打實的軍功掙來的。

  這年頭連男兒都不願背井離鄉受奔波之苦,李幼玉這樣的女孩子實屬異類。

  但古時就有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廣為傳揚,女子真要有天賦未必就不如男子,畢竟要論天才的話,不論男女都少,難得有這麼一個當然得給她試一試的機會。

  李元嬰喝得大醉,回去後也高興得不得了,拉著魏姝說了許久的醉話。雖然他們沒女兒,但是以後還是能有孫女的,再不濟,侄孫女們也老可愛啊,全都是他看著長大的。

  魏姝聽李元嬰顛三倒四地夸著侄孫女,輕輕拍著他的背哄他睡覺。

  她倒是不介意再生一個,怕就怕再生一個還是男孩子,李元嬰到時會更傷心。畢竟太上皇同時入他和李二陛下的夢,聽起來就很玄妙,要是真生了十八個兒子,李元嬰怕是要哭瞎眼睛。

  魏姝湊近親了親李元嬰的額頭,握著李元嬰的手和他一起進入夢鄉。

  李元嬰高興沒幾天,那本名為《太上皇秘史》的書悄然刊行。

  不得不說,這書做得極其精美,發售渠道又掛靠在圖書館那邊,大夥覺得質量有保障,紛紛購入欣賞,很快讓《太上皇秘史》一躍成為長安年度暢銷書。

  至於買這書會不會大逆不道,人家書坊都光明正大拿出來賣了,圖書館裡也擺著呢,怎麼就大逆不道了?沒看到圖書館的匾額還是太上皇親手題的嗎?第一期館報上還寫著當今陛下的名字來著!

  現在可有不少人重金求購第一期館報,價錢炒得可高了!

  於是不到半個月,長安幾乎人手一本《太上皇秘史》,李元嬰看到了也買了一本,看著覺得挺熟悉,不過作者顯然又進行了另一番藝術加工,梗是原梗,寫出來卻更趣味橫生,李元嬰看得津津有味,一點都沒有自己是原梗提供者的自覺。

  李二陛下起初也不曉得有這麼一本書,直至察覺魏徵他們看向他的目光有些古怪,才知曉長安已經人手一本關於他的八卦書。李二陛下看了幾頁,一股熟悉感油然而生:這不是李元嬰那小子的風格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