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二陛下打發李元嬰去鴻臚寺報到,別在這裡妨礙他處理政務。

  李元嬰見李二陛下鐵了心要塞他進鴻臚寺,還讓他馬上走馬上任,頓時覺得人生無亮。他今天本來準備早上邀兕子她們到王府玩,下午去弘文館那邊看侄孫們和侄孫女們,結果現在居然得去鴻臚寺,計劃全泡湯了!

  李元嬰不死心,跑去找李承乾,試圖讓李承乾去幫他說說情,讓李二陛下別給他授職。李承乾雖然覺得李元嬰因為不想早起就拒絕當差很無語,但還是答應幫李元嬰去和李二陛下說一說。

  可惜李承乾才去提了個話頭,就被李二陛下趕走了。

  李承乾只能一臉抱歉地表示自己無能為力。

  李元嬰跑去找長孫無忌他們叨叨,試圖把能走的後門都走了,堅決不想讓自己成為辛辛苦苦點卯上衙的一員。他堂堂大唐親王,不是只管吃喝玩樂就好了嗎?憑什麼要他天天早起!

  長孫無忌聽李元嬰說了一通,一臉的無語。他算是明白李二陛下為什麼對李元嬰這麼放心了,這小子別說有野心了,簡直連半點上進心都沒有。

  他還是頭一次聽說有人因為要天天早起而不想入朝為官!

  事實上李元嬰這麼個親王確實用不著上進,他每天只管吃喝玩樂絕對更讓人滿意。可看到這小子竭力推拒,長孫無忌又覺得不能讓他這麼逍遙自在。長孫無忌笑呵呵地說道:“陛下既然已經下旨,殿下還是好好辦差吧。”

  李元嬰氣呼呼地跑走,接下來一連找了幾個人想讓他們幫忙說服李二陛下,結果很一致,不是被拒絕就是被迫接受一番思想教育。

  尤其是孔穎達。

  這小老頭劈頭蓋臉把他罵了小半個時辰,先說他疲懶成性不堪造就毫無擔當,又說他不夠心懷天下不想盡忠盡責為國出力,最後引經據典痛罵李元嬰一通,直說他要是不好好當差干好這份差使,往後別說自己是他的學生,更別說自己在國子監讀過書!

  李元嬰:“……”

  李元嬰氣鼓鼓地跑走,再也不想理這些人了。

  這世上果然只有大侄子對他好!

  作者有話要說:

  小王爺:你們真是少見多怪,在遙遠的未來像我這樣不想上班的人可多了!(指指點點)

  第214章

  按照親王爵位來算,李元嬰應該是屬於正一品之列,可惜爵位這玩意就是說著好聽,真正管用的也就是在封地那一畝三分地裡面。

  擱在朝堂上,李元嬰基本是沒有話語權的。鴻臚寺最大的官兒是鴻臚寺卿,一般是從三品或正四品,清閒又多油水,許多人熬一輩子都熬不上去。

  鴻臚寺最大的官往往是去養老的,這次正好老鴻臚寺卿要退休,李二陛下就把李元嬰塞過去讓他當領頭那個。李元嬰這人不當領頭的不行,他不服管,也沒人能管住他,讓他當個領頭人他才幹得起勁。

  李元嬰走了半天后門,沒走成功,只能垂頭喪氣地讓人傳信回去告訴魏姝她丈夫回不去啦,她丈夫被黑心皇兄塞去鴻臚寺幹活了,接下來要天天受苦受累早出晚歸。這信寫得句句傷心,宛如生離死別,最後才讓魏姝好好招待兕子她們,問問她們對駙馬到底滿不滿意。

  李元嬰洋洋灑灑地給魏姝寫完信,這才不甘不願地去鴻臚寺報到。

  鴻臚寺卿馬上要退休了,人老心閒,每天笑呵呵地來點卯。

  按照大唐律例,一般官員七十歲退休,遇上短命點的基本是活到老乾到老。要是官位高些、受重用些的,還會被上頭再三挽留,要求他們延遲退休。

  李元嬰看到鬍子花白的鴻臚寺卿後很是佩服,覺得這位老鴻臚寺卿真了不得,當官的年頭怕是比大唐立國年數都要長吧?別看李元嬰平時混帳了點,真遇上了他還是挺尊老愛幼的,上前按著慣例和老鴻臚寺卿交接。

  老鴻臚寺卿耐心地給李元嬰講了講鴻臚寺的情況。

  因為鴻臚寺這邊清閒又有錢,沒上進心的人都愛往這邊擠,沒能耐的紈絝子弟也愛往這邊擠。

  簡單來說,就是這裡面基本個個都是關係戶,個個都不學無術喜愛吃喝玩樂,翹著腿等著領俸祿的人比勤勤懇懇辦事的人多,只有一群專業翻譯在勤勤懇懇地幹活,認真學習各國語言、翻譯各國文獻。

  老鴻臚寺卿的用詞比較委婉,不過大體上就是這個意思沒錯。

  李元嬰沒想到近在李二陛下眼皮底下居然會有這麼個全是蛀蟲的衙門,這些人居然比他還能混吃等死!

  更可恨的是,鴻臚寺有編制的一共一百多人,除了鴻臚寺卿和兩個鴻臚寺丞之外,全都沒資格上朝!這也太過分了,他當了這鴻臚寺卿,得每天按時點卯不說,還要參加朔望朝會,這些傢伙每天遊手好閒,連上朝都不用去。

  老鴻臚寺卿見李元嬰一臉氣憤,還以為李元嬰是氣有人渾水摸魚白領俸祿,不由勸慰李元嬰讓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鴻臚寺也沒什麼事干,不用管他們的。人生在世,難得糊塗啊!

  唉,滕王殿下到底還是太年輕,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當真是眼裡容不下沙子。

  老鴻臚寺卿給李元嬰簡單講了幾句官場潛規則,見李元嬰還是氣呼呼的,也就不再勸了。不管閒事也是他安然活到致仕年紀的保命秘訣之一,既然勸不了就不勸了,反正他要回家頤養天年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