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人家滕王閣還沒建好,眾人自然也沒好意思早早撤離,至少來幹活的人都想多拿點錢,便又前前後後地想出不少新主意,看看能不能在原來的基礎上再創新創新,把自己主家認領的亭台樓閣建得更有特色、更引人注目。

  於是一干工匠全較上勁了,修了又修,改了又改,無一處不細緻,無一處不精美。各家也沒意見,錢都花了,誰不想畫得更值當?既然已經出了大頭,他們就不省這一兩天的工錢,絕不能叫別人搶了風頭去,顯得自己不盡心!

  到夏天接近尾聲時,李元嬰的兩種西瓜都能吃了,先種的個頭大些,後種的個頭小些。沒人敢先切,按著戴亭教的方法每天扣一扣看熟透了沒,等確定熟透了便摘下來送到李元嬰面前讓他切。

  李元嬰聽說兩邊的瓜一起熟了,非常高興,叫齊所有小夥伴一起來看他切瓜。縣衙里的衙役佐史們與李元嬰相處久了,都不怕這位傳言中的混世小魔王了,派了個代表腆著臉湊上來問:“殿下,我們能看不?”

  李元嬰道:“有什麼不能看的,都來!”

  李元嬰如今就住在湖邊的宅子裡,每日都在湖邊的長亭內辦公,切瓜自也在長亭里切。聞訊而來的衙役佐史、鄰近百姓里三重外三重地把長亭圍了起來,紛紛伸長脖子往裡看,想瞧瞧李元嬰特意叫人種的瓜到底是什麼樣的。聽人說,那是從西邊很遠很遠的地方帶回來的,叫西瓜!

  李元嬰沒想到會鬧這麼大動靜,不過他向來喜熱鬧,見人那麼多心裡可高興了,興致勃勃地給眾人介紹了一番,說這瓜自西域那邊傳過來的,叫西瓜,聽說它汁多消暑,西邊的人又叫它寒瓜!眼下雖然沒那麼熱了,但是今年種出來了,明年一定也能種出來,到時大家夏天吃西瓜,舒服!

  李元嬰說得眉飛色舞,其他人也聽得津津有味,再瞧向那兩個又大又圓的奇瓜,簡直要流口水了!

  李元嬰沒賣太久關子,見眾人都翹首以盼,他便在所有人的注目下拿起刀,親自在其中一個圓溜溜的大西瓜上頭切了一刀。他這一刀下得有點淺了,沒把它徹底切開,不過他再稍稍使勁就聽咔嚓一聲,瓜分成了兩半。

  令人失望的是,這瓜果然不怎麼紅,只有中間藏著幾塊嬰兒拳頭大的紅瓢。汁水倒是挺多,隨著斷口處肆意流淌,瞧著也不差!

  李元嬰一看就曉得了,這是戴亭從吐蕃西北邊帶回來的瓜種,先前那幾株長著長著沒長好,瓜沒熟就沒了,還是靠種子種出來的。他沒急著嘗味兒,只笑嘻嘻地和左右的魏姝幾人說道:“它的紅瓢少,我們叫它‘一點紅’好了。”

  給這西瓜品種命了名,李元嬰又動手去切另一個西瓜。剛才那瓜個頭雖大,視覺上卻沒什麼衝擊力,大夥只覺得它是個比較大的甜瓜,倒沒有特別想吃的感覺。但是李元嬰這次一刀下去,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氣!

  這瓜,太漂亮了吧!

  裡面的瓢紅得叫人一看就生出萬般喜愛來,紅色的瓢、黑色的子,再加上白綠相間的皮!不僅顏色艷麗得叫人移不開眼,那看著就甜美無比的鮮紅汁水更是流得讓人惋惜——別讓它白流啊,給他們嘗嘗味兒多好!

  世上竟然有這樣的瓜!

  哪怕沒嘗過它的味道,在場的所有人都已經喜歡上它。將來要是有機會,他們一定得好好嘗嘗!

  唯一不用干羨慕的就是李元嬰了,他非常滿意這種新瓜,給它命名為“滿江紅”,當場將它切分給自己的小夥伴們,有多餘的則分給隨侍在側的衙役。

  戴亭帶回來的“一點紅”他也沒冷落,也分著嘗了個鮮。平心而論,若是沒有“滿江紅”作對比,戴亭帶回來的瓜種已經很不錯,至少汁液清甜,屬於消暑良品。

  李元嬰叫董小乙吩咐他底下的種植團隊拿“一點紅”練練手,磨練一下選種育種水平,往後種東西就往他們需要的方向選育。

  董小乙認真領命。

  李元嬰當眾切西瓜很快被當成趣聞傳遍了鄠縣,第二天,幾個又大又圓的西瓜也隨著李元嬰的侍從飛馳回長安。雖然來迴路途並不算遠,但李元嬰還是很貼心地連著瓜蔓一起送進京,免得送到李二陛下面前時它不新鮮了!

  送李二陛下的瓜還在路上,李元嬰已經履行諾言,在豐泰樓設宴款待出資翻修行宮的豪強富戶們。

  眾人都聽說李元嬰叫人種出的西瓜又大又好,心中都期待不已。據說,這可是大唐獨一份的瓜,至少許多走南行北的商隊都沒有聽說過這西瓜。李元嬰說要教他們種這種瓜,他們鄠縣人豈不是能掌握這門獨門生意?!

  李元嬰帶著各家代表賞了場歌舞、吃了頓飯,到大夥都按捺不住地開始挪動屁股、欲言又止的時候,他才拍拍手叫人把瓜送上來——

  每人一小片。

  李元嬰還說:“這瓜上面追著的小小的黑仁兒就是西瓜的種子,你們吃的時候仔細些,把它們都吐出來。等會宴會結束了,你們也好帶回去試種。”

  眾人都有些懵。

  這位混世小魔王,不會真這麼不要臉,拿這麼一小塊瓜打發他們吧?雖然他們得承認這片瓜看起來很好吃,但是,他們可是捐了一棟樓啊!一整棟樓,難道只換來這麼一片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