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想到李元嬰不僅和他們討,還把自己手上的也全給出去了,自己一點都沒留下。

  褚遂良把收拾出來的一摞字稿給了李元嬰。

  李元嬰很是歡喜地抱著跑回宮,準備明天拿去和魏姝分享今天的收穫。不想剛跑出不遠,他就看到侯君集被人攙扶著往外走,侯君集顯見是喝醉了,步履有些不穩,整個人半倚在旁人身上,扶著他的是個身穿禁衛服飾的人,李元嬰瞧著有點眼熟。

  李元嬰回想了一下,想起來了,這人好像是他大侄子身邊的東宮禁衛,叫什麼賀蘭楚石的,聽李德謇說是侯君集的女婿。

  李元嬰和賀蘭楚石沒打過交道,又抱著一摞文稿,想了想,沒迎上去,而是閃一邊裝作沒看見。

  那翁婿倆顯然是真沒看見李元嬰,侯君集邊歪歪扭扭地走著,邊念念有詞地和賀蘭楚石罵道:“我有得一國之功,如今卻連程咬金那憨貨都不如,我算是看透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你看看張亮也立了不少功勞,一樣被打發去洛陽……”

  賀蘭楚石緊張地捂住侯君集的嘴巴,左右張望,沒看到人,才攙扶著侯君集加快離開的腳步。

  李元嬰抱著字稿抵在樹後,想著侯君集剛才罵出來的一番話。這君臣二人表面上看起來是冰釋前嫌了,實際上侯君集還是滿心不滿。

  人心不足蛇吞象啊!打完高昌之後,他皇兄好像確實沒再給侯君集什麼好機會,但那不是最近風平浪靜,沒多少打仗機會嗎?

  李元嬰在心裡批評了侯君集一番,也沒再放在心上。

  誰酒後不發幾句牢騷?興許等侯君集醒來後都忘了自己說過啥!

  結果李元嬰開開心心地和魏姝分享完褚遂良的詩稿沒幾天,戴亭就傳了信進國子監,說有要緊事和他面談。

  李元嬰直接借了孔穎達的靜室見了戴亭,奇怪地問:“怎麼突然回來了?什麼事不能寫在信里?”

  戴亭自吐蕃回來後沒在鄠縣逗留多久,早早轉道去洛陽處理那邊的事務,著手準備下一次西行。

  戴亭是最擅打探消息的,尤其能以小見大,這段時間他發現洛陽有些異動,主要和今年新調任過去的洛陽都督張亮有關。

  涉及一地的軍事長官,事情就不可能小了。戴亭把自己的發現給李元嬰說了:這張亮表面敦厚,行事端方,實際上行事頗有些可疑,他身邊有人精擅巫蠱邪術,人數還不少。

  這張亮,也是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名甚至比侯君集還靠前一些,兩個人都是玄武門之變時旗幟鮮明站在李二陛下一邊的!

  這一點,戴亭是意外發覺有人購入一些巫蠱邪術之流常用來“作法”的東西才留意起來的,他叫人無聲無息地跟進一番,發現這位洛陽都督幾乎每個月都會採購這些東西,只是派出來的人不太顯眼,所以並沒有引起別人的注意。

  還有一點,張亮身邊許多人都與他父子相稱,他也不知哪來那麼大的當爹癮,不認兄弟認兒子!反正戴亭叫人在不同的場合留意了一下,少說也有百八十個。

  戴亭雖琢磨不透張亮這是有什麼謀算,但總不可能是為了祈求國運昌隆就是了!他覺得事情不算小,便帶著整理出來的證據回長安稟報到李元嬰這邊。

  李元嬰聽完就想起來了,那天侯君集酒後吐牢騷還提到過這張亮來著。

  看完戴亭帶回來的證據和記錄,李元嬰也不曉得這張亮想幹什麼。他說道:“我去和孔祭酒告個假,你隨我進宮找皇兄說說這事。”

  李元嬰的想法很簡單,只要他皇兄知道了這件事,剩下的就和他沒關係了!

  戴亭點頭。

  李元嬰跑去找孔穎達告了假,帶著戴亭入宮求見李二陛下,說是有要緊事要上報。

  李二陛下聽李元嬰居然有正經理由來找自己,挑了挑眉,叫人把李元嬰和戴亭放進來。

  李元嬰跑進議事堂裡頭,左看右看,見沒有別的大臣,便坐到李二陛下身邊把戴亭的發現說了出來。

  李二陛下本來聽得漫不經心,等李元嬰說到邪術之事面色才凝重起來。自古以來,但凡沾上巫師邪術就沒什麼好事!他沉著一張臉聽李元嬰把事情講完,看了眼李元嬰帶來的戴亭,問道:“可有實證?”

  戴亭便把李元嬰讓他帶來的證據呈上。

  李二陛下把戴亭記錄的東西和相關的證據看完了,閉眼思索片刻,對李元嬰道:“沒你的事,回國子監好好讀書去。”

  這種麻煩事李元嬰一點都不在意李二陛下過河拆橋,一聽李二陛下這般發話,馬上招呼戴亭趕緊溜,跑得賊快!

  開玩笑,這位功臣一看就不像在做好事,他還是別摻和比較好!

  李二陛下看著李元嬰帶著人跑了,再一次閉上眼。

  張亮這些人都是秦王府時期就追隨於他,在玄武門之變發生前,張亮曾被李元吉告發說他圖謀不軌,張亮扛過了拷問,沒有透露半點秦王府的謀劃。

  這次張亮去洛陽前,還和他告發過一件事。張亮說,侯君集知道他被派往洛陽後覺得他是被扔去坐冷板凳了,曾來問他“你要不要造反,要造反的話帶上我”。

  李二陛下當時聽了只說這是兩人私底下說的話,不足為憑,並沒有做任何處置。如今看著擺在眼前的實證,李二陛下有些疲倦地倚在憑几上,抬手輕輕揉著眉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