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蕭德言見李元嬰還是和小時候一樣歡快,心情也頗為開懷,陪李元嬰吃了一盞茶才讓他去看皇孫們去。李元嬰溜到弘文館本也是為了看看侄孫和侄孫女們,大搖大擺地跑去尋了李象,讓李象領他去幼兒園看看。

  李象看到李元嬰可高興了,拉著李元嬰給他介紹了和他差不多同齡的那撥人。這撥人已經開了蒙,課上的內容比較深奧,玩耍的時間比較少。李元嬰一一給他們送了見面禮,領著一群小屁孩浩浩蕩蕩地去看更小的小崽子去。

  還沒走近,李元嬰就聽到一把熟悉的小嗓兒,正是李小圓球妹妹李幼玉的聲音:“不行,你不能當將軍,要立了軍功才能當將軍!”她說話奶聲奶氣,可邏輯非常清晰,聽著很能唬人,“你想升為將軍,就得聽我指揮,勇敢殺敵,要不然,哼,我讓你當伙兵去,天天燒火做飯!”

  李小圓球捂臉。

  他這妹妹在家就愛玩打仗遊戲,到了幼兒園竟還是沒變。

  作者有話要說:

  小王爺:糟糕,是心動的感覺,想偷女兒四侄子:滾!!!!!

  第215章

  李元嬰覺得粉雕玉琢的小娃娃太可愛了,兩眼放光地跑去和小崽子們玩作一團,時而當將軍時而當戰馬,一點面子都不要,帶著一群小屁孩打打殺殺,動靜賊大,把弘文館學士們都驚動了。

  李象一向是個乖孩子,忙跑去給氣的臉色發青的學士們解釋:麼麼第一次過來,太開心啦!麼麼這是喜歡小孩子,不是故意這麼吵吵鬧鬧噠!他們麼麼一片童稚之心,對侄孫們又有著拳拳疼愛之情,鬧出的動靜雖然大了點,但也不是故意的,還請先生們包涵包涵。

  弘文館學士們神色複雜地看著李象,平時他們對李象是很滿意的,覺得他聰慧又懂事,教育起弟弟妹妹們來也有條有理,怎地遇到李元嬰就能睜著眼說瞎話呢?

  想到李二陛下和李承乾對李元嬰都十分縱容,學士們雖然嫌棄李元嬰太鬧騰,卻也在李象解釋之後轉身走了,眼不看為乾淨!

  當然,也有人不樂意坐視不管的,比如于志寧。他平日裡在東宮當值,雖說李象把皇孫們都弄到弘文館讀書,偶爾多了點吵鬧聲,但也不至於影響到他看書讀文章。結果這天弘文館裡吵得著實過分,簡直要把東宮屋頂都掀了。

  于志寧過去一看,好啊,本來應該在鴻臚寺當差的李元嬰居然跑到弘文館玩,還樂顛顛地讓皇孫女李幼玉騎到他脖子上抄著小木劍喊打喊殺。

  這像樣嗎?!

  這簡直有辱斯文、有傷國體!不說你是大唐親王,現在你可還是朝廷命官啊,有你這樣的嗎?哪怕是自家孩子,也沒有這樣玩成這樣的!

  于志寧這小老頭兒是噴人一把好手,還曾專門寫過一冊子《諫苑》來罵太子,見此情景自不會閉嘴不提,擼起袖子直接開寫,洋洋灑灑地噴了一通,說李元嬰這種玩忽職守的行徑不容姑息。

  于志寧氣咻咻寫完,麻利地把摺子遞上去給李二陛下。

  這只是個開始而已,第二天一早雖然不用上朝,求見李二陛下的人卻挺多,雪花似的彈劾摺子也齊齊飛往李二陛下案頭,中心意思只有一個:李元嬰這樣干不行!

  沒辦法,紈絝子弟之所以是紈絝子弟,肯定是有原因的,最可能的原因是家裡人對他們十分縱容,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昨天鴻臚寺的紈絝子弟們一個個死狗一樣回到家,向家裡人大吐苦水,可把家裡人給心疼壞了。

  於是第二天就有許多人開噴了,自己上陣也好、叫自己門生故吏開腔也罷,反正一心要把李元嬰噴消停,別一上任就搞特殊。

  李二陛下現在很少被人追著罵了,看到這個盛況都懷疑李元嬰是不是真幹了什麼天理不容的事。

  看到那堆讓李元嬰收斂的摺子,李二陛下有點不滿,他覺得李元嬰又不是故意折騰人,李元嬰是有正當理由的,你不想受訓,和鴻臚寺翻譯們一樣拿出看家本事來自己找活干不是挺好?

  在這件事情上李二陛下是偏向李元嬰的,對於這些朝臣聯合起來參李元嬰的事非常不滿,大筆一揮給了批覆:誰不想幹了,可以辭官回家去,鴻臚寺不缺他們幾個人。

  至于于志寧說李元嬰擅離職守、在弘文館吵吵嚷嚷,李二陛下更覺得沒必要抓著不放。李元嬰本來就不是那種天天安坐衙門的性情,這就要噴的話,往後他案頭不必擺別的摺子了,全擺告李元嬰狀的就好。

  好歹于志寧是老臣,李二陛下用詞比較委婉,批覆時說李元嬰還小,又離京那麼久,見到侄孫們侄孫女們心裡高興,玩得過分了點,但也不至於上升到有傷國體的程度。

  反正,但凡罵李元嬰的摺子都給李二陛下駁了回去。

  李二陛下也沒真不管,午膳時叫人把李元嬰拎了過去,讓他好好看看有多少人在罵他。這才上任一天就鬧得天怒人怨,以後他怎麼服眾?

  李元嬰道:“我可是皇兄您親自任命的鴻臚寺卿,他們誰敢不聽我的!”

  李二陛下覺得自己給熊弟弟賴上了。不過都不是什麼大事,李二陛下認為是那堆朝臣大題小做,也沒訓斥李元嬰,而是留李元嬰和李承乾一起用膳。

  李元嬰還有點委屈呢,他說既然大家都認為他不適合,不如還是別讓他管鴻臚寺了,最好連上朝都別叫他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