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對許多讀書人來說卻不是什麼好消息,他們以後不僅要和農戶出身的泥腿子一起考科舉,可能還要和一群商賈、工匠或者奴僕伎人的兒女一起考!

  對於朝廷這個決定,不滿的人很多,隨便走進某個酒肆茶坊都能聽到無數牢騷,還有些人表示要罷考,再不為這樣亂來的朝廷效力。

  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會拿自己的前程來賭氣,至少如今那些去著家鄉圖書館、讀著館報長大的一代人,對朝廷這一舉措就非常贊同。

  官宦之家也有敗類與渣滓,屠狗殺豬、為奴為婢之輩又何嘗沒有忠義聰慧之人,有些他們讀來覺得酣暢淋漓的文章還是出自一些女伎之手呢!

  人生天地間不過短短數十載,若是總看著別人的不好,不去看別人的好處,哪怕錦衣玉食過一輩子也不過是個富貴草包,白來這世上一趟!

  朝野議論來議論去,最終竟把這些決議都推行開了,士農工商的界線不再鮮明,各行各業都煥發著驚人的活力,每年都會湧出不少得用的人才。

  轉眼多年過去,武媚以多年的刺史經驗入朝,先任吏部尚書,分撥人才從無疏漏,舉薦之人皆在政績斐然,朝議也多有獨到見解,總能料事於先。

  時間一久,許多人都習慣了有事先問她的意見,哪怕李承乾不給她左僕射之位,她也已有了宰相之實。

  今年年初,李承乾力排眾議升武媚為左僕射,位居朝臣之首,榮顯一時。

  此時武媚才四十多歲,年未過半百,已走到了無數男人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位置。

  武媚最初為人知曉只是因為一出“莽國王一言失美”,如今卻是因為自己的才能和地位名揚天下,成為天下女子的典範。她成為左僕射後沒做別的,不像許多人想像的那樣為自己家或者為滕王一黨爭取什麼,只在閒暇之餘著書立作,寫了一本《臣軌》。

  所謂的《臣軌》,就是告訴百官與天下士子應該怎麼當一個上無愧於君主、下無愧於百姓的官。

  武媚在書中總結了自己多年的地方經驗,從治理一個縣開始一直講到治理天下,其中可學習、可借鑑的內容多不勝數。

  李承乾連夜讀完,第二天便表示這本書是天下官員必讀之書,要刊印出來讓朝中大小官員人手一本,好好學習其中的有用之言,並表示年底考課要加入這方面的內容,考不及格的去沒前途的地方養老,考及格的去有前途的地方奮鬥。

  一時之間,朝野上下掀起了研讀《臣軌》之風。

  相比之下,李承乾比較頭疼的就是太上皇給他寫的《帝范》。既然是《帝范》,那當然是寫給皇帝的,太上皇給他寫了整整一本書的勸告,加起來有五百多頁,偏偏他不能不讀,他一向是個孝順孩子來著。

  於是李承乾不得不客串一把寒窗苦讀的學子,每天處理政務之餘熬夜苦讀,爭取儘早把太上皇親自給他寫的《帝范》讀完。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李承乾挑燈夜讀的次數多了,白天難免精神不濟。

  武媚很快發現端倪,問出原因之後氣勢洶洶地殺去大明宮求見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現在不理朝政了,時不時去幼兒園那邊開開“我當皇帝那些年”的專題講座,或者在太液池釣釣魚。

  比如現在,李二陛下就帶著一串孫子和曾孫在太液池邊垂釣。

  聽人說左僕射來了,李二陛下有些稀奇,不知道武媚怎麼會來見自己。

  武媚見著李二陛下之後規規矩矩地行了禮,然後就開始開噴,認為他不該把《帝范》寫得太長太雜,占用李承乾太多時間。

  李二陛下聽得氣結,就許你寫《臣軌》,不許我寫《帝范》?

  李二陛下特別不高興,晚飯直接不吃了。

  李承乾聽說李二陛下不肯吃飯,趕緊前去陪著用膳,好勸歹勸,還出動了可愛小孫女這個殺傷性武器,總算讓李二陛下勉為其難地開始用膳。吃完了,李二陛下還要和李承乾告武媚的狀:他覺得武媚這個左僕射不行,一點都不尊重他這個太上皇,他給兒子寫的書,長點怎麼了?

  李二陛下還問李承乾:“我給你寫的東西寫得不好嗎?”

  這是一道送命題啊!

  李承乾立刻說:“父皇寫得極好!若是不好,孩兒怎麼會看得廢寢忘食?”

  就是可能去幼兒園開課開習慣了,本來應該是嚴肅認真勸誡兒子的《帝范》也寫成了《我當皇帝那些年》,吹起牛來一萬字都打不住,他怕回頭李二陛下問起答不上來還得逐字逐句地看、逐字逐句地領會。

  好在這番功夫沒白費,李承乾現在就用上了,滔滔不絕地引用原文並說起自己的感悟,以證明自己沒有說謊。

  李二陛下聽得龍心大悅,覺得自己兒子很不錯,武媚那傢伙真沒眼光。他滿意地點頭:“不錯,你喜歡就好。”李二陛下不生氣了,對武媚的話也有些認同,李承乾現在畢竟是一國之君,不能沉迷於讀他寫的書耽誤正事。李二陛下道,“你也不用急著讀完,慢慢讀就好,別熬傷了身體。”

  李承乾見雨過天晴,終於放下心來。

  人越老就越像孩子,李二陛下也一樣,很多事都得哄著,多虧了登基前跟李元嬰混久了,李承乾現在哄小孩和哄老小孩都很有一套:不管怎麼樣,先夸一通就是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