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元嬰奇怪地問她:“一大早的,你來做什麼?”

  高陽有點不好意思,但還是開了口:“么叔,我想看點書,你覺得看什麼好?”她知道現在入門有點晚,可也不能一直干坐著,她昨天跑去藏看了一圈,眼都花了,也不曉得從何下手。這些讀書人怎麼這麼壞啊,天天寫書,寫這麼多書!

  高陽想來想去,找李元嬰問最適合,李元嬰從不笑她們,她們想學什麼想玩什麼都願意帶著她們。

  李元嬰聽高陽想讀書,也沒問為什麼突然想讀。高陽底子其實還行,至少字是認全了的,就是坐不住,一天到晚想玩。都說女大十八變,都十三歲了,理當有點變化了。

  李元嬰很有耐心地問:“你對什麼感興趣?”

  高陽被李元嬰問住了,心裡那點小心思她是打死都不會說的,可她又不知道讀書人都喜歡讀什麼書,一時有些發懵。她不懂就問:“那天我聽你們說什麼蒼雅之學,那是什麼啊?”

  李元嬰給她解釋了一番,就是專門研究文字的學問,逮著每個字琢磨它怎麼來的怎麼寫怎麼讀怎麼解釋,老難了老枯燥了。他對盧照鄰很是佩服:“盧兄能靜下心來學這個,真是太難得了。”

  高陽點頭。

  李元嬰道:“前頭幾年盧兄都在揚州向一個叫曹憲的人求學。這曹憲很厲害,聽人說皇兄每次讀書遇到疑難文字,都會讓人帶去問他,他也從來沒有解答不出來的時候。我記得藏里有他注的《爾雅》和其他書,你要是有興趣倒是可以找回去看看,既然你想多看點書,先多認幾個字總不會錯。”

  高陽聽李元嬰這麼說,很高興地走了,帶著宮人們一起去藏尋曹憲注的《爾雅》,打定主意一定要多看看。

  高陽來像一陣風,走也像一陣風,李元嬰有點摸不著頭腦。不過和自己一樣最愛胡鬧的侄女也知道上進了,李元嬰當然高興。他拿著複習計劃去找魏姝時還悄悄和她說起這事,很高興高陽也要加入讀書隊伍,他現在覺得讀書可有用了。

  魏姝也覺得不錯。

  高陽剛解除了婚約,能有點想做的事當然最好,做自己想做的事無論什麼時候都是快活的。

  李元嬰便拉著魏姝看複習計劃,這計劃死讀書的時間不多,更多的是到處走走,看看民生民情,讀讀各地邸報,讀讀別人的文章,了解天下大事小事。李元嬰決定把能搜刮的文書檔案都搜颳了,全借來和小夥伴們分析研究,再每天輪流出題寫文章,寫到大夥都想吐為止。

  唐璿和狄仁傑他們是準備考明經科的,主要考經義的背記和釋義,對文章要求沒那麼高,錄取率比較高。他們和考著玩的李元嬰不一樣,都是想正兒八經科舉出仕的,不能一下場就叫嚷著要考進士。

  進士這科實在太難考了,據說今年進士只選二十人,若沒有適合的連二十人都可以不選夠!

  捫心自問,唐璿和狄仁傑等人覺得自己沒把握在各地青年俊傑之中脫穎而出,成為那二十個進士之一。

  相反,明經科就好考多了,至少有經義保底,他們對自己的識記能力還是很有信心的。最重要的是,明經科可以錄取一百人!

  李元嬰沒有干涉他們的選擇,只是在確定他們經義沒問題之後也沒有放過他們,拖著他們一起來進行一場寫文章寫到吐的複習。

  盧照鄰雖然不考,但李元嬰覺得他老師王義方白天要當值,沒空總教他,他一個人在長安怕是會無聊,便邀他一起來玩頭腦風暴。

  盧照鄰一開始跟不上他們的節奏,後來參與的次數多了,漸漸也能插上話了,跟著李元嬰他們把事情分析得頭頭是道,偶爾還能提出些獨到見解。

  李元嬰一向最會壓榨人,盧照鄰偶爾說一句自己不擅長這個但是某某友人擅長,他立即很來勁地慫恿盧照鄰把疑難問題寫信送去他某某友人那,或者讓盧照鄰帶回去問房玄齡,充分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資源。

  盧照鄰對此沒有任何反感,反而覺得求學問道理當如此。

  房玄齡也不反感,現在他算是看出來了,李二陛下對李元嬰這個弟弟的看重和偏愛堪稱不講道理,太子那邊也和李元嬰好得不得了,盧照鄰和他交好沒有壞處。

  當然,兩個人都默契地沒把這事告訴盧氏,免得又鬧得家宅不寧。

  可惜房玄齡和盧照鄰不說,別人也不是沒有眼睛的,很多人都注意到盧家子與李元嬰走得近的事,房俊那批紈絝自也知道了。有回在外頭碰上,盧照鄰顧著和李元嬰他們說話,壓根沒看到他這個表哥,讓房俊很沒臉。

  房俊和李元嬰的仇怨數起來可多了,先是當初李元嬰帶高陽去平康坊,害他挨了頓打,坊間還流傳起他和高陽搶歌姬的荒唐傳言!

  後來他在國子監幫李泰遞消息,李二陛下讓李泰就藩之後把他扔去禁軍里歷練,之後就事情就沒再順利過,他在禁軍那邊吃了不少苦頭,接著又被安排護送皇家使團去吐蕃。別人吃喝玩樂挺快樂,他卻不適應那邊的氣候,差點沒死在吐蕃!這讓房俊怎麼喜歡李元嬰?

  得知自己表弟成了叛徒投靠敵營,房俊氣得不輕,回去便和盧氏說了這事。說盧照鄰是白眼狼,他們家好吃好喝好住地招待他,他卻整天和李元嬰玩在一塊,路上見到他這個表哥連招呼都不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