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人說李元嬰找來了,李二陛下覺得他準是來說去封地的事,更不高興了,但還是讓人把李元嬰放進來。

  李元嬰跑到李二陛下身邊坐下,開門見山地說道:“皇兄,你們還在為打不打高麗的事吵來吵去嗎?”

  李二陛下睨他一眼,答道:“對。”

  李元嬰說:“照我說,肯定得打!他們簡直不把大唐放在眼裡,這麼不要臉,怎麼能不給他們點教訓!”

  李二陛下哼道:“魏徵可不是這麼想的。”魏徵這幾個月見天兒堵他,開口就是征伐高麗不應該,親征遼東更是不明智!他才四十多歲,難道就再也不能到戰場上一展雄風了?

  李元嬰道:“要我說,今年開春就該打過去的,眼下卻是不太適合了。”

  李二陛下望著他。

  李元嬰道:“眼下才出發,走到遼東都冬天了,士兵不得受凍?想要士兵不受凍,您得給他們準備更厚實的冬衣,那可不是小數目,不知得費多少錢!而且我聽老李說,往北的地方冬天守城老方便了,把水往城牆上一澆,水就能結冰,不僅讓城牆高出一大截,還滑溜溜的,叫人不好攀爬。要攻城可得多費不少功夫!這麼算下來,冬天去打他們太虧了。”

  李二陛下還是頭一次聽人從這種角度給他分析的,聽下來竟覺得頗有道理!

  李元嬰不知給李二陛下講了,還當場拿紙筆過來給李二陛下演算一番,把各種成本一算,衣服加厚費多少錢,冬天吃喝費多少錢,冬天宮城費多少錢,最後得出的結果是一個十分巨大的數目!

  李二陛下一看,覺得這預算要是給戶部的人看見了,肯定更加堅定地反對征伐高麗。

  李二陛下道:“看來你也覺得不能打了。”還繞著圈子先表示可以打,這小子真是有能耐了!

  李元嬰道:“我覺得冬天不能打,還是夏天打最好。”他給李二陛下分析,“您想想看,春暖花開的時候出發,大家都不用穿冬衣了,行軍多輕便啊,走到高麗,那可是夏天,那麼熱的天氣,指不定連衣裳都省了,他們壓根不想穿!”

  李二陛下罵道:“再不濟,甲衣肯定是得配備的!”哪有讓人光膀子上戰場的?他在軍中呆了那麼多年,可做不出苛待將士這種事。

  李元嬰嘟囔:“我也就那麼一說。”他給李二陛下分析,“春天出發,肉菜都便宜,花一樣的錢,將士們能吃得更好,精神養得更足,打起仗來肯定更帶勁!所以我覺得,還是明年開春打好。反正高麗那么小一地方,打一夏天肯定打完了,正好在冬天前回來,冬衣不用加厚了!”

  李二陛下覺得李元嬰的出發點雖然全是錢,但是也挺有參考價值。他點頭:“行,你說的我知道了。”

  意思是你可以走了。

  第163章

  秋冬打高麗耗資甚巨,春夏也不好,春夏正是地里離不開人的時候,大肆征伐會讓糧食跟不上來。一年四季裡頭並沒有特別適合打仗的,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壞處,算下來都耗錢。

  想省錢,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打。可這高麗一而再再而三地挑釁大唐威嚴,簡直就像是牛尾巴上的蒼蠅,你說它威脅很大吧,算不上;你說不管它吧,又煩人。不把它打服了,怎麼能讓四方來朝?

  李二陛下還是不想放棄,繼續和魏徵等人槓著。

  李元嬰左等右等等不到李二陛下下旨讓自己就藩,又跑去給李二陛下出了個主意,說高麗這麼弱小,突然大軍壓境會讓他們嚇死的,不如讓皇家使團再出使一次,去高麗那邊宣個旨,再給他們一次改過機會。

  上回是老三領隊,這回該是老四了,就讓老四去跟高麗那邊說,你再不聽話,明年不早一天不晚一天,準時準點打你!你占新羅四十城,就吐出八十城來,四十城還給新羅,剩下四十城大唐幫你保管,不多要你的,也不少要你的,讓你也嘗嘗被人占掉四十城的痛苦!再把大唐出師要用的整體軍費算出來讓他們還,一個子都不能少,還不上可以分期付款。

  李元嬰這廝為了去封地,卯足勁把軍費預算添油加醋地算了出來,李二陛下看到都心驚肉跳,這小子可真不要臉的,居然把地里沒人造成的損失都算上了,怎麼不把“如果這人在家養頭豬過年還能賣大豬”也算上?!

  李元嬰還覺得自己挺占理的,這不都是打高麗帶來的損失嗎?既然要打了,那就得全算高麗頭上,讓他還!不能光投降認輸,必須一個子都不能少地還錢來!

  李元嬰道:“我聽老李說,高麗可不要臉了,說投降就投降,一點骨氣都沒有,回頭又繼續幹壞事,我們得先把事情和他說們清楚,讓他們知道輸了要付出什麼代價,打明明白白的仗!”

  李二陛下覺得天底下最沒臉沒皮的就是李元嬰這小子,結果他還振振有詞地說人家不要臉!他收下李元嬰寫上來的摺子,讓李元嬰且先回去,他得和其他人商議商議。

  李元嬰一走,李二陛下讓人把魏徵他們叫來,給他們看李元嬰上的摺子。

  為了早早讓征高麗之事有個定論,李元嬰是下足了功夫的,這幾天都在和小夥伴們費心搜集資料和進行數據推算,雖說有的款項看起來相當無恥,但仔細一琢磨好像確實是該高麗賠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