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元嬰待場子熱起來了,便親自上台發表講話,先說他頭一次到太和宮的痛惜之情,說恨自己生得晚,未能在自己耶耶身邊多盡孝幾年,如今一看,有的人連行宮的瓦片都偷走了,想重遊他耶耶曾經去過的地方緬懷一番都不行。這是一個民風淳樸之地該有的風氣嗎?不該啊!都怪那些個壞蛋敗壞我們鄠縣的風氣!

  為了不讓別人看低了我們鄠縣,我們必須做點什麼才行!李元嬰表示自己冥思苦想,想出一個主意,他準備在太和宮中修一棟樓,名為滕王閣。滕王閣落成之後他將會邀請陛下過來登樓攬勝!

  接著就是重頭戲了,大夥想看到陛下嗎?想在陛下心裡留下好印象嗎?想讓陛下記住自己的名字、自己的家族嗎?機會來了!你們只需要出點錢挑其中一些亭台樓閣修繕一番,到時候給這些地方重新命個名、掛個匾額,你的名字就能寫到匾額邊上!當然,起的名字要好聽,不好聽的不要;出錢出人要誠心,勉強的不要。

  到時候統計出名單,統一做匾額,統一由李二陛下在滕王閣上主持掛牌,天底下誰能有這樣的榮耀呢?沒有的!心動不心動?心動就趕緊行動起來吧!

  李元嬰講完,一干鄉老鴉雀無聲。

  李元嬰也不尷尬,笑眯眯地站在那等著眾人回神。這時候混在人群里的託兒就起用處,不知誰先起的頭,只聽幾聲喝彩響起,各處便響起啪啪啪的掌聲。氣氛頓時熱絡起來,眾人齊齊稱讚殿下英明,竟能想出這樣的好主意!

  這種事也只有李元嬰能許諾,要知道李二陛下可不是你想請來就能請來的,天底下大概只有李元嬰敢夸這樣的海口。李元嬰都開口了,而且還說是為了給鄠縣的豪強富戶們著想,不這樣干,可能鄠縣父惡名在外!他沒有逼迫大家的意思,單純是為鄠縣的好名聲操碎了心!

  到場的鄉老們能說什麼?他們只能表示自己一定會把這個意思轉達給拿得出錢來的人。

  李元嬰聽了很高興,又給大夥說起自己的滕王閣準備建多大、建多高,並著重強調樑上要雕什麼花、壁上要畫什麼畫。然後李元嬰還點了幾家已經通過氣的人,比如說殷家!

  李元嬰笑眯眯地說殷家也準備照這個標準還來搞,大家要是有難處不必勉強,把機會留給不覺得為難的人!

  現在眾人不覺得李元嬰年紀小、長得過於可愛了,這哪是什么小王爺,簡直是索債閻羅!那殷家也真夠慫,自己家的隱田隱戶被人搞了,現在還得笑呵呵地響應這位小王爺牽頭的行宮改造計劃!

  李元嬰當然知道不能只索取不付出,他見眾鄉老一副飯都吃不香的模樣,便給他們留了個好處:“我近來得了一批瓜種,據說能長大比人的腦袋還大,裡頭的瓢紅艷艷的,鮮甜又多汁,暫且還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的。勞煩諸位傳話時再補上這樁事:等我把它們種出來了,會開一個賞瓜宴請出資修行宮的人來嘗個鮮,到時優先給大家分些種子回去種。都說物以稀為貴,這瓜短時間內別家不會有,我覺得興許也算是個稀罕物。”

  眾鄉老聽李元嬰這麼說,頓時又精神起來。

  這位殿下可真是明白人,若是能搭上他的線,以後稀罕的東西還能少嗎?要知道李元嬰可是大方地培養了好幾批種葡萄的人,把自己莊子上獨有的種葡萄秘訣白白教給了鄠縣百姓!對底下的百姓尚且如此大方,要是他們辦好這樁事、與李元嬰打好關係,往後李元嬰有好事時難道會撇下他們?

  遠的不說,就說李元嬰說的這種又大又圓的新鮮瓜果就是個香餑餑!若是獨獨鄠縣有,別的地方都沒有,李元嬰再把它往御前一送,慕名而來的人就多了!

  最重要的是,這事確實也能在李二陛下面前露個臉、討個好啊!

  思及此,所有人都情真意切地表示自己回去一定力勸鄉里的人出資修行宮,要是有不肖子孫不願出錢,看他們不打死他!

  作者有話要說:

  小王爺:千鈞一髮!!!!

  第137章

  按照地理位置來算,太和宮不能算在鄠縣境內,也不能算在萬年縣境內,它坐落於終南山腳,與長安遙遙對望,有南北對峙的勢。從鄠縣縣衙出發去太和宮,跟長安城出發去太和宮的距離差不離,不過這不影響李元嬰打它的主意。

  來都來了,不如騎馬到鄠縣走走,摘點葡萄,嘗個西瓜,不挺好嗎?李元嬰搞完動員,對鄠縣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興致勃勃地拉著魏姝去看瓜。不想這個時候消失許久的系統卻給他潑了個冷水,告訴他這瓜可能不會太甜,也不會太紅。

  李元嬰瞅著那沒過幾天就長得比拳頭大,有點納悶。不是說又大又甜又多汁嗎?怎麼就不甜了?怎麼還不紅了?系統給他介紹了一下這瓜的情況,這瓜因為是從西邊傳入的,所以後來叫西瓜,雖然經過一代代人工選育,但還不是盡善盡美,比方說這個時代可能也有玉米,但是玉米粒可能又癟又小,和普通野草沒什麼區別。

  李元嬰又問系統人工選育是怎麼個選法。

  系統給他介紹了一番,最普通的人工選育當然是每代挑好的留種,你想要粒大的就挑粒大的,你想要汁多的就挑汁多的,你想要瓢紅的就挑瓢紅的;還有常見的嫁接之法,把一種果樹的枝條嫁接到另一種果樹上,比如說一種果子好吃但不易成活或者生長奇慢、容易害病,一種果子不好吃但生得健壯,那就可以把前者的枝條嫁接到後者上面,讓它抗寒抗病;到後來,還出現了雜交之法,想法子把這株花的花粉人工授粉到另一株花上面,得出更多可供挑選的品種;再往後,甚至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隨意地改造動植物。




章節目錄