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那麼多人在旁相互,李元嬰一點都不害怕,叫黃鸝給自己再斟一碗茶,慢悠悠地說:“怎麼?讓你們動手的人沒告訴你,按照律法,對皇室動手是要抄家滅族的,你們還想保住自己家小不成?誰要是老實交待,我倒是可以上書說他首告有功,讓皇兄饒過他家裡人。你們的小命肯定是保不了的了,”他掃過變了臉色的幾個盜匪一眼,覺得不通刑律真可怕,口裡卻沒留情,“誰先交待,誰能保住自己兒子。”

  李元嬰交代完便不再多說,叫人把幾個盜匪拖下去分開審問。他擱下茶碗,嘆了口氣,感覺很疲倦。

  如果可以,這些打打殺殺生生死死的,他一點都不想摻和。

  過了不久,附近的各方人馬都趕到了,李元嬰遇襲可是大事,誰都不敢耽擱。要是李元嬰真有個好歹,他們不僅官當到頭了,小命也該不保了!李元嬰打起精神應對了趕過來的眾人幾句,讓他們派人追查餘黨的行蹤。

  有這麼多自己人在,李元嬰安心地讓人去清點損失。這些人投石機用得不是很準,有幾輛馬車沒被砸中,但還是有很多輛不幸遭殃。玉器瓷器之類的難免被砸得稀巴爛,哪怕是魏姝提前加固過也無濟於事,倒是字畫因為有重重包裹,挑挑揀揀倒是找出不少逃過一劫的。

  這都是李元嬰努力給人拜年討來的寶貝,他看了一圈,眼眶都紅了。這些人太過分了,不會用投石機就不要用,非往沒人的馬車上砸算什麼事!更讓人後怕的是,要是這些大石頭砸在人身上,人怕也要被砸得稀巴爛。

  李元嬰叫人繼續清點,自己去給李二陛下寫信,不僅詳細描述這批盜匪的強悍與兇狠,還附帶慘遭投石機打擊的馬車畫像。

  等李元嬰把義憤填膺地把信寫完了,底下的人也審出結果來了,這些人確實不是主謀,他們是流竄在周圍的盜匪。前些天有人告訴他們會有一個商隊從這邊經過,對方表示可以提供武器和行動方案,讓他們在這個險要谷地伏擊李元嬰一行人,但是獲利要分他們一半。這種分成他們當然不會同意,兩邊討價還價半天,最終決定三七分,但他們要把李元嬰一行人全弄死,因為裡頭有對方的仇人!

  至於這些人是誰,幾個盜匪也不知道,干他們這一行的一般不會問對方的來處。不過據他們所說,他們拿到弓箭和投石機之後已經翻臉把對方關起來,就是不知道對方逃走了沒有。

  問到這種程度,李元嬰也知曉再也問不出什麼了。他叫人把給李二陛下的信連著活口和供詞快馬送回京,帶著眾人入城休整一夜,第二天一早並沒有停留太久又重新往滕州出發。

  這次不管是府衙還是駐軍都不放心,派了人牢牢把李元嬰一行人護在中間,送到下一個地界還主動和當地交接,讓地方上繼續派人接棒,絕不能讓人再有可乘之機。

  李元嬰的急信很快送抵長安。

  這天李二陛下本來心情頗佳,收到李元嬰這封信後勃然大怒。

  李元嬰是大唐親王,是他的親弟弟,誰敢對他下這樣的狠手?!

  這些人不僅配著弓箭,還用上了投石機!

  是誰恨不得置李元嬰於死地?

  李二陛下怒不可遏地讓人接手李元嬰送回來的幾個盜匪,務必要嚴加審問。

  哪怕事情發生在遠離長安的地界,李二陛下要端了這群盜匪的老巢也不是難事,沒過幾天,結果就有了,果然是有人說動他們對李元嬰一行人動手。本來他們已經過河拆橋地把那幾個找他們“一起發財”的人關起來,沒想到出事之後那幾個人居然不見了,連帶看守他們的人和留守的老少都被滅了口!

  這樁刺殺明顯不是圖猜,而是衝著李元嬰來的!

  幕後之人明顯心狠手辣,一計不成便把盜匪老巢直接血洗了,斷了所有線索。

  李二陛下面沉如水,命人繼續審問。

  妻兒老小被殺,那些被生擒的盜匪哪怕前面有所隱瞞,這回也會徹徹底底地交待清楚。

  李元嬰遇刺的消息迅速傳遍朝中上下。得知有人膽敢對李元嬰下手,許多人都覺得這人莫不是活膩歪了,當然,也有人覺得李元嬰太張揚,活該被人盯上。

  只是再看不過眼,也不該衝著要李元嬰的命去,套個麻袋打一頓得了,想要置人於死地就太過分了!一時間不管是看得上李元嬰的還是看不上李元嬰的,都上書表示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之下,這些賊人居然這麼大膽,必須嚴懲!

  李二陛下看完朝臣的摺子,神色稍霽。

  哪怕李元嬰沒有在信里哭訴,更沒有折返回來讓他做主,他也不會讓李元嬰白白受這一趟驚嚇。想到送信回來的侍衛說李元嬰當時一馬當先沖在最前面,李二陛下一方面覺得“果然是我弟弟”一方面又覺得李元嬰不該以身涉險。

  這事畢竟是李元嬰受了委屈,李二陛下也不好再寫信罵他,只好開了私庫親自挑了批寶貝叫人送去滕州安撫李元嬰,表示一定會徹查到底。到信末他才告誡李元嬰,下回不許再沖在最前面,刀劍無眼,這回能占了先,下回不一定還能這麼幸運。

  李二陛下給李元嬰寫完信,第二天上朝時提出要嚴厲打擊山匪,杜絕這類謀財害命的事件再次發生。

  百官自是沒人反對。

  一場浩浩蕩蕩的剿匪招安行動就此拉開序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