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要知道這事真要做成了,他就要坐擁大唐最大的海港、每年光是海關稅就是一筆巨額利潤。

  到那時,他手裡有兵有錢,還能從海上弄來海外礦藏!更妙的是,經他出海那遭一鬧騰,李二陛下一點都不疑心他!

  長孫無忌覺得自己有必要再給李二陛下提個醒。

  李元嬰壓根沒管長孫無忌的想法,繼續拉著李二陛下得瑟戴亭有多能幹。下回再有機會,他還要讓戴亭去別的地方,讓戴亭多撈些好東西回來。

  李二陛下心情也頗佳,由著李元嬰興致勃勃地時而夸戴亭,時而夸自己眼光超凡一眼挑中戴亭。當然,他覺得李元嬰完全是在吹牛逼,看看李元嬰身邊那些人的長相就知道了,李元嬰挑人肯定不是看才華看本領,李元嬰是看臉的!

  作者有話要說:

  小王爺:胡說八道,我看完臉也順便看看才華!(指指點點)

  第184章

  李元嬰獻完寶又蹦躂去找小夥伴們玩耍,雖則許多小夥伴留在滕州幹活,但幾個侄女也夠他熱鬧的了。他顯然對自己偷懶不管事三個月一點負擔都沒有,舒舒服服地泡澡玩樂。

  長孫無忌倒是憂心忡忡地找上李二陛下,提起對李元嬰的憂心。按照他的想法,李元嬰的封地既是滕州,那海港就不該歸他,這樣要緊的地方還是該捏在朝廷手裡比較妥當。

  李二陛下對長孫無忌還是頗為信重的,耐心地說道:“元嬰沒去滕州前,那只是個小得不能再小的碼頭。如今海港建剛起來,他發行的票券也還未還清,朝廷現在就想把它收回來,換了你,你能樂意嗎?”

  長孫無忌心道,朝廷要收,哪用管樂意不樂意?不過這話他沒說出口,只隱晦地提醒李二陛下不要養大了李元嬰的心。

  李二陛下道:“朕讓元嬰放手施為,不僅因為元嬰是朕的么弟,更因為大唐需要這樣一個有想法、敢作為的人。我希望不管是藩王還是刺史,都能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大膽地施行自己的決策。試出好的,我們推而廣之;試出不好的,我們引以為戒。”他對自己的妻舅說出心中願望,“世界那麼廣闊,朕希望車馬船舶能及之處,都能知曉大唐的威名、都能傾慕大唐的繁盛。要做到這一點,光是守成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更多能開拓進取的人才!朕希望,天下能人都能為我所用,各司其職,各展其能!”

  長孫無忌聞言大震。

  他恍惚間感覺自己又看見了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那時候的李二陛下,當真是個明亮灼人的翩翩少年,多少人明里覺得他遛狗鬥雞、縱情遊獵,特別不務正業,暗裡卻又有些羨慕他的肆意飛揚。

  這麼多年了,雖然見慣了生死,雖然多了猜疑,他骨子裡還是留存著當年那個與旁人格外不同的靈魂。

  對李元嬰,他未必沒有疑心過,只是最終還是愛惜占了上風。如果有一天李元嬰當真生出異心,李二陛下肯定會毫不留情地處置他。因為他李二陛下先是個皇帝,而後才是父親和兄長。

  這一點,李二陛下自己比誰都看得清楚。

  但是在那之前,他先想當個兄長。

  長孫無忌斂手道:“臣明白了。”

  李二陛下微微頷首,沒有再多談這個話題。既然他把海邊那一塊許給了李元嬰,就不會依長孫無忌的提議把它收回。他還是要臉的!

  轉眼到了壽宴當日,也不知李二陛下是有意還是無意,邀請的人居然比往年多上不少。等到每年最受矚目的獻賀禮環節,眾人都打起精神誇讚每一樣禮物、爭取多說些吉利話。

  李元嬰的禮物被排在宗室最後頭,理由也是最現成的:他排行最末。

  其他兄弟人沒到了,禮物卻到了,都沒什麼新意。到場的人都誇得詞窮了,才輪到李元嬰。

  李元嬰今天一身正服,瞧著比壽星還壽星。幾個月前李元嬰挨了杖責,大家都挺遺憾可能沒機會再見到光彩照人的小王爺了,不想這日他又活蹦亂跳地出現在人前,瞧起來神氣活現。

  他的賀禮也很引人注目。

  他叫人抬了兩大箱金銀進正殿!

  眾人一看,都覺無語。知道你小子能賺錢也有錢,但你也不能直接送金銀啊!俗氣!

  面對眾人的鄙夷,李元嬰泰然自若。他上前朗聲給李二陛下祝壽,大意是整個大唐江山都是屬於皇兄的,他不管獻什麼當壽禮都是慷皇兄之慨,不合適啊不合適。所以他特地叫人越洋渡海去外邦尋找適合的壽禮,沒想到一找之下竟找到個金礦銀礦,所以緊趕慢趕地挖了一船回來。

  這兩箱金銀不是全部,只是樣本,更多的正等著搬進皇兄你的庫房裡!

  李元嬰還誠懇地說:“希望皇兄福壽延綿、壽與天齊,等將來大唐海船行遍全世界,皇兄就能坐擁天下珍寶!”

  饒是長孫無忌等人已經知道李元嬰要獻金銀、造一造“海外遍是金銀島”的聲勢,還是被李元嬰的一番說辭給驚到了。按照李元嬰的說法,他們這些人準備的壽禮都是慷李二陛下之慨,一點誠意都沒有!要有誠意,就得跟他一樣,去海外找,去還不屬於大唐的地方找!

  這小子還要不要臉!

  為了大興海運,他也太無恥了吧!

  李元嬰一點都不覺得自己無恥,李二陛下也不覺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