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元嬰在摺子里也發出了這樣的質問,接著李元嬰筆鋒一轉,寫出一個令李二陛下心驚肉跳的提議:既然你們一天到晚盯著皇家私事,那為了公平起見,皇家也建立一個專門的監察機構,每天盯著朝中大臣的後宅私事,有點陰私事就揭發出來廣而告之。諸位都是朝中要臣,你們的家事怎麼能算是私事呢?要是有人走你們的門路買官買爵或者官商勾結怎麼辦?

  所以,為了天下百姓,你們家的家宅事務也不能放鬆啊!最好把檢舉和取證環節分開,再設立一個專門負責查證檢舉內容的機構,負責去你們家搜證或抄家,這樣比較公平公正,不放過一個貪腐官員,也不錯怪一個忠良之臣!

  最後,李元嬰表示自己已經深刻地反省了自己的錯誤,有了隨時接受監察的思想覺悟,只是覺得應該更公平一點,大家都接受同等強度的監察,下次我去你岳家面前說你調戲你哥的女人你也要乖乖接受審查,可不許怪我胡說八道。

  李元嬰洋洋灑灑寫了幾千字,把皇家監察機構的構成和職能寫得尤其詳細,李二陛下看得額角青筋直冒,想叫人把李元嬰拎過來罵一頓,卻又生出一種不知從何罵起的無力感。

  李元嬰寫的這些職能,如果有需要的話當然有人能給李二陛下去辦,要不然他收到的密報是哪來的?但是沒誰會把這些東西擺到明面上來,畢竟那太不要臉了,等同於君臣情分全無。

  水至清則無魚!

  李二陛下閉目思索片刻,叫人去把李元嬰得罪的那個御史宣來。

  比起昨日的狼狽,這御史已經拾掇得乾淨整齊了,只是臉色仍不太好,因為李二陛下根本沒有處置李元嬰,他在同僚之間丟盡了顏面!他是第一個被人這樣對待的御史,若不讓李二陛下懲治李元嬰,他以後如何在御史台立足!

  御史正盤算著是來個撞柱還是來個辭官,李二陛下卻沒給他機會,叫人把李元嬰的摺子拿給他看。

  御史的構想被打斷,心裡很不滿,但又不敢不從,拿起那份摺子看了起來。摺子的前半段看得御史有些想吐血,他一直知道李元嬰不要臉,但沒想到李元嬰會這麼不要臉,他們兄弟倆錦衣玉食,能享受的都享受了,愣是被他寫成了可憐無比的小白菜!他們還孤苦伶仃?!他們身邊伺候的人少嗎?李二陛下的後宮少嗎?兒子都有十幾個了,還好意思說自己孤苦伶仃?!

  如果說摺子前半段御史是忍著噁心看完的,摺子的後半段則把他澆了個透心涼。李元嬰寫的那是監察機制嗎?

  那根本是皇家鷹犬!

  誰家沒點腌臢事啊,真要有這麼一個機構,李二陛下一聲令下就能把自己看不順眼的朝臣抄家。至於證據?證據總能補上的,反正就抄你家咋地?難道你覺得自己很乾淨不成?

  御史冷汗涔涔。

  他就是干御史的,一看上面的章程就知道這個“皇家鷹犬”的構想已經很成熟,幾乎可以直接拉人組建這麼個監察機構。他越看越心驚,甚至覺得這摺子根本不是李元嬰寫的,而是李二陛下叫人代筆的,李二陛下自己想要這麼一隻鷹犬!

  絕不能讓這麼一隻皇家鷹犬出現!

  尤其不能因為自己和李元嬰的爭端讓這隻皇家鷹犬面世,要不然的話,他會被文武百官恨進骨子裡,甚至被載入史冊遺臭萬年:因為這個御史一次捕風捉影的彈劾,大唐文武百官的生活從此變得水深火熱……

  御史合攏摺子,緊緊攥手裡不打算還給李二陛下。李二陛下單獨宣召他、給他看這麼一份摺子,御史自然明白是什麼意思,麻利地改口說:“陛下,臣覺得臣有錯在先,此事不宜再追究。臣這就去與滕王殿下道歉,一定和滕王殿下冰釋前嫌。”

  李二陛下沒有阻攔。

  在遺臭萬年的可怕威脅之下,這位御史果真貫徹“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可貴精神,找到李元嬰誠摯地向他道歉,表示自己不該捕風捉影。

  接下來的日子裡這位御史還勤勤懇懇地和所有人澄清,他和李元嬰沒什麼矛盾,李元嬰只是在和他開玩笑,大家不要誤會了。

  面對別人鄙夷的眼神,他心裡就免不了暗暗反擊一句:你們根本不知道我為什麼做出這樣的犧牲!我扔掉的是我的節操,保衛的卻是所有官員的幸福!

  靠著這樣的自我感動和自我催眠,這位御史竟也重新昂首挺胸地回到同僚隊伍之中,兢兢業業地完成著噴人任務,一點都沒消極怠工。

  作者有話要說:

  小王爺:要死大家一起死!!!!!

  第149章

  御史跑來求和之後,李元嬰第一時間去找李二陛下問自己能不能出宮。

  這次李二陛下沒讓人把他擋在門外,而是叫人放他進來,臉色淡淡的,看不出高興不高興。

  李元嬰壯著膽子湊過去說:“皇兄,那御史來和我道歉了!”

  李二陛下睨他一眼,問道:“你那個想法是怎麼來的?”

  李元嬰道:“您是說那個故事嗎?我寫得可投入了,把自己都寫哭了!”委屈這東西一般是越想越委屈的,本來只有三分難過,想得多了就變成十分了。李元嬰振振有詞,“就是他們欺負人!”

  李二陛下道:“我是說後半截。”李元嬰把那倆監察機構寫得有板有眼,連每處招募多少人、給多少權限都列出來,計劃得十分周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